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九册常识备课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地球概况、祖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及其人口、民族、政区等自然、社会内容,了解各地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和各族人民探索、利用、改造、保护自然的活动,知道我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和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初步会看地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社会调查能力,初步学会看地球仪和读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人口密度、地形图等,并在读图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填图能力,重视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责任感。
本册教材分析(包括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内容广博,包括地理、物理、生物、现代科技等知识单元,其中地理单元分三块:1.太阳系,2.地球概况,3.祖国地理,其中第三部分是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对祖国地理概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物理单元分为三块:1.力,2.机械,3.航空航天
本册教材除以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粹调查能力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初步看地图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双基”、智力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本学期我所教的2个班级中,一班同学思想活跃,好追根究底,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基础较好,二班同学双基水平一般,但学习兴趣不如一班,偶尔有几个同学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
这2个班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个同学都喜欢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如果能合理地加以引导,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在不脱离大纲的要求下,培养部分同学进行小发明、小论文、调查等活动。
学有困难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不如其他同学,上课专门做小动作,作一些无谓的事情,对这种学生需要降低要求,督促检查,反复教学,增强学习目的性。
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控能力较差,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需要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四、提高教学质量打算:
本册教材分地理、自然科学两大块,一课一教时内容丰富精练,因此必须收集大量资料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开阔视野,接受更多知识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能操作的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实践练习,特别是自然科学部分。
在备课时,切实注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数据等,尽可能用一些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有清晰的感受。
切实重视电化教学,尽可能多的自制教具,将一些难点突破。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1 9.01--9.03 开学典礼 2 9.04--9.10 1.太阳和太阳系 2.地球和地球
观察地球仪 3.看地图 3 9.11--9.17 4.大洲和大洋 5.地球上的五带
单元练习(1-5) 6.我国的领土 4 9.18--9.24 7.我国的政区 8.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9.我国的地形 10.多种多样的气候 5 9.25--10.01 单元练习(6-10) 11.长江
12.黄河 13.京杭大运河 6 10.02--10.08 国庆放假 *3 14.我国的湖泊 7 10.09--10.15 15.我国的交通运输(1)
15.我国的交通运输(2) 复习 8 10.16--10.22 单元练习(11-15) 16.东北林海
17.华北平原 18.黄土高原, 9 10.23--10.29 19.沙漠和绿洲 20.草原和牧场
单元练习(16-20) 21.江南水乡 10 10.30--11.05 22.岭南风光 23.南海诸岛
期中复习与练习*2 11 11.06--11.12 期中复习与练习*2
24.西双版纳 25.世界屋脊 12 11.13--11.19 26.宝岛台湾 27.香港和澳门
收集整理有关台湾香港澳门资料 复习 13 11.20--11.26 单元练习 35.重力
做弹簧秤 36.摩擦力 14 11.27--12.03 37.水的浮力 单元练习(35-37)
28.杠杆 做简易天平 15 12.04--12.10 29.斜面 30.轮轴
31.滑轮 单元练习(29-31) 16 12.11--12.17 32.机械传动 33.蒸汽机和内燃机(1)
33.蒸汽机和内燃机(2) 34.桥 17 12.18--12.24 收集有关桥的资料 单元练习(32-34)
38.热气球 简易热气球 18 12.25--12.31 39.航天事业的发展 收集航天资料
40生物间的食物联系 单元练习(38--40) 19 01.01--01.07 元旦假 41.动物怎样过冬(1)
41.动物怎样过冬(2) 42.仿生知识 20 01.08--01.14 期未复习(理论知识)四教时 21 01.15--01.21 期未复习(理论知识)二教时
期未复习(实践能力)一教时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1
9、1----9、7 1、太阳和太阳系 2、地球和地球仪
3、看地图
2 9、8----9、14 4、大洲和大洋 5、地球上的五带
6、我国的领土
3 9、15---9、21 7、我国的政区 8、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4 9、22---9、28 9、我国的地形 10、多种多样的气候
5 9、29---10、5 11、长江 12、黄河
6 10、6---10、12 13、京杭大运河 14、我国的湖泊
7 10、13—10、19 15、我国的交通运 16、东北林海
8 10、20---10、26 17、华北平原` 18、黄土高原
9 10、27---11、2 19、沙漠与绿洲 20、草原和牧场
21、江南水乡
10 11、3-----11、9 22、岭南风光 期中复习 期中测查
11 11、10----11、16 23、南海诸岛
12 11、17---11、23 24、西双版纳 25、世界屋脊
13 11、24---11、30 26、宝岛台湾 27、香港和澳门
14 12、1----12、7 28、杠杆 29、斜面
31、滑轮
15 12、8----12、14 32、机械传动 33、蒸汽机和内燃机
34、桥
16 12、15---12、21 35、重力 36、摩擦力
37、水的浮力
17 12、22---12、28 38、热气球 39、航天事业的发展
18 12、29---01、4 40、生物间的食物联系41、动物怎样过冬
19 01、5----01、11 42、仿生知识
20 01、12---01、18 期末复习
21 01、19---01、25 期末复习 期末测试
1、太阳和太阳系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了解太阳的体积、直径、温度和太阳系的组成。
培养探究太阳和太阳系的兴趣。
教学准备:
白天与黑夜的挂图。
太阳和太阳系概况的挂图。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系的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出课题。谈话导入:地球上有白天黑夜之分的太阳光的照射有关,看来,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导出:“太阳和太阳系”。
分组讨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教师小结。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的一般情况:
1)、出示“太阳和太阳系”挂图。
2)、描述太阳的一般情况:性质(炽热的恒星)、体积大小(地球的130万倍)、直径(地球的109倍)、温度(表面6000摄氏度、内部1500万摄氏度)。
指导学生认识九大行星用有关知识:
1)、出示九大行星图。
2)、了解怎样的天体叫做行星。
3)、地球是哪个天体?围绕哪个天体转动?地球会发光吗?
4)、小结行星的特点。
5)记住九大行星的位置和名称,分组讨论课本提出的问题(哪颗持星离太阳最近,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远),总结汇报。
6)、子解九大行星的一般情况:卫星、轨道用自转、公转。
指导学生认识慧星和流星:
1)、认识慧星:形态、轨道。介绍哈雷慧星。
2)、有关流星的知识。
指导学生子解什么叫太阳系。
1)、提问: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有哪些?
2)、小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慧星、卫星、流星等所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总结:
1)、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太阳是一颗怎样的天体?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
小学常识第09册教案(浙教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