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姆生故理t ·初中版
溪 笔 谈 ) )
口江 苏 常永宏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有
作为的政治家.他博物穷思,于各门科学都造诣很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
少有的科学通才.为了纪念这位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科学家,1979年7
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 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
(编号2027)命名为 “沈括星”. 导
沈括一生论著很多,有22种 155卷.晚年定居润州梦溪园(今江苏
科
镇江师专),潜心写作,将平生见闻和科学研究记载于 《梦溪笔谈》之中.现
将这本书中的一些成就介绍给大家. 学
口 家
、 、
沈括在多级漏壶的基础上发明的浮漏 (图
、
的
饥 、 、 故
1),具有很高的计时精度,每昼夜的误差小于20s.
在公元 16世纪以前这是无与伦 比的. / 它 厂 遭 .
沈括对 凹面镜成像做 了实验研究.通过研
究,沈括不但发现了凹面镜的成像规律,而且发
现了焦点.《梦溪笔谈》中记载:“阳隧面洼,以一
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此 沈括浮漏示意图
“无所见”即当手指在焦点处时,成像在无穷远 1.求壶 2.复壶 3.废壶
max.book118.com 6.浮
处.沈括把焦点这个特殊的点命名为 “碍”,位置 子 7.箭
在 离·‘镜一二寸,光聚的一点,这一点也是向日取 图 1
火点”,并且用 “此则腰鼓最细处也”来形象地描
述焦点,这种实验方法与见解在当时是相当高明的.
沈括对凸面镜成像情况不但了解,而且发现凸面镜虽小却能 “全纳
人面”的特点:“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
能全纳人面,仍覆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要做
到在适当距离内镜的大小与人面像的大小大体相等,需要用 “增损高下’,
来改变凸面镜镜面的凸起程度,从而确定凸面镜的放大率.由此可以看
出,最迟在宋代,凸面镜的反射规律已为匠人所掌握.
在诸多的铜镜中,最奇异的是上海博物馆珍藏的西汉时期的透光
200-6.-I5F--A&6画
中肖生故理t ·初中版
镜.透光镜外形与普通铜镜一样,背面有图案花纹,还有 “见 日之光,天下
大明”八个字.当镜面反射 日光至墙壁或屏幕上时,像内可清晰地看到镜
背面的图案文字,好像是图案文字从镜面透过来一样,世称 “魔镜”.沈括
最早说及其透光机理:“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
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
如是.”透光镜的制法于公元 1600年左右传至 日本,仿制者对制法秘而
不宣,其制法在我国却失传.直到 1975年,上海复旦大学等单位用现代
科技手段进行研究,才揭开了西汉古镜透光之谜.其机理竟确如沈括所
言,镜面的微小凹凸不平,人眼虽不易察觉,但当反射光光程较长时便显
现出来.当然,这需要有精湛的制作技艺才能保证.
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最早的指南针的制作方法.“方家以磁
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max.book118.com唇上
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扩中独茧
几 一 缕 者 ,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亦有磨而指北
豁
.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这是关于指南针最早的明确记载.
在这里沈括不但说明了磁针的人工磁化方法,而且指出了磁针 “常微
科 学 偏东”.在实践中他已发现了地磁偏角,比 压 , / 迈 下 目 决 甲 . ︺ 、 内
欧洲哥伦布发现地磁偏角早 了400多年.
1
. 1 汉
, ︺
家 的 沈括不但总结 了指南针的4种放置方法 尸 放 ‘ 在 指 户 、 甲 ‘
(如图2),而且指出以悬挂式为最好,并且
故
. 要用单根新丝,在无风处悬之,以保证指南 子 。 ~ . 1 1 1 .
针的灵敏度.
对音乐和声学颇有造诣 的沈括还研
沈括所述指南针的a种放里方法
究过钟声中的拍频现象.在 梦《溪笔谈 ·补
图2
笔谈》中,他指出:“古乐钟皆扁,如盒瓦.盖
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声短则节,声长则曲.节短处声皆相乱,不成音律.
后人不知此意.悉为扁钟,急叩之多晃晃尔,清浊不复可辨.”意即由于扁
钟发声短促,无延长音,圆钟则有较长的延长音,在快速旋律中,各种频
率的音会相互叠加而不成音律.这里沈括深刻地描述了扁钟和圆钟的不
同衰减现象和圆钟的明显的拍频现象.
沈括在 《梦溪笔谈》里说:“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
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
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声律高下苟
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谓之正声.’,沈括在这里讲了相差一个音阶
的弦的共振.有意思的是他以纸人来做实验,这在古代是一项实验技术的
发明,也是现代常用的方法.西方至 17世纪才有人做同样的实验.
西点课业--中考物理05-沉括与《梦溪笔谈》.pdf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