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电源。 2.了解各种常见电源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 3.了解电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交流与讨论 阅读课本P130~P133,回答问题: 1.电池是提供______________电。常见的电池有___________电池、____________电池和______________电池。 2.化学电池主要由________极、________极和糊状的__________组成。 3.化学电池分为____________干电池、_________电池、__________电池、__________电池、____________电池等。 4.我国常用的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的电压都是____________V。 5.新旧电池的性能不同,因此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把不同型号或新旧不同的电池混合使用。____________将电池投入火中或水中。(均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6.废旧电池应____________________。 7.干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中的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8.蓄电池使用前要预先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储存在电池内;使用时再把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9.常见的铅蓄电池的极板是_____________制的,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__。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___V。 10.太阳能电池是将_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__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制成。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上时,在正、负极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太阳能_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污染,因此太阳能电池是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__的电源。 11.燃料电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生_______________能的装置。燃料电池的效率____________,它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P133~P135,回答问题: 1.发电机也是一种把______________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装置。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______________发电、______________发电和_______________发电。 2.写出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 3.火力发电燃烧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能源,是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再生的;燃料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污染环境。 4.写出水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 5.水力发电对环境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污染,但其发展受到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影响。 6.写出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 (二)课堂演练: 1.常见的电源有各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干电池工作时发生____________反应,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 3.蓄电池使用前要预先___________。充电时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放电时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能。 4.火力发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燃料,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污染环境,降低空气质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后作业: 《创新优化(上)》P78~P80。 第二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通过科学探究,了解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3.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4.了解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对科学的巨大贡献。 二、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交流与讨论: 阅读课本P136~P138,回答问题: 1.观察发电机模型的工作,实验表明:发电机的绕圈只有在______________的时候才能发出电来。 2.观察实验,说明:(1)电路必须__________,(2)导体必须沿______________方向运动,才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做___________现象,所产生的电流叫做____________电流。 3.怎样才能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说出猜想及依据,记录下来) 4.观察实验,说明改变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是:(1)__________________和(2)__________________。 5.电磁感应现象中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能。 6.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7.列举生活、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运用电磁感应的地方或物品: (二)课堂演练: 课本P138作业 1.闭合电路中有电流的必要条件是要有电源。在电磁感应实验中,闭合电路的哪一部分是电源? 2.图17-18表示的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两磁极间的运动情形。图中小圆圈挖根横截面。a、b、c、d表示运动中四个不同位置。图中的箭头表示导体在那个位置上的运动方向。请说出,导体在哪些位置会产生感应电流? (三)课后作业: 《创新优化(上)》P80~P82。 第三节 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发电机的构造,会说出主要部件的名称及相应有作用。 2.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知道电能是利用高压来输送的,知道应用高压输电的原因。 4.知道高压触电的主要原因、类型,知道如何避免高压触电。 二、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交流与讨论 阅读课本P139,回答问题: 1.发电机、变压器等许许多多电器都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制造的。 2.发电机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3.观察实验、视频演示:发电机工作时线圈在磁场中旋转,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滑环、电刷的作用是与外电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电路。 4.发电机的线圈、滑环等组成了_________子,磁极等则组成___________子。 阅读课本P140~P141,回答问题: 1.发电厂与用电处要用_______________来输送电能。电能的输送采用_____________(选填“高压”或“低压”)。 2.采用高压输电,可以___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3.目前我国远距离送电采用的电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少数地区采用_____________的超高压送电。 阅读课本P141,回答问题: 1.用电器为什么不直接使用高电压呢? 2.常见的高压触电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触电。 3.为了防止高压触电,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演练: 1.发电机工作时线圈在磁场中旋转,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滑环、电刷的作用是与外电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电路。 2.采用高压输电,可以___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3. 常见的高压触电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触电。为了防止高压触电,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作业: 《创新与优化(上)》P83~84。 1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