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学科 设计者 刘丹 天泰中学 初三化学 1.研究的问题 初三化学只有一年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开始学习迅速进入到提升能力进而参加中考,怎样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学生练习完之后,怎样进行有效的分析就尤为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习题课上完之后学生的收获不是很大,题目总是做完讲完就过去了,在遇到类似题目学生还是照错不误,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想了许久,肯定是在习题分析这一环节有问题,我想是不是我以前分析的习题太过分散,如果将一些较难习题归类讲解是不是更好些呢?本节课的微观粒子示意图是中考题的热点,也是学生的难点,作业过程中总是出现错误,我想就以自己动手画图的形式进行复习,再订正答案,巩固练习,尝试一下效果如何。 2.学生错误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的习题课,五单元分为三个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我在本周初进行了单元检测,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其一,微观粒子概念不清,其二,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不熟悉,或是说学生遇到问题不知道应该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去解决题目。其三,化学方程式忘记或者配平出错,个别学生不会配平。其四,在化学方程式中相对分子质量忘记乘化学计量数。其四,计算错误。我比较苦恼的是计算出错,很难弥补,在习题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化学列式完全正确,就是算不对,结果对于选择题或者是填空题还是拿不到分数。本节课就重点解决利用微观粒子理解相关概念。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对微观粒子示意图题型能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逐步建立从宏观微观两层面去看待问题。自己动手画图理解相关概念,知道画图是学习化学概念的一种有用的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做题过程中遇到疑问大胆提问或者寻求同学帮助,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动手画图,复习微观粒子知识以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逐步建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相关概念; 4.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投影:微观粒子示意图相关题目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是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内容。 注意相关题型 引起学生的重视 30 min 习题分析 15 Min 典型例题一 微观粒子示意图 学案:用微观示意图完成填空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总结:从微观宏观层面理解相关概念 分析测验卷:填空12题,13题 讲解:13题(2)除了我们刚才复习的基本概念,还需要注意什么? 共同分析 提示:13题(2)、27、28题有什么共同点? 有关分子个数比、生成物质的质量比要注意配平化学方程式 独立完成 展示:讨论,订正答案 记录笔记 讨论,注意配平 练习选择题27、28题 共同讲解分析 动手画图,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将类似的习题归类,同样的题型做多了,总结出思路 中考链接 学案练习1-3 完成学案练习 5.学案 典型例题一、微观粒子知识 图例(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原子21.下列化学可以用右微观的是 A.2H2O2H2↑+ O2↑ B.2HI + Cl2 2HCl + I2 C.CO2 + C 2CO D.CuO + 2HCl CuCl2 +H2O.A. B. C. D.﹕1 练习3、丰台二 28.(6分)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四种物质中属于的是 (填字母号,下同),(2)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 (3)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属于反应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27.(5分)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粒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1)右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的气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则可知: ①一个丙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构成甲物质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③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 (2)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80 g 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完时,可生成88 g D物质和18 g E物质。 回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 ②A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6.设计初衷 本节是一节习题课,在以往教学中习题课很重要,但是讲解起来,如果是一道一道讲解会很枯燥很乏味,学生也不愿意听,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想了想,不如把学生常见的错误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找出错误所在,分析错误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会犯错误,改正之后,再练习类似习题。以此巩固加深印象,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 甲 乙 丙 反应前 反应后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 纯净物 + A B D E
五单元 习题课教学设计.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