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化合卷化学部分(80分)
六、选择题(本题含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
A.B.C.D..
A.B.C.D.
28.
A.B.C.D..
A.B.C.D.
30.
A.B.C.D.
31.
A.B.C.D.32.
A.B.C.D.
33.
A.B.C.D..
A.B.C.D..
A.B.C.D..
A.B.C.D..A.B.C.D..
A.B.C.D..
A.B.C.D.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七、填空题(本题含5小题,每空1分,共18.(1).(1)()().(1)()
① ② ③ ④ ⑤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g。
()八、简答题(本题含2小题,共12分)
.()九、实验题(本题含2小题,共14分)
.(1)用它来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
焰,当实验结束需停止加热时,应用
盖灭。
(2)图18中,乙的仪器名称是 ,在量取液体体
积时,视线要与仪器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49.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碳4或-4。(1)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32︰3 B. 40︰3 C. 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十、计算题(本题共6分)
50.(6分)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 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Cu(OH)2沉淀,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
量关系如图20所示。求:
(1)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
2010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化学部分(80分)
得分 评卷人 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18)
.(1)(2)
42.1) (2) ()
43.1)
().1) g (2)
().得分 评卷人 八、简答题(本题含2小题,共12分)
.()()().(1)()()得分 评卷人 九、实验题(本题含2小题,共14分)
.(1).得分 评卷人 十、计算题(本题共6分)
.2010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
七、填空题(本题含5小题,每空1分,共18)
.(1) (2)
42.1)a (2)b () 43.(1) Fe + H2SO4 = FeSO4 + H2↑ (2)催化 化学性质
44.1)18.5 (2)烧杯 (3) ⑤ ③ ① ④ ② (4)11.5
45.1)CuSO4 NaOH BaCl2〔八、简答题(本题含2小题,共12分)
.(1)pH<7; pH>7 (2分)
().九、实验题(本题含2小题,共14分)
.(1).Cu2O (Cu4C、Cu2C等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分析与交流】
(1)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2)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 A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
气密性 不能 放 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十、计算题(本题共6分)
.98 (2分)
(2)设与CuSO4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x,则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1分
80 98
10% 9.8g
----------1分
x = 80 g ----------1分
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50g+80g=130g ----------1分
答: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130g。
【语文公社】max.book118.com有中小学资源免费下载。欢迎投稿!E-mail:smyww6603@126.com QQ:764723079
21世纪教育网 max.book118.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图20
/g
质
淀
沉
9.8
B
0
NaOH溶液质量/g
50
A
C
图19
甲
乙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C+CuO
澄清的
石灰水
止水夹
乙
甲
图18
图17
蔗糖
蔗糖
梧州市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