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理清全诗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夸张的艺术效果。 在二十四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行”,开始向诗坛进军。③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游。在此后十年内,“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几乎漫游黄河中下游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 * * * * * * 黄河之水天上来 将进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青莲乡。①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他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②他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另外,李白还”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可以看出他虽然也熟悉儒家经典,但向往的却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而根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饮酒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思考和讨论1、找出诗中能表现诗人感情的诗句,体会和讨论其中的感情。2、找出诗中运用夸张修辞的诗句,体会运用夸张手法对感情的表达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黄河之水天上来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 (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夸张手法 1、会须一饮三百杯 2、斗酒十千恣欢戏謔 3、万古愁 4、黄河之水天上来 5、朝如青丝暮成雪 夸张有力的说明诗人豪放的性格, 也表现出他豪放飘逸的诗风 黄河之水天上来
将尽酒.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