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掌握密度的概念,通过本章密度的计算、应用以及后面有关章节的应用逐步达到掌握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之一.能根据定义式计算物质的密度.知道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会查密度表.知道并记住水的密度值.会根据物质的密度、体积计算物质质量.会根据物质密度、质量计算物质体积. 一、关键问题归纳 (一)密度的概念 1.密度的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用ρ表示. 2.密度计算公式 密度计算公式 .式中m表示 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3.密度的单位 国际上通用的密度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它们的换算关系: 记住:水的密度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 的水的质量是 . 4.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同一种物质的密度,如果不加说明,可认为是不变的.要记住水的密度是 冰的密度是 同一种物质,状态变化了,温度变化了,物质的密度要发生变化. (二)密度的测量 1.固体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2)形状规则的物体,可用刻度尺测出 长、宽、高等相应长度,利用数学 公式求出体积V.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用细线拴 好后浸没在放有一定量水的量筒 或量杯中,测出其体积V. (3)利用公式 求出其密度. 注意: 在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密度的实验中,必须先测质量,然后再测体积. 2.液体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测出一只空烧杯的质量 (2)用量筒或量杯测出一定体积(V)的液体倒入空烧杯中.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及液体总质量 ,求出液体质量 (4)用公式 求出其密度. 3.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1)观察:使用前要观察其最大刻度和每小格表示的刻度数. (2)读数方法:量筒(或量杯)中放入水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 (三)密度的应用 1.可以通过密度来鉴别物质 2.根据公式 导出m=ρV,可以通过测量体 积求质量;导出 可以通过测量质量求出体积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特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由0℃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 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 变成 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 (2)关于对密度公式 的理解. 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比例关系是同一种物质、两个不同的物体间质量与体积间的关系,或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间质量、体积与密度的关系. 二、习题类型例说 1.鉴别物质 例1 一个表面是银的汤勺,质量为52.5g,把它放在量筒中,水面由30mL升至35mL处.已知 则此汤勺是否是纯银的? 解 根据 得 可见 所以汤勺是纯银的. 分析 此题是鉴别物质种类的习题,应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密度,然后与纯银的密度相比较就可以了. 例2 一只铁球质量是3kg,体积是 试判断此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已知铁的密度是 ) 分析 这类问题一般有三种解法.第一种解法是比较密度法.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铁球的密度,然后与铁的密度相比较,若 则球是实心的;若 则球是空心的. 第二种方法是比较体积法.假设质量是3kg的铁球是实心的,利用密度变形公式求出其体积 ,然后与 比较,若 则球是实心的;若 则球是空心的. 第三种方法是比较质量法.假设体积为 的铁球是实心的,利用密度变形公式求出其质量 与球的质量相比较,若 则球是实心的;若 则球是空心的.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一:比较密度法. 即 故此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比较体积法. 根据 得 设质量是3kg的球是实心的, 则 又 而 即 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质量法. 根据 得m=ρV,设体积为 的球是实心 的,则其质量为 3.9kg 3kg,即 故此球是空心的. 解题心得归纳: 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还要求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
2物质的密度.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