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镇中学2007年秋学期第一次月考 初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殷鹤群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诠释 quán 折叠 dié 推搡 sǎng 郑人买履 lǔ B.广袤 máo 猝然 cù 折戟 jǐ 自度其足 duó C.遽契 jù 裨益 bì 湍急 tuān 摇摇欲坠 zhuì D.惊羡 xìn 肇祸 zhào 涟漪 yī 熠熠生辉 yì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表格ì内。(4分) 崇山峻岭 危言悚听 失魂落魄 惊惶失错 葬生鱼腹 相提并论 纹丝不动 潜移墨化 错别字 正确的字 3.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 (2)_______,行者常至。 (3)差之毫厘,_________。 (4)《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星》一文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充分渲染海上之夜柔美、静谧和奇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冰心的《纸船》一诗中“卒章显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的《赤壁》中作者慨叹历史,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的《浣溪沙》中体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刻舟求剑》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文章寓意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文化知识填空。(11分) (1)在古汉语中常用“社稷”指代国家,用“鸿雁”指代______,用“桑梓”指代______。 (2)巴金,原名李尧棠,字______,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____家,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家》、《春》、《秋》。 (3)冰心,原名______,她在印度著名诗人______(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繁星》和______,集中体现了______、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4)《水浒传》里中有着许多生动的情节,如鲁达“拳打镇关西”,______(人名)“醉打蒋门神”,林冲“________”。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C.我国树立了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泉。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一天,某中学七年级(五)班的王强正要上学,她妈妈突然发病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居的?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王强要向班主任仲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在外的爸爸。现电话已接通,请你代王强讲话,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6分) (1)王强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强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寓言,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古时候,有一个北方人,从来没有见过菱角。他到南方做官,一次在宴席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火。”有人问:“北方也生长菱角吗?”他回答:“山前山后,到处老是。” 这则寓言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12分)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倒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9.这是一则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___________展开情节。(2分) 10.结合生活实际,文中的“钓钩”可以理解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完这则寓言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剪不断的乡愁(23分) 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 “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都给勾销了吗?”(A)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字会办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 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算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是亲,不只是‘人’呀!”(B) 不过,我毕竟不需担扰,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和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好了探亲手续。拿到手续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只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住提醒我说: “听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39年的隔阂,可能已经想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吗?” 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壶。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C)不过,有的人来得强烈,有的人比较淡然。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型。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 计划回大陆行程时,鑫涛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啊?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 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漓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的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结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D) “可是,你没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排来排去,只能去40天!” 将近40年的乡愁,却要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散,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 “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和结婚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小说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 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 13.根据文中所写的时间推算,作者离开大陆赴台湾的时间大约是在:_____。(2分) 14.贯穿全文的线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苏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