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遗留下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 A.蓝墨水 B.红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2.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是( )。 A.C B.CO C.CO2 D.O2 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剧增,为减缓此现象,最理想的燃料是( )。 A.优质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 4.在书写档案时,规定必须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墨水,其理由是( )。 A.单质碳不跟其他任何物质反应 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D.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 5.检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B.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6.CO和CO2具有相同的( )。 A.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元素质量比 D.可燃性 7.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CO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是( )。 A.H2和CO B.H2和O2 C.H2和C D.C和CO 9.①氧气;②干冰;③石灰浆;④活性炭的一些用途为:保存食物、做吸附剂、冶炼钢铁、砌砖抹墙。按四种物质的用途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10.一种无色气体X和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跟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金属铜和X。则X和Y分别是( )。 A.CO、O2 B.CO2、CO C.CO2、O2 D.CO、CO2 11.在CO+CuO Cu+CO2的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 A.CO B.CuO C.Cu D.CO2 12.某市依靠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工业,年生产能力达1300万t。生产水泥使用的原料是黏土和下列哪种物质( )。 A.煤 B.碳酸钠 C.生石灰 D.石灰石 13.下列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由紫变红的是( )。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4.下列气体中,均属于大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A.CO、SO2、NO2 B.N2、O2、CO2 C.H2、N2、SO2 D.CO、CO2、SO2 1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 )。 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②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⑥⑧ C.①④⑤⑦⑧ D.①④⑤⑧ 16.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 D.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7.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8.将充满下列各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氧气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9.下列各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价的是( )。 A.C、CO、CO2 B.CO、CO2、H2CO3 C.CO、CO2、CaCO3 D.CO2、H2CO3、CaCO3 20.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21.某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氧气大(同温同压下),则该气体的收集方法是( )。 A.只能用排水法 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22.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引起的火灾 23.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运动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填料是( )。 A.石墨粉 B.活性炭 C.木炭粉 D.炭黑 24.现有①H2、②O2、③C、④CO、⑤CO2五种物质,在加热条件下,能使氧化铜还原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25.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6.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7.由一气体甲开始,可发生如下四个变化: ,则甲、乙、丙、丁分别为( )。 A.CO2、CO、O2、CaO B.O2、CO、CO2、CaCO3 C.O2、CO2、CO、CaCO3 D.CO、CO2、O2、Ca(OH)2 28.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29.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0.如图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二、填空题 31.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O、CO2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将混合气体做如下实验: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无浑浊现象出现;②将混合气体点燃,产生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试回答: (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 (2)写出使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一个通气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的煤层上方常会观察到有蓝色火焰产生,这是因为在煤层上方有______燃烧。此时煤炉中发生了三个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已知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则该氧化物中碳与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 34.足量的氢气、木炭和一氧化碳,分别与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理论上消耗这三种还原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35.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共30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3.4g,则被还原的氧化铜是_________。 36.某无色气体由H2、CO、CO2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将该气体依次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由黑渐渐变红,冷却后有无色液体生成),反应后的气体再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无色气体中肯定有________,无法确定的气体是__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写出全部可能的组合)。 37.有W、X、Y、Z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 ;Z(溶液)+X→Y↓(白色)+H2O 试确定W和Z两种物质的化学式:W_________,Z_________。 38.有三种无色气体A、B、C和三种黑色粉末D、E、F。己知在一定条件下,上述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A+C→B;B+D→A;E+D→B+Cu。 加热一种紫黑色固体可以得到F和C。 试确定A和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题.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