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管理资源 > 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ppt
加入WTO环境下的企业对策.ppt
阅读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经管语言:简体中文
经管类型:国产软件 - 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经管大小:145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20:37:1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经管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经管真差劲!就请您
      0%(0)

加入WTO环境下的企业对策.ppt介绍

加入 WTO 环境下的企业对策 一、商品与市场的概述 2、市场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一体化) 2、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遏制的必然趋势 三、国际经贸活动充满着激烈而残酷 的竞争 3、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 4、规则下的争斗 四、加入 WTO 给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带来 了什么? 2.给中国带来机遇和挑战 4.领导人应有清醒的意识,思考企业对策 1.做好企业的战略策划 2.做好企业的战术安排 3.练好企业内功,加强管理建设  第二部分管理体系标准介绍 1. QMS 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2. ISO9000 族标准的构成 3.核心标准介绍 4.贯彻 ISO9000 族标准和获得认证对企业的意义 1)出版社贯标认证问题的提出 2 )出版社的生存发展定位 4 )贯标将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出版社的整体运作能力 5 )贯标要确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帮助出版社赢得市场 6 )贯标要建立自我完善机制,实现持续改进 8 )贯标认证能帮助出版社树立形象和打造品牌 1.环境管理体系( EMS) 标准 4. ISO14001 标准主要内容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 标准  名称  3.实施 OHSMS 的目的 第三部分管理体系认证概述 2.认证制度的由来 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由各行其是发展到 国际互认 4.认证分类 1.基本概念 3.管理体系整合的可行性 4.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的意义 4.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的意义 1.组织的贯标认证过程 2.贯标认证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a)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又一原则。 b) 不断增强组织满足要求的综合能力,将自己做大、 做强、做好是永久的追求。 c)《 标准》为持续改进提供了成熟的模式,即 a) 一门进——多途径寻找改进机会(问题); b) 一门出——针对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d) 建立机制并有效运行即进入体系、过程、产品的 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 a) 企业形象和品牌对出版社同样重要; b) 华艺出版社的辉煌带给出版业者的启示; c) 贯标认证是出版社塑造形象、光大品牌的根本性举措; d) 贯标认证是组织的三座丰碑 ——质量管理进步的里程碑 ——管理者的纪念碑 ——广大读者的口碑 7 )贯标突出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a)《 标准》强调法律法规的执行 b)“ 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的要求”会得到有效贯彻 1) EMS 标准名称 a 总名称: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ISO14000  b 用于审核认证的标准名称: 《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1:1996(GB/T24001—1996) 2)编制机构: ISO/TC207(ISO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标准产生背景 人类生存环境严重危机(人口爆炸、环境破坏、资源短缺、 物种灭绝)。 a 规范:建立一个体系,控制17个要素; b 使用指南 3.实施 EMS 标准的目的 a 宏观: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环境污染,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b 具体 —— 污染预防 —— 节省资源 —— 保护生态  a 总名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OHSMS18000 b 用于审核认证的标准名称: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OHSMS 18001:1999 (GB/T28001 —— 2001 )  2.标准产生背景 a  企业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b  国际贸易为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公平交易的要求; c ISO 继 QMS 和 EMS 标准发布之后,关注 OHSMS 标准的建立; d 99 年英标准化协会等13个组织提出 OHSMS 系列标准; e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情势严峻;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f  我国关注并转制标准 —— 2001.11.12发布《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国家技监局); —— 2001.12.20发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 核规范》(国家经贸委)。  a 避免或减少人身伤害 b 避免或减少财产损失 c 预防职业病 4. OHSMS 标准结构与内容和 EES14001 完  全对应: 建立一个体系,控制17个要素。 1)产品认证开始于20世纪初,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的钢 轨“风筝”标识。 2)由产品认证发展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认证:由第三方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 规定要求给出书面证明的程序  一、认证的基本概念 1)世贸发展产生建立统一的 QMS 国际标准和认证互认的 呼声。 2)98年1月22日,17国签署《 QMS 认证国际认可论坛多边 承认协议》( IAF) ,规定: ——各国加入需经 IAF 评定认可。 ——经 IAF 认可的组织可按 IAF 的规定要求认可认证机构。 ——经 IAF 认可的组织按 IAF 的统一课程培训质量管理体 体系审核员。 ——认证机构可按 ISO9001 标准和 ISO19011 标准对组织实施 审核认证。 ——该认证应得到 IAF 成员国承认(勿论该认证机构、  顾客和供方在何地) 1)产品认证  ——合格认证  ——安全认证(强制性) 2)管理体系认证( QMS、EMS、OHSMS)  5.国际互认的意义 ——免去多重认证的不便,给各国贸易带来方便; ——增强签约国颁发的认证证书的权威性、有效性; ——有利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 1)整合型管理体系:依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 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统一管理体系,即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 2)整合型管理体系的特点 —— 一次贯标培训; —— 一次体系策划; —— 建立一个综合体系; —— 编写一套体系文件; —— 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 一次发布、统一组织试运行; 二、管理体系的整合与认证  —— 一次内审培训,进行统一的内审;  —— 一次管理评审;  —— 一次认证审核;  —— 发三张证书; 3)整合型体系分类  —— 三个体系整合;  —— 两个体系整合。 2.管理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节省建立和运行的精力投入,变三次或两次为一次实施; ——节省经费;  ——方便管理。  1) 三个标准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 实现管理目的途径一致(建立并实施管理体系  以实现方针、目标); —— 标准规定建立的体系结构基本相同,均按 PDCA  模式运行; —— 管理思想和原则一致 · 均建立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基础上; · 贯彻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思想;  —— 存在许多共有要素; —— 统一的术语定义; —— 统一的审核要求( ISO19011);  2) ISO 既定方针要推动管理体系的一体化; 3) 国际国内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 1) 全面提高企业总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完成向现代管的  全面过渡。  2) 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  3) 进一步塑造卓越而完美的企业形象,给企业更高远腾飞  铺设跑道。  4) 更有利于赢得社会信赖,吸引资金。  5)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有利于人才竞争。  1) 全面提高企业总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完成向现代管的 全面过渡。 2) 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 3) 进一步塑造卓越而完美的企业形象,给企业更高远腾飞 铺设跑道。 4) 更有利于赢得社会信赖,吸引资金。 5)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有利于人才竞争。 6) 适应绿色消费潮流,吻合21世纪生存质量、生命、健康、  安全主题,更易赢得顾客、市场。 7) 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选择认证咨询公司 a 应有咨询公司的合格咨询师提供专业指导。 b 选好咨询公司(注意公司资质、业绩、咨询师素质) 谨防假冒伪劣。  2)咨询贯标过程 a 对组织现实的调查、评审 —— QMS: 组织现有体系状态调研; —— EMS: 环境初始评审; —— OHSMS: 职业健康安全初始评审。 三、贯标认证的实施 * *   中国培训师大联盟 www.china-trainers.com 1、商品与市场的产生 产品:过程的结果。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商业(活动):产品交换的行为。 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原始概念) 2、市场的发展  —— 国家的介入;  —— 货币的产生;  —— 服务业的发生;  —— 市场空间扩大;  —— 交易方式的转变; —— 国家的介入; —— 货币的产生; —— 服务业的发生; —— 市场空间扩大; —— 交易方式的转变; —— 结算方式的进步; —— 贸易速度的加速; —— 市场概念的变化(实在的交易空间->抽象的 的虚拟空间)。 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 贸易自动化;  —— 投资自动化;  —— 最大限度清除贸易保护主义。 2、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遏制的必然趋势  —— 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集约化、专业化)产品数量巨 大,要求世界市场开放; —— 资本高速膨胀,要求在世界范围内投资自由化;  —— 进步发展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统一规划、提供、配置资源;  —— 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集约化、专业化)产品数量具 大,要求世界市场开放; —— 资本高速膨胀,要求在世界范围内投资自由化;  —— 进步发展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统一规划、提供、配置资源;  —— 发展中国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本国经济;  —— 现代交通运输与通讯手段使世界变成“地球村”,让这 一切成为可能 3、从关贸总协定发展到世贸组织 4、中国加入 WTO 意味着中国参与了经济  全球化的进程 1、经贸活动(贸易与投资)最终目的是追求  利润 2、公平竞争后面的血腥的生存撕杀与欺诈  a) 达尔文理论的普遍意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b) 昨日的亿万富翁,今日的乞丐; c) “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后面的“足球  原则”—— 贸易壁垒 a) 对“游戏规则”要有正确认识  —— 世贸组织( WTO) 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组织;  —— “规则”是对几百年来国际贸易存在问题的规范;  —— 是完全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规则”;  —— 不懂、不守“规则”,人家就不跟你“玩”; b) 基本规则(原则)  —— 非歧视性原则  —— 透明度原则  —— 开放市场原则 —— 公平竞争原则  c) 具体规则  —— 文件明示的规则;  —— 约定俗成的惯例  —— 要用毕生精力去学习、研究、实践,要有专门人才。  a) 规则不能熄灭争斗的火焰; b) 遵守规则的同时,还要学会用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 1.是中国对世界经贸发展的重大贡献  a) 向世界开放了自己的市场。 b) 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经济实力给予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坚定支持,增强各国对世界经济发展信心。 c)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大国参与世贸,将有力推进 经济全球化进程。 a) 使中国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实现“走出去”战略; ——加快中国产业和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吸引更多资金、技术、人才; ——有利打破国内行业垄断、地方保护,营造统一、“三 公”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b) 面临严酷的挑战  ——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内市场要向世界开放;  ——冲击是全面的(各行各业、所有地区和领域、直 接和间接);  b) 面临严酷的挑战  ——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内市场要向世界开放;  ——冲击是全面的(各行各业、所有地区和领域、直 接和间接);  ——企业面临空前的竞争和生死的考验;  ——资金涌入,国企人才流失; 3、世贸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 a 优势  ——巨大经济发展潜力;  ——相当的经济实力;  ——20年来改革开放奠定的基础。 b 劣势  ——产品(大路货居多、少品牌、质次);  ——资金匮乏;  ——技术(设施)落后;  ——人才缺少;  ——营销手段落后;  ——管理落后(直接影响质量成本);  ——已获得的市场份额有限;  ——发展战略策划层次低(眼界狭宰、理念落后、      不熟悉国际法律制度与经贸规则);  ——国企背着“大包袱”,难以轻装前进。  a) 最高管理者应警醒; b) 孙中山“先知先觉”的议论; c) 出版印刷行业不容乐观; d) 居安思危,及早谋划。 a 战略策划的理解  ——田忌赛马看战略策划的作用;  ——毛泽东的战略;  ——邓小平改革开放战略;  ——江泽民“三个代表”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  ——胡锦涛的“执政为民”战略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地”战略;  ——戈尔巴乔夫的失败战略——“新思维”战略; —— 地方战略; —— 企业战略; b 企业战略策划的重要性。 c 英明战略与英明的战略家。  —— 英明战略特征(现实性、可行性) 五、如何面对21世纪的“八国联军” ? · 反映企业特点,切合企业实际;  · 往往不同凡响、暴冷门、出奇制胜;  · 反映时间(时期性)和空间因素。大处远处着 眼;不失阶段步骤;  · 符合政策法律和规则;  · 建立在充分、准确信息的基础上;  · 通常应为多数人所理解和支持; · 有宏伟志向、魄力和进取精神,敢为天下 先,善于提出挑战性目标; · 对外部事物敏感,渴望山外青风,善于学 习研究,不断更新知识; · 懂市场、懂 WTO、 懂企业自身; · 信息灵通,耳聪目明; · 善于集益广益,周围有智囊和高人; · 有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 英明企业家特点(雄才大略,远见卓识)   a 创造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建立精品 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b 围绕产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大技改力度, 加大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c 改革创新营销手段,充分利内“两个市场”;  d 重视人力资源; —— 培训、引进人才; —— 充分利用国外人才(洋经理、洋工人)。  e 做好资金运筹;  f 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g 必要的改制。 1)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CIS) a 目的:塑造企业完美形象,赢得顾客肯定,扩大知 名度,创造无形资产。  b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CIS) 包括:  ——理念识别系统( MIS);  —— 行为识别系统( BIS);  —— 视党识别系统( VIS);  2)贯彻国际标准,进入国际标准化轨道 a 贯彻产品的国际标准。 b 贯彻管理的国际标准,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并获得 认证 —— ISO9000 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 —— ISO14000 系列标准(环境管理体系); —— OHSMS18000 系列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 ) 质量保证要求的提出 2 ) 质量保证要求的延伸和发展 3 ) ISO9000 族标准的诞生 4 ) ISO9000 现象 5 )贯标认证在中国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体系: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 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QMS): 在质量方面指挥控制 组织的管理体系。 1 ) 总名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9000 族标准 2 ) 编制机构: ISO/TC176( 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 理与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3 ) 核心标准 a ISO9000:2000(GB/T19000—2000)《 质量管  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 ISO9001:2000(GB/T19001—2000)《 质量管  理体系要求》 c ISO9004:2000(GB/T19004—2000)《 质量管  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 ISO19011:2000(GB/T29011—2000)《 质量  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 ISO9000:2000 内容包括: ——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十二要点; —— 有关质量的10个部分 ——80条术语 2) ISO9001:2000 a 取代了1994版01、02、03标准,成为审核认证唯一标准。  b 内容:以过程模式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 用途 —— 用于建立、实施、保持 QMS 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 证实组织具有稳定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能力; —— 用于审核认证。 3) ISO9004:2000  a 提供了超出01标准要求的指南和建议,帮助组织用高效 的方式改进总体业绩。 b 给出了自我评价和持续改进过程的示例,帮助组织寻找 改进机会。 4) 01标准与04标准的关系 a 二者是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总的目标是规范和改进组 织的质量管理。 b 二者用途不同 —— 01 作为组织建立 QMS 和审核认证依据,有时用 于合同目的; —— 04 用于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 c 同时使用效果最佳。 5) ISO19011:2000  内容与用途:对质量和环境两个管理体系审核的基础原 则、方案管理、实施、审核员资格要求提 供指南。 1)实施过程控制,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组织奠定 生存发展的基础。 2)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组织运作能力,增强自身优势。 3)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最大限度赢得顾客。 4) 建立组织的自我完善体制,确保有效地实施持续改进。 5)有利于打破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获得通向国际市场的 通行证。 a)ISO 现象的发生   ——贯标认证之风席卷全球 ——贯标认证的举动风靡神州 ——贯标认证不是“一阵风” b) 贯标认证已发展到包括服务行业的所有领域 c) 出版社贯标认证已进入日程 5、出版社有必要贯标认证吗? 2 )出版社的生存发展定位 a) 大图书市场出现给出版业的启示 b)“ 事业单位”的光环已不复存在 c) 新闻出版单位是道地的产业——“媒体产业” d) 出版社应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投身于市场 3 )贯标将建立图书出版单位的 QMS, 提高图书 与发行质量  a) 图书出版是个系统工程 b) 有效保障图书质量必须建立并实施 QMS  c) 国内出版社的 QMS 多不够完善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不能作为出版社建立体系的标准 c) 国内出版社的 QMS 多不够完善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不能作为出版社建立体系的标准 ——出版社现有的质量控制多有缺口 · 尚缺乏系统化和完整性; · 文件化不充分; · 管理理念陈旧,不甚适应现今大环境; · 管理层次还多停留在质量保证阶段。 d)ISO9001 是出版社建立 QMS 的根本标准  a) 出版社也存在“人治”与“法治”的问题。 b) 消除“人治”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 c) 依法管理的特征: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d) 建立并实施 QMS 即实现规范化管理。 e) 出版社的整体运作能力(运作质量与效率)将得到提升。  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是质量管理第一原则。 b) 顾客也应该是出版社关注的焦点 ——任何组织均有产品与顾客; ——出版社的顾客最终是读者;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也体现了立党执政的 最高方针; ——不要把“始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与之对立起来 。 c)《 标准》要求出版社唯读者马首是瞻 ——建立体系最终目的和关注的核心是“增强顾客满 意”。 ——仅仅满足质量保证的要求已不够了。 ——标准明确规定: · 要了解、确定、评审、满足顾客要求 · 还要不断增强其满意程度 · 与顾客保持密切沟通 · 采集、分析顾客满意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d) 关注顾客的结果是赢得读者和图书市场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为了达到最快的下载速度,推荐使用快车下载本站软件,千万不要使用迅雷下载,因为迅雷下载有很多问题。
* PDF文件请使用foxit pdf阅读,PDG格式为超星阅读器格式DJVU格式,电子书制作视频教程,如何将电子书放在手机上看,重复下载不会重复扣点的前提是:用户登录后不能退出去。如果退出去,就有可能重复扣点。
游客每天只能下载50个免费电子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会增多下载免费个数,因为每人下载阅读50本书已足够)。如果要继续下载更多,必须进行游客下载点数充值
下载前请先启动迅雷软件,如果还没有下载,那就请赶快安装迅雷。这样才能顺利快速的正常下载。
* 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 版权说明:所有电子书均为3~10年以前的电子书,大部分为5年以前的电子书,本站绝无最新出版的电子书。但仍旧存在很多经典、精彩之著作。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