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11-1 杠杆 执教教师: 备课日期 8月 30 日 教学 课题 11-1 杠杆 教时计划 1 上课日期 月 日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 2 教 学 目 标 初步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应用,会将杠杆分类,能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正确画出杠杆的示意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小制作。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图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有关杠杆的名词、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自 学 引 导 自学要求 阅读课本,找出疑问点 自学检测 完成自学质疑 讲 授 内 容 二次备课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木板、木块、图钉、羊脚锤、尖嘴钳、螺丝刀 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学案: 教案: 学习新课: 一、初步认识杠杆 1.提出问题: ⑴展示木板上的图钉,想出办法怎样可以将其把出来? ⑵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省力? 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⑷指出用上述方法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2.得出杠杆的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3.关于杠杆的名词: 支点O:杠杆绕其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4.讲解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例题:画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杠杆示意图。 先找支点O;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交待判断动力、阻力方向的方法。 说明力臂的画法有两种:一种用带箭头的细线表示,另一种用虚线加大括号表示。 指出什么是力的作用线。 交待力臂的画法: 用直角三角板一边沿力的作用线,另一边过原点O。 巩固案:矫正反馈,迁移运用 1.在______的作用下,能绕一_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_______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都是直的硬棒 B.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D.杠杆的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 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4.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 ) A.转轴—虎口—套管 B.小铲—套管—虎口 C.小铲—虎口—套管 D.虎口—转轴—套管 5.如右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请在图上标出:(1)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2)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板书 设计 一 杠杆:一根能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 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杆,动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3、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F2) 同样,阻力也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同样是杠杆,阻力作用点也在杠杆上。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 注意:是支点到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 注意:是支点到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三 力臂的画法 1 找支点的位置 2画力的作用线 3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目标 检测 1.画出下图所示杠杆力F1和F2的力臂。 2. 画出下图所示的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并标出动力和阻力臂。 课外 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 课后 笔记 连云港市苏光中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徐永刚 1
第11章杠杆第一课时 .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