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化学中考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氨气NH3、干冰CO2、H2O、HCl、H2SO4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碱与盐(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食盐NaCl、 烧碱NaOH、CaCl2、ZnSO4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是K+、MnO4-。 构成食盐的微粒是Na+、Cl-,构成氮气的微粒是氮分子N2,构成金刚石的微粒是碳原子。在液氧和空气中都含有的微粒是氧分子O2。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有的氢原子无中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原子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学性质。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为金属元素(氢除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为非金属元素。 3、离子中:金属元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质子数 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质子数 电子数。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阳离子:H+、NH4+、Na+、K+、Ag+,Mg2+、Ca2+、Ba2+、Zn2+、Cu2+、Hg2+、Fe2+,Fe3+、Al3+, 阴离子:F-、Cl-、OH-、NO3-; O2-、S2-、SO42-、CO32-; 4.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和液氧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双氧水H2O2和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的分子不同。 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分子的运动速度等发生改变。由普通水变成临界态水是分子的运动、分子间的空隙发生改变,分子本身没变,是物理变化。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微粒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微粒。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其过程是氢分子氧分子分解成氢、氧两种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 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Cl2=FeCl2+Cu,每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每个铜离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铜原子。 NaOH+HCl=NaCl+H2O,其实质是OH-与H+结合形成水分子。 5、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a与NH4+都具有11个质子,Ne、H2O、NH3、CH4都具有10个质子。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均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地壳中 氧、硅、铝、铁; 海洋中 氧、氢、钠;人体中 氧、碳、氢、氮; 太阳上 氢、氦。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碘等。 缺钙会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缺锌会智力低下,易得侏儒症; 缺钴、铁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6、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同种原子或离子。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含氧酸、碱、含氧酸盐)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H2CO3、NaOH、Na2CO3只是含氧化合物。 7、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的也能表示一种单质。如: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单质。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如 ⑦要表示几个粒子(不论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在粒子符号前加数字。 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几个这种原子或原子团。 二、物质的分类: 1、单质: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2、化合物氧化物:H2O、H2O2双氧水 CO2 、CO 、SO2 、SO3 、P2O5五氧化二磷 金属氧化物:Fe2O3、 Fe3O4、FeO(氧化亚铁CaO、 MgO、 CuO、 Cu2O(氧化MnO2二氧化锰 ?Al2O3(致密氧化膜)ZnO(致密氧化膜)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酸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如Fe2O3、 CaO、 MgO、 CuO (2)酸:HCl盐酸HNO3H2SO4硫酸H3PO4磷酸 (不挥发性酸) H2CO3碳酸 H2SO3亚硫酸(不稳定弱酸,二元酸) (3)碱:NaOH、 Ca(OH)2、KOH、Ba(OH)2、氨水NH3H2O 不溶性碱:Cu(OH)2(蓝色)、 Fe(OH)3(红褐色)Mg(OH)2(白色)Fe(OH)2(氢氧化亚铁) Al(OH)3 (4)盐:AgCl氯化银NaHCO3、Ca(HCO3)2、NH4HCO3 碱式盐: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CH4C6H12O6 C2H5OH乙醇(酒精)CH3COOH乙酸(醋酸)CH3OH(C6H10O5)n甲醇CO(NH2)23Fe+2O2点燃Fe3O4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而生锈,红棕色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生成的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水,促进铁进一步生锈。食盐水、酸溶液促时铁的生锈。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与洁净;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烧涂搪瓷、镀锌、镀锡、镀铬等 ②与酸反应: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浅绿色。铁钉质量不断减小,溶液质量不断增加。 ③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溶液质量不断减小。 2、铝的性质: ①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防止铝进一步氧化,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4Al+3O2=2Al2O3 ②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H2SO4=Al2(SO4)3+3H2 ③与盐溶液的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2Al+3CuCl2=2AlCl3+3Cu 将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片刻后,产生大量疏松的暗红色固体及大量气泡,片刻后烧杯外壁发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无色。 二氧化硫SO2 有毒,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与氧气反应:2SO2+O2==2SO3 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与碱反应:SO2 + Ca(OH)2 == CaSO3 + H2O 用熟石灰吸收SO2 SO2 + 2NaOH == Na2SO3+ H2O(亚硫酸钠) 4、金属氧化物 1)氧化铁、氧化铜的性质: 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红色粉末,不溶于水 CuO:黑色粉末,不溶于水 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溶于酸,溶液变黄色。故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⑵具氧化性,与还原剂CO、C、H2反应,被还原成金属 3CO+Fe2O3高温2Fe+3CO2 4CO+Fe3O4高温3Fe+4CO2 3C+2Fe2O3高温4Fe+3CO2 3H2+Fe2O3高温2Fe+3H2O CO+CuO高温Cu+CO2 H2+CuO高温Cu+H2O 常见物质的特殊颜色: (1)固体物质的颜色 黑色固体: CuO 、Fe3O4 、铁粉木炭、MnO2 、红色固体: Cu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铜Cu2O 绿色固体:Cu2(OH)2CO3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 、CaCO3 、NaCl 、Ca(OH)2 、CaO 、MgO 、P2O5 等 含Cu2+的溶液,如:CuSO4 溶液,CuCl2 溶液Fe3+的溶液,如:FeCl3 溶液,Fe2(SO4)3 溶液 ③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SO4 溶液,FeCl2 溶液 ④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5、酸 (1)酸的化学性质: 酸+金属=盐+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酸+碱=盐+水 酸+碳酸盐=新酸+新盐 写出制备MgCl2的四种方法:Mg+2HCl=MgCl2+H2 MgO+2HCl=MgCl2+H2O Mg(OH)2+2HCl=MgCl2+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用MgO、Mg、Mg(OH)2、稀H2SO4、CuSO4溶液五种物质两两进行反应,能得到MgSO4的方法有4种:Mg、MgO、Mg(OH)2能分别与稀H2SO4反应,Mg 能与CuSO4反应。 (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