松鼠、海狸、野雁给我们企业的启发 — 共好 周五,信息产业协会组织的一场《高效团队建设》培训中,让所有与会者都印象深刻的是这堂培训中所讲到的共好。参与者,相信有不少人会有我一样的感受,政府部门组织,尤其是贴近产业的这些协会,工作作风更加务实了,也更加贴近市场了。以下是我个人对共好这种团队文化的学习收获。 所谓"松鼠的精神、海狸的方式和野雁的天赋",源自"Gung Ho"故事,"Gung Ho"译为中文是"共好"。这个词在商业领域内的流行,得益于肯·布兰佳和谢尔登·鲍尔斯合写的<共好>一书。在书里,布兰佳通过一则商业故事,言明要"激活团队里 的每一个人",必须让团队具备松鼠准备过冬般的"为未来奔跑"的积极态度,海狸搭巢般的默契合作方式,以及野雁"为落后者而鸣"的团队整体感。 事实上,"Gung Ho"一词源自中国的"工业合作社"(工合)的音译,而后在二战中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引入引语,到了两年前,被培训大师肯·布兰佳用来进行"团队合作"教育。 ·链接·Gung Ho的故事 佩吉·辛克莱,是某集团公司一颗升起的新星。 某日,她欣闻自己荣升成为尔顿二号厂总经理。上任后,她立即有了被骗的感觉,因为这是集团内效益最差的机构,甚至存在 半年内就会关门大吉的可能性。不过,在混乱的工厂内,有一个拥有150员工的精加工车间,还管理得井井有条,管理者是印第安人安迪·朗克罗。他的管理之道,即在他的车间里随处可见的标语"Gung Ho"(共好)。 在与安迪一起努力扭转工厂颓势的过程中, 他说,没问题,就分成三招。佩吉逐步了解到,"共好"的内核——松鼠的精神,海狸的方式,野雁的天赋: 松鼠为什么那么积极地奔跑、不断觅食?因为松鼠,不仅看到现在,而且看到未来,它为冬天的到来做准备,要储备粮食,所以它有了积极跑动的动力。换言之,要让人们像松鼠一 样积极劳作,首先这工作要有价值。 价值观要成为一个组织内的"真正的老板"。目标指向未来,而价值观指向现在;目标只要制定即可,价值观则必须贯彻始终。 例如以"敬业精神"为价值观,"那么就应该尊重每个人工作的权利。只要一个人能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完成工作,而不是有意消磨时间,不好好工作,我们就不会认为他亵渎了自己的工作。如果由于能力问题,他的效率不如他人,我们可以调换他的工作岗位,从而使他能够继续为厂里作贡献,做到人尽其才。但是我们不会解雇他,因为他也很敬业。这些人可能会让整体生产率降低3个百分点,但如 果因此解雇他们,则会破坏最初建立的价值观,进而让整体生产率下降17个百分点。 海狸筑巢的时候,任何一只海狸都能决定到底是要衔着什么样的树枝来筑巢,相互之间很友好、很有默契。对此,安迪的看法是:在一个组织内,要让团队中的成员能控制目标实现的过程。对此,管理者需要提供:界线分明的比赛场地;尊重、倾听并实践员工的想法、感受、需求与梦想;培养员工能力,让他们升级。 当然,前提是:管理者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工作为什么有价值,确定价值观;确定团队的前进方向,确定团队拥有共同的目标;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确保获得 所需要的、来自组织内外的支持;着眼未来,避免麻烦,时刻准备调整方向。 群飞的大雁有一种天赋,它们能通过鸣叫,互相鼓舞,来完成长途旅行。在一个组织内,"大雁的天赋"可以为"松鼠的精神"和"海狸的方式"点燃热情的火花。正如,"管理者只有那么多钱来发工资,钱用完了就是用完了;但是,每一个管理者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赞美之辞,如果他们觉得不够,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当然,这里的鼓励和赞美需要是真实的(TRUE),即及时的(timely),有回应的(Responsive),无条件的(Unconditional ),热情的(Enthusiastic) 在管理的过程中,佩吉逐步地实践了"共好"理念,在很短时间内这个公司就变成整个集团里面绩效最好的公司,她亦获得当年公司绩效最佳奖。 其实共好精神不仅在工作上有帮助,如果放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社区生活当中也是很有特别大的益处的。 顺便把这个给我们观念上带来很大启发的视频发上来,最后也有个心愿,咱们国内何时也能催生出这样的激励成功学呢?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