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管理资源 > 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word
企业财务通则解读.doc
阅读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经管语言:简体中文
经管类型:国产软件 - 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word
授权方式:共享版
经管大小:0.99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20:18:0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经管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经管真差劲!就请您
      0%(0)

企业财务通则解读.doc介绍

《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财政部企业司 编
创新企业财务制度 促进企业规范发展
(代序)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这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对规范企业管理,依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修订(企业财务通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企业财务通则》是1992年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发布的。 自1993年实施以来,对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执行了10多年的《企业财务通则》日益滞后,亟需加以修订。
 首先,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近年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全国人大对《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对企业依法建立财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财务通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发挥《企业财务通则》作用的重要前提,也是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客观需要。
 其次,是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于产权清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有效,互相制衡。企业财务制度是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一项必要组成部分。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可以完善现代企业法律制度,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其三,是促进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大型企业也存在内部财务管理薄弱的问题,导致财务舞弊和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可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四,是维护企业各方利益的需要。 国家既是企业国有资本的投资者,又是企业的社会管理者,通过修订《企业财务通则》, 明确企业各方的权责利关系,有利于维护国有权益,有利于保护其他投资者以及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
 其五,是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门管理企业的职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的内部事务,主要是为企业开展财务活动建立法律规范。通过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可以规范财政部门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作用。
 此外,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完全通过银行、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对企业筹资、资本运作等重要财务管理事项予以有效监督, 而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也需要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适当转化为企业财务制度, 以合理界定政府管理与企业自主管理的界限和责任。
 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集中体现了依法理财和制度创新
 新的《企业财务通则》,继承了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中的有效成分,又注意处理好与有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关系。在修订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立足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主体的行为。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包括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管财政机关、追求投资回报的企业投资者、实现经营业绩的经营者。《企业财务通则》不在于给各项财务收支范围及其标准作出规定,而是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
 第二,立足于贯彻国家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构成了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财务通则》应当可以随时调整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承担起环境资源和人工成本补偿的责任,使企业财务行为符合国家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进而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第三,立足于协调企业财务关系。企业是市场竞争主体,但与投资者存在产权关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存在债务或者债权关系,与国家存在依法缴纳税收和规费以及享有公共财政服务的关系, 与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存在劳动报酬关系。这一系列经济关系的实质,就是企业的财务问题。协调好企业内外财务关系,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第四,立足于监督企业经济运行。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其总体运行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财务通则》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应用财务管理工具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及其趋势,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进而实现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在修订《企业财务通则》过程中,财政部结合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创造性地
 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 以企业具体财务行为规范、财务管理指导意见、财政监管办法为配套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实现了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
 一是功能创新,企业财务制度不再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规定,也不再为企业纳税扣除项目、标准作出规定,而是围绕企业财务的实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作出规范,引导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二是观念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对企业重组中的资本权益事项和财务管理进行规范。
 三是体制创新,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四是体系创新,建立了具有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便于《企业财务通则》实施以后根据企业财务运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和发展企业财务制度。
 五是机制创新,按照“规范、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明确财务决策的要求、财务控制的方法,完善企业激励分配政策,建立企业财务监督机制, 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六是内容创新, 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环节, 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作出了规范。
 三、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对促进企业规范管理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是建立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财务行为规范。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而言,资本分布领域较广,管理链条较长,《企业财务通则》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约束企业财务行为、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内外部财务关系逐渐复杂,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理顺各方关系,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 因此,《企业财务通则》对各类企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是维护国家及其他各方的权益。企业财务相关主体包括主管财政机关、追求投资回报的企业投资者、实现经营业绩的经营者。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尽
 可能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 同时,合理界定了财政部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职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为维护投资者、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的权益提供保障。
 三是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内部财务体制提出了设置原则,按照投资者、经营者不同层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着力构建“激励规范、约束有效”的财务机制,体现了企业不同利益主体的财务诉求,有利于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共赢发展。
 四是健全公共财政职能。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还兼有重要的经济调控和经济监督职能。各级财政部门需要按照规章管理企业财务,并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将财政职责转化为行政规章,有利于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的局面, 同时从源头上整治企业财务秩序,化解财政风险。
 五是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构成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环境。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一方面规范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收益分配行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并承担起环境资源、安全生产成本和人工费用的补偿责任;另一方面利用财务预算、财务预警等管理工具,监测企业经济运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符合国家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贯彻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培训至关重要。最近,财政部对全国财政系统和中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应广大学员的要求,财政部企业司组织编写了《<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一书。该书既结合现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和比较成熟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逐条解读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又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 系统地剖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政策,有利于各界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规定的内容,并指导实际操作,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实务工作者和其他关心企业财务管理的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各级财政部门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 录
 绪 论…………………………………………………………………………(1)
 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1)
 二、1992年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5)
 三、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背景 ………………………………………(7)
 四、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基本思路、 目标和若干关系 ……………(10)
 五、新《企业财务通则》的框架结构和实施要求…………………………………………(12)
 第一章 总则与附则……………………………………………………………(14)
 一、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宗旨及其法律依据…………………………………………(14)
 二、《企业财务通则》的适用范围…………………………………………(16)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18)
 四、财政职责…………………………………………………………………………(24)
 五、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27)
 六、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29)
 七、企业财务关系…………………………………………………………(31)
 八、《企业财务通则》与原有企业财务制度的衔接………………………………………(32)
 九、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32)
 第二章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34)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述………………………………………………………(34)
 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7)
 三、企业财务决策制度…………………………………………………………(41)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44)
 五、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48)
 六、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53)
 七、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58)
八、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59)
第三章 资金筹集……………………………………………(60)
 一、资金筹集概述……………………………………………(60)
 二、权益资金筹集管理……………………………………………(64)
 三、权益资金筹资决策……………………………………………(69)
 四、企业资本管理……………………………………………(71)
 五、资本公积管理……………………………………………………(73)
 六、盈余公积管理……………………………………………………(74)
 七、企业增资管理……………………………………………………(75)
 八、企业取得财政资金的财务管理…………………………………(76)
 九、债务资金筹集管理…………………………………(79)
十、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84)
第四章 资产营运…………………………………(86)
  一、资产营运概述……………………………………………………(86)
 二、资产结构管理……………………………………………………(87)
 三、资金调度控制管理…………………………………(88)
 四、销售合同的财务审核以及应收款项管理…………………………………(94)
 五、存货管理…………………………………(98)
 六、固定资产管理……………………………………………(101)
 七、对外投资管理……………………………………………………(106)
 八、无形资产管理…………………………………………………………(112)
 九、对外担保和对外赠管理……………………………………………(116)
 十、高风险业务管理………………………………………………………(121)
 十一、代理业务管理……………………………………………(124)
 十二、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管理……………………………………………(125)
 十三、资产损失管理……………………………………………(128)
 十四、资产处理管理……………………………………………(131)
 十五、关联交易管理……………………………………………(132)
 十六、新1日《通则》的对比分析……………………………………………(134)
 第五章 成本控制………………………………………………………………(136)
 一、成本控制概述………………………………………………………………(136)
 二、成本控制方法………………………………………………………………(138)
 三、费用管理制度………………………………………………………………(143)
 四、研发费用管理,………………………………………………………(145)
 五、社会责任的承担………………………………………………………………(148)
 六、业务费用的管理,………………………………………………………………(152)
 七、薪酬办法………………………………………………………………(155)
 八、职工劳动报酬与劳动保护……………………………………………………………(157)
 九、职工社会保险………………………………………………………………(159)
 十、职工住房及其他福利……………………………… (163)
 十一、缴纳政府非税收入的义务………………………………(166)
 十二、企业财务开支的责任界限。………………………………(167)
十三、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168)
第六章 收益分配………………………………………………………………(171)
 一、收益分配概述………………………………………………………………(171)
 二、企业收入的管理………………………………………………………………(172)
 三、出售股权投资及其收益的管理………………………………(177)
 四、年度经营亏损的弥补………………………………………………………………(183)
 五、年度利润的分配………………………………………………………(185)
 六、职工要素分配的管理…………………(190)
七、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195)
第七章 重组清算………………………………………………………………(197)
 一、企业重组概述………………………………………………………………(197)
 二、企业重组的类型及其重大财务事项……………………………… (199)
 三、分立重组的财务管理………………………………………………………………(204)
 四、合并重组的财务管理;………………………………(206)
 五、托管经营的财务管理………………………………………………………………(208)
 六、企业重组中国有资源的财务处理………………………………(210)
 七、企业重组中劳动债权的清偿………………………………(212)
 八、企业清算…………………………………………(213)
 九、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财务处理………………………………………(219)
 十、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221)
第八章 信息管理…………………………………………………………………………(222)
 一、财务信息管理概述……………………………………………………………………(222)
 二、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224)
 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228)
 四、财务预警机制……………………………………………………………………(233)
 五、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制度………………………………………………………………(237)
 六、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239)
 七、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242)
 八、财务评价体系……………………………………………………………………(244)
 九、财务信息使用制度……………………………………………………………………(249)
十、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250)
第九章 财务监督…………………………………………………………(251)
 一、企业财务监督概述……………………………………………………(251)
 二、行政机关的外部财务监督…………………………………………………………(257)
 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259)
 四、企业财务处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262)
 五、企业建立财务制度方面的法律责任…………………………………(264)
 六、企业违反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法律责任…………………………………(265)
 七、企业违反财政税收制度的法律责任…………………………………(266)
 八、企业财务监督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267)
 九、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268)附录……………………………………………………………………………………………(269)
 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71)
 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279)
 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286)
 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288)
 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292)
 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295)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98)
 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303)
 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306)
 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310)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313)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320)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327)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330)
 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333)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337)
 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问题的暂行规定………(344)
 关于《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
 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350)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352)
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354)
后 记……………………………………………………(363)
绪 论
 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企业财务及其实质
 企业财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财务活动,简言之,就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收支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本求利,将本负亏,拥有一定量的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投入与收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循环往复地进行,也就不断地产生以现金为主的收支活动。它构成了企业的一项独立的、重要的经济活动,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
 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包括筹集注册资本和发生债务引起的资金收入,偿还债务本息产生的资金支出;
 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合资经营产生的资金支出和获得投资利润、处置各项投资产生的资金收入;
 3.企业生产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包括采购原材料及商品物资,支付工资,缴纳税费等引起的资金支出,以及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产生的资金收入;
 4.企业分配利润引起的财务活动,包括企业提取各项积累,弥补亏损,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社会性,体现着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即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即投资者向企业注入资本,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资本收益分配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向债权人借人资金,并按借款合
  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债权、债务关系;
 (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即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强制和无偿参与
 企业分配,同时对企业承担社会道义、实施各项财政经济政策所形成的经济关
 系,体现着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4)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与客户互相提供产品、劳务所形成
 的经济关系,体现着社会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
 (5)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
 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在企业总部统一管理下的
 分工协作关系;
 (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接受职工的劳动,并向职工支付劳
 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职工和企业之间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
 系。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是企业财务活动和企业财务关系的统一,前者表明了企业财务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后者揭示了企业财务的实质。财务并非简单的资金收付活动,其实质是企业财务关系的体现。
 (二)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企业经营要求,遵循资本营运规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价值管理,管理的客体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活动所体现的各种财务关系。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管理与通常所说的“公司理财”不同,“公司理财”仅是企业合理组织财务活动的手段和方法,而财务管理还需要合理地处理和协调企业运行中的各种财务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财务管理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改善企业的生存条件,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推动企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运筹作用,力求实现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从平衡中求发展,促使企业实现发展战赂和经营目标。因此,应当遵循一定的财务管理原则,这是企业财务活动内在的要求。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原则包括以下七项:
 1.资本结构优化原则,即企业在资金筹集中要考虑资金成本的高低,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保持最有利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的资本结构。
 2.资源有效配置原则,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并随着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使其发挥最大的利用效果。
 3.现金收支平衡原则,即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中,力求使现金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实现资金链条环环相扣,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连绵不断地顺利进行。
 4.成本效益最优原则,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成本管理,控制费用水平,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耗费获得最大化的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5.收益风险均衡原则,即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中,对存在的收益与风险互相依存的关系,经过充分评估后进行正确的抉择,取得合理的平衡。
 6.分级授权管理原则,即建立内部分级、分口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内部不同管理层次、不同部门的财务管理权限及其相称的责任,明确互相制约,又互相配合的管理关系。
 7.利益关系协调原则,即利用经济手段处理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财务关系,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债权人和国家等各方利益,为企业创造和谐的运行环境。
 (三)企业财务管理要素
 企业财务管理要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财务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职能的统一。根据企业财务的内涵和实质,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便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六大要素。
 1.资金筹集。筹集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企业的诞生、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筹集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为前提条件的。筹资的过程包括:首先根据企业投资规模和时机确定筹资数额,其次根据企业经营策略、资金成本和风险确定资本结构,然后根据筹资数额和资本结构确定资金来源,最后以合理和经济的方式、渠道取得资金。企业筹资必须遵循“规模适当、筹措及时、来源合理、方式经济”等基本原则。
 2.资产营运。资产营运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资产配置和经营运作的活动。资产的营运问题,在进行资产结构动态管理的前提下,开展现金流量管理、资产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产规范处置与资产安全控制等。具体内容包括:企业资金调度管理、销售合同的财务审核以及应收款项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对外担保和对外捐赠管理、高风险业务管理、代理业务管理、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管理、资产
 损失与资产处理管理、关联交易管理等。
 3.成本控制。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大小,职工的权益和福利,间接影响着企业 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秩序。比如管理者将企业的成本费用用于个人的不合理消费,就将减少企业的盈利,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逃避税收,损害国家的利益等。成本控制就是借助科学的方法,保障必需的支出,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具体内容包括:产品成本控制、期间费用管理、研发费用管理、社会责任的承担、业务费用的支付、薪酬办法、职工劳动保护与职工奖励、职工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缴纳政府性基金等。
 4.收益分配。企业的净利润主要是分配给投资者和用于再投资两个方面。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构成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内容。一个企业的利润分配不仅影响其筹资、投资决策,而且还涉及国家、投资者、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企业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关系问题。收益分配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收入的范围、股权转让收益管理、年度亏损弥补办法、利润分配项目和顺序、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财务处理。
 5.信息管理。财务信息既反映财务管理的结果,又为财务管理提供依据,实行信息化管理还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能。信息管理可以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发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线索;检查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为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预测企业未来的风险和报酬,为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和政府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因此,信息管理涉及到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手段、财务信息对内公开与对外披露、企业财务预警、财务评价等。
 6.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企业财务活动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它主要借助会计核算资料,检查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以及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维护财务秩序;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的偏差,保障企业财务活动按照经营规划和财务目标进行;同时,监督经营者、投资者的财务行为,保护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重组清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可归人资产营运范畴,但是企业重组清算往往是企业非持续经营状态下发生的,因此应当将其作为特殊财务事项加以规范。可以说,财务管理六大要素与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既有明显不同,也有一定联系:财务管理要素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产生影响,而会计要素的变动则量化反映着财务管理要素的状况。
 二、1992年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就
 1992年初,党的十四大召开和邓小平南巡讲话,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浪潮由此掀起。财政部通过全面改革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方法,建立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动企业自我发展。回顾改革历史,其改革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企业财务制度散乱状况,统一了行业企业财务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经过国务院授权后由财政部颁发,是国内所有企业必须遵循的财务规章。以此为基础,财政部将国民经济进一步归类,统一制定了大体雷同的10个行业企业财务制度,并形成企业财务制度法规体系的主体内容。当时形成的行业财务制度,归并了原先按照不同所有制、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经营方式和不同行业分别制定的互不通用的企业财务制度,从而改变了企业财务制度散乱状况。
 2.改革资金管理模式,建立了资本金制度。无论是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财务管理都必须明晰企业产权。为此,企业财务制度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企业资金划分为流动资金、固定资金、专项资金三段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各自平衡的模式,规定企业总资产对应的资金来源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其中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公益金等,而资本金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集体资本金和个人资本金,由此建立了便于明晰产权的资本金制度。
 3.改革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一是大范围调整固定资产标准,将企业固定资产的标准调整为: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以及虽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但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超过二年的物品;二是大幅度加快固定资产折旧速度,包括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缩短20%多,并且制定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弹性区间,由企业自行选定具体的折旧年限,同时规定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某些行业企业固定资产可以实行加速折旧政策;三是对企业下放固定资产处置权,企业可以依法对固定资产进行转让、出租、变卖、抵押、对外投资,也可以根据经营需要购建、改良固定资产;四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改革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损失不再冲减固定基金(即资本金),转让、经营等收
 益不再增加固定基金,固定资产折旧后不实行折旧基金制度,取消提取大修理基金的办法,修理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等。据财政部汇总的全国国有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反映,1994年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30万亿元,平均折旧率 7.0%,比折旧制度改革前的1992年提高L 5个百分点,增加折旧额495.09亿元,同时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大幅度增加,增幅超过30%,比折旧制度改革的前两年增加了一倍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力地支持了企业技术改造。
 4.实行制造成本法,改革了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一是改革传统采用的完全成本法,规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到制造成本为止,将与企业产品生产不直接或者关系不密切的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二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允许所有企业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商品流通企业同时提取商品削价准备金;三是整顿财务秩序,规定企业业务招待费统一实行在分档控制的标准内据实列支的办法;四是取消按销售收入提取技术开发费的做法,规定企业技术开发、新产品试制等所有收益性支出,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五是调整费用开支范围,将养老、待业等社会保险费用从营业外支出改列管理费用,对企业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的处理也进行了调整等等。据财政部汇总的全国国有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反映,1994年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为17.34%,比财务制度改革前的1992年下降2.76个百分点,大量费用直接转为期间费用,不再按照产品摊销,工业企业14个行业除石油、冶金、烟草以外,销售利润率全部下降,有效地在制度上克服了虚增企业利润的弊端。
 5.改革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建立了新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财务决算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采用国际通用的企业会计报表格式,并规定企业应当编写财务状况说明书,同时建立了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三个方面总结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实现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并便于满足企业开展国内、国际市场融资和商业经营的信息需要。
 (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
 1993年实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不仅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1.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1978年以来,我国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到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大跨越。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先后出台了企业基金、利润留成、利改税以及企业自主经营、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财务制度。在此基础上,从1993年开始,相继制定并实施
 了《企业财务通则》和10大行业企业财务制度,形成了我国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实践证明,企业财务制度改革与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建立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结果。
 2.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必须与财政、金融、税收、劳动等改革相配套。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通过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才能实现,触一发而动全身。如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税收政策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改变,价格杠杆的运用等改革无不体现在财务制度的改革上。因此,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必须与一系列紧密相连的改革相配套,相辅相成,互为依存。
 3.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应当循序渐进。近30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企业的改革史,每个关键时期的重大改革,必将带来利益的调整,而利益的调整又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利益调整的基本手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无不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可以说,企业财务制度改革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踏实地跨过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台阶。
 三、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背景
 (一)原有企业财务制度面临的问题
 1993年实施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制定的,在许多方面打破了计划经济管理的框框,对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仍然带着“财务决定税收,财务决定会计”的烙印,其主要内容仍然是直接对企业交易、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经过10多年改革之后,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少数仍然基本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实施财政管理的军工、农业等企业以外,对多数企业而言,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经落后于改革的步伐,面临许多问题,迫切要求企业财务制度进行彻底改革。
 1.社会管理职能同出资人管理职能相分离,企业出资人制度已基本建立。原有企业财务制度是在“政资不分”的市场经济初期形成的,没有区分投资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不同的功能与责任,出资人财务的管理职能没有得到体现。2003年,党的十六大决定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国务院颁发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设立了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政府分离了出资人与社会管理者之间的不同职能,打破了企业资产与
 财务统一管理的格局。因此,原有企业财务制度中规定由财政部门统一行使的资产管理职能必须相应调整,同时要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职责。
 2.公司制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已基本确立。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组织制度已发生重大变化。新设企业基本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组建,原存续企业通过改组、分离、并购等多种方式逐步改建为公司制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它确立了新的企业治理结构,严格划分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及监事会的企业管理职责和权限。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主要是按照政府管理企业的体制设计的,对于企业由投资者或者经营者自行管理的财务活动不能提供规范依据,导致其功能严重缺失。因此,企业财务制度必须按照新的企业治理结构,从财务管理的主体、范围、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3.财政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财政管理的企业类型复杂化。我国加入WTO后,财政应当摆脱传统的管理国有企业的角色限制,向为全社会企业提供财政服务的政府公共职能部门转型。也就是说,实施财政政策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进行,不再按照企业性质区别对待。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财政部门将由单纯管理国有企业逐步调整为管理全社会各类企业,企业财务制度也将不再按国有和非国有、内资与外资区分。企业财务管理是考核和评价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健全的财务制度又是实施财政政策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企业财务制度必须与加入WTO后财政政策的调整变化相适应,并满足有效实施财政政策的要求。
 4.企业税务、会计职能日趋健全,政府对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制度创新。原有企业财务制度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行,兼有会计和税收的双重职能。但是,从1994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税制改革,《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统一了内资企业税制,允许企业可以存在财务与税务两个标准,其差异通过纳税调整解决。2000年5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企业纳税扣除事项全面作出规定,从而彻底取代了企业财务制度的税收职能。同时,企业具体会计准则逐个发布,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颁发《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之后,财政部统一制定了《企业会计制度》,将原由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确认、计量内容全部纳入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中。国家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企业财务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客观上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实现制度创新。
 (二)改革企业财务制度的主要观点评述
 针对企业财务制度的现状,社会各界对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问题,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1.“取代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完善以后,企业财务制度可以被取代了。《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财务制度产生在20世纪 90年代初,带有相当浓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少内容已被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等所取代,这是客观的现实。但是,财务制度是财务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企业财务制度是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规范和约束。企业财务管理所固有的融资、投资、收益和分配、风险管理、财务评价等内容等仍需要财务制度规范,这是其他制度所无法取代的。
 2.“市场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财务活动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不需要统一财务制度来规范。由于我国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市场化的许多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中,仍然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占主导地位。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无论是在观念、方法上,还是在体制上,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完全按照平等的市场主体对待,取消对企业财务活动规范和约束,显然不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3.“接轨论”。国际会计理论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发挥了很大的借鉴作用,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都超前于财务制度,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一部分学者据此认为,企业财务制度也应与国际接轨,没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诚然,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没有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济法律比较健全,企业财务可以依法规范,而我国在经济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若照搬国外的经验,盲目与国际接轨,舍弃统一的企业财务制度,显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
 4.“自身论”。这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按照自主 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管理内部事务,制定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业自己的事。但是,企业内部财务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存在外部性的特征,对目前仍占有相当大国有资本的企业来说,企业的经济利益大部分体现在国家利益上。因此,制定企业财务制度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
 5.“国资论”。这种观点认为,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国家组建了专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机构,统一行使“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出资人权利。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出资人制度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约束经营者财务行为,非国有企业由各自的股东自行管理,适用于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则应当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但是,投资者财务并不能涵盖企业的全部财务内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监管范围并不是我国各类企业的全部国有资产。因此,该观点也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财务制度应该适应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机制变化的要求,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通则》仍然有其存在的法律空间和现实需要,仍然需要由财政部负起国务院赋予的职责,依法进行全面修订。
 四、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基本思路、目标和若干关系
 (一)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基本思路
 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应当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满足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职责,着力从企业财务体制、财务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方法上进行制度创新,以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实现健康和谐发展。因此,财政部经过4年时间的调研、论证、协调、完善,在修订《企业财务通则》时基本上遵循了以下思路:
 1.转换财务管理观念。将由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具体财务事项转变为指导与监督相结合,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指引,企业根据《通则》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还原财务管理的本质。企业财务制度不再对税收扣除标准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做出规定,而是围绕与企业设立、经营、分配、重组过程伴生的财务活动,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财务行为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评价和监督。
 3.顺应产权制度改革。在产权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进行企业管理,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应当清楚界定国家、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职权与责任,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4.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在继承现行有效规定的基础上,将企业重组、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前瞻性。
 (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目标
 修订《企业财务通则》,是一项推进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全面改革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改革目标:
 1.建立具有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修订的《通则》颁发后,将以《通则》为主体,以企业财务行为规范、财政资金监管办法为配套,以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从而建立新型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由于企业财务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各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相应地,企业财务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改革,从而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
 2.建立权责分明的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修订的《通则》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围绕企业的财务管理要素,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从管理对象来讲,企业财务管理要素是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动态的财务活动。也就是说,要着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改变过去“重会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按照建立企业“激励规范、约束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的要求,修订的《通则》从企业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四个方面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以促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企业财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财务监督是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的重要方面,它表现为财务对业务的监督、审计对财务的监督、职工对管理层的监督、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全的企业外部财务监督,包括财政监督和国家审计监督以及来自社会的监督。这对于维护企业各方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三)处理好企业财务制度的若干关系
 1.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企业财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之间,有不同的分工,也有明显的区别。财务制度从国有资本投资者角度出发,兼顾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治理经济秩序,为企业及其相关利益主体提供财务行为规范;企业会计制度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内部职工以及外部的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决策依据。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中看,财务管理与会计都是两回事。财务管理重在对财务行为的前期决策和过程约束,会计核算重在对财务行为的过程核算和结果反映。但是,财务管理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两种制度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2.与税收制度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是对财务行为前期的决策和过程的规范,而税收是对企业财务成果的法定分配。企业纳税属于财务行为,但不是财务行为的全部内容。纳税调整会影响财务行为的发生,但是不能完全决定财务行为的发生,也不能对财务行为的公正性、必要性进行控制。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可以为税收征管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依法纳税,可以创建公平的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并提升企业价值。因此,企业财务制度与国家税收制度是并行的两种制度体系。
 3.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关系。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是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活动应当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也是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遵循的准则
 之一。从管理职能讲,财务制度体现着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围绕企业财务管理要素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管理,而不仅仅是以国有股东身份针对国有资本的流动过程进行管理。从管理范围看,财务制度适用的企业并不限于纳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监管的企业,而且对非国有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在管理对象上,财务制度以企业法人为对象,而不是光以国有资产为对象。因此,企业财务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是不可互相代替的制度体系。
 4.与市场主体法律的关系。市场主体法律是调整各类企业在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与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企业财务活动因企业生产经营而发生,企业内部财务权利与责任按照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安排和落实。但是,市场主体法律对企业财务的规定不具体、不系统,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因此,《企业财务通则》要在市场主体法律允许或者授权的范围之内,对企业财务行为系统地作出具体的规范。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财务通则》是受市场主体法律调整、并对其进行补充的、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实施办法。
 五、新《企业财务通则》的框架结构和实施要求
 (一)框架结构
 新《企业财务通则》共由10章、78条组成,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第三章资金筹集,第四章资产营运,第五章成本控制,第六章收益分配,第七章重组清算,第八章信息管理,第九章财务监督,第十章附则。
 从框架结构看,新《企业财务通则》既不翻版1993年实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也不重复税收管理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而是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主要围绕与企业设立、经营、重组过程伴生的财务活动,规定了企业财务要素的内容,对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应当履行的职责、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及其财务行为进行了规范,特别是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职责不分、角色错位的问题,同时对财政部门在新形势下管理企业财务的任务、方式、途径作出了规范,从而全面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创新。
 (二)实施要求
 新《通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被更新。新《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企业
 实施时,应当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要加强对新《通则》的学习与培训。贯彻执行新《通则》,以全面理解、准确把握《通则》规定的精神为前提。因此,组织学习与培训,增强对新《通则》的理解,是面临的首要工作。学习和培训新《通则》,既要通过新旧对照以了解新《通则》的改革与创新,又要深入了解新《通则》修改与创新的基本背景与思路,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对照。通过学习与培训新《通则》,切实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2.要做好新旧财务制度的平稳过渡。新旧财务制度体系截然不同,修订的《通则》实施后,由于配套办法需要逐步出台,原有的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以及其他财务规定暂时还不能完全被替代,但凡是与修订的《通则》不一致的,企业应当以修订的《通则》为准;凡是原有规章和修订的《通则》都没有规定的,企业应当随时向财政部门反映。
 3.要改革企业内部财务分配制度。执行修订的《通则》后,企业不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计提14%的职工福利费,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应当按照财政部有关财务衔接政策处理。企业原来按规定在应付福利费列支的医药费或者医疗保险费等项目,应在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处理完毕后,在国家规定标准内改从成本、费用中列支。利润分配中不再提取公益金,相应改革公益金制度。对管理者以及其他职工以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要严格按照《通则》及相关规定执行。
 4.要注意落实投资者、经营者不同的财务管理权限与责任。按照原有的财务制度,投资者、经营者容易造成角色互相错位、越位或者缺位。修订的《通则》对于企业重大财务事项,明确应当由投资者审议决定,或者按照企业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企业首先应当对照检查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该制定的制定;然后在实际中严格执行,并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当然,投资者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时,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企业股东会、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进行,而不是游离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之外。
 5.要贯彻企业集团发展方针,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修订的《通则》。对集团
 内部,需要避免众多成员企业各自为政,调整企业集团内部财务体制,统一企业
 集团的财务政策,实施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对集团外
 部,需要统一归口主管财政机关的管理,加强与有关部门、机构的沟通、协调,
 争取有利的理财环境。
总则与附则
 《企业财务通则》第一章总则共7条,主要明确制定《通则》的宗旨及依据、适用范围,规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基本要求、财政职责以及相关主体等。第十章附则共2条,明确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考虑以及施行时间。
 一、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宗旨及其法律依据
 《企业财务通则》第一条规定: “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通则》立法宗旨和法律依据的规定。
 (一)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宗旨
 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组成部分。1993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企业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在合理、有效地划分投资者、经营者不同的财务职权方面,需要借助一定的标准,同时企业处理与政府、投资者、经营者以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也需要有被各方认可的“游戏规则”,以此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管理手段不断更新,随之发生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企业的重组和并购等经济行为,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严重滞后。财政部虽然就企业改制和其他专业财务事项作了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但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仍然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
 企业财务制度长期存在供需不平衡,造成了企业财务制度的严重短缺。一个
 阶段以来,企业在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中无章可依的现象比较突出,既导致企业财务管理薄弱和经济秩序混乱,又造成企业实际控制人侵害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后果。可以说,近年来一些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企业财务体制、财务机制存在缺陷所导致的结果,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无章可依或者有章不循的反映。因此,修订《企业财务通则》,主要宗旨在于:一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二是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三是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四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二)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法律依据
 国家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应当具备刚柔相济的特征。所谓“刚”,是指制度规定在某些方面应当具有强制性,企业必须执行,一旦违反,就要承担明确的、可追究的法律责任,以达到规范财务行为、治理财务秩序的目的;所谓“柔”,是指制度规定在某些方面又具有指导性,提出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程序科学、合理,具有企业参照执行的意义,使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前者,要求《企业财务通则》于法有据,具有权威性;后者,要求《企业财务通则》合情合理,具有科学性。
 对于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企业财务法律、行政法规,但是根据《立法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国务院各部“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财政部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能制定企业财务规章,既是履行职责的要求,又是依法行政的体现。
 再从我国主要的市场主体法律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关于财务、劳动工资和物价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劳动工资和物价等机关的监督”;《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 “外资企业应当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和财政机关的规定,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并报其所在地财政、税务机关备案”;《乡镇企业法》第三十条规定:“乡镇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设置会计账册,如实记录财务活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 “集体企业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接受审计监督,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等等。可见,法律虽然没有直接规定由财政部制定企业财务制度,但是对财政部制定的企业财务规定给予了明确的法律认可和支持。显然,财政部修订全国通用的《企业财务通则》,是对法律有关企业财务的补充和完善,企业应当执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二、《企业财务通则》的适用范围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适用本通则。金融企业除外。
 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七条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本通则。”
 [解读]上述二条是关于《企业财务通则》适用范围的规定。
 (一)企业范围
 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企业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企业的经济性质,划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
 2.按照出资者的不同,划分为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等,其中内资企业又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人独资企业。
 3.按照企业的组织形式,划分为公司制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其中公司制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司制企业包括依照相关企业法设立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作企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4.按照企业所处的行业,划分为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农业企业、运输企业、邮电通信企业、施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电影与新闻出版企业、旅游及其他服务企业等。
 5.按照企业的法律地位,划分为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其中法人企业主要有公司企业、非公司制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企业是最为活跃的市场竞争主体,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财务行为需要予以规范,也需要有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不仅是社会管理者,而且是国有资本的投资者。从投资者管理职能出发,兼顾社会管理职能,《企业财务通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非法人企业由于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从法律上很难区分投资者个人与企业的财务关系,其财务活动更具有自然人行为色
 彩,不能与企业法人相提并论,因而不属于《企业财务通则》的适用范围。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是法律概念,而是通俗提法。根据《公司法》关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规定精神,结合国有资产管理实践经验和会计上所作的定义,我们认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指以下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
 1.国有企业,包括:一是依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设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二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三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或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国有控股企业,包括:一是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超过50%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例虽然在50%以下,但国有资本投资者通过所享有的表决权、投资关系、企业章程、协议或者其他安排等,能够支配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结果,或者决定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企业。
 在研究修订过程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通则》应当适用于所有企业。其理由: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各类企业都应当遵循一致的“游戏规则”,财政部也不是国有企业的财政部,而应当面向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二是《公司法》、《乡镇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对国家财政部门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规章有明确的要求;三是企业财务与企业会计、国家税收,在理论上是相互关联的不同学科,在实际中也是有较大区别的不同工作,不能完全互相涵盖,国家以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规范企业财务行为还是不够的;四是1993年实施的《通则》是面对各类企业的,各级财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有充当上位法的《通则》作为履行职责的依据。从 2005年10月份委托《财务与会计》杂志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看,也确实有高达 80.89%的人认为应该适用“所有企业”,仅有10.84%的人认为应该适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有8.27%的人认为仅限于“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的企业”。但是,鉴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财务上的特殊性及其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企业财务通则》首先应当加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管理,使其在财务领域率先垂范,进而引导其他企业实现规范管理。
 (二)对事业单位的考虑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从其承担的职能上讲,分为行政辅助、监督管理、公益福利、经营开发、中介服务五类。目前,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实行全额拨款、定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财务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具有特定功能,性质上不以营利为目的,与企业具有本质区别。但
 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深化事业单位财务体制改革,对于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逐步减少财政拨款,要求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现自收自支,或者按照企业进行改组转制,或者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已经按照企业改组转制的,实际已经脱离了事业单位的序列,应当执行《企业财务通则》。
 对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尽管经济上独立核算,并完全自收自支,财务收支、资产营运等财务活动与企业基本相同,但仍然保留着事业单位的性质,还可能承担着原来的部分事业职能,其财务管理则可以比照《企业财务通则》执行。一般地说,这类事业单位可以具体区别人、财、物与经营活动的不同情况,在资金筹集、资产营运、信息管理、重组清算、财务监督方面,与企业相同,应当按照《企业财务通则》执行;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成本控制、收益分配方面,如果承担的事业职能、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等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制度,可以继续实行原有体制和制度,而如果已经按企业方式管理的,则应当按照《企业财务通则》执行。
 (三)对金融企业的特殊规定
 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经纪等企业。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日益发展,金融工具不断衍生,金融风险随之放量起来,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尤其重要。金融企业性质上属于企业范畴,在组织结构、财务运行方面虽然具有企业的共同特征,但在资本结构管理、资产运营管理、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财政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为了便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财政部专门颁发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使其财务管理制度自成体系。因此,《企业财务通则》不再将金融企业纳入适用范围。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条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的规定。
 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围绕企业既定的财务战略,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科学、制度完整、任务明确,在市场经济中足以做到信息反应灵、创新意识浓、财务措施严、任务完成好。因此,为了实现总体目标,企业财务管理需要明确基本要求,确定基本内容。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精神,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三项:
 1.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是规定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主体及其财务责任、财务权限、财务关系、财务管理要素、财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它又可分为投资者财务管理体制和经营者财务管理体制两个层次。
 (1)投资者财务管理体制。投资者与企业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具有与财产所有权相联系的权力,主要包括:对投入资本进行运营并决定收益分配的权力;决定企业战略、经营方向、方针和政策的权力;选择企业主要经营者及对其进行奖惩、激励的权力。同时,投资者应当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独立性,并承担与其投资相适应的有限责任。
 (2)经营者财务管理体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经营者实施经营和管理,并对投资者、债权人、职工、国家等相关利益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环境条件及战略要求、经营规模及组织形式,在法人内部各层次、各机构、各环节之间,采取集权模式或者分权模式设置财务权限,并明确对应的财务责任和利益。它更多地体现经营者财务管理的意图。
 企业集团经济体系是一个控制系统,它在自我运行的同时调控着物资系统、生产经营以及资本流转系统。该系统活动要求以财务体制为保障。因此,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即集团公司)对子公司之间存在着投资者财务管理体制,母公司或者子公司本身存在着经营者财务管理体制。前者对子公司的发展规模、经营方向、财务目标、投融资决策及利润分配政策构成决定性的影响,后者对企业经营者、财务负责人、财务及其他机构的财务权限及其责任、管理方式、内部分配等进行制度安排。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根本制度,是构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基础和框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科学,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2.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遵循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贯彻国家统一的企业财务规章,由投资者与经营者根据法律法规共同制定的企业内部具体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它与国家制定的通用的企业财务规章、制度不同,前者贯彻实施后者的原则,解决企业的个别性财务问题;后者
 解决普遍性问题,为前者提供通用的财务准则和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包含投资者财务制度和经营者财务制度两个层次。
 (1)投资者财务制度,是按照投资者的意图和要求制定的,其主要功能是维护投资者的权益,约束经营者的财务行为,明确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与相应责任,规定企业重大事项的财务管理程序与财务政策,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依据。
 (2)经营者财务制度,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经营者管理要求制定的,其主要功能在于规范经营者、其他职工以及企业内部相关机构在资产营运、成本费用控制等具体财务活动中的行为,包括财务权限与责任、财务事项处理程序与方法,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从实际情况看,一般企业在库存现金、银行借款、银行账户、应收账款、低值易耗品、原材料或者商品采购、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成本控制、费用报销等方面需要制定内部财务制度。集团公司在企业集团中发挥投资中心、融资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资本运营监控中心、财务会计管理中心等的作用,往往还需要在投资、融资、担保、资金结算、企业股权、知识产权、资产处置、税费计缴与基金账户、财务预算、收益分配、财务人员配备等方面制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
 3.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偿债风险、投资风险和利润分配风险,是企业风险的核心。只要某项财务活动的未来结果具有不肯定、不准确或没有把握的可能,就有财务风险的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大部分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但风险与报酬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且有些风险是可以规避或者化解的。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在于建立预测、防范、监控、化解财务风险的机制,在充分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转移、分散或者接受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活动在风险中获得较高的报酬,从而实现财务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朝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创造性地开展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现金流量的财务效果,应当综合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购建或者处置的资产,应当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产品系列开发决策时,应当运用价值工程评估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及其对销售的影响;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应当树立财务信誉,塑造企业形象,注重企业长远的经济利益,并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实现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对企业并购重组,应当充分考虑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企业信誉等潜在的无形资产的影响,利用资产评估方法正确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维护企业及投资者的权益;在财务分析、考核经营业绩或者评价决策效果时,应当权衡资金的成本水平。总之,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拥有的资本总价值达到最大。从创建内部财务管理条件上讲,应当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方法、程序、管理要求等,予以制度化。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精神,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如下:
 1.制定财务战略,发挥财务职能。财务战略是为了使企业能在较长时期内生存和发展,在充分估计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为达到财务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务活动的总规划和总原则。也就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所作的长远规划,是围绕财务目标而实施的全局性的行动方案。它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具体内容主要可以根据企业财务管理要素确定。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财务战略可以分为紧缩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发展型战略三种类型,制约着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职能是指利用价值形式来组织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服务。发挥企业的财务职能,就是要做好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协调、配置和平衡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资源条件、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并从动态平衡中求发展,促使企业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实践证明,财务职能越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越有效,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强。
 2.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一旦流量不足,企业就会出现财务危机,生产经营就会面临停顿,甚至导致企业清算。因此,筹集资金,组织资金供应,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生产经营和发展战略的需要确定合理的资金需要量,依法、合理地筹集所需要的资金。所谓“依法”,就是要在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允许的范围内筹集资金。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根据不同筹资渠道和方式,需要遵守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外汇管理条例》、《贷款通则》等等。所谓“合理”,就是要考虑资金成本因素,利用财务杠杆,选择有利的筹资渠道和可行的筹资方式,以尽可能低的资金成本及时筹集所需要的资金。
 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取决于资产是否有效营运。资产营运过程也是资源配置过程,主要是包括现金流量管理与投资管理。企业对筹集的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按不同环节、不同业务的合理需要调度资金,有计划地安排现金流量,防止现金收支脱节。在组织财务活动中,注意开展资产结构动态管理,保持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结合生产经营的特点,合理安排采购业务,积极控制存货规模,及时回收应收款项,避免盲目投资,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能,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从而不断调整和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
 3.控制成本耗费,增加企业收益。企业收益是补偿成本耗费的来源,也是企业向投资者回报,改善职工生产条件和经济待遇,并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资本积累的保障。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努力开源节流,一方面采用适用先进的市场营销策略与手段,尽可能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扩大各项业务,以增加企业收益的来源;另一方面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树立企业信誉,创造核心竞争力,以提高企业收益的质量;同时,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职工发明创造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控制企业收益流失。
 企业为了获得各项收入,必然需要支付相关成本、费用,包括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销售及管理等各项费用以及依法缴纳的税金。企业在各项业务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消耗越少,企业收益越大。同时,相同产品的单位成本消耗越少,意味着其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更容易实现销售目标。因此,降低成本消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艰巨任务。企业通过革新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实行存货决策控制,盘活各项闲置或者低效的资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必要的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度,都可以降低材料、燃料消耗,减少资产损失和资源浪费,节约成本、费用,从而增加企业收益。
 4.规范收益分配,增强企业活力。企业既是投资者获得投资回报的载体,又是经营者和其他职工提供劳动、创造价值并取得报酬的载体,还是依法缴纳税费的义务人。理顺企业与国家、投资者、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微观环境,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虚盈实亏,满足了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业绩考核和收入增长的需要,内部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却侵蚀了投资者的权益。一些企业对拥有杰出管理能力的经营者和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缺乏激励措施,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缺乏。一些企业虚亏实盈,实际控制人截留、隐瞒企业收益,任意支付奖励、提成、佣金等,中饱私囊,侵蚀国家税基,损害企业和普通职工的利益。一些经营者借企业改革之机,擅自实行股权激励,私分或者贱买企业资产,或者随意拖欠、扣发职工劳动报酬,损害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凡此种种,导致财务关系混乱,最终恶化企业经营环境,损害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应当依法予以理顺。
 5.规范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妥善处理各方权益。企业重组清算,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扩张经营、战略收缩或者增强内力而进行的资本运作措施。这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而采取的行动。在扩张经营情况下,企业资本聚集,资产和经营的规模增加,现金流量增大,业务部门或者分支机构增加,财务风险和管理难度也随之倍增。在战略收缩情况下,企业资本减少,资产和经营规模萎缩,现金流量变小,还可能关闭、出售所属机构或者业务部门,甚至对所属企业实施清算,以退出某一市场领域。在增强内力情况下,企业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对内部机构和人员重新调整,对内部经济资源重新配置,以形成并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
 企业重组清算,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必然产生一系列财务问题,引起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企业为了顺利实施重组清算,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应当妥善处理各项财务事项,维护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职工各方的合法权益。
 6.加强财务监督,实施财务控制。财务监督,就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调节和检查,以确保企业遵纪守法地实现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借助于价值形式才能进行,因此运用现金收支和财务指标实施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出现的问题。财务监督为实施财务控制,改进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保障性手段。
 财务控制,就是以财务预算和制度规定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调节,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财务预算。其特征是以价值形式为控制手段,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财务控制是企业落实财务预算,开展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7.加强财务信息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信息管理是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就是要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财务管理科学结合起来,对企业而言,在整合各项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运作,从而加强财务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提高企业整体决策水平;对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而言,加快企业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过程,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及时监测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评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并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财务管理状况,实现和谐
 健康发展。
 财务信息管理,从计算机在财务中的运用,到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再到实现统筹企业资源计划,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和所具备的客观条件,逐步推行信息化财务管理。主管财政机关要逐步完善企业财务信息体系,加强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探索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增强企业财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服务功能。
 四、财政职责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条规定:“财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财务规章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以下通称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管理、监督,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监督执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财务关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
 (二)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
 (四)实施企业财务评价,监测企业财务运行状况。
 (五)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
 (六)参与审核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重要改革、改制方案。
 (七)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
 [解读]本条是关于财政机关企业财务管理职责的规定。
 (一)主管财政机关
 各级财政部门虽然是企业间接的利益相关者,但作为社会管理者,承担着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应当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同时也对企业运行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公共道义,因而与企业存在着密切的财务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部门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管理过多、过细,并且大多采用直接管理方式,历史证明是低效的、不合理的,但因此认为随着经济管理模式的转换,应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完全放任自流,就会从“政府万能”的误区走人了“市场万能”的另一个误区,又矫枉过正了。当前,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除了对国
 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行使着国有资本出资人财务职能以外,更多的体现在履行社会管理者职能上,一方面按照税收、社会保险、国有资源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企业经营成果行使公共的、法定的索取权和再分配权;另一方面根据维护经济秩序稳定、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发展等公共管理需要,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对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应尽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进行监督,将防范、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财政风险管理的前置工作。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对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属于以全社会企业为对象、以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间接管理,既不应当对企业内部具体财务事项给予行政干预,又要严格区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政府的社会责任。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企业应当按照财务关系确定具体的主管财政机关。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属于财政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派出机关授权范围内代行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职责。
 (二)主管财政机关的主要职责
 各级主管财政机关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履行政府出资人财务管理职能,同时兼顾履行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责可概括为提供制度、指导和监督企业执行制度、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管理企业财务信息、提供必要服务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新型财政管理理念。通过分析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管理职责,主管财政机关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当充任以下角色:
 1.提供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制度。企业财务规章及其配套制度,是全国范围内通用的企业财务制度,为了统一企业财务活动的“游戏规则”,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应当由财政部负责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可以在不违背国家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适用的实施办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是以企业财务信息为基础的。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则,是一项带有地区和行业特色的基础性制度。此外,现阶段,主管财政机关应当研究和制定以下两项重要制度:
 (1)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公共财政框架确立后,财政资金的使用对象不再限于国有企业,而是面向各种所有制和各种类型的企业。例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要求后,这类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将有较大增长,相应地需要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其使用和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
 (2)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本
 收益属于财政的一种非税收人,主要包括企业向国家分配的税后利润或股利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益。研究、拟订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涉及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调整,是财政的固有职能。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求。作为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财政部门是政府预算的职能部门,因此财政部应当积极研究、拟订全国统一的政策、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根据国有资产分级行使所有权的原则,在国家统一政策和制度的前提下,研究、拟订本地区的国有资本收益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
 2.对企业财务实施监督。作为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这有四层含义:一是财政部门必须按照企业的财务关系或者上级财政机关的授权履行监督职责,上级财政机关只能指导,而不能直接管理应当由下级财政机关主管的企业,下级财政机关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也不能越级管理应当由上级财政机关管理的企业;二是主管财政机关监督的是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对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企业财务运行情况等;三是当企业违反财务规章、制度时,主管财政机关应当责令企业改正,并可依法予以处罚;四是主管财政机关在监督过程中,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履行监督的程序和处罚的依据要合法、合规,针对的事实要清晰、准确。
 3.促进企业改革发展。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实施一般着力于企业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各级主管财政机关承担着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务管理职责。一是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拨款、补助、贴息等)、政府采购支持政策等多种形式;财务政策主要是国家调整企业各利益主体分配关系的政策,如住房制度改革财务政策涉及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财务政策有可能面向国有企业,也有可能面向非国有企业。二是参与审核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重要改革、改制方案。国有企业改革通常涉及改革成本的支付,如职工安置费用或经济补偿金、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目前国家通过核减国有资本及其收益、给予财政补助等方式,负担了相当部分的改革成本。因此,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对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本级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参与审核其重要改革、改制方案,以便维护各方权益,并统筹安排用于支持企业改革的财政支出。
 4.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服务。《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主管财政机关“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明确了主管财政机关的角色之一是
 财务管理服务者,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体现了贯彻中央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决定的精神,也合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一方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其和谐发展对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需要国家财政的政策支持,财政政策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另一方面,依照《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规定,企业应当遵循国家统一财务制度,同时,企业改革发展和开展市场竞争,也需要有公平的环境。主管财政机关有义务提供基础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主管财政机关需要转变将财务管理作为对企业实施财务管制、将企业作为被管理对象的老观念,应当将企业视为被服务对象,通过调查和信息交流,听取企业的意见,研究制定支持企业规范发展的政策、制度,建设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业务培训和政策咨询,指导和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管理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等企业投资者(以下通称投资者),企业经理、厂长或者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导成员肏 (以下通称经营者),依照法律、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职责。”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规定。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已多达几十种,究其实质,不外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或者会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影响的人或者组织,包括投资者、经营者、职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弱势群体、社区乃至国家和整个社会,其对企业享有一定权利,也承担一定责任或者风险。目前,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可以划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两大类:
 1.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职工等,其共同特征是与企业有着正式的契约关系,对企业的资产和经营成果享有不同的要求权,并受到《公司法》、企业法、《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保护。
 2.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区、消费者、商业伙伴、竞争者等,其共同特征是自身利益会因企业的活动受益或受损,但是由于与企业的契约关系是非正式或者是隐性的,他们不能直接对企业的资产和经营成果行使索取权,而只
 能依据法律法规间接地主张其权益。例如社区,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噪音和空气污染,社区只能依据《环境保护法》等要求企业终止生产或者向企业索赔;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或者分离办社会职能,对医务室、幼儿园、社区管理等福利性机构,履行一定手续后,可以无偿移交所在社区管理。
 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最终体现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其中投资者、经营者处于主导地位。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对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一般都会有所不同。在一些企业,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活动管理过多、过细,束缚了经营者施展经营管理才能的手脚。也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往往实际控制着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战略、资产处置、资本营运和收益分配等重大事务,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弊端。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挥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作用出发,对投资者、经营者的财务职权和责任,应当给予合理的界定。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通过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规范、指导和监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将企业的内外利益关系纳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使其管理内生化,从而防止企业部分利益相关者利用自身的控制权、信息等优势,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同时避免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直接干预。因此,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构成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和经营者。
 (二)投资者
 投资者通过向企业出资建立了正式的投资与被投资关系,他们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对企业经营成果享有分配权。企业投资者是企业权益性资本的持有者,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决定性地位,其财务管理围绕资本投入、运营、收益来进行,核心要求是资本安全与投资回报。
 通常,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而言,投资者可以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还可以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者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时,应当根据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依照《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市场主体法律、行政法规,通过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企业内部机构(如尚未设立董事会的国有企业的经理办公会、中外合作企业的管委会等)进行,否则将影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它由全体股东组成,行使投资者的职权。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但职工董事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当聘请独立董事。因此,董事会是介于投资者于经营者之间的决策机构,对于没有设立股东(大)会的企业,除了国有独资公司以外,投资者一般可以通过董事会行使财
  务管理职权。国有独资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
 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使股东会职权。
 企业经理(厂长)办公会是经营层面的执行机构,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
 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成员可以兼任经理。但是,许多企业没有设立股东大会,
 也没有设立董事会,其经营班子成员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选派,因而具有了投
 资者与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由企业经理(厂长)办公会履行
 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投资者财务管理职权,重大财务事项应当报经主
 管部门批准,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监督,除非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其他规章
 另有规定。
 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之后,由集团公司(母公司)根据《企业国
 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财企[2001]325号)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
 对所属企业或者子公司履行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投资者财务管理职
 责。
 尚未脱钩的烟草、铁路、邮政、农垦、监狱劳教以及文化等企业,由主管财
 政机关对一级企业的国有资本变动及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等重大事项实行归口管
 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对所属企
 业履行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投资者财务管理职权。
 (三)经营者
 经营者通过向企业提供人力资本与企业建立正式的劳动合同关系或者人事管理关系,他们对企业享有一定的控制权以及从经营成果中获得薪酬的权利。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经营者把投资者的意图转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经营者对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主要围绕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来进行,其目的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资本增值。
 经营者包括企业经理、厂长或者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导成员。经营者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时,一是要遵守《公司法》、企业法等市场主体法律对经营者职权和行为的规定;二是要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规定;三是要贯彻《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四是要依照企业章程履行对企业和投资者的承诺。
 六、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纳税。企业财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纳税义务的规定。
 (一)我国现行税制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根据政府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制性,即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行政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法强制征收;二是无偿性,即国家征税后,税款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三是固定性,即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因此,照章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按照我国现行税制,税收种类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流转税,即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动服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二是所得税,即以单位或者个人再一定时期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将实现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使内外资企业税负公平。三是财产税,即对单位和个人拥有或者使用的财产课税的税种,包括房产税、契税等。四是资源税,即对在中国境内从事法定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就其级差收入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五是行为目的税,即对经济活动某些特定行为征收的税种,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等。企业作为纳税义务人,需要依法缴纳相关税收。
 (二)企业的纳税调整
 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征收。企业财务处理和税收管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企业财务管理以会计核算的信息为基础,对各项财务管理要素开展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税收管理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经济合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依据有关的税收法规,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比如,从所得税角度考虑,主要确定企业的应税所得,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以及其他所得进行征税。税法还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为宏观经济服务的一种必要手段。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区别在于确认收益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可扣减的费用范围。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结果不一定相同。当企业财务处理与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时,由于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具有法律所赋予强制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有些企业实施纳税筹划。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策略,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利用优惠政策和灵活规定等因
素,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合理安排现金流量为目的,使企业税负得以延缓或者减轻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者合理安排税赋支出,避免出现现金流量上的大起大落,有利于企业均衡稳定的发展。由于税收不同于一般的营运成本,它是企业无偿的支出,不能带来任何直接收益,因而是一种净支出,对企业经营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企业财务决策必须考虑的重大因素。企业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往往在于合理规避企业额外的税收负担,在综合考虑不同决策可能导致不同的税收负担时,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并通过反映、申诉、呼吁等措施积极向国家争取对企业有利的税收政策。
 七、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财务关系隶属同级财政机关。”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关系的规定。
 企业与主管财政机关存在财务关系,与投资者存在产权关系。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形成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财务关系隶属同级财政机关;这些企业作为母公司,其投资形成的全资或控股企业如果所在地与母公司所在地不同的,其财务关系原则上随母公司确定。例如由国务院及其部门、机构出资设立或者管理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财务关系隶属财政部,其投资形成的全资或控股企业,不论地域、行业,其产权关系属于集团公司,其财务关系原则上隶属财政部;由各省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设立或者管理的省属企业,财务关系隶属省级财政厅(局),其投资形成的全资或控股企业,不论地域、行业,其财务关系原则上隶属该省级财政厅(局)。出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管理的需要考虑,主管财政机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下级主管财政机关或者本机关的派出机构行使财务管理职责。
 国有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多数已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之跨区域经营等原因,很难再按照政府出资层级明确其主管财政机关。在实际执行中,对拥有不同层级国有资本的企业,可以按照其实际控股股东的层级明确其主管财政机关,如某中央集团公司与某地方企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中央集团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则该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其子公司,主管财政机关随中央集团公司确定为财政部,否则,就按对方股东的主管财政机关确定。如果双方各占50%股份,其主管财政机关可以由双方协商,按其中一方的主管财政机关确定。对于跨区投资经营的企业,其财务关系和产权关系宜区别对待。比如湖北省属某公司到
 广东投资设立子公司,广东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可按属地原则确定,湖北省财政厅和广东省财政厅分别对母公司和子公司履行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管理职责,由母公司按产权关系对广东子公司履行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八、《企业财务通则》与原有企业财务制度的衔接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八条规定:“本通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通则》实施时间的规定。
 从2007年1月1日起,《企业财务通则》施行。企业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首要问题是要进行新旧财务管理制度的转换。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是以10大行业(工业、运输、邮电通信、商品流通、农业、金融保险、旅游饮食服务、对外经济合作、施工房地产开发、电影新闻出版)企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以企业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的,而新制度体系则直接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以企业财务行为规范、财政资金监管办法为配套的。初步设想,具体配套制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见,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指导意见、企业财务预警指导意见、企业价值管理指引;二是企业具体财务行为规范,包括企业计提损失准备的资产监管办法、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等;三是财政监管规定,包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办法、有关财政资金监管办法等。因此,新旧制度体系截然不同,除了1993年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被覆盖以外,新制度一时不能全面替代原有的制度。在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相关配套制度出台之前,企业应当按照新制度的实施要求,认真做好新旧制度的转换工作,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应当随时逐级向财政部反映。
 九、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与旧《通则》相比,新《通则》具有以下不同:
 1.新《通则》的宗旨不再定位于企业经济核算,而是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针对市场竞争已经比较充分,而强势的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损害其他弱势的相关主体利益比较突出的现象,明确规定要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2.新《通则》将适用范围调整为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时规定“金融企业除外”。对于其他企业,规定为“参照执行”,同时把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比照执行”的范围。这种变化,也体现了现阶段财政
 管理的阶段性特征。
 3.新《通则》取消了旧《通则》关于企业设立或者变更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相关文件的规定。
 4.新《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基本内容作出了全新的规定,不再延续旧《通则》关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核算财务收支的规定,提出了财务风险、财务战略、营运资产等新的理念,体现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5.新《通则》规定了财政职责,将财政机关“三定方案”的规定转化为财务规章,便于各级财政机关依法行政。
 6.新《通则》规定了投资者、经营者的财务管理主体地位,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7.新《通则》规定了企业的财务关系。与投资者的产权关系不同,各级财政机关主要依据企业财务关系,对企业实施政府宏观财务管理,从而与投资者凭借产权关系的财务管理、经营者凭借委托代理关系的财务管理,共同构成完整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第二章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共6条,明确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立了企业财务运行的重要制度,界定了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定位和职责。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述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协调企业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框架。 《通则》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一是微观财务管理体制,即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它是规定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主要由投资者和经营者通过企业章程、内部财务制度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确立。其内涵在本书第一章已涉及,这里不再赘述。二是宏观财务管理体制,它是协调财政部门与企业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主要由国家以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形式予以确立,旨在对企业符合市场需求的行为予以引导和扶持。
 宏观和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的制定主体和确立方式虽然不同,但一旦形成,都具有“硬约束力”,是企业利益相关主体必须共同遵守的“宪法”。换而言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确定过程,是企业财权的分配调整过程,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机制、具体财务制度的构建。
 (二)企业宏观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资金投入关系的变化,是贯穿我国企业宏观财务管理体制演变的两条主线。在财政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上,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1.统收统支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由国家财政统收统支,国营企业实现的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2.利润留成阶段:1978年开始,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企业增收节支,保证完成国家财政收入,国务院决定在按职工全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企业基金的基础上,实行利润留成办法,企业以利润留成资金按“6:4”比例用于生产发展、职工福利和职工奖励。
 3.利改税阶段:1981年开始实行“以税代利”,逐步将企业上缴国家财政的利润,改为以流转税、所得税等各种税收形式确定下来,税后利润作为预算外资金,留给企业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之后为了缓解国家重点建设财政资金紧缺的局面,增强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中央和国务院决定,1982年开始对预算外资金征收15%的“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4.承包经营阶段:1988年,为了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国务院决定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承包上交利润可以采用“递增包干”、“基数包干,超收分成”、“微利企业上交利润定额包干”、“亏损企业减亏或补贴包干”等形式。鉴于预算外资金每年平均以2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预算内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1989年开始对预算外资金征收10%的“国家预算调节基金”。从1993年7月1日开始,企业实行财务制度改革,全面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制度体系,但仍未触及企业承包经营的财务管理体制。
 5.统一税制阶段: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实行财税改革,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作为过渡措施,对1993年底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交的办法,同时提出要“逐步建立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按股分红、按资分利或税后利润上交的分配制度”。
 伴随着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的演变,国家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体制也逐步改革,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时期:
 一是财政主导时期:在1983年7月之前,企业的流动资金基本上实行以财政为主体、以定额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财政拨款是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唯一来源,也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信贷在企业流动资金中占有的比重一般较小,甚至没有。
 二是银行主导时期:1983年7月之后,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企业的流动资金改由银行统一管理和供应,并从全额供应转变为差额供应,即企业每年根据其利润留成的一定比例补充自有流动资金,不足部分由银行补足,将原来计划经济的资金供给制转变为资金借贷制。但由于企业流动资金补偿机制未充分建立、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银行统管”最终变成了“银行统包”,企业从过分依赖财政转向过分依赖银行。这个时期,财政对企业的资金支持主要以周转金的形
 式进行。自1998年12月财政部门清理整顿周转金以来,这部分资金供应已逐步取消。
 三是企业自主筹资时期:1987年之后,国家允许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流动资金,但发行条件较为严格。之后,随着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筹措运营资金的渠道和方式逐渐多了起来,并且随着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级政府不断落实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企业逐步通过市场自主筹资。
 从以上演变历程看,宏观财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是从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运行,到赋予企业越来越多的经营自主权,直至承认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这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轨迹是一致的,但由于改革是渐进式的,目前企业宏观财务管理体制,一方面受传统体制留下的“后遗症”影响,没有与微观财务管理体制划清界限,仍然存在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微观事务的现象,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受到“国际接轨论”的片面影响,将企业宏观财务管理职能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财政部门只能对国有企业实施管理,或者认为财政部门对企业的管理关系只存在于税收和会计领域。凡此种种,不利于规范企业财务秩序,不利于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基本经济制度。
 (三)企业微观财务管理体制模式的沿革
 随着企业宏观财务管理体制的改变,企业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的模式也经历了以下变化:
 1.单一的国营企业模式:改革开放之前,国营企业基本垄断了整个经济领域。顾名思义,“国营企业”就是国家直接经营的企业。在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模式下,国营企业就是一个个的工厂和车间,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严格意义上的微观财务管理体制并不存在。
 2.多种所有制和治理结构并存的过渡模式:1979年以来先后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三大外商投资企业法,从法律层面上肯定了企业的法人资格,区分投资者和经营者两个层次的企业微观财务管理体制得以初步确立。例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赋予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和厂长(经理)相应职权,厂长(经理)兼有经营者和部分投资者职权,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其他形式,对厂长(经理)进行监督。《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构建了中外合营各方、董事会、正副总经理(正副厂长)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的所有制和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趋势。
 3.以公司制为主的现代企业模式: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构建了企业以“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奠定了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同年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及其引发的财务制度改革,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进一步创造了条件。之后,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司制改建,确立了更规范的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绝大多数新成立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许多集体、私营企业,也是按照《公司法》组建的。公司制企业明晰的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由此成为主流。
 综上所述,企业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宏观财务管理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宏观财务管理体制决定着微观财务管理体制的模式,并为其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
 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企业财务通则》第八条规定:“企业实行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企业集团公司自行决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解读]本条是关于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基本原则和要求的规定。
 (一)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资本权属清晰。即通常所说的企业产权明晰。企业产权是投资者通过向企业注入资本以及资本增值获得的企业所有权,在账面上体现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产权明晰,就是要明确所有者权益的归属。例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取得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明确其占有的国有资本金额及主管部门;公司制企业应当通过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发行记名或不记名股票等方式,明确其股东及出资额。企业产权明晰后,投资者“以本求利,将本负亏”也才成为可能。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企业制度安排,首先应当明晰企业的资本权属。资本权属不清晰导致的恶果,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集体企业。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根据《乡镇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规定,集体企业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但是由于集体企业发展沿革长,投资来源模糊,作为资产所有者的“集体职工”缺位甚至无法界定,产权纠纷不断,一方面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大大制约了集体企业的发展。许多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通过承包或者挂靠,戴集体企业“红帽子”的现象,使企业资本权属更加混乱。集体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呈严重下降趋势。正是意识到产权明晰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
 2.财务关系明确。指企业与财政部门的财务隶属关系,应当是清楚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与财政部门的财务关系,在《通则》第七条做出了明确规定,本书第一章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其他内资企业,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和非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按属地原则确定财务关系。即与企业工商注册的行政管理机关同一级次的财政部门,作为其主管财政机关。主管财政机关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授权下级财政机关行使财务管理职责。
 3.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其设计应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明确划分投资者如股东会(包括股东)、董事会(包括董事)和经营者之间权力、责任和利益以及明确相互制衡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设计合理、实施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确保企业有效运作、各方权益不受侵害的关键所在。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应遵从法定、职责明确、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等原则。企业在法律法规等国家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享有一定的弹性。
 国际上公司治理结构采取的模式不尽相同,如美国一般不设监事会,而德国和日本在董事会之外单独设立监事会,监督对象除了经营者外,还涉及到董事。我国《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与德日类似,即“股东会(权力机构)一董事会(决策机构)一经理(执行机构)”三个层次,外加监事会(监督机构)。但并非所有的企业法人都采用这样的模式,例如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厂长(经理)办公会兼任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角色,职工代表大会兼有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的特点。外商投资企业主体法中,要求企业设立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机构,不要求设立股东会或者投资人会议,甚至不要求设立监事会,从企业的董事会或联合管理机构的权限来看,它们实际上行使着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双重职能。由于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典型,也是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因此,《通则》中设计的财务管理体制,主要以《公司法》确立的法人治理结构为蓝本。同时,为了增加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则》以财务管理主体为主线,明确投资者和经营者各自的财务管理职责,至于其通过何种机构行使职权,则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形式及实际管理需要进一步自行确定。
 (二)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
 企业法人的一个重要财务特征是独立核算,但这并不排除企业内部存在多级核算主体的可能性。相反,由于规模、分布区域、部门、产品等原因,企业往往需要在内部划分不同级次,分级进行责任主体认定、预算分解、业务核算、资金结算、业绩考核等财务管理活动。在具有总一分公司、事业部、项目组、多工厂 (车间)等组织结构的大中型企业中,一般都采用多级次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分级核算、逐级汇总。内部级次设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通则》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级次的有效性提出了要求。衡量一个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是否有效,往往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同一级次各单位的权责是否能清楚界定。权责清晰,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保证体制顺利运行。
 2.财务目标是否能够明确分解到各级次单位,是否有利于成本归集和利润核算。企业整体目标必须能够逐级分解到各单位,以便事中控制和事后的财务考核、分析。例如,某企业有三个主要产品,相应设置了三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有采购、广告和销售职能。企业可以将事业部作为二级核算单位,事业部中负责采购、广告、销售职能的科室作为三级核算单位。三级核算单位分别对采购成本、广告费用、销售收入和费用负责,二级核算单位对产品利润负责。
 3.是否符合企业生产流程或者商业模式的需要。对制造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级次一般要结合生产流程特点确定。对商业企业来说,则要结合商业模式确定。例如,商场一般按照卖场一楼层一商品部一柜组分级进行管理,因此,商场在划分财务管理级次时,可在商场一卖场一楼层一商品部一柜组五级单位中选择。
 4.是否在财务信息量的增加与财务信息取得成本的增加之间取得平衡。级次设置过少,会导致财务信息量不足以及财务人员负荷加重等问题,造成粗放式管理。级次设置过多,又会带来财务目标逐级分解和财务结果逐级汇总的工作量过大,企业的时间成本(反应速度减慢)和人工成本负担加重(财务人员增加)等问题。
 (三)企业集团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集团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指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我国的企业集团是经济体制改革后的产物,特别是近年来资产重组、行业联合、跨行业兼并等企业扩张行为的增加,使得企业集团数量激增。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组建企业集团必须以资本为纽带、以股权控制为主,才能实现集团各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1.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类型。按母公司集权程度或者母子公司财务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集权型。指全部重大财务决策权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对下属企业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方式的财务管理体制。为了保证控制权,下属企业一般是非法人企业(如分公司)或者母公司全资或者控股的企业。采用集权型体制,下属企业一般是成本中心或者利润中心。集权型体制的优点是:由母公司统一决策,有利于统一各成员企业的行动,促进集团整体政策目标的贯彻与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各项资源的复合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例如由母公司集中提取和使用研发费用进行自主创新;降低财务失控带来的各种财务风险等。集权型体制的缺点是:如果母公司决策人员不具备很高的素质与能力,或者不能高效地汇总分析各方面信息,其错误决策就会在集团引发类似“滚雪球”的连锁影响;高度集中财权容易挫伤下属企业的积极性,抑制其灵活性和创造性;信息传递需要时间,可能延误决策时机等。如果集团所有企业围绕某一核心业务(如汽车制造)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每个企业都是集团核心业务流程的一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比较适合采用这种体制。
 (2)分权型。指大部分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下属企业,母公司对下属企业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其主要特征是母公司对下属企业在财务上充分放权,子公司自行掌握财务管理权与决策权,集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于一身。除了少数关系集团全局利益和发展的重大财务决策权力之外,母公司几乎放弃了其他财务控制权。分权型体制的优点是下属企业经营灵活性和积极性较高,缺点是集团缺乏整体协调管理,无法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下属企业各自为政,财务较容易失控。如果母公司与下属企业以及下属企业之间不存在业务关联,各自经营不同行业或者产品,彼此相互独立,那么可以考虑这种体制;集团下属企业仅是参股公司或者母公司不能实际控制的,只能采取这种体制。但由于财务容易失控这个致命的缺陷,下属企业是全资或者控股企业的情况下,主动采用这种体制的集团为数不多。
 (3)混合型。指介于集权型与分权型之间的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其特征是母公司和下属企业分别掌握不同层次的决策权限,即母公司对下属企业授予适度的财务决策权限。这种体制既能发挥母公司财务调控职能,激发下属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下属企业的财务风险,适应集团组织规模日益扩大、内部分工日益明细、经营重心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因此受到许多集团的青睐,也成为当前国际上大公司管理体制的主流形式。
 2.对企业集团财务级次的要求。集团财务级次的确定是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所谓“一级企业一级财务”,母公司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有多少级,财务管理级次就应当延伸到最底层的企业法人。集团内部财务管理级次应当控制在“有效”范围,指企业能逐级实现对下属企业的有效控制,不会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这也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必然要求。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公司法》取消了原来对公司累计对外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 50%的限制,这增加了公司财务决策自由度,不过也大大增加了公司通过对外投资转移资产或提高集团公司整体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是一把“双刃剑”。 “德隆系”事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过长投资链条和庞大产业背后隐藏的非
 法融资及财务风险,一旦爆发,就会给整个集团公司带来毁灭性打击。实践证明,企业通过限制财务层级,可以有效降低上述风险。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06]97号)明确提出,国有大型企业要“对层级过多的下属企业进行清理、整合,通过关闭、破产、撤销、合并、取消企业法人资格等措施,原则上将管理层次控制在三级以内”。除特大型企业集团外,企业集团财务级次一般应限定在三个层次以内,即企业集团的投资链条一般只延伸到孙公司。这样既可以促进企业集团管理的扁平化,降低母公司和政府的监管成本,又能够避免企业财务级次过多后,下属企业利用投资转移企业资产、投资效率低下、偏离集团发展战略、企业财务风险增加等不良后果。
 三、企业财务决策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第九条规定: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听取职工、相关组织意见的财务事项,依照其规定执行。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对投资者、经营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财务决策事项,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应当回避。”
 [解读]本条是关于建立企业财务决策制度和财务决策回避制度的规定。
 (一)财务决策制度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财务决策,就是企业按照既定的财务目标,通过对财务管理环境的分析,利用定性与定量的决策方法,从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财务决策与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监督、财务考核等,一同构成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体系。财务决策属于事前管理,事关企业财务活动的成败甚至企业的兴衰,是财务预测的延续,也是编制财务预算的依据,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贯穿财务管理的始终。《通则》第十五、十九、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和五十三条对有关财务事项的决策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财务决策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在拟开展某项财务活动时,决策者能够依据尽可能正确、完备的信息,采用尽可能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且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在决策过程中充分、真实地表达其意志而做出的制度安排,主要内容包括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财务决策制度是财务运行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设计合理的财务决策制度能够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的预见性、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合理、优化配置企业有限的资源,均衡各方利益,避免摩擦和
 争执等等。近年暴露的一些公司高管经济犯罪大案,肇端便是企业在委托理财这类牵涉大额资金的重大财务事项上,授权随意性很大,财务决策制度形同虚设,公司的独立董事、执行董事和其他高管甚至对相关决策一无所知,更说不上参与决策或者监督了。
 (二)财务决策的一般程序
 1.提出财务决策需求。财务决策类型可以分为经营决策分析(主要确定企业产品、生产结构等重大经营战略)、信用决策分析(主要确定企业投资对象、客户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投资资金的安全性和获利性)、筹资决策分析(主要确定筹资方式、筹资规模、筹资成本)、投资决策分析(主要确定投资项目、投资方案、投资回报)、税务决策分析(主要确定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等。相应地,企业战略、生产、销售、财务等职能部门应当提出相关的财务决策需求。
 2.确定牵头部门。企业应有一套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决策部门和权限。从归口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考虑,财务决策一般应由财务部门牵头或者参与进行。
 3.论证分析。牵头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为制定决策寻找尽可能充分的信息作为参考。收集的信息可能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信息、产业或者行业情况、企业本身财务信息等,信息来源可能包括公开的经济数据、咨询机构提供的专业调研、企业各部门提供的数据等。根据决策类型和收集的信息,再设计各种备选方案,并对每一个方案的得失与利弊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和评价。
 4.方案抉择。按审批权限,将备选方案提交最终决策者,由其根据企业财务目标,选出一个方案,并落实执行的部门和责任。
 (三)财务决策常用方法
 财务决策常用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
 1.定性财务决策方法建立在经验判断、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之上,主要特点是依靠个人经验和综合分析对比进行决策。定性决策的方法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管理人员意见法、群众意见法等。
 2.定量财务决策方法是通过分析待决策事项各项因素或属性的数量关系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特点是建立数学模型,对各种方案将产生的财务结果进行定量计算,比较结果后做出决策。定量决策的方法既有适用于确定型决策的本量利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差量分析决策法、回归分析法、培欣决策法、马尔可夫法等,也有适用于非确定型决策的决策树法、等可能性法、小中取大法等。
 人们对财务决策方法的认识经常存在误区,以为定量决策一定比定性决策科
 学,但实际上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例如信息量不足时,只能依靠定性决策;要求快速决策时,往往需倚重有关专家的个人判断。因此,采取哪种决策方法,应当视决策事项、决策时间、可得信息、决策成本、决策者能力等具体情况而定,并尽可能进行集体决策,才可能作出相对科学、合理的决策。
 (四)职工大会在财务决策中的作用
 法律、行政法规要求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听取职工或其相关组织意见的财务事项,包括:
 1.应当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财务事项。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五十二条要求,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均应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5]60号)明确提出,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职工公布。
 2.应当听取职工或其相关组织意见的财务事项。《公司法》第十八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企业实施改制时须向职工群众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第十条规定,“对工资制度、社会保障、职工安置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财务事项,应当……事先听取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
 让职工审议或者参与涉及切身利益财务事项的决策,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力手段。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普遍,企业经营者直接或者间接侵害职工利益的例子很多,造成了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让职工参与决策,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投资者难以监控经营者行为的问题,也为职工维权提供有利的财务制度支持。对其他企业而言,职工作为弱势群体,虽然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利益被侵害的例子仍然数不胜数,也需要通过具体财务制度保障其知情权和申诉权。
 (五)财务决策回避制度
 投资者、经营者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对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关联交易事项,应当予以回避。这体现了《公司法》的精神。《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是有效贯彻实施《公司法》的要求。
 关联交易问题在上市公司中较为突出。例如,2005年ST猴王黯然退市,中小股东损失惨重,矛头一致指向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猴王集团和ST猴王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两家企业的人、财、物基本分不清,使得猴王集团在从ST猴王取现、以ST猴王名义贷款、要求ST猴王为其提供担保贷款等重大财务事项上,都可以很容易地作出决策。据查,猴王集团用这三种形式从ST猴王提走了近10亿元资金。如果ST猴王对财务事项决策实行回避制度,大股东就很难进行这方面的操纵。正因如此,目前关联交易的表决回避制度主要在上市公司的公司章程及有关部门监管要求中体现。实际上,除上市公司以外,其他企业也存在同样问题。为了有效保护企业利益,同时兼顾非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监督管理与上市公司的区别, 《通则》只是要求在投资者、经营者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有冲突时,相关投资者或经营者在关联交易事项的决策时方需回避,避免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并无冲突时,投资者或经营者仍无法行使决策权,从而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问题。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
 [解读]本条是关于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规定。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因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结果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来界定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但习惯上,有时财务风险也特指债务筹资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通则》规定的企业财务管理基本任务之一。《通则》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四十七条等多处强调了财务风险控制这种管理理念。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1.筹资风险,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者筹资来源结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因素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筹资方式概括起来一般有两种,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不同筹资方式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债务筹资受固定的利息负担和债务期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当企业经营不善,特别是投资收益率低于债务利息率时,可能产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甚至破产的风险。权益筹资则受股权资本市场的影响较大,以上市公司为例,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时,投资者可能抛售其股票,造成股价下跌,增加企业的再筹资成本,特别是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竞争对手可以通过市场收购其股票,吞并企业。为了有效控制筹资风险,企业除了需要慎重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外,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筹资时机、筹资规模、筹资工具等。
 2.投资风险,是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
 不同的投资项目,对企业价值和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企业投资项目一般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大类。企业的对内投资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有形资产的投资和高新技术、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如果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所形成的资产结构不合理,那么投资项目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益,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巨额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带来的风险尤其突出,兴盛一时的巨人集团、河南红高梁快餐连锁就是因为这类投资风险失控而走向衰败的。
 3.现金流量风险,是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人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
 当企业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无法满足日常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的需要,或者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信用危机,使企业的商誉遭受严重损害,以至于本来长期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的企业在短期内被吞并或者倒闭。“现金至上”的财务管理思想就是基于对现金流量风险的极度重视。
 4.利率风险,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水平的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受到央行的宏观调控管理、货币政策、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通货膨胀
 率、投资者预期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率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利率经常会发生变动,导致企业的筹资成本和资产收益不确定。例如利率的上升会使企业的筹资成本上升,企业持有的证券投资价格下降。
 5.汇率风险,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汇率变动引起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
 企业的汇率风险一般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是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活动中,如商品进出口信用交易、外汇借贷交易、外汇投资等,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汇率不一致,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折算风险是企业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本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时,由于汇率的变动,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的风险。经济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对企业产销数量、价格、成本等经济指标产生影响,致使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利润或现金流量减少或增加,从而引起企业价值变化的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原则。根据《通则》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两项:
 (1)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高风险、高收益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则,企业必须为追求较高收益而承担较大的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收益。在市场机会既定的情况下,对一个企业而言,风险与收益均衡意味着:一是收益相同或接近的项目,应选择风险最低的;风险相同或接近的项目,应选择收益最高的;二是收益和风险不同的若干项目,收益最高的项目不一定最好,因为其风险往往也最高,应当以企业能承受相应风险为前提,再按前两点要求选择项目。
 (2)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除了来自外部市场,还源自企业内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强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能够在制度设计上有效避免决策和执行“一言堂”、“一支笔”等现象及其引发的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包括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四个子系统。企业风险管理组织系统的设置可以随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结构不同而不同,如大型企业可以在董事会下设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而中小型企业可由专职人员承担风险管理的任务,因此《通则》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即“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在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外部各企业之间的双向交流为目的,对风险管理信息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分析、报告和反馈的专门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预警系统是按一定的指标体系,分析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环境,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在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后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是专门对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动态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控制的系统,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财
 务风险及时做出反映,并采取相应防范和化解措施。
 3.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其基本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集合意见法、专家调查法、情景分析法、业务流程分析法等。财务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量化估计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预期造成的损失,评估方法包括方差法、 p系数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A计分法、风险价值(VAR)评估模型法、综合风险指数模型评估法等。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采取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规避风险。一是决策时,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二是实施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例如,如果企业投资另一家企业只是为了获得一定收益,并不是为了达到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而债权投资就能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那么即使股权投资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企业也应当采用债权投资,因为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
 2.预防风险。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例如企业销售产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的,应对客户信用进行评级,确定其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从而降低坏账发生率。风险一旦爆发,企业将蒙受较大损失的,应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平时分期提取专项的风险补偿金,如风险基金和坏账准备金,以补偿将来可能出现的损失。
 3.分散风险。财务风险分散是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外汇资产多元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等措施分散相应风险。以多元化经营为例,这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通常做法。它指一家企业同时介入多个基本互无关联的产业部门、产品市场等。多元化经营之所以能分散风险,是由于不同产业、产品的市场环境是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从概率统计原理来看,经营多种产业或者多种产品,其在时间、空间、利润等因素上相互补充抵消,可以减少企业利润风险。因此,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分散财务风险。
 4.转移风险。财务风险转移是企业通过保险、签订合同、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但同时往往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如保险费、履约保证金、手续费、收益分成等。转移风险通常有多种形式:(1)购买保
 险;(2)签订远期合同;(3)开展期货交易;(4)转包,将风险大的业务,采用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的方式,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来经营,企业定期收取承包费或租金;等等。
 企业应当能够通过适当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识别与评估不同财务活动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既要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又要控制财务风险发生后的影响,以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稳健地成长。
 五、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规定。
 (一)企业财务预算的内涵
 企业财务预算,就是企业依据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在财务预测、决策基础上,利用价值形式对未来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以明确财务目标,落实财务管理措施,并提供财务考核以及奖惩标准的一种管理手段。换言之,财务预算的根本目的,是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对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财务目标。财务预算最终以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形式体现。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企[2002] 102号),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应当包括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预算形式、编制流程、执行与控制、预算调整、分析与考核等内容。企业在设计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时,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注重整合财务预算制度与财务决策、财务风险控制、业绩考核、激励制度。
 (二)企业的财务目标
 企业财务目标,是指企业财务活动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应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方向,是企业财务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指导着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企业制定的财务目标,应当在一个阶段保持相对稳定,并且具有由主导目标和辅助目标组成的多元性,以及由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具体目标构成的层次性特点。一般来说,财务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经营成果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营获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追求。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就是为企业获取必要资金、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控制成本耗费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只能作为短期目标。因为“利润最大化”目标可能会导致企业盲目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忽视风险、抑制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损害相关主体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职工等,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都有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大量理论和实践证明,除了投资者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应得到保护和合理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者的财富才能增加。“企业价值最大化”突出的特点是财务目标的多元化,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充分协调各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不应把目光限制在股东财富最大化上,而应长期关注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必须有社会责任、企业信誉等辅助财务目标,丰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涵。换言之,在考虑企业投资者财务要求的同时,也应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财务要求,努力在这两种财务要求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这种承认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财务目标,有利于形成企业利益的均衡机制,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预算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根据《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厂长担任。具体财务预算管理事宜,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负责,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也可以根据情况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指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
 2.财务预算委员会(没有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即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下同)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3.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财务预算委员会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报告等具体工作,跟踪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4.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预算
 委员会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5.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是企业主要的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的检查、考核。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企业对具有控制权的子公司应当同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
 (四)财务预算管理的一般流程
 1.财务预算的编制。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主要步骤是:
 (1)下达目标。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一般于每年9月底以前提出下一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包括销售或营业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由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
 (2)编制上报。各预算执行单位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单位财务预算方案,于10月底以前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
 (3)审查平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审查、平衡过程中,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予以修正。
 (4)审议批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财务预算方案,报财务预算委员会讨论。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事项,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进一步修订、调整。在讨论、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
 (5)下达执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一般在次年3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
 2.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1)企业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 -岗位,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企业应当将财务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
 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
 (2)企业应当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现金支付风险。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3)企业应当严格执行销售或营业、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在日常控制中,企业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标准,加强适时的监控。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企业有关部门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4)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至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5)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财务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3.财务预算的调整。
 (1)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财务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财务预算。
 (2)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的弹性预算机制,对于不影响财务预算目标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之间的调整,企业可以按照内部授权批准制度执行,鼓励预算执行单位及时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保证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
 (3)企业调整财务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阐述财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财务预算指标的调整幅度。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对预算执行单位的财务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调整方案,提交财务预算委员会以至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然后下达执行。
 (4)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财务预算调整事项,企业进行决策时,一般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①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财务预算目标;
 ②预算调整方案在经济效益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③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财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4.财务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1)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分析制度,由财务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落实解决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财务预算的执行偏差。
 (2)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资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等方法,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针对财务预算的执行偏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
 (3)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财务预算审计,纠正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财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财务预算审计可以全面审计,或者抽样审计。在特殊情况下,企业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形成审计报告,直接提交财务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作为财务预算调整、改进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
 (4)预算年度终了,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和财务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企业内部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执行报告,应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按照内部议事规范审议通过,作为企业进行财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财务预算按调整后的预算执行,财务预算完成情况以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为准。
 (5)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考核是企业效绩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当结合年度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进行,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具体考核办法,可以参照《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五)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财务预算能够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价值(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反映出来,它同时具有资源统筹配置、规划、沟通和协调、营运控制和绩效评估等功能,是保证企业财务目标得以实施的有效管理手段。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应当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规划,以现
 金流为核心,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决策时考虑更多的因素,使决策更加符合企业战略需要,能够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六、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二条规定:“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
 (二)决定企业的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
 (三)决定企业聘请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事项。
 (四)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
 (五)按照规定向全资或者控股企业委派或者推荐财务总监。
 投资者应当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内部机构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内部制度、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责授予经营者。”
 [解读]本条是关于投资者财务管理职责的规定。
 投资者凭借对企业资本的所有权,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手段是利用对若干重大事项的控制权,约束经营者财务行为,以确保企业资本的安全和增值,最终实现投资者自身的利益。
 (一)基本管理事项决策权
 投资者的基本管理事项,主要包括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内部不同管理层次、不同部门的财务管理权限及责任,明确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管理关系,其实质是将法人治理结构要求以企业内部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企业日后的财务行为提供支持和约束。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是保证企业总体战略和财务目标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能得到贯彻实现的基本手段。这四个事项都是投资者掌握财务控制权的基本体现,因此,其最终决定权必须由投资者行使。
 (二)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
 这些重大事项包括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判断一个财务事项是否“重大”,除了看涉及金额相对于企业资产的比例高低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容易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企业法人财产权决定了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投资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自主经营权的行使主体
 是经营者,理论上,当经营者与投资者制定的财务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勤勉尽责时,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内部人控制等诸多问题,经营者的决策往往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损害投资者利益。尽管如此,无论是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是从成本效益原则看,投资者不可能因为两者之间可能的利益冲突,而取代经营者作出每一项决策。因此,投资者只能对一些重大财务事项,掌握最终决策权。
 (三)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就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 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调节和检查,以确保企业遵纪守法地实现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财务监督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保障性手段。投资者一方面可通过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等机构,对经营者实施内部财务监督,另一方面可通过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和评估对经营者实施外部财务监督。在实施财务监督时,由投资者聘请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保护投资者利益有重要意义。因为投资者主要依赖财务会计报告来了解经营者的工作成果,独立第三方即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的报表审计和资产评估等活动,是保证和增强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的主要途径,如果由经营者聘用中介机构,就有可能影响中介机构的独立性,从而削弱相关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也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立法精神。
 (四)财务考核
 投资者通过一定的考核制度和办法,对经营者财务业绩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为经营者的任免、职务调整和薪酬激励等提供依据。
 (五)财务总监的委派或者推荐
 财务总监制度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组织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化和复杂化、财务管理体制级次增多的情况下,投资者为了保障自身利益,按照一定程序向其全资或者控股的企业派出特定人员或机构,代表投资者进行财务监督而形成的制度,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1.我国财务总监制度的演变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深圳、武汉等地的政府在改进我国原有的总会计师制度基础上,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财务总监制度,开始在国有企业推行。目前,财务总监制度在上海、山西、浙江、江苏、广东、湖北等地已推广实行,各地实行的财务总监制度虽有不同,但基本内容都包括: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按投资关系,在管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设置财务总监,并按照一定条件聘任或委派财务总
 监;财务总监根据授权,对所在企业进行专业、专职的财务监督,并作为企业董事会成员,参与企业财务预算的制定;参与财务预算的执行,并对重大财务事项建立总经理与财务总监联签制度,等等。
 虽然我国的财务总监制度是作为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形式,从国有企业开始推行的,但这种在西方现代企业中广为采用、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手段,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其中也有许多非国有企业),建立财务总监制度的直接动机并非国家或上级部门的指令,而是来自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财务监管却相对滞后所带来的压力和考虑。许多企业家从企业管理的亲身经历中,从与同行管理经验的交流中,从对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学习中,主动或被动地考虑更新和完善财务监管措施,逐渐开始接纳和实践财务总监制度。
 2.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建立财务总监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从财务总监制度的本质来看,财务总监履行部分投资者财务管理职责,具体包括:(1)督促、指导、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2)督促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和投资者战略要求从事财务活动;(3)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违反国家规定和可能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行为;(4)审核企业重要财务报表;(5)参与拟定涉及企业财务方面的重大计划、预算和方案;(6)参与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7)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活动;(8)监督、检查企业重要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9)对经营者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提出意见,等等。
 将代表投资者权益的财务总监的职责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财务总监履行职责时,必将对经营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实际上,这也正是财务总监制度为什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原因。
 3.财务总监的委派和管理。就国有企业而言, 目前财务总监委派制主要有政府委派模式和董事会委派模式,前者主要适用于股权较为集中的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后者则常见于股权较为分散的国有控股企业,主要区别在于委派或者推荐财务总监的机构不同。但即使如此,政府委派的财务总监也必须履行董事会任命程序。一般的做法是:投资者(通常为政府财政部门)对拟委派的财务总监进行严格的任职资格考核;财务总监对委派其履行职责的投资者负责,其薪酬由投资者支付,定期向投资者报告企业的资产营运和财务情况,对特殊、重大的财务事项要及时报告;财务总监应当避免任何可能损害其独立性的活动,不得超出投资者授权的范围履行职责,过多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我国的财务总监制度是从国有企业中萌芽和发展的,它对于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是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设计的,非国有企业也可以
 借鉴其经验。
 4.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的区别。有不少人+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已经设置了总会计师职位,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委派财务总监了。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没有了解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的区别。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可以用表2—1简单表示。
 表2—1
 比较项目		财务总监	总会计师		来源		西方国家公司制模式	前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适用范围
 	治理结构健全的公司制企业
	国有独资或国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公司治理地位
 	对董事会负责,一般属于董事会成员	对经营者/总经理负责		产生方式
 	股东会/董事会委派或董事会聘任	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工作报告关系		工作报告关系		委派股东或董事会	厂长或总经理		职责
 	兼具所有者监督职责和企业价值管理职责	履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理职责		工作层面
 	协调企业内部及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关系	协调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及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		组织结构定位		是企业财务资源的第一把关人,与总经理一起对企业的财务安全运行负责	协助厂长或总经理管理企业财务工作、调配企业财务资源		工作侧重点		侧重于价值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审计	侧重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由表2-1可见,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在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具体职责、工作侧重点等各方面都有着本质区别,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
 (六)履行职责方式
 按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投资者履行财务职责,应当按照法律法规、企业章程等,通过一定的企业内部机构进行,如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进行表决,或通过厂长(经理)办公会、职工代表大会、联合管理委员会作出决议。
 1.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股东(大)会行使的职权包括审议批准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决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决定聘请或者解聘中介机构,委托或者委派财务总监等。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董事会行使的职权包括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决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经营者报酬等重大财务事项,决定聘请或者解聘中介机构,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考核,委托或者委派财务总监等。
 2.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通过办公会履行大部分
 投资者财务管理职责。国家作为投资者,一般只在企业设立、合并、分立、任命厂长(经理)等极少数情况下,履行审批职责,直接涉足企业财务管理。职工代表大会享有厂长(经理)的选举和罢免权,审查同意或者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的权利,评议、监督企业领导干部并提出奖惩和任免建议的权利等。
 3.按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合营企业虽然均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但其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因此,合营企业中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和部分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都由董事会履行。董事会有权聘任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但要求正副总经理(或正副厂长)由合营各方分别担任。因此,合营企业的投资者对财务活动的参与度非常高。按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均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应设立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企业的权力机构,决定企业的重大问题,并可以任命或者聘请总经理负责合作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按照《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有法人资格的外资企业可以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或者经批准的其他形式,但对其公司治理结构没有特殊要求。
 (七)投资者的管理授权
 在一定条件下,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将某些财务管理职责授权给经营者。《通则》的规定,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1.《通则》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规定对投资者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财务决策权归投资者行使,但在现实情况中,由于企业规模大、业务复杂、所有权结构分散、投资者管理能力和精力不允许等多种因素,投资者往往无法履行《通则》赋予的全部财务管理职责。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授权经营者行使部分财务管理职责,从而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2.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不限于法律所说的契约关系,还应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将风险的承担与决策权的使用等问题包含在内。投资者对经营者的授权,除了采取合同约定的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企业章程、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等有效方式进行。但是,这种职责履行权的转移不会导致风险的转移,即原来由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责任在授权后仍应由投资者承担,如经营者在授权范围内作出了错误的对外投资决策,导致的损失不应由经营者承担,而应进入企业的利润表,即最终由投资者来承担,这也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3.投资者经营者的授权应该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所有的财务管理职责都委托经营者行使,否则就失去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例如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以及重大财务决策中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事项,应当由投资者作
 出决定。
 七、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拟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战略、财务规划,编制财务预算。
 (二)组织实施企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方案,诚信履行企业偿债义务。 ’
 (三)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四)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实施财务控制。
 (五)编制并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
 (六)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
 [解读]本条是关于经营者财务管理职责的规定。
 经营者凭借企业法人财 的经营权行使财务管理职责。因此,明确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权限分配尤为重要,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分配权限时,投资者既要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又要对经营者的权力有适当的制衡。
 (一)经营者财务管理职责内容
 在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经营者(包括企业经理、厂长以及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导成员)直接掌握企业财务的控制权。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遵守国家统一规定。根据国家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拟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编制并向主管财政机关和投资者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依法缴纳税费;配合有关机构依法做好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
 2.执行投资者的重大决策,实施财务控制。按照企业章程和投资者的决策,组织实施企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方案;拟订企业的财务战略、财务规划,编制财务预算;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统筹运用企业资金,对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实施财务控制。
 3.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诚信履行企业偿债责任,不得拖延履行甚至逃废债务偿付义务,维护企业的良好信用形象。
 4.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政策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按规定应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听
 取职工意见的事项,应当严格履行相关程序。
 (二)履行经营者职责的主体
 1.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公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董事会行使的职权包括拟订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编制财务预算,组织实施重大财务方案,实施财务控制等;第五十条规定,经理行使的职权包括拟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重大财务方案,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规定、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实施财务控制,如实披露信息,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的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等等。
 2.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由政府主管部门委任或者招聘,或者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厂长领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设立管理委员会或者通过其他形式,协助厂长决定企业的重大问题,如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工资调整方案,企业人员编制和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制订、修改和废除重要规章制度的方案等。
 可以看出,公司中的董事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及其管理委员会(现实中大多为厂长办公会或经理办公会)相似,都同时承担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八、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与旧《通则》相比,新《通则》第二章是全新的内容,着力从财务管理体制、财务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制度上解决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是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企业发展集团化的形势,规定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二是规定企业建立财务决策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健全财务运行机制,实现科学管理;
三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定投资者、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第三章 资金筹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章资金筹集共8条,主要对企业筹集资本的管理及其决策,企业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管理制度,企业增资管理,取得财政资金的财务处理以及企业筹措债务资金的管理作出了规定。
 一、资金筹集概述
 (一)资金筹集的概念与分类
 资金筹集是指企业通过不同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按照一定程序,筹措企业设立、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资金是企业筹办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资金筹集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的资金筹集活动,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照所筹资金的性质,可分为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按照所筹资金的用途,可分为流动资产筹资、固定资产筹资、无形资产筹资、对外投资筹资等;按照所筹资金的来源,可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按照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可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通则》将资金筹集划分为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两大类。
 权益筹资是指企业筹集权益资金的财务活动。权益资金是企业投资者的投资及其增值中留存企业的部分,是投资者在企业中享有权益和承担责任的依据,在企业账面上体现为权益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企业可采取发行股份和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是企业资本的一种储备形式,可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资本积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转增资本。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已实现、但尚未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在向投资者分配之前可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来源。
 债务筹资是指企业筹集债务资金的财务活动。债务资金是企业债权人向企业提供的借款、商业信用等,企业须在一定期限内归还,往往还需支付利息。按照筹资方式不同,可分为借款筹资、商业信用筹资、发行债券筹资、融资租赁筹资等;按照期限不同,可分为短期筹资和中、长期筹资。
 (二)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方式
 1.资金筹集的渠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有国家投入、银行借款和企业自留资金三种,其中以国家投入资金即财政资金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资金筹集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有:
 (1)国家财政。出于控制和掌握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支持和引导非国有经济发展等需要,国家财政需要以各种形式向企业投入资金。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而言,财政资金在企业的各种资金来源中更是占有特殊地位。
 (2)银行。我国银行主要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信用社三大类。银行贷款是企业资金的主要供应渠道。根据财政部汇编的2005年度全国企业财务会计决算资料,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合计占企业负债总额的49.3%。
 (3)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这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力量比商业银行要小,且业务受限较多,一般起辅助贷款的作用。
 (4)资本市场。目前,我国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5)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其他企业等单位或者个人,可能会因业务关系、投资需求、商业信用等原因,直接向企业提供权益资金或者债务资金。
 (6)外商资金。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之后,来自于境外投资者的各类资金日益增多。企业可以依法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方式利用外商资金。
 (7)自身积累。企业提取的公积金以及未分配的利润等留存收益,可再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是企业稳定的、几乎没有成本的资金来源。
 2.资金筹集的方式。
 (1)发行股票。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股票形式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股本。募集的股本按照所有权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外资股、其他法人股、个人股等不同类型。股东依法参加抟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分享红利,并承担风险和义务。
 (2)吸收直接投资。全民所有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可以接受投资者以货币或者非货币资产向企业出资或者增资。
 (3)发行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
 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持券人可按期取得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也不参加分红,对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的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用途安排使用。
 (4)贷款。企业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人资金。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银行贷款根据风险承担的不同,有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三类;按照时间的不同,有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之分;按照贷款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等几种。
 (5)商业信用。企业在商品或服务交易中,与其他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延期付款或者预收货款形成的借贷关系。
 (6)融资租赁。它是由租赁公司按承租单位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合同期内提供给承租单位使用的一种信用业务。它以融通资金为主要目的,是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带有商品销售性质的租赁活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方式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同一渠道的资金可以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适用于不同的筹资渠道。企业进行筹资,必须实现两者的合理选择和有机的结合。
 (三)资金成本
 1.资金成本的定义。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使用成本两部分。前者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如银行借款手续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费用等。资金使用成本,又称用资费用,是企业因占用、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成本,如股票股利、借款和债券的利息等。资金使用成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并需要定期支付,而资金筹集费往往在筹集资金过程中一次性支付,结果表现为所筹资金总额的减少。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资金成本通常用资金使用成本与实际筹集资金的比率表示,即:
 资金成本率=资金使用成本/筹资额-资金筹集费×100%
 2.资金成本的计量。
 (1)个别资金成本,包括普通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借款成本、债券成本,通常在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时使用。常用计算公式如下:
 普通股成本=预期年股利额/普通股份价×(1-普通股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留存收益成本,留存收益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以及尚未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两部分,其资金成本主要有三种计算模型:
 一是股利增长模型:
 留存收益成本=预期年股利率/普通股市价十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二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留存收益成本=无风险利率+股票贝塔系数×(市场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
 三是风险溢价模型:
 留存收益成本=债务成本+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的股东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借款成本=借款年利息×(1-所得税率)/借款本金×(1-借款筹资费用率)
 债券成本=债券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额×(1-债券筹资费用率)
 (2)企业往往需要运用多种筹资方式。这时需要在计算个别资金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以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第j种资金成本×第j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权数)]
 (3)企业追加筹集资金时,需要计算边际资金成本。企业不可能以固定的成本筹措到无限的资金,当筹集资金超过一定限度时,资金成本就会发生变化。通过计算边际资金成本,可以了解筹集资金的总额达到什么水平时,会引起资金成本怎样的变化,再将边际资金成本与追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相比较,确定是否需要追加筹资。
 3.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掌握资金成本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成本是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不同筹资方式的个别资金成本,选择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通过比较不同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选择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案,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通过计算边际资金成本,选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资金的筹集方式和数额,力求边际资金成本最低。
 (2)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任何投资项目,只有投资预期收益率超过资金成本时,企业才有利可图,否则投资就失去了经济意义。因此,资金成本实际上是企业投资项目必须达到的最低收益水平,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经济标准。
 (3)资金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准。它是企业资产经营必须取得的最低收益水平。一般企业息税前利润率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水平时,才能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良好;反之,企业需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息税前利润率,并降
 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4.影响资金成本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成本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表现在资金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果市场上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动,投资者就会相应改变其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一般来说,当货币需求增加,而供给没有相应增加时,投资者就会要求提高其投资收益率,企业的资金成本就会上升;反之,则会降低其要求的投资收益率,资金成本就可能下降。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和融资状况,集中体现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大小对企业资金成本的影响。经营风险表现在企业预期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上,财务风险反映企业融资结构和到期偿还债务的可靠性程度。如果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大,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就会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就会上升;反之,投资者可能降低对风险溢价的要求,资金成本就会下降。
 (四)加强资金筹集管理的意义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设立、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资金筹集管理,合理选择筹集资金方式,对企业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资金筹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成本与风险,财务人员要树立起企业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理念,建立健全以控制财务风险、控制资金成本、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和决策制度,通过控制负债规模、合理调整资产与负债比例、实施债务重组等手段,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筹资决策,争取做到资金成本最低、资本结构最优、企业价值最大。
 二、权益资金筹集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可以接受投资者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股权、特定债权等形式的出资。其中,特定债权是指企业依法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符合有关规定转作股权的债权等。
 企业接受投资者非货币资产出资时,法律、行政法规对出资形式、程序和评估作价等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企业接受投资者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及其他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出资的,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比例。”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筹集权益资金管理的规定。
 (一)权益资金的特点及其形成方式
 权益资金,即权益资本,它具有以下特点:
 1.法定性。为了确认法人资格,企业设立、变更和注销都须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其中,权益资本的投入和增减是主要登记事项。一经登记,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就不得随意变更。投资者以其出资额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责任,经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才正式得到法律的承认。
 2.主动性。权益资本是投资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主动、自愿投入企业的,不同于债务资金。
 3.永久性。除了企业清算、转让股权等特殊情形,投资者不得随意从企业收回权益资本。换言之,企业可以无限期地占用投资者的出资,投资者只能以利润分配、转让股权等法定形式取得投资回报。
 权益资本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一是投资者以货币或者非货币资产出资或者增资;二是企业通过利润分配从净利润中提取公积金;三是暂不或暂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从而得到生产经营资金。从根本上讲,真正能够给企业资本总量、资本结构带来立竿见影的影响的,是投资者的出资或者增资。这也是企业改制重组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则》主要针对这种方式的财务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对出资形式的要求
 按照《公司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投资者可以采取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两种形式出资。
 1.以货币资产出资。货币资产即现金,一般以人民币计量和表示,但允许外国投资者以外币形式向外商投资企业出资。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30号),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经外汇局审批也可以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已登记外债本金及当期利息出资,还可用从其已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因先行回收投资、清算、股权转让、减资等所得的财产在境内再投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国合营者出资的外币,需按缴款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或者套算成约定的外币。
 2.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按照《公司法》规定,用以出资的非货币资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能够以货币估价和能够依法转让。据此,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特定债权等可以作价出资,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则不具备出资条件。在实物资产中,以机器设备、其他物料作价出资的,应当是企业生产所必需的;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作价出资的,该知识产权应当为投资者所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国投资者出资的工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必须能显著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能显著节约原材料、燃料、动力。
 (三)以特定债权出资的情形
 特定债权,指企业依法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转作股权的债权。在实践中,企业可以将特定债权转为股权的情形主要有:
 1.上市公司依法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在满足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债券持有人可将债权转换为股权。按照《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对某些投资回报率稳定、收益可靠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项目,以及经济效益好的竞争性投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试行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措资本金。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债权,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实行债权转股权。原企业相应的债务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企业相应增加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
 3.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资产重组时,经银行以外的其他债权人协商同意,可以按照有关协议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将其债权转为股权,企业相应增加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
 4.根据《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令第42号),国有企业境内债权人将持有的债权转给外国投资者,企业通过债转股改组为外商投资企业。
 5.按照《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 [2002]313号),国有企业改制时,账面原有应付工资余额中欠发职工工资部分,在符合国家政策、职工自愿的条件下,依法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可转为个人投资。未退还职工的集资款也可转为个人投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出资的最低限额及期限
 根据《公司法》规定的精神,从2006年1月1日起,设立公司实行折衷的授权资本制,即投资者必须认足全部注册资本,但可以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分期缴纳。相应地,为了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公司法》对投资者出资的最低限额与到位期限作了规定和限制:
 1.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但是,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应当从其规定。比如:《注册会计师法》和《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均规定,设立公
 司制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机构,注册资本应当不少于人民币30万元。
 2.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分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申请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在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
 除了《公司法》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出资还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是注册资本要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投资总额是指开办外商投资企业所需的资金总额,即按其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25商企字[1987]第38号)等规定,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 ?/10;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的,该比例至少为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 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的,该比例至少为2/5,其中投资总额在 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该比例至少为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企业成立后增加投资的,计算追加的注册资本时应与增加的投资额相比。例如:某项目已批准登记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企业注册资本 250万美元,后又批准增加投资200万美元,该企业追加的注册资本应是200万美元的7/10即140万美元,该企业变更登记后的注册资本总额应是390万美元 (即140万美元加上250万美元)。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参照执行。
 二是外国投资者缴付出资的期限应当在设立申请书和企业章程中载明。外资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分期缴付出资,其中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当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天内缴清,最后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
 三是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营、合作各方应当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合同中约定各方向合资、合作企业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期限。
 四是外资企业外国投资者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缴付第一期出资的,外资企业
 批准证书自动失效。第一期出资后的其他各期的出资,外国投资者无正当理由逾期30天不出资的,外资企业批准证书自动失效。
 (五)投资者非货币出资的评估作价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6]67号)规定,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公司的, “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或者接受其他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进行;其他的非货币资产出资的评估行为,可以参照执行。”
 1.国有资产评估。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91号)、《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年财政部令第14号)等行政法规和规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或者接受其他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需要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作为投资作价的基础。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实施的重大经济事项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分别由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负责核准,其余资产评估项目一律实施备案制度。这可以有效避免虚假出资或通过出资转移财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国投资者用以出资的机器设备应由商检机构进行检验认证,作价不得高于同类机器设备的国际市场正常价格。外国投资者以工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出资的,应向审批部门提交该工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的有关资料,包括专利证书或者商标注册证书的复制件、有效状况及其技术特性、实用价值、作价的计算根据。
 2.其他企业的评估。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严格来说,这并不要求必须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评估,相关当事人或者聘请第三方评估后认可的价格也可成为作价依据。不过,聘请专业中介机构评估相关非货币资产,至少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其专业性和独立性较强,能够更好地保证评估作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的机构因出具的评估结果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相关非货币资产,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司及其债权人的利益。
 (六)对无形资产出资方式的限制
 《公司法》要求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也就是说无形资产出资最高比例可达到70%。这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调动企业和研发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但《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另有规定,
 外资企业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的作价应与国际上通常的作价原则相一致,且作价金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
 三、权益资金筹资决策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依法以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份等方式筹集权益资金的,应当拟订筹资方案,确定筹资规模,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和必要的报批手续,控制筹资成本。
 企业筹集的实收资本,应当依法委托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开展权益资金筹资决策的规定。
 (一)筹资方案的拟订
 企业拟订筹资方案,必须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前景等一系列宏观因素和资金成本、资本结构等微观因素。筹资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筹资目的。应当明确筹集的资金是将用于扩大现有产能、新产品研究开发、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还是用于合资或合作、向其他企业增资、收购其他企业股份、收购资产等用途。
 2.筹资规模。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一般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国家规定的最低资金限额和资金到位期限;二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自有资金比例有关规定;三是筹资预算或者项目概算预测的企业所需权益资金额度;四是筹资对象的资金实力,等等。
 3.筹资渠道、方式和成本。在筹资规模确定的前提下,通过比较各种筹资渠道和方式的资金成本,并研究分析其可行性,合理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控制筹资成本。
 4.本次筹资对企业资本结构及现有投资者的影响。既要分析本次筹集权益资金后,对企业资产负债率及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影响,也要分析对现有投资者持有股权比例、控制力、今后可分配的利润等方面的影响。
 5.筹资风险分析和控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需市场的变化或者筹资来源、期限结构等因素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权益资金的筹集必然存在风险。筹资方案应对风险因素作全面分析,并就如何控制筹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6.投资风险分析和控制。筹资一般是为了投资,而投资也存在风险。因各种风险因素导致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将间接导致筹资方案的失败。因
 此,对投资风险也应当有充分的分析和应对策略,以增强筹资对象的风险意识和信心。
 7.保障措施。例如,确定权益资金投入和使用的时间进度表,以保证资金按时到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到位后,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给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监督所筹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进展过程中编制资金使用情况表,项目结束后编制项目竣工决算,并进行专项审计,等等。
 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股份的,拟定筹资方案即招股说明书,应遵循《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印发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号——招股说明书》(证监发行字[2006]5号)等规定。
 (二)筹资决策审批程序
 企业筹集权益资金,应当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和必要的报批手续。从内部决策程序来讲,筹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方案必须由财务部门审核。一般情况下,企业筹资方案是由财务部门和规划部门共同拟订的。经过财务审核之后,筹资方案应当上报投资者批准。其中:公司制企业应上报董事会,由董事会决定后报请股东大会表决;国有企业要上报经理办公会,由经理办公会审定。对于这类重大决策,投资者应当明确决策与执行的责任,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往往还需要履行外部的报批等手续,主要有:
 (1)国有企业筹集权益资金属于投资者的重大决策,需报政府或者有关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或机构审批。
 (2)筹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要按照国家关于试行资本金制度的要求,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3)筹集资金用于设立企业的,所筹资金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后,有限责任公司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会、全民所有制企业等其他非公司制企业由组建负责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请设立登记,其中涉及国有资本的,应当先行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4)筹集资金后需变更企业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按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其中涉及国有资本的,应当先行办理国有资产产权变更登记。
 (5)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以及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的,应当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三)验资
 企业筹集的实收资本,必须验资,以保证出资的真实可信。对验资的要求,一是依法委托法定的验资机构,二是验资机构要按照规定出具验资报告,三是验资机构依法承担提供验资虚假或重大遗漏报告的法律责任,因出具的验资证明不
 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四、企业资本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资本管理制度,在获准工商登记后30日内,依据验资报告等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确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筹集的实收资本,在持续经营期间可以由投资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转让或者减少,投资者不得抽逃或者变相抽回出资。
 除《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回购本企业发行的股份。企业依法回购股份,应当符合有关条件和财务处理办法,并经投资者决议。”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资本管理的规定。
 企业资本管理,应当遵循资本保全的基本原则。实现资本保全的具体要求,又可分为资本确定和资本维持两大部分的内容。
 (一)资本确定
 资本确定,指设立企业必须明确规定企业的资本总额以及各投资者认缴的数额,如果投资者没有足额认缴资本总额,企业就不能成立。为了强化资本确定的原则,法律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企业注册资本的登记管理。这是保护债权人利益、明晰企业产权的根本需要。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一方面,投资者以认缴的资本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投资者以实际缴纳的资本为依据行使表决权和分取红利。《通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获准工商登记(即正式成立)后30日内,应依据验资报告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等凭证,以此为依据确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界定其应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占有国有资本的企业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取得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但这并不免除企业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的义务,因为前者仅是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手段。
 (二)资本维持
 资本维持,指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有义务保持资本的完整性。《通则》围绕资本维持原则,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转让或者减少出资外,投资者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不得抽逃或者变相抽回出资。实际上,除了投资者依法转让或者减少出资外,发生的以下情形,也会对企业的资本造成影响:
 1.按照财政部印发的《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 (财企[2003] 233号)规定,企业由于合并或分立、实施公司制改建、非公司制企业整体出售、根据有关规定清产核资、依法清理整顿或者变更管理关系以及其他依法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的行为,需要清查全部资产的,清查出来的资产损失可以按照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的顺序核销所有者权益。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合同中约定合作期限届满时,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国合作者所有的,外国合作者可以申请通过以下方式提前收回其投资:一是在按照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进行分配的基础上,在合同中约定扩大外国合作者的收益分配比例;二是经财税机关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审查批准,外国合作者在合作企业缴纳所得税前回收投资;三是经财税机关和审查批准机关批准的其他回收投资方式。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投资审批办法》 (2005年财政部令第28号),对外国合作者以分取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形成的资金以及其他方式,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其投资的行为,进一步做出了规定。但是,中外合作者仍应依照有关法律和合同的约定,对合作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此外,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在采取权益法核算长期投资情形下,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的经营损失超过长期投资账面值的部分,作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在所有者权益项下列示。
 (三)股份回购
 2006年实施的新《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的行为改“禁”为“限”,允许公司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而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等四种情形下,回购本公司股份,并在一定时限内持有。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通则》要求企业回购股份,一是要符合法定情形,二是要符合有关条件和财务处理办法,三是要经投资者决议。
 财政部在《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中,首次引入了“库存股”的财务概念,并作出了如下规定:
 1.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
 2.在减资、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以及股东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情形下,在法定时限内注销回购股份时,按照注销的股份数量减少相应股本,库存股成本高于对应股本的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低于对应股本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
 3.因实行职工股权激励办法而回购股份的,回购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所需资金应当控制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之内。
 实际回购股份时,应当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同时按回购支出数额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转入资本公积。
 4.库存股不得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备抵项目反映。库存股的存在,意味着公司在某一段时间内会持有自己的股份,使公司出现同时具有公司法人及其投资者两种不应兼容的身份,因此,必须限制库存股原本代表的投资者权利。
 五、资本公积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七条规定:“对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超出注册资本的差额(包括股票溢价),企业应当作为资本公积管理。
 经投资者审议决定后,资本公积用于转增资本。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资本公积管理的规定。
 (一)资本公积的性质及其来源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实际投入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以及其他非正常经营收益形成的积累,是资本的一种储备形式。其来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资本(或股本)溢价。即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其拥有的企业实收资本份额的部分。股本溢价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即股本)的部分。
 二是财政拨款。按照《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
 三是其他来源。如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以前形成的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关联交易差价、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二)资本公积的用途
 1.转增资本。按照《公司法》规定,资本公积作为一种资本储备,只能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而不得作为投资利润或股利进行分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本公积项目都可以直接转增资本,例如捐赠人有特定要求的捐赠形成的资本公积,又如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在其未实现之前,均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总之,资本(股本)溢价、财政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后,才可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
 2.核销资本性损失。按照《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特定情形下清查出来的资产损失,经批准可以核销资本公积。根据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及其补充通知(财企[2000]878号),企业发给无房和住房未达标老职工的住房补贴,列入年初未分配利润后,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负数,依次以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积、资本公积以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六、盈余公积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转增资本。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留存企业的部分,以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盈余公积管理的规定。
 (一)盈余公积的性质及其来源
 盈余公积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资本积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其提取比例和办法,详见本书第六章有关内容。
 法定公益金原来也是盈余公积的组成项目,新《公司法》删除了原有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法定公益金的规定,这意味着执行十多年的公益金制度已完成历史使命。财政部在《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了取消公益金的若干问题:
 一是全面取消公益金制度。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按照《公司法》组建的企业根据《公司法》第167条进行利润分配,不再提取公益金;同时,为了保持企业间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一并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与以往专门针对某种组织形式或者所有制企业的财务规定不同,这项规定体现了统一企业之间财务政策和财务规范、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条件的精神。但由于按照现行法律,外商投资企业仍需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其中福利基金部分的用途与内资企业的公益金有类似之处。为此特别做了提倡性规定,即“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经董事会确定继续提取的,应当明确用途、使用条件和程序,作为负债管理”。
 二是规定了原来由公益金安排的购建职工住房及其他福利设施支出的衔接办法,具体如下:
 1.企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盈余公积金不得列支相关支出。而经批准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的企业,应当
 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 295号)及其补充通知(财企[2000]87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2.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者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原属于公益金使用范围的内设职工食堂、医务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需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应当严格履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并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三是明确了企业公益金结余或赤字的处理政策,规定企业对2005年12月 31日的公益金结余,转作盈余公积金管理使用;公益金赤字,依次以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弥补,仍有赤字的,结转未分配利润账户,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弥补。其中,考虑到财务政策改革应尽可能减少对法律规定的影响,公益金结余应当转作任意盈余公积,赤字应先以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不足部分再以法定盈余公积弥补,这样对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影响最小。
 (二)盈余公积的用途
 1.用于弥补亏损。企业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董事会提出具体方案,报经股东大会批准。所弥补的亏损,除了企业正常经营发生的亏损外,还应包括国家政策变化和制度转换过程中形成的损失,例如实行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等改革,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清查的损失。
 2.用于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公司制企业由董事会决定,按投资者原有持股比例转增,并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国有企业由经理办公会决定,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企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的留存部分,以法定公积金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七、企业增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九条规定: “企业增加实收资本或者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由投资者履行财务决策程序后,办理相关财务事项和工商变更登记。”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增加资本和转增资本管理的规定。
 (一)企业增资的财务决策
 企业通过筹集新的权益资金增加实收资本,或者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其财务决策可以参考有关权益资金筹集决策的内容。对于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决策,还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企业是否具备转增资本的财务条件。企业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在数额上是否满足转增资本的需要,这是能否转增资本的首要条件。
 二是企业资本规模是否与资产规模相适应。如由于历史原因,企业的国有资本出资不到位,或者企业经过高速发展,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对资金的需求剧增,如果企业注册资本没有相应增加,与资产规模不相匹配,影响企业形象,这些因素会使企业产生转增资本的内在动力。
 三是企业的资本规模是否与发展速度相适应。要充分考虑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周期、企业在行业中地位。处在景气指数上升行业的企业,转增资本欲望比较强烈,有扩张的外在市场环境,可保证企业规模与企业业绩同步增长;处在景气指数下降行业的企业,业绩增长很难跟上股本规模扩大速度,特别是上市公司,如果扩大股本结构,将影响市场形象和投资者投资意愿,转增资本应当慎重决策。
 (二)企业增资的一般程序
 企业增转资本是投资者再投资行为,它将引起注册资本的增加,有时还会造成投资者的增加或者股权结构的变动,属于企业重大财务事项,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要求,履行内部决策程序。
 1.内部决策程序。公司制企业转增资本由董事会决定,报经股东会审议。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国有企业转增资本,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的规定,由经理办公会或者董事会决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主管财政机关也可以根据企业资本积累情况,直接做出以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决定。
 2.企业内部决策通过增资决议后,应当报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其增资行为才具备法律效力,其中涉及国有资本变动的,应当事先办理国有资产产权变更登记。
 八、企业取得财政资金的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
 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四)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
 (五)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取得财政资金财务处理的规定。
 (一)财政支持企业的必要性
 1.财政支持企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国有企业在几十年计划经济时期,承担了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也积累了不少体制性和政策性矛盾,如企业办社会包袱、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问题、资源枯竭矿山和劣势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问题。在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这些问题单纯依靠企业无法解决,如果国家不予支持,不仅将使国有企业失去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也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财政承担着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也承担着社会道义和公共责任,支付国有企业改革、积极解决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是财政应承担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2.财政支持企业,是应对WTO挑战,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需要。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上述情况,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积极构建起财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资金投入体系、信息监控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财政支持企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企业层面的具体表现是:东西部企业发展不均衡、大小企业发展不配套、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等。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和支付必要的改革发展成本,促进经济结构有序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财政支持企业,是建立强大、稳固财政的需要。建立强大、稳固的财政必须以全社会各类企业共同发展为基础,企业是财政收入的主来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载体,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将直接增强财政的增收基础。通过积极的财税政策,巩固老财源、培育新财源,通过支持企业发展做大经济“蛋糕”从而做大财政“蛋糕”。
 (二)财政资金的类别及其财务处理办法
 目前,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资金大致分为五大类别。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央有关财政资金就有几十项。但是,对有关财政资金一直缺乏统一、明确的财务处理原则。《通则》分门别类,对企业取得财政资金的财务处理做出了具体
 规定:
 1.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财政资金,如基本建设投资、国债投资项目等。这类资金属于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因此,应当增加国家资本,对于超过注册资本的投资则增加国有资本公积。
 2.属于投资补助的财政资金,如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补助、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补助等。这类资金是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补助,但是与前一类资金最大的区别是国家不一定以投资者身份投入,大部分时候是政府为了贯彻宏观经济政策或实现调控目标,给予企业的、具有导向性的资金。因此,《通则》规定企业收到这类资金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如果国家拨款时,明确形成的资本由某个单位持有,或者做出其他权属规定的,则按规定执行。
 3.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财政资金,如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这类资金一般是对企业特定经济活动支付的成本费用的补偿,因此,企业使用这类资金时,作为收益处理。企业在具体执行时,使用这类财政资金如果形成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应当作为递延收益,按照资产使用寿命分期确认;如果没有形成资产,则应当作为本期收益处理。
 4.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财政资金,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这类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因此,企业收到时,应当作为负债管理。
 5.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财政资金,如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非典”期间补偿民航公司的损失、关闭小企业补助等。企业收到这类资金时,作为本期收益或者递延收益处理。
 (三)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
 按照《通则》的精神,各级财政部门要按以下要求,调整、完善现行的有关资金管理办法:
 1.明确每一项财政资金的政策意图及财务处理方式。例如投资补助,拨款时要明确该项资金的权属。如果政府是从投资者的角度给予企业投资补助,那么补助对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时,应明确增加国家资本或者作为国家享有的资本公积管理,其中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在增资扩股时用于转增国家资本;补助对象是民营企业时,应由企业投资者出具承诺文件,保证财政资金作为国有资本处理,同时明确国有资本的持有单位。如果政府是以贯彻产业经济政策或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目的给予企业投资补助,那么投资补助资金应按公共财政的普惠制原则处理,形成的权益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从保障各方权益考虑,无论
 是哪种情况,投资补助均应按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增资程序。
 2.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一项资金一个办法,先有办法后使用资金;编制项目资金预算,实现项目执行的刚性约束;加大拨款条件的审核力度;加强跟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企业集团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财政资金。对于逐级下拨所属企业使用的,应当督促所属企业按规定使用并进行财务处理。
 九、债务资金筹集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依法以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的,应当明确筹资目的,根据资金成本、债务风险和合理的资金需求,进行必要的资本结构决策,并签订书面合同。
 企业筹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应当遵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自有资本比例及其他规定。
 企业筹集资金,应当按规定核算和使用,并诚信履行合同,依法接受监督。”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债务资金筹集管理的规定。
 (一)债务资金的种类
 1.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机构或者个人借人的、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资金。按照借人期限的不同,分为短期借款、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按照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形式的不同,分为信用借款、担保借款、抵押借款和贴现借款;按照提供借款人不同,分为政策性银行借款、商业银行借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和个人借款;按照还款方式不同,分为一次性偿还借款和分期偿还借款等。
 2.债券。指企业以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的债务资金。债券是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按有无担保,分为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按发行方式不同,分为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按偿还方式不同,分为定期偿还债券和不定期偿还债券;按有无利息,分为有息债券和无息债券;按计息标准不同,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按可否转换为股权,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
 3.融资租赁。按照其不同的业务特点,融资租赁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直接租赁,即出租人出资向制造商或供货商购买承租人所需的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的租赁形式。它是融资租赁的一种典型形式,我国目前的融资租赁大多数采用这种租赁方式。
 (2)转租租赁,又称再租赁,指出租人从其他租赁公司或设备制造商租入设
 备,然后再转租给承租人使用的租赁形式。
 (3)杠杆租赁,即出租人只支付购买资产所需资金的一部分(一般为20%一 40%),其余部分以欲购买的设备作抵押向金融机构借款支付来购买承租人所需的设备,然后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租赁形式。
 (4)售后租赁,即承租人将拥有的设备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再从出租人租回的租赁形式。
 4.商业信用。即在商业交易中,企业之间由于延期付款或者预收货款形成的借贷行为。其具体形式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二)债务筹资的特点
 债务筹资与权益筹资相比,具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差别。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并不是所有筹集债务资金的行为都要拟订方案,并经投资者决议。例如短期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往往属于经营者决策范畴,只需要遵循一定的内部授权制度和决策程序即可。
 2。法律法规以及债权人,对企业债务筹资一般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以控制筹资风险,保护债权人利益。例如发行债券,《证券法》限定公司累计公开发行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21号)规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总面额不得大于该企业的自有资产净值,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又如银行借款,银行对企业实行授信额度管理,综合考虑企业资产负债比例、信用情况等因素,设定企业能够取得银行贷款的最大额度。
 3.债务筹资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是资本结构中,长期负债的运用对股东收益的影响。财务杠杆水平通常以财务杠杆系数表示,它反映企业息税前盈余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增长幅度,计算公式如下: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原每股收益÷息税前盈余变动额/原息税前盈余
 =息税前盈余/息税前盈余—债务利息
 因此,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每股收益对企业息税前盈余变化越敏感。在资产总额、息税前盈余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预期每股收益(即投资者回报率)越大,但相应地,筹资风险也越大。
 4.债务筹资的风险相对权益筹资大。如果企业不能按时履行偿债义务,不但信誉受损,而且还会引发财务危机,使企业面临诉讼乃至破产的威胁。
 5.企业以借款和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一般要签订书面合同,所
 筹资金的核算相对其他筹资方式复杂,而且要诚信履行合同,切实维护企业信誉。
 (三)债务筹资风险的管理
 1.债务筹资风险的分析。债务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集债务资金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现金性筹资风险。即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它是由于现金短缺、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人的期限结构不配套引起的,是一种支付风险。
 二是收支性筹资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发生亏损,将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量,在负债不变情况下,亏损越多,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终极的收支性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算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债务筹资风险与以下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一是举债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二是现金收支调度失控;三是资本结构不合理;四是金融市场客观环境变化。
 2.筹资风险的控制。
 (1)注重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合理确定长短期负债结构。按资产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是规避现金性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购置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需要长期占用资金,则应选择长期筹资方式,如长期借款;而季节性、临时性等原因引起的短期资金需求,应用短期负债来解决。由于资产运用时间与负债偿还的期限基本一致,既可以降低回避企业债务风险,又可以提高资本收益率。相反,如果将短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的需求,企业需要举新债还旧债,将加重企业偿债的压力,面临较大的现金性财务风险;如果用长期负债满足短期资金的需求,则会造成资金浪费,提高资金成本。
 (2)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率,严格控制负债规模。收支性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结构,即资产负债比例安排不当形成的,如在资产收益率较低时安排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率,严格控制负债规模是规避收支性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
 (3)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是降低收支性财务风险的根本方法。如果企业盈利水平较高,净资产增长较快,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收支性风险。
 (4)合理预期利率,适时选用借款的种类。利率呈现上升趋势,应采用长期负债筹资,避免未来利率上升增加利息支付;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应采用短期负债筹资,减少未来的付息压力。
 (5)实施债务重组。当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无力偿还债务时,可通过与债权
 人协商,采取减免债务、降低债息及债权转股本等方式,实施债务重组,从而降低企业收支性财务风险。
 (四)资本结构及其决策
 1.资本结构的含义。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一般指长期债务与权益资本的比例。最佳资本结构是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企业所需资金总额确定的前提下,最佳资本结构即指长期债务与权益资本的最佳比例。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企业如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没有一个公认的数量化的比例标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有关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但从理论上讲,最佳资本结构是存在的,资本结构理论仍可为企业筹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导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2.资金需求量的确定。科学、合理地确定资金需求量是资本结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确定资金需求量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办法。
 (1)定性确定资金需求量。即通过召集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程项目人员和企业外的专家,综合考虑权益资本最低限额、负债资金最高限额的政策规定、项目规模和概算、企业生产经营和银行信用等情况,定性、合理地对企业金需求量作出估计和概算。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精确性较差。
 (2)定量确定资金需求量。即根据销售指标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有关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或在假定筹资量与业务量(产销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基础上,以历史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确定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其优点是预测结果科学而精确,但计算较复杂且必须具备完备的历史资料。
 3.影响资本结构决策的因素。在实践中,企业往往在资本结构不断变化中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以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在假设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状况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企业需要静态地比较分析各种资本结构方案的资金加权平均成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加权平均成本相对较小的几套方案。然后,再动态分析企业未来销售情况、成长性、资产结构和所得税税负水平,研究确定各静态方案的可行性。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企业的成长速度。一般来讲,成长较快或发展较快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必须依靠外部筹资。对这类企业而言,债务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成本,所以,成长较快的企业一般比成长较慢的企业利用较多的债务资金筹资。
 二是企业销售变动的趋势。由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作用,·企业未来销售的变动,会引起企业权益资本净利润率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发生更大幅度的变
 动。如果企业预计未来销售稳定增长,可承担较多的固定债务利息,就能较多地利用债务资金筹资。如果企业预计未来销售增长缓慢且不稳定,承担较多的固定债务利息将出现财务风险,则应较多地使用权益资金。
 三是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的资产结构也是决定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拥有较多可抵押资产的企业,如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可较多地使用债务资金;反之,则较多地使用权益资金。
 四是所得税率的高低。企业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税前列支,可抵减所得税;而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或股东的股利则在税后支付,不可抵减所得税。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高,会较多地使用债务资金;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低,则会较多地使用权益资本。
 五是行业差别。不同的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资本结构是有差异的。企业在决定资本结构时,应考虑本企业所处的行业,分析本企业资本结构同行业资本结构一般水准的差异,以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六是投资者和经营者对资本结构的态度。由单个或几个股东控制的企业,为了保证绝对控制权,一般较多利用优先股或债务筹资,而较少利用普通股筹资。如果企业的经营者敢于冒风险,就可能会利用较多的债务资金筹资,采用较高的负债比率;相反,如果企业的经营者不愿意承担风险,就可能会利用较少的债务资金筹资,较多地筹集权益资本。
 七是资本结构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这也是企业确定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负债比率如果过高,潜在的财务风险过大,将导致贷款人以及信用评估机构降低企业信用等级,从而降低企业债务筹资能力,提高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水平。
 (五)筹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的政策规定
 企业筹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应当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主要政策规定包括:
 1.国家每年公布鼓励类和限制类产业,同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安全生产、节约能耗和保护资源角度,决定关停达不到安全生产或达不到规模效应的小企业。
 2.国家特别强调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自有资金比例,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准人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从1996年开始,对各种经营性投资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集体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投资项目必须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进行建设。个体和私营企业的经营性投资项目参照执行。公益性投资项目不实行资本金制度。投资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根
 据不同行业和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交通运输、煤炭项目,资本金比例为35%及以上;
 钢铁、邮电、化肥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5%及以上;
 电力、机电、建材、化工、石油加工、有色、轻工、纺织、商贸及其他行业的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及以上。
 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具体比例,由项目审批单位根据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银行贷款意愿和评估意见等情况,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核定。经国务院批准,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可以适当降低资本金比例。200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 (国发 [2004]13号),钢铁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六)债务资金的财务管理原则
 通常,债权人对企业筹集的债务使用及其效益情况都十分关注。从企业角度,实施债务资金的财务管理,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筹集债务资金应当具有效益良好的用途,确保产生的现金流人能够还本付息。企业财务部门对筹集的债务资金要跟踪问效。对用于项目建设的,要监督项目进展情况,适时跟踪反馈。
 2.安全使用原则。企业要合理安排和使用长短期债务资金,防止出现债务风险;要严格管理和控制资金流向,防止挪用、串用;要特别防止上市公司大股东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贷款,形成新的大股东占用。
 3.规范核算原则。企业要按照会计制度等规定规范核算,不得将筹集的债务资金用于账外循环,需要资本化的利息要计人固定资产成本,不能够资本化的利息要计人财务费用。
 4.诚实守信原则。企业应严格履行借款合同,根据不同还款方式的要求筹集资金以保证及时偿还借款本息,切实维护借款的信用条件和信誉。
 十、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1.筹资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化。新《通则》引入风险控制、资本结构决策、资金成本等全新的观点和理念,将旧《通则》简单的核算管理提升为控制成本、规避风险的决策管理。同时,指导和要求企业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下,自主决定筹资规模、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实现资本结构最优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2.投资者出资方式发生变化。新《通则》在保留旧《通则》关于投资者可以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出资的规定基础上,增加了股权和特定债权两种形式。
 3.结合新《公司法》,增加了对投资者出资或增资行为的程序性规定。例如,规定企业承担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的义务。
 4.增加对企业回购股份的财务管理规定。部分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分置和股权激励时,实际上已在进行股份回购活动,新《通则》增加了相应内容。
 5.公积金管理发生变化。新《通则》取消了法定公益金的内容,对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做了更细致的规定。
 6.增加了规范财政资金财务管理的统一规定。
资产营运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章资产营运共14条,主要围绕资产结构管理,对资金调度控制、销售合同的财务审核及应收款项管理、存货采购、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对外担保与捐赠、高风险业务、代理业务、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资产损失、资产处置、关联交易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作出了规定。
 一、资产营运概述
 (一)资产营运的概念
 资产营运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资产配置和经营运作的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与收益是对资产营运的两个根本要求。因此,企业在进行资产营运决策时,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资产营运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包括现金流量管理、资产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产规范处置与资产安全控制等。
 资产营运与资本营运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很大差别的概念。资产营运的主体是企业,旨在通过不断调整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财务目标;资本营运的主体是资本持有者,旨在通过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等经济活动,实现最大的资本增值。资本营运影响着资产营运的方向、策略,企业的资产营运又对资本持有者的资本营运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特别的,企业对外投资属于资产营运行为,而相对被投资的企业,投资企业就是资本营运者。
 (二)企业资产的财务分类
 企业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股权和债权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长期股权和债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根据资产营运管理的不同需要,财务管理对资产还有以下提法:
 1.流动资产,指可以在1年或者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消耗的资产,包括
 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股权和债权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这个提法主要在研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状况时使用。
 2.速动资产,指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预付账款等流动资产之后的余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3.营运资本,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也称净营运资本或者营运资金。这个提法主要在研究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时使用,有时也指存货加上应收及预付款项减去应付及预收款项。营运资本越多,企业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三)资产营运的基本原则
 1.风险收益均衡原则。正常情况下,对某项资产而言,其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越大,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越大,而企业只需承担较小风险的资产,其带来的收益也较小。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指企业在进行资产营运决策时,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风险、收益都不一定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
 2.资产合理配置原则。资产合理配置,要求各类资产的结构比例能够使企业实现的收益最大,即资产营运效率最高。不同类型资产配置的权重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资产营运的效率高低。因此,资产合理配置是企业持续、高效经营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资产营运管理的基本原则。
 3.成本效益最优原则。指经济活动应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这是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资产营运也不例外。
 4.资产周转最快原则。资产周转,指资产从取得到实现收入或者回收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周期越短,即资产周转越快,就说明在经营周期一定(如1年)的情况下,资产占用资金取得的收益越高,或者因为资产占用资金而支付的资金成本越低。
 二、资产结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等原则和
 经营需要,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并实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
 (一)资产结构及其分类
 资产结构是企业不同类型资产之间的比例,或者不同类型资产占资产总额的
 比重。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需要分析不同的资产结构,例如,为观察资产的变
 现速度,企业可以分析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或者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之间的比例,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结构。
 正常情况下,流动性强的资产,其获利能力较差;流动性弱的资产,其获利能力强,但占用金额大,由于资金回收困难甚至失败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也大。因此,企业在进行资产结构决策时,往往关注资产的流动性问题,特别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根据这个比重的大小,可以将企业的资产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
 1.保守型资产结构,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大。在这种资产结构下,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好,从而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但因为收益水平较高的非流动资产比重较小,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也降低。因此,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都较低。
 2.风险型资产结构,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小。在这种资产结构下,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弱,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但因为收益水平较高的非流动资产比重较大,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也提高。因此,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都较高。
 3.中庸型资产结构,指介于保守型和风险型之间的资产结构。
 (二)资产结构动态管理
 企业的资产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总在保持均衡的水平。在某一时期的资产结构可能是适应企业经营需要的,但由于产业升级等引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存货或者应收款项规模变化、生产工艺以及经营战略调整、经营者更迭导致原有资产结构策略的调整等等,企业资产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或者变得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这时,企业就应当针对某些类型资产及时采取购买、更新、置换、抵押、变卖、报废等措施,对资产配置进行优化,以使资产结构调整到与企业经营需要相适应的新的状态。
 因此,合理的资产结构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一定时期优化的资产结构是暂时的,资产结构的变动是永恒的。企业应当树立资产结构动态管理的观念,随时调查、分析所处经营环境、行业竞争需要、技术进步状况、资产风险与收益的变化情况,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方针,不断地调整原有的资产结构,形成适应新形势、新局面的新的资产结构。
 三、资金调度控制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企业支付、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办理相关手续。
 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
 企业集团可以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资金调度控制管理的规定。
 (一)资金调度控制的内容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资金调度控制,是指企业按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涉及资金的筹集及流人、调集、使用及支付的各项财务活动实施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1.资金收入管理,包括银行账户控制、现金和支票收入控制、票据和有价证券控制等管理活动。银行账户控制是指企业申请开户、账户操作、账户变更和撤销等管理活动;现金和支票收入控制是指企业现钞和银行存款收付、使用和保管等管理活动;票据和有价证券控制是指企业票据和有价证券的接受和签发、登记、保管、兑现等管理活动。
 2.资金支出管理,包括银行账户控制、付款计划、付款申请、付款方式方法、付款期限、授权审批、办理付款等资金调度、支付活动的管理。资金支出管理是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防止出现差错或者挪用、贪污资金的情况,一是要明确内部资金调度条件,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和相关手续调度和支付资金。二是强化授权和审批环节工作,实现有效制约。所有银行账户的开立和销户都经过批准;涉及资金调度的各项业务,均应经主管领导按照授权审批制度审查批准后方可办理;采购合同、付款结算凭证、收款结算凭证、支付单据和支票等票据的使用,须经主管领导审批。三是要严格实行资金预算管理,年度资金预算须报投资者批准。企业调度资金必须纳入预算,不允许超预算或无预算调度资金。因特殊情况需要突破预算的,须提交预算调整报告,经有权机构审批后执行。
 3.筹资活动管理,包括授权审批制度,筹资预算或者计划的编制与审批人、办理发行人员与保管人员、计算利息人员与支付人员等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债券与股票的发行和登记的管理制度等。
 4.投资活动管理,包括授权审批制度,投资预算或者计划的编制人员与审批人员、负责办理票据转让的人员与保管人员、办理投资支出的人员与记录投资的人员等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债券与股票的取得、保管和处置控制制度,定
 期盘点制度,投资审批报告、投资协议、股票或债券的登记证明等文件管理制度等。
 (二)加强资金调度控制的意义
 资金调度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经营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涉及资金调度,如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及投资、筹资等业务循环最终都涉及资金调度。企业加强资金调度的控制管理,对保障企业资金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内部资金调度控制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或者执行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企业资金成为不法分子盗窃、诈骗、贪污、挪用的重要对象。如2004年11月30日,创维数码董事会主席黄宏生未经董事会批准,私自将上市公司款项打人自己创办的企业,涉嫌盗取公司资金4800多万,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公司法》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挪用公司资金,不得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通则》进一步要求企业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并且要求依据有效合同或合法凭证支付或调度资金,从制度上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企业资金收付频繁、业务量大。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缺乏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淡薄,造成资金规模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一些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制度,导致整个集团财务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营效益的瓶颈。
 3.控制财务风险。一些企业由于资金调度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引发了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资金链断裂,被迫停产、关闭或破产等财务风险。据统计调查,我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5年,这种“短命”现象与作为企业“血液”的资金循环不畅或供应不足有很大关系。企业规范资金调度行为,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和控制措施,可以防范财务风险。
 (三)建立健全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2号)、《外汇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11号)、《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银发[2005] 16号)和《支付结算办法》(银行[1997]393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与其业务特点和现金流相适应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实行资金预算管理,
 做到统一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资金。
 2.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资金的支付申请与批准支付、收付与记账、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及银行印鉴管理、票据管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与出纳等岗位职责,应当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
 3.现金的保管与盘点制度,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人银行,并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4.银行存款定期核对制度,安排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并编制调节表,使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一致。
 5.印鉴保管和使用制度,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实行印鉴分离,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6.票据保管和使用制度,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7.文件记录管理制度,对货币资金的收支活动形成完整的文件记录,主要是各种授权审批文件、货币资金收支记录、现金盘点记录、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并应做好保管工作。
 8.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货币资金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监督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支付印鉴的保管情况、票据的保管情况等。
 (四)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的规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非法向境外调度资金的现象也呈增长趋势。为加强对外资金调度的控制和监督,《通则》特别强调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
 1.外汇管理的基本概念。
 (1)外币,是指人民币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目前,国际上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有50多种,我国对外公布的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有20多种,主要包括美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欧元、日元、港币等,可供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以及结算使用。
 (2)外汇,是指一国对外结算使用的以外币表示的各种支付手段,包括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及有价证券,如银行存单、商业票据、公债和股票等。
 (3)汇率,也称汇价或外汇价格,是一国单位货币能够购买他国货币单位的
 数量。汇率标价方法可分为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指以1单位 (或100单位)的外币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币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间接标价法是指以1单位的本币所能换到的外币数额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
 (4)汇率制度,是确定汇率的重要因素,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通过不同货币的含金量对比,制定不同货币汇率的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按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供求关系确定汇率的制度。我国自2005年 7月2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外汇账户管理。企业外汇账户的管理,应当执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06]19号),具体规定如下:
 (1)企业凡已经开立过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如需开立新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可持开户申请书、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直接到外汇指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凡未开立过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应持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先到外汇局进行机构基本信息登记。
 (2)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保留外汇的限额,按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 80%与经常项目外汇支出的50%之和确定。对于上年度没有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且需要开立账户的境内机构,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初始限额为不超过等值 50万美元。
 (3)企业有真实贸易背景且有对外支付需要的,可在开户银行凭《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外汇管理法规规定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提前办理购汇,并存人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
 3.外汇支付管理。企业对境外支付外汇,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主要是:
 (1)对境外机构支付等值5万美元以下(含5万美元),对境外个人支付等值5千美元以下(含5千美元)服务贸易项下费用的,企业凭合同(协议)或发票(支付通知书)办理购付汇手续。
 (2)企业通过互联网等电子商务方式进行服务贸易项下对外支付的,可凭网络下载的相关合同(协议)、支付通知书,加盖印章或签字后,办理购付汇手续。
 (3)对法规未明确规定审核凭证的服务贸易项下的售付汇,等值10万美元以下(含10万美元)的由银行审核,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由所在地外汇局审核。
 (4)国际海运企业(包括国际船舶运输、无船承运、船舶代理、货运代理企业)支付国际海运项下运费及相关费用,可直接到银行购汇;货主根据业务需要,可直接向境外运输企业支付国际海运项下运费及相关费用。
 (五)企业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容易因较长的管理链,造成企业规模扩张与资金供应能力不相称,各成员企业自行其是,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集团由总部统一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资金,有利于强化成员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调剂和平衡集团内部资金,加强对成员企业的财务监控能力,减少外部贷款的规模,降低集团财务费用,提高集团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1.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1)资金集中合法原则。企业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
 (2)资金结构优化原则。不同产品的资金投入应保持合理的比例,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投入应当有效均衡,并根据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尽可能将资金投放到盈利能力较高的项目上,使企业集团资金结构最优化。
 (3)资金调度及时原则。资金调度必须迅速到位,以满足成员企业的资金需求。
 (4)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企业集团必须在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寻求均衡,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
 2.相关政策规定。近年来,国家对企业集团,特别是针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例如: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国办发[2000]64号)提出:“实行母子公司体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应当通过法定程序加强对全资、控股子公司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健全统一的资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结算中心的功能,对内部各单位实行统一结算。”
 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规定,母公司的管理职责之一,就是实行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依法管理子公司投资、融资事项。
 3.企业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主要是由资金使用权集中度来决定的。随着企业内外部财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 
 一是高度集权模式。即所有资金活动都集中在企业的集团总部,实行统一管理,资金使用需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和有效的控制监督手段。适用于新设企业集团、坚持主业经营的企业集团、连锁店企业集团和规模不大、财务监控能力强大的企业。
 二是相对分散模式。即集中控制重大投资权、对外融资及纳税,成员单位集中开户,使用权分散,各成员单位对存放在集团的资金使用完全负责。适用于相对复杂、规模较大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且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在经营上有
 较大差异的情况,包括事业部制管理的企业集团、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企业集团。
 三是松散管理模式。即企业集团的成员采用类似银行往来结算中心的做法,开立内部结算账户,存放准备金,以保证结算顺利,成员的资金有较大的自由度。主要适用于多维组织结构的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与集团架构相匹配的资金管理模式,以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资金管理需求的变化。在实践中,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操作方式:
 (1)结算中心,是设置于母公司内部的职能部门,其业务涵盖资金管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运作和计划等。一般模式是:集中统一管理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统一对外融资和纳税;集团成员单位有偿使用流动资金,通过结算中心办理内外结算业务。
 (2)财务中心,是对集团所有成员单位的财务和会计业务进行管理的母公司内部职能部门,是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一种形式。财务中心是一种高度集权化的资金管理方式,其重要功能就是强化对成员单位采购、生产、仓储、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的财务控制,优化业务流程。它对企业财务基础条件要求较高,要求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配合。
 (3)模拟银行,或称内部银行,是将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
 (4)财务公司,是以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和模式与结算中心类似,只不过它是一个独立核算的法人,而非母公司的内部职能部门。它可以把资金运作引发的财务 险外部化并进行有效控制,但由于它要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有时候会影响对集团资金运作决策的贯彻力度。财务公司的设立、变更、业务范围、监督管理与风险控制等,应当遵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200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号)。
 四、销售合同的财务审核以及应收款项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和审批权限,实行财务监控。
 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评估客户信用风险,跟踪客户履约情况,落实收账责任,减少坏账损失。”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销售合同的财务审核以及应收款项管理的规定。
 (一)企业销售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
 销售合同可分为一般销售合同和特殊销售合同。其中,特殊销售合同又可分为开口合同和合同金额超过规定金额的重大合同。销售合同是企业内部据以确认收入、发出货物、催收账款等的重要文件,为了杜绝违法或者无效的销售合同,防止经济诈骗和经济纠纷案件的发生,降低或避免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服务过程中承担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除了由法律部门对销售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财务审核制度,对销售合同将给企业带来的收入、成本、经营风险等问题,进行经济性审核。其具体内容包括:
 1.明确合同审批的权限。设定审批权限时,要考虑合同的类型以及金额大小,例如,对重大经济合同应实行集体审议制度。此外,还应遵循法律法规对关联交易等特殊情况下合同订立的一些特殊规定,防止发生经营损失。· 2.明确合同审核的业务流程。通过规定审核程序,以及分离不相容职务,实现有效约束和监督。
 3.明确合同签订过程中财务审核的内容和关注重点。如标的数量及价格条件、销售金额是否满足企业盈利的需要,付款条件、期限和方式是否符合控制经营风险的要求,对方企业信誉和信用是否符合企业信用政策的规定,价格外的费用收支是否符合财务规定,等等。
 4.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财务审核,实行财务监控。例如根据合同发货、开具发票、接收货款、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时,都要分别进行财务审核,防止出现技术性差错。
 5.明确合同修改和解除、终止的审批权限和流程。合同订立后,不得随意变更和修改。如有特殊情况需变更或修改的,应重新履行财务审核手续。涉及经济赔偿的,赔偿前还应办理相关财务事项。
 (二)客户信用风险评估
 1.信用风险的概念。信用是在商业交易中,企业之间由于延期付款或者预收货款形成的借贷行为。对销售企业而言,给予对方的信用是允许其延期付款形成的应收账款;对采购企业而言,给予对方的信用是向其预付货款形成的预付账款等。信用风险是在以信用关系为纽带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采取信用销售政策的企业,信用风险表现为客户到期不予付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客户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提出提出修改付款条件,也可认为是信用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从客户资信调查、信用风险评估、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授予等环节,实行全面监督和控制。
 2.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信用风险评估是企业对客户信用的整体评价,主要
 包括两个方面,即研究客户的还款意愿和偿还能力。分析还款意愿主要是考察债务人的品格;分析偿还能力则是考察债务人的经济前景。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很多,下面是常用的三种方法。
 (1) “五C”信用评级法。即评估客户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 (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条件 (Conditions)。
 品质是指客户履行其付款义务的态度,对客户的品质评估一般以其以往的付款记录为依据。
 能力是指客户的偿债能力,企业可根据一些财务指标进行评估,如客户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分析财务指标时要注意客户流动资产质量的好坏,如应收账款是否正常,存货是否存在过多、过时或质量下降等影响其变现能力或支付能力的情况。
 资本是指客户的财务实力或经济实力,当企业决定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时,对客户经济实力的了解尤为重要。
 抵押是指客户无力偿还债务或拒绝偿还债务时,能够用作抵押的资产,对初次进行交易不熟悉的客户,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抵押品更显得重要。
 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各种外在因素,如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否面临法律诉讼,经济环境好坏,这些条件发生时会对客户付款产生什么影响,客户会怎么做,都需要企业进行了解,特别是客户在过去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
 (2)信用评分法。这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统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一些变量。如外国某知名公司分析影响客户即期付款的因素时,主要考察利息保障倍数、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经营年限等变量,并给有关变量确定相应的权数,计算反映客户信用质量的评估分数。其公式为:
 信用评价分数=3.5×利息保障倍数+10×速动比率-25×资产负债率 +1.3×经营年限
 采用这一评估方法的标准是:评估分数低于40分,表明信用风险大;40- 50分之间为平均风险;高于50分说明风险较小。
 (3)借助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力量。客户信用等级可以通过信用机构取得。信用机构关注的主要因素有:行业风险、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其中行业风险是评级决策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按照国际惯例,企业信用一般分为三级九等,即A级、B级和C级,AAA、AA、A、BBB、BB、B、CCC、CC、C九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信用风险水平。通常认为,对A级以上的企业授予信用是安全的。
 3.制定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限额、收账政策等。经营
 者在进行信用决策时,应当贯彻成本效益最优原则,确保信用销售的成本,如收账成本、坏账损失等,不会超过信用销售带来的收益,如销售量增加带来的利润。因此,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收账的管理成本,因增加应收账款而需要进行融资的成本,实施信用政策而产生的节余或额外成本,信用政策的实施方式,严格与宽松信用政策对企业销售额和总利润的影响。
 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一是要估计信用政策变动产生的增量销售;二是要估计与增量销售相关的增量成本,两者之差即估计的增量营业利润;三是要扣除与增量销售相关的坏账损失;四是要扣除机会成本,即经营资金被应收款项占用而丧失的收益。这样,才可以确定信用政策是否能产生净利润。根据对给予客户信用的风险收益分析,企业可以决定是否给予客户赊销的待遇以及赊销的最高额度和还款期限。通常对新客户的信用限额开始时要低些,随着收账经验的积累和对客户付款情况的了解,再逐步提高信用限额;对重要客户要专门建立一个财务信息档案,并定期查阅,甚至专门派人进行实地考察,以获得该客户的第一手资料。
 (三)加强应收款项管理
 应收款项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应收款项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营运能力,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例如,四川长虹因合作伙伴美国APE×家电进口公司拖欠4.6亿美元巨款,遭受了巨大的坏账损失,就是应收账款管理失控的结果。按照《通则》以及《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513号)等文件的规定,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
 1.做好信用管理。企业应当制定可行的信用政策,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根据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信用政策。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实行黑名 制度,是企业实行信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做好信用风险评估和控制,是企业合理确定信用销售额度、有效控制坏账损失的基础工作。
 2.建立应收款项台账管理制度。企业应当设立应收款项台账,详细反映内部各业务部门以及各客户应收款项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其每笔账龄等财务信息。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对债务人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定期编制应收款项明细表,向企业管理人员和有关业务部门反映应收款项的余额和账龄等信息,及时分析应收款项管理情况,提请有关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企业坏账损失。
 3.建立应收款项催收责任制度。企业应当依法理财,对到期的应收款项,应当及时提醒客户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款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对重大的逾期应收款项,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对于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造成逾期应收款项的,应当在内部以恰当方式予以警示;造成坏账损失的,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绩效工资。
 企业在追索逾期应收款项过程中,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支付给专门收账的机构或人员的劳务费用、诉讼费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不得挂账。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对逾期应收款项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的,根据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可以将折扣部分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4.建立应收款项年度清查制度。年度终了,企业必须组织专人全面清查各项应收款项,并与债务人核对账目,做到债权明确、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需要指出的是,与应收款项相对的是应付款项,清查企业作为债权人的应收款项时,对企业作为债务人的应付款项也应一并清查,将对方(债权人)没有追索并超过诉讼时效的逾期应付款项,予以核销,转入当期收益。
 5.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企业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应当作为坏账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坏账损失的确认及其处理程序,详见本章第十三部分。
 6.建立应收款项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应收款项管理混乱的,或者恶意经营导致坏账损失的、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企业资产的、随意核销应收款项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或者在资产重组中,逃避应收款项追讨责任导致资产流失的、擅自核销国有资本的,主管财政机关或者投资者有权予以纠正;对于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有关责任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追究责任。
 五、存货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规范存货采购审批、执行程序,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内部审批制度支付货款。
 企业选择供货商以及实施大宗采购,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进行。”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存货管理的规定。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包括企业持有可供出售的商品或产成品,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半成品,可供生产经营耗用的各种材料等。一般而言,企业存货种类较多、在流动资产中占比重较大,且渗透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持续不断地被销售、重置或耗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存货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企业的资金占用以及资产营运效率,对企业财务状况有很大影响。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适合业务特点的存货管理制度,包括存货采购及验收入库制度,存货领用制度,库存存货的保管制度,存货的发出制度,存货盘存制度等。其中,重点是规范存货的采购及付款环节,防止“病从口人”。
 (二)存货采购及付款的内部控制
 1.授权审批控制,包括请购申请审核,采购合同的授权和审批,支付货款的审批等。企业所有的采购报价、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办理活动,一般都应当在授权范围内经审批后方能进行。对突发性或临时性急需物品,也可以先采购,再办理请购报批手续。
 2.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采购执行与采购合同审批,采购执行与货物验收入库,采购执行与付款审批,采购、保管、付款与记账、存货保管与账簿登记等岗位职责,应当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
 3.文件记录控制,通过采购环节形成的请购单、采购合同、验收单、退货单、付款申请单、付款记录、采购分类账、应付账款分类账等文件记录的复核、保管,对存货实施控制。
 4.实物流转和保管控制,围绕存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企业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和保管进行严格控制,包括存货采购及入库控制、盘存控制、验收控制、发出审批控制、接触限制、安全保障措施、定期清点等。
 (三)存货管理的常用方法
 1.经济批量与最佳订货周期的确定。存货成本包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它随着订货批量大小的变化互为消长。存货管理的一项重大内容,就是要确定存货成本最低时的采购批量,即经济批量,又称经济订货量。经济批量的确定,可以借助存货基本数学模型,而存货基本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使用一般都有前提条件。因此,经济批量的确定方法不止一种,常见的有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和改进模型、图示法、公式法等。
 企业一定时期的存货总需求量已知的情况下,在经济批量确定后,就能够进一步确定最佳订货次数和订货周期。
 2.归口分级管理。存货的归口分级管理是存货日常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1)财务部门对存货资金统一管理,以促进供、产、销之间的相互协调,加速周转。财务部门的工作包括测算存货资金占用数额,编制存货资金使用计划;将计划指标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个人;对存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考核等。
 (2)根据存货的实际流转、保管和使用情况,按资金使用、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确认供、产、销各环节存货的归口管理部门。
 (3)各归口管理部门进一步将存货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分解到下属的单位或者个人。
 3.存货质量管理。存货质量指存货的实物质量、流动性和收益性等特性。例如,按实物质量,可将存货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和等外品;按销售状况,可将商品或产成品分为畅销、平销和滞销三类。通过对存货质量进行分析,可以摸清存货的质量水平,了解适销情况,找出问题,便于改善购销状况,优化库存结构,加速存货周转,降低存货成本,提高效益。
 在存货质量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权衡利弊,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对滞销、变质存货灵活进行降价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建立存货减值准备,避免意外损失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严格采取责任控制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存货ABC分类管理。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可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最重要的存货确定为A类,实行重点控制;一般的存货确定为B类,进行次重点控制;不重要的存货确定为C类,只作一般管理。一般采用的标准是金额和品种数量,金额是主要标准,品种数量仅供参考,按照企业自己划定的标准,通过列表、计算、排序等具体步骤,确定各类存货所属类别。通过存货分类管理,可以使企业分清主次,进行有效而经济的管理和控制。
 5.零库存管理。平衡存货进、存、销过程中形成的内部供应和需求关系,是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当供需在任何时候都相等时,企业即实现了零库存管理。零库存管理可以免去存货储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以及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零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形成賴续同步运行过程;消除企业内部等待和准备的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所有浪费;制定一份高度协调、完整的存货供需计划;与供应商形成紧密关系,只有在使用之前才要求供应商送货;实行精细管理和控制,限制供应商的数目;实现电子数据实时互换,等等。在企业实践中,绝对的零库存是理想状态,基本难于实现,但这种存货管理理念仍应得到重视和应用。
 (四)招标方式在存货采购中的运用
 在存货采购中采取招标方式,通过多个供应商(投标人)之间的竞价博弈,可以有效地消除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企业以较低的价格、较优的质量购进存货。相对于通过一般的询价或者“货比三家”确定供应商的方式,招标方式更为有效。但是,招标的成本及其法律风险与普通方式相比更高。因此,企业在招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其成本效益问题,一般在进行选择长期合作供货商或者大宗采购等重大采购决策时,采取招标方式才更为划算。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境内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等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根据《合同法》等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只要企业认为有必要,就可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
 六、固定资产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购建、使用、处置制度。
 企业自行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并由投资者审议批准。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投资者审议批准。
 企业购建重要的固定资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或者一个经营周期、价值超过一定标准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对于多数企业来讲,它在资产总额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管理得当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失控将会导致重大损失。因此,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很有必要。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企业一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授权审批。对于新建、改扩建、购置等引起固定资产增加的行为,以及
 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对外出租出借、出售、报废、清查损失等引起固定资产减少的行为,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授权审批制度,按规定申报审批。
 2.职责分工。固定资产的购建或处置申请与审批、购置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购置与验收、实物管理与会计记账等职责,应当分别由不同部门或者个人承担。
 3.固定资产预算。通常,大型企业应编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运用资金的年度预算,纳入财务预算管理。小企业即使没有正规的预算,也要为固定资产的购建事先制订计划。
 4.文件记录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凭证和记录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各项增减变动能及时如实人账反映。凭证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通知单、验收单、调拨单、处置审批单、封存单等,记录包括固定资产台账、明细账、总账等。
 5.实物管理。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编号和标签以及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清查盘点,并相互核对实物与固定资产卡片和明细账,验证核实账面各项资产的真实性,监控固定资产存放与使用状况。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固定资产购建制度,一般包括申请、审批、实施、付款等内容,明确职责分工及其权限、责任。
 (1)购建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和投资计划提出申请。
 (2)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购置申请,会同财务、综合计划部门核实企业的资产需要量,在综合平衡基础上确定支出限额,并作为财务预算的投资支出,决定现金需要量。
 (3)设备管理部门依据批准下达采购通知单,采购部门办理采购事项,设备管理部门验收、安装并调试固定资产。
 (4)财务部门按财务预算和采购计划,审核验收单、发货票等,确认无误后,通知出纳按规定付款,并进行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制度,主要规定保管、使用、维护的方法、程序和责任,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通常,企业实行固定资产定号、保管定人、使用定户(即最基层的单位)、建立保管卡的管理方法,并按照谁用、谁管、谁负责维护保养的原则,把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责任落实到使用人,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
 3.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采取封存、报废、出售、出租、投资等措施,对固定资产退出生产经营过程的行为进行规范。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应当遵循提出申请、经济和技术鉴定、财务审核、上报审批、退出清理、登记人账等程序,并明确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三)固定资产折旧管理
 1.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固定资产折旧是对资产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者构成企业费用的价值的补偿,具体表现为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固定资产总价值系统地分摊到各期的成本或费用之中。根据《通则》的规定,企业可以自行制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其内容应包括固定资产的分类,使用寿命或预计工作量和预计净残值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等。
 企业应当对所有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人账的土地除外。在实际执行中,企业一般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应计提折旧。
 企业可以分类别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办法,对单位价值很大或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固定资产,也可以逐一确定其折旧办法。在技术进步日益加速的科技环境以及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单纯依靠经营者及有关部门人员的判断,可能难以保证折旧办法的合理性。因此,在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时,企业可以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征询诸如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
 固定资产折旧在成本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企业利润水平和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水平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重要的财务决策,折旧办法必须由投资者审议批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企业应当说明理由,重新履行审批程序。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金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龄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或者:
 年折旧额=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龄×100%
 (2)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和年限平均法同属直线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当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以及按直线法计算的折旧率的双倍,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净值×年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分数的分子为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分母为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合计。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合计
 或者: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属于典型的直线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典型的加速折旧方法。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率的难点,在于确定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或是其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二是预计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的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的自然侵蚀等;三是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四是法律或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此外,还应结合不同固定资产的性质、消耗方式、所处的环境等因素作出恰当的判断。
 3.加速折旧方法的运用。目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113号),国家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的企业或固定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类:
 (1)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的机器设备;
 (2)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项目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的机器设备;
 (3)证券公司电子类设备;
 (4)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
 (5)外购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不允许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对符合上述加速折旧条件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四)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即企业购建固定资产以及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企业购建金额较大或是对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固定资产,或者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均属重大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企业应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法律限制、市场供需状况、企业发展战略、投资回报、资金筹集、技术与管理、财务与经营风险等方面,对投资方案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投资回报与资金筹集,是可行性研究应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研究,一般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即使不是财务部门主导,也应当充分听取其意见。必要时,企业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或者征询专业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程序。
 (1)投资项目的提出。一般来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出的项目,多数是投入规模较大和历时较久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如兴建厂房、引进成套生产线;部门及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提出的项目,主要是战术性投资项目,如生产部门提出更新设备等。
 (2)投资项目的初审。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论证可能的方案,例如是自制还是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外部单位供应;审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劣。多个部门或人员同时提出多个投资项目时,还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排出优先顺序。
 (3)投资项目的决策。初审结果应当按照内部审批制度,提交投资者或经营者讨论、审批。由于个体决策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独断专行等问题,重大决策时应当尽量采取集体决策的形式,召开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进行讨论和决议。
 (4)落实投资项目执行责任。投资者或经营者作出决策后,应当进一步落实执行责任,明确由哪些部门及其人员根据决策结果,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这是区分决策和执行责任的重要环节,能够避免投资失败后各方推诿责任的问题。
 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实施与监控。要求有关部门及人员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是落实执行责任的有力保障。主要内容包括:内
 部调度资金或者外部筹集资金,保证项目资金到位;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项目;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对完成的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和绩效评价,落实执行责任。
 (五)在建工程管理
 企业的在建工程包括固定资产新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在建工程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是,一些企业不按规定办理竣工决算,导致完工项目不能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影响后续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针对这种现象,《通则》特别强调,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因此,对于已达到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按照估计的资产价值人账并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资产价值,但已提折旧不需再调整。
 此外,承担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的国有建设单位,以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非国有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印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 724号)等规定,加强对在建工程的核算和管理,并做好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七、对外投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批准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的责任。
 企业对外投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企业投资权益,实施财务监管。依据合同支付投资款项,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批制度执行。
 企业向境外投资的,还应当经投资者审议批准,并遵守国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外汇管理等相关规定。”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的规定。
 (一)对外投资及其分类
 对外投资是企业将货币资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然后通过从其他单位获取利息、股利等形式,实现经营规模扩张和资产增值的行为。它是企业常用的一种资本营运手段。按照不同标准,对外投资可以作如下分类:
 1.按投资形式不同,对外投资可分为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混合投资和基金投资四类。
 股权投资是为获取另一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进行的投资。其特点是:一般没有
 确定的投资回收期和股利收入,投资只能通过证券市场等产权市场转让,而不能从被投资企业中直接抽回;投资者有权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风险较高。一般情况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是为了获得另一企业的控制权,或者看好另一企业的发展前景,认为股权投资能获得较高回报。
 债权投资是为取得债权进行的投资,如购买国库券或其他企业的债券,委托银行向其他企业贷款等。其特点是:一般有固定的投资回收期和利息收入;投资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以多种方式予以转让而获得现金,例如卖出债券、以债权向银行贴现贷款等;投资者无权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的风险较小。债权投资的目的一般是在减少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并可以按期收回本息。
 混合投资是企业通过购买混合性证券,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进行的投资。它兼有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性质,投资风险低于股权投资而高于债权投资。
 基金投资是企业以现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份额进行的投资。
 2.按投资的期限不同,对外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是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的投资。长期投资是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即企业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1年以上的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3.按投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将资金及非货币资产直接投资于另一企业,并参与其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种投资活动。间接投资是企业用资金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而不直接参与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种投资活动。
 (二)对外投资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与授权审批制度,是规范对外投资财务管理行为,防范资产损失的有效手段。
 1.职责分工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对外投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对外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投资交易业务处理与会计记录。
 2.授权批准制度。企业应当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超越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批准意见办理对外投资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对外投资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3.对外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对外投资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集体审批程序、越权审批和不按规定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部门及人员,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投资收益的财务评价方法
 投资收益的高低,是对外投资决策的核心标准。项目投资收益的财务评价是资产营运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投资收益财务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评价方法,又称非贴现评价方法,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另一类是动态评价方法,又称贴现评价方法,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时,一般重点考察动态评价方法,而以静态评价方法为辅。
 1.静态评价方法,常见的有投资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1)投资回收期法,是根据投资项目收回投资总额所需时间的长短评价项目的方法。投资回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回收期越短,项目越有利。其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回收期以后的收益。当决策者重点关注项目风险和流动性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因为理论上,项目能够越快回收,投资风险越小。
 (2)会计收益率法,是根据投资项目年平均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比的高低评价项目的方法。其优点是体现了项目的成本收益关系,其缺点是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2.动态评价方法,是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并将预测的各期现金流量折算为现时价值后再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类方法计算相对精确、全面,且考虑了项目整个投资期的收益情况,但计算较为复杂或困难,一般用于对投资项目的详细可行性研究。常见的有:
 (1)净现值法,即通过计算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人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来评价投资收益的方法。计算净现值(简称NPV)时,先确定贴现率(即项目投资占用的资金成本),再用贴现率将投资期内每一年的现金流量分别折算为现值,然后比较现金流人和流出的总现值之差。这个差额大于、小于、等于零的情况下,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分别高于、低于、等于贴现率。
 (2)获利指数法,即通过未来现金流人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之比来评价投资收益的方法。获利指数(简称P1),又称盈利能力指数、现值指数。该比率与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成正比,在大于、小于、等于1的情况下,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分别高于、低于、等于贴现率。
 (3)内含报酬率法,即采用能够使未来现金流人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进行评价的方法。内含报酬率(简称IRR),即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反映的是项目本身的投资收益率。该比率应当大于企业的资金成本,否则项目就不可取。
 除了以上两类方法,还有相对估价法(如托宾Q值)、期权估价法等。
 (四)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对外投资容易成为转移资产、逃废债务的手段,也是目前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和投资者权益受损的渠道之一。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特别是要做好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将财务管理的环节前移至对外投资业务发生之前。
 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必要时可以借助中介机构或者有关专家的力量,研究论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政策条件。企业的投资项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74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指导社会投资方向;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将配套提出加强和改进银行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当前列入禁止类目录的原则是: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严重;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投资的项目;列入限制类目录的原则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新上项目对产业结构没有改善;工艺技术落后,已有先进、成熟工艺技术替代;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及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投资的项目。
 集团成员企业对外投资,还应研究是否符合集团统一的发展战略和有关内部制度的要求。
 2.产业、行业背景。包括生命周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进入壁垒高低、市场容量、整体发展速度等。
 3.目标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竞争力分析。包括主营产品是否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产品的开发周期、市场潜力、产业化情况,市场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及市场份额调查,企业拥有技术的领先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的完善性,管理层素质和水平等。
 4.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主要对企业历史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预测。
 5.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评估。确定企业获得项目收益的形式、手段和时间表;选择合适的财务估价方法,对投资项目的收益额与收益率进行评估;分析、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市场和竞争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技术研发和生产风险、退出风险、财务风险,并研究应对措施。
 6.投资所需资金的筹集方式及资金成本评估。根据企业的资金预算,比较各种资金筹集方式及其成本。
 (五)对外投资的财务监管
 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实施后,财务部门应当依据投资协议支付款项,办理相关资产的转移手续,正确核算对外投资,并对投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企业应当做好财务监管的主要工作如下:
 1.落实职责分工。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互相制约,是落实职责分工,建立对外投资财务管理机制的要求。如投资实施计划编制人员与审批人员相分离;负责投资业务处理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相分离;证券保管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相分离;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的人员与负责证券盘点工作的人员相分离等。
 2.对目标企业的管理。对于股权投资,应当针对具体情况,决定参与项目管理的方式和参与程度,例如是否参加董事会、委派财务总监或者派人员出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财务部经理等。
 3.投资业务文件记录的控制。企业对外投资凭证有股票(股权证明)、债券、国库券等多种形式。为及时、完整地反映对外投资情况及其变动状况,应当妥善保管投资协议、审批文件、投资凭证等,设立对外投资台账、明细账、总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对账,确保投资业务文件的完整性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4.对外投资转让的控制。为确保企业对外投资的安全,对外投资的转让行为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转让所得资金必须及时人账。股权投资转让的财务管理,详见本书第六章收益分配部分。
 5.投资项目的检查和评价。企业应当检查和评价对外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重点检查各项资产是否按照投资方案投出;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的投资收益是否及时进行处理;投资权益证书和有关凭证的保管与记录情况是否完备;对外投资的转让、处置是否经过集体决策并符合授权批准程序;投资所得收人是否及时人账。
 (六)境外投资的管理
 企业境外投资涉及向境外汇出资金,以及投资回报向境内汇人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针对境外投资项目或者举办境外企业、外汇、财务管理等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企业应当遵照执行。
 1.“走出去”战略。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实施对外开放,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采取各种形式“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包括开展境外投资办厂、境外加工贸易,带动设备、技术、原辅材料出口;充分利用国外矿产、森林、渔业、农业等资源,开展资源性开发和农业合作;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营销、物流网络,提升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水平,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促进成套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采用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设立境外企业,直接快捷地进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到境外上市,发行
 股票、债券,开展资本运营;在国外设立咨询服务分支机构等。
 2.境外投资核准管理。根据《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的规定,国家对境外投资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项目实行核准或备案管理。资源开发类项目中方投资额3000万美元及以上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中中方投资额2亿美元及以上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除了资源开发类项目之外,中方投资用汇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中中方投资用汇额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中方投资额3000万美元以下的资源开发类和中方投资用汇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其他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核准权不得下放。中央管理企业投资的中方投资额3000万美元以下的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和中方投资用汇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其他境外投资项目,企业可以自主决策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根据《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2号)的规定,国家对境内各类法人及其通过在境外控股的企业或机构,在境外进行的投资(含新建、购并、参股、增资、再投资)项目实行核准管理,总投资(包括增资额)1亿美元及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限制类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其中,总投资5亿美元及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总投资1亿美元及以上的限制类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项目申请报告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总投资1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项目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其中,限制类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此类项目的核准权不得下放。
 根据《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 (2004年商务部令第16号),企业通过新设、收购、兼并、参股、注资、股权置换等方式,在境外设立企业或取得既有企业所有权或管理权等权益,按照是否属于中央企业,分别由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进行核准。
 3.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企业向境外投资,在向审批主管部门申请前,由外汇管理机关审查其外汇资金来源;经批准后,按照国务院关于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规定办理有关资金汇出手续。企业因境外投资获得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调回境内,卖给指定外汇银行或者存人企业开立的外汇账户,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外汇擅自存放在境外。
 近几年,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呈逐步放宽趋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的《关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35号)、《关于调整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 (汇发[2006]27号),自2006年7月1日起,境内投资者到境外投资所需外汇,可使用自有外汇、人民币购汇
 及国内外汇贷款,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再对各分局(外汇管理部)核定境外投资的购汇额度。境内投资者的境外投资项目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按照现行外汇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外汇资金购付汇核准手续。
 4.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我国境外投资的财务管理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即财政部统一制定境外投资的财务管理制度,主管财政机关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开展本级境外投资的财务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外字[1996]215号)的规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1)投资单位对境外企业发生的迁移、合并、分立、终止、撤资、撤股、资本变更以及购建固定资产、出售长期资产、以不动产作抵押申请贷款等事项,应当建立必要的审批制度;
 (2)对经批准经营外汇、期货、有价证券和房地产等风险性业务以及对外长期投资等事项,要合理确定经营限额并实行授权经营,必要时应建立审批制度;
 (3)投资单位应严格控制境外独资和控股企业的对外担保行为,对其财务往来和现金收支建立必要的“联签”制度;
 (4)对规模较大的独资和控股的境外企业,投资单位应当选派财会主管人员。
 八、无形资产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通过自创、购买、接受投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依法明确权属,落实有关经营、管理的财务责任。
 无形资产出现转让、租赁、质押、授权经营、连锁经营、对外投资等情形时,企业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理确定交易价格。”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规定。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非实物、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特许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商誉等。
 商标权是企业对特定商品或服务使用特定的名称、图案、标记的权利。商标是企业凸现其商品或服务特色的重要手段,它能使享有人获得较高的盈利能力。
 专利权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对作出的发明创造拥有的独占权和专有权。它一般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形成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专有技术也称非专利技术,是指企业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先进技术、资料、技能、知识等。
 特许权是企业据以开展特定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例如连锁餐饮经营权、矿产资源勘探权开采权等。
 土地使用权是企业依法享有的土地使用、收益的权利。
 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出版、发行等专有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企业作为著作权人,其作品包括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计算机软件等作品。
 商誉是企业由于历史悠久、在客户中享有较高信誉、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管理具有特色等各种原因形成的、高于同行业一般获利水平的盈利能力。通常说的晶牌价值,就是商誉的一种典型体现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出于稳健性等考虑,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及其价值计量与属于财务管理对象的无形资产,不完全一致。例如,对企业自行研发形成的专利权,按会计制度规定,只能将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即专利权的账面价值按开发成本确认,既非研发全过程投入成本,也非其市场价值。又如,按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在合并时,才可按并购企业支付的合并成本大于其取得的被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确认商誉。但是,商誉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就已存在,且其价值不一定需要通过合并价格才能得到承认。概而言之,企业会计制度确认的无形资产,一般只是企业实际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一部分。但是,无形资产对企业具有特殊经济价值,而且相对于有形资产更容易流失。因此,企业不能因无形资产没有在账面核算便忽视其管理,相反,应加强对这些账外资产的管理,落实经营和管理的财务责任。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方式,主要是自主研发、以现金购买、以非货币资产换人、重组取得、接受投资、接受捐赠等。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家有关政策,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创方式获得无形资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加大,企业自主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将逐步增加,导致企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将主要来源于知识性的无形资产。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无形资产具有有形资产不可替代的经济作用,它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营销,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根据其层次类别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实现超额收益;建立财务监控体系,防止资产权益受损。
 (二)无形资产权属的确认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无形资产权属确认的问题不断出现,如企业职工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界限划分问题等。企业进行无形资产
 转让和投资、使用和维护、收购和处置等行为时,权属明确也是避免后续法律和经济纠纷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要求,确认无形资产的权属。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 (财企[2006]383号),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依法划清企业职工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界限。对于以下情形之一取得的技术成果,应当归属企业所有:
 1.职工在本职工作中取得的。
 2.职工在企业交付的研发任务中取得的。
 3.职工主要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未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资源取得的。
 4.职工退职、退休、调动工作后1年内或者在与企业约定的期限内取得,且与其在原企业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
 (三)无形资产的经营
 开展无形资产经营,是发挥其自身价值,并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的关键。由于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而且价值较难确定,经营管理难度更大,因此,在经营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以避免法律和经济的纠纷。在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的前提下,企业通过转让、租赁、质押、特许经营、对外投资等方式,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的特点,实现无形资产自身的价值和价值增值。
 1.转让。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可以依法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权利。按照转让权利的内容,转让无形资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转让所有权,一般发生在企业自身经营资产的预期收益低于一次性转让收入的时候。另一类是转让部分权利,即依照法律法规,只让渡无形资产的收益权、使用权等部分权利;转让后还应做好技术服务、资金回收、侵权责任追究等后续管理工作。
 2.租赁。企业将依法可出租的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租赁给其他企业使用,收取租赁费用。其实质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收益权。
 3.质押。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对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企业可以作为权利质押,但应当与对方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质押无形资产的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4.特许经营。企业将依法取得的商标、商号、专利、专有技术、产品配方、经营管理模式等专有权,授予被特许人使用,并向被特许人收取费用。其实质是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3的业务与特许经营有关,如百事、迪斯尼等。通常所称的连锁经营和授权经营,属于特许经营范畴。
 连锁经营是通过对若干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规范化经营,有效实
 现规模经济效益的特许经营方式之一,在零售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中普遍应用,如家乐福、麦当劳等。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企业连锁经营有关财务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财商字[1997]411号),连锁经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直营连锁(又称正规连锁),即各连锁店同属一个投资主体,经营同类商品,或提供同样服务,实行进货、价格、配送、管理、形象等方面的统一,总部对分店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
 二是特许连锁,即总部同加盟店签订合同,授权加盟店在规定区域内使用自己的商标、服务标记、商号、经营技术和销售总店开发的产品,在同样形象下进行销售及劳务服务。总部对加盟店拥有经营权和管理权,加盟店一般具备法人资格,拥有对门店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在特许连锁经营模式下,总部与每个加盟店之间就是授权经营关系。
 三是自愿连锁,即各门店在保留各自所有权的基础上实行联合。总部统一订货和送货,统一制定销售战略,统一使用物流及信息设施;各门店独立核算,盈亏自负,人事自主,经营自主,总部和门店之间是协商和服务的关系。作为总部的企业,应区别不同的连锁经营模式,采取侧重点不同的财务管理策略。
 5.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应按照对外投资的一般管理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按授权审批程序审批,并认真研究有关投资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明确收益的分配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特许经营权不得作价出资。其所称的“特许经营权”,应该是指企业依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向行政机关申请获批后,取得的从事特定活动的权利,例如煤炭出口经营许可、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等。由于行政机关授予企业的这类特许经营权,与以上提到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特许权有着本质的不同,一般与企业资质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国家和公共利益,如果允许企业以此作价出资或转让,就很难保证接受出资或受让的企业满足行政许可条件,甚至可能诱使被许可企业利用特许经营权非法牟利。因此,行政机关依据企业是否具备特定资质条件授予企业的特许经营权,不得作价出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并不排斥企业将依法可转让的特许权作价出资,而无论特许权是企业通过自创形成的,还是通过向国家支付特定费用后获得的。例如,根据《矿产资源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等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后,取得开采矿产资源的权利;在特定情形下,企业可以转让所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申请出让或拟转让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时,应缴纳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可以部分或全部直接转增国家资本。据此,探矿权采矿权作为企业的无
 形资产,是可以作价出资的。
 总之,企业应当多渠道开展无形资产的经营力度,以带动有形资产的盘活。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存量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量机器设备闲置和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流量不足。加大无形资产经营力度,利用无形资产的资产优化能力,盘活有形资产,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经营过程中,还应当增强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和发展的意识,注意挖掘企业的无形资源要素,并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发展。
 (四)无形资产的交易定价
 1.无形资产交易定价的特点。无形资产发生转让、租赁、质押、授权经营、连锁经营、对外投资等情形时,都需要合理确定交易价格。无形资产的交易定价具有模糊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
 模糊性指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成本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当无形资产一旦形成,其价值就独立于成本,不再受原始研发成本的限制,而主要受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预期收益等诸多因素影响。
 动态性指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模糊性,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而不能一成不变。
 复杂性是因为无形资产定价的以上两个特点,预测无形资产收益期限和数额的难度很大。
 2.合理确定无形资产的交易定价。
  (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无形资产交易定价受到成本、无形资产本身的状况、无形资产收益实现风险的大小、无形资产实施环境、接受单位及所在行业的情况、无形资产的处置方式、处置内容、价格支付方式、市场因素及法律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要确定其公允价值,需要细致地分析和考虑各种因素。
 (2)规范定价程序。一般程序是:明确交易目的,确定定价对象;调查了解被评估无形资产的状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和作价标准;收集与无形资产评估有关的其他资料,判断资料的充分性及可靠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评估;双方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必要时,应当委托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评估价为依据进行定价。涉及知识产权交易定价的资产评估,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财企[2006]109号)执行。
 九、对外担保和对外捐赠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对外担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
 及有关规定,根据被担保单位的资信及偿债能力,按照内部审批制度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实行跟踪监督。
 企业对外捐赠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财务规定,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捐赠的范围和条件,落实执行责任,严格办理捐赠资产的交接手续。”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对外担保和对外捐赠管理的规定。
 (一)对外担保及其财务管理
 L对外担保的概念及分类。对外担保,指企业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在借贷、买卖等经济活动形成的债务清偿、合同履约等义务,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行为。它是企业扩大融资规模、结成战略同盟的重要手段。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形式。但是,企业对外担保只可能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保证,即保证人(企业)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二是抵押,即抵押人(企业)将某项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但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三是质押,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动产质押是质押人(企业)将其拥有所有权的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权利质押则是质押人(企业)将合法拥有的权利,如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出质给债权人,作为债权的担保。
 2.企业对外担保的财务管理。对外担保具有较大的风险,一旦被担保单位违约,企业就必须以自身的资产向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此外,由于已设置抵押、质押的资产不得转让或用于投资,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和效率。据统计,2005年初至2006年10月,共发生58起涉及侵占上市公司权益的案子,其中34起涉及对外担保。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典型的例子如ST海龙、明星电力、ST金城等。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合法合规以及适合自身业务需要的对外担保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对外担保的评估、审批、执行等程序;制定对外担保政策,规定担保的对象、范围、条件、担保限额等内容;明确担保执行的检查和跟踪监督的要求,防范担保风险;落实违规对外担保的责任,等等。主要内容如下:
 (1)不相容职务分离。企业应当对担保业务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
 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担保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担保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如担保业务的评估与审批,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等。
 (2)严格审查对外担保的合法性。企业对外担保除了要符合《担保法》的规定以外,还应当符合有关监管部门对特殊对外担保行为或特殊企业的规章、制度规定。例如《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第3号)及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97]汇政发字第10号)规定,境内非金融企业法人对外提供的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 50%,并不得超过其上年外汇收入。《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1]651号)规定,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50%。证监会、国资委印发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为控股股东及本公司持股50%以下的其他关联方、任何非法人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且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
 (3)评估被担保单位的资信及偿债能力。企业控制担保风险的根本要求,是被担保单位具备较好的资信及偿债能力。企业提供担保前,应审查被担保单位的信用记录、资产负债率、盈利状况等,评估担保风险以及担保的额度。必要时,企业可以要求被担保单位提供反担保等措施。
 (4)按权限履行内部审批程序。由于对外担保风险很大,相对其他经营业务而言,投资者对经营者的授权一般应当比较严格,甚至不应授权。企业章程应当明确对外担保的审批程序和权限。《公司法》规定,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担保的总额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且被担保的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上市公司在1年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5)建立对外担保文件记录及跟踪监督制度。对外担保属于企业的或有负债,账面上虽无体现,但是财务部门应当设立备查账簿,逐笔登记,详细反映担保事由、担保方式、金额、期限、责任人员等,对被担保单位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督,如果发生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担保责任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报告,采取补救措施。
 (6)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对在担保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审批程
 序和不按规定执行担保业务的部门及人员,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经营者对外担保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超出授权范围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对外捐赠及其财务管理
 对外捐赠是企业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赠送给合法的受赠人用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事业的行为。企业对外捐赠,应当遵循《公益事业捐赠法》、《企业财务通则》和《财政部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3]95号)等规定。
 1.对外捐赠的分类。企业对外捐赠可按捐赠对象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公益性捐赠,指向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医疗、体育事业和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的捐赠。
 (2)救济性捐赠,指向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国家确认的“老、少、边、穷”等地区,以及慈善协会、红十字会、残疾人联合会、青少年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或者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和个人提供的,作为其生产、生活救济、救助的捐赠。
 (3)其他捐赠,指企业为了弘扬人道主义或者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向除上述捐赠对象之外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捐赠。
 2.对外捐赠的原则。
 (1)自愿无偿原则,任何单位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强制企业对外捐赠,捐赠企业也不得要求受赠方在融资市场准人、行政许可、占有其他资源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
 (2)权责清晰原则,企业经营者或其他职工不得将企业拥有的财产以个人名义对外捐赠,捐赠企业有权要求受赠人按自己正当的捐赠意图使用捐赠财产。
 (3)量力而行原则,企业已发生亏损或者由于对外捐赠将导致亏损或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除特殊情况以外,一般不能对外捐赠。
 (4)诚实守信原则,企业对按照内部授权制度审议决定并已向社会公众或者受赠对象承诺的捐赠,应当诚实履行。
 3.对外捐赠的范围。企业可以用于对外捐赠的财产包括现金、库存商品和其他物资。企业生产经营需用的主要固定资产、持有的股权和债权、国家特准储备物资、国家财政拨款、受托代管财产、已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权属关系不清的财产,或者变质、残损、过期报废的商品物资,不得用于对外捐赠。
 企业对外捐赠的受益人应当为企业外部的单位、社会弱势群体或者个人。对企业内部职工、与企业在经营或者财务方面具有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单位,企业不得给予捐赠。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自办或者与他人共同举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学、环境保护等经营实体的,应当作为对外投资管理。
 企业为宣传企业形象、推介企业产品发生的赞助性支出,应当按照广告费用进行管理。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机构、团体或者某些个人强令的赞助,企业应当依法拒绝。
 4.对外捐赠的财务管理。企业对外捐赠,应当由经办部门和人员提出捐赠报告,捐赠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捐赠事由、捐赠对象、捐赠途径、捐赠方式、捐赠责任人、捐赠财产构成及其数额以及捐赠财产交接程序。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对捐赠方案进行审核,并就捐赠支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审核意见后,按照企业章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等,提交投资者或者经营者审议决定。对于重大的对外捐赠事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上报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备案后实施。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将修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社会公共设施无偿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履行一定的内外部审批程序后,可以核减资本公积。
 经营者对外捐赠应当在投资者授权范围内进行,超出授权范围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投资者有权对企业对外捐赠事项进行检查监督。对于企业未执行规定程序擅自进行的捐赠,或者超出公益、救济范围的捐赠,或者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转移企业资产等违法违纪的捐赠,投资者应当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企业对外捐赠应当控制在当年财务预算幅度内,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并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报纳税扣除。值得注意的是,除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外,其他捐赠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企业在捐赠对象和范围的选择上,还应当考虑税收因素。
 5.对外捐赠的其他财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对外捐赠支出,应当依据受赠方出具的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或者捐赠资产交接清单确认;救灾、济贫等对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和个人的捐赠,无法索取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的,应当依据城镇街道、农村乡村等基层政府组织出具的证明和企业法定负责人审批的捐赠报告确认。
 企业为捐赠资产提供运输、保管以及举办捐赠仪式等所发生的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不得挂账。企业负责对外捐赠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受赠人或者受益人索要或者收受回扣、佣金、信息费、劳务费等财物。
 十、高风险业务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条规定:“企业从事期货、期权、证券、外汇交易等业务或者委托其他机构理财,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建立交易报告制度,定期对账,控制风险。”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高风险业务管理的规定。
 (一)高风险业务的类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证券等金融市场日趋活跃,企业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日益频繁。为了便于企业之间的交易和结算,金融行业不断推出新的结算方式,创造新的金融工具。相应地,许多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还涉足高风险业务。企业的高风险业务主要有:
 1.外汇交易,企业由于对外贸易和境外投资,需要用不同货币结算和支付,从而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进行买卖外汇的活动。
 2.证券交易,企业买卖依法发行的股票、债券、国库券等有价证券。
 3.金融衍生工具,在股票、债券、利率、汇率等基本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的金融合约,主要包括远期、互换(掉期)、期货、期权四种。其中,期货和期权是非金融企业最常从事的交易。
 (1)远期,即约定签约双方在将来某一确定的时间,按规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合约。远期合约通常是在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机构与其企业客户之间、或各个大企业之间签署的,没有标准化的格式和制度化的交易程序,一般不在规范的交易所内交易。
 (2)互换,即两个交易对手约定将两者未来的现金流进行交换的协议。根据交换对象不同,一般可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和股票收益互换等。
 (3)期货,即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交割标准数量的协议。根据交易对象不同,可分为商品期货、货币(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
 (4)期权,又称选择权,即约定签约双方中支付期权费的一方有权在合约有效期内按照敲定价格与规定数量,从对方买人或向对方卖出某种或一揽子金融工具的合约。按期权的执行时间不同,可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前者的期权持有者只能在到期日才能行使权利,后者的期权持有者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间行使权利。按期权的标的资产不同,可分为商品期货期权、股票期权、外汇 (货币)期权、利率期权、股指期权、期货期权、股指期货期权、外汇期货期权
 等。
 4.委托理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闲置资金时,将其委托给专业性的投资机构投资于股票、证券等金融工具以获取收益。委托理财是企业资产营运的一种方式,其主体包括两方:一方是拥有闲置资金的企业,即委托方;另一方是具备一定资质的投资机构,即受托方。
 (二)高风险业务的财务管理
 虽然企业从事高风险业务可以减少损失或者获得较高的收益,但管理失控也容易引发较大的、甚至是致命的风险和损失。例如,美国安然事件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公司造假账掩盖其在能源商品衍生交易中对冲失败承受的巨额损失。又如,中航油事件的爆发,是因为企业财务失控,造成石油期货交易巨亏5.5亿美元。企业随着越来越多地从事期权、期货、证券、外汇交易、委托理财等业务,必须加强相关的财务管理,从根源上降低风险损失。财政部印发的《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财商字[1997]44号),对如何加强企业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提出了系统要求,这对其他高风险业务的财务管理也很有借鉴意义。
 1.资金管理。
 (1)用于高风险业务的资金来源必须合法合规。例如,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募集到的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企业内部职工集资款或应付工资、教育经费等对个人的负债,均不能用于从事高风险业务。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不得为从事高风险业务而向外单位拆人资金或专门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借款。
 (2)高风险业务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高风险业务的资金投入不能挤占主营业务所需资金,舍本逐末。
 (3)对资金进行授权管理。企业应确定最高风险业务投资限额,不同业务、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授权投资限额,以及特别授权事项及程序等,报经批准后,严格执行。
 (4)执行严格的付款程序。企业投向高风险业务的资金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后,才能支付。
 (5)制定退出及止损策略。例如,企业应规定资金在保值状态下退出;如果预计损失太大,则应以损失最小为原则进行止损。
 2.合同管理。
 (1)签署合同的授权。企业应根据合同金额大小、业务种类,对各级管理人员授权,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签署合同。
 (2)注意合同的合法性。规定合同中通用条款与专用条款之间的关系,条款之间出现争议时的解决方法。涉及涉外合同的,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当两种文字出现歧义时,以何种文字为主,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3)合同执行全过程的追踪管理。合同在签订与执行过程中,应当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与相关责任人员的业绩考评和薪酬分配挂起钩来。
 3.文件记录管理。企业应通过建立台账、备查账等对高风险业务进行管理,保管好有关合同、交易资金结算单据、内部业务授权文件等资料,指定专人定期核对业务交易账户资金变动情况,跟踪监督业务交易情况,发现问题和情况及时报告。
 4.高风险业务的交易报告制度。企业应当建立高风险业务的报告制度,全面、及时披露高风险业务的有关信息。对于交易业务量、现金流量、盈亏状况等信息,从事高风险业务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财务部门报告,财务部门应当及时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报告。企业对外报告的内容,则主要包括:
 (1)各类高风险业务的管理政策和计量方法;
 (2)分类披露现有高风险业务的合同内容;
 (3)分类披露现有高风险业务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风险敞口(头寸)及其形成原因等;
 (4)分类披露现有高风险业务资产减值的详细信息。
 (三)高风险业务的风险控制
 1.高风险业务的风险类型及一般控制方法。
 (1)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如市场利率、汇率、股票、债券行情变动)造成亏损导致的风险。企业可通过科学预测或采用特定的套期保值等方法来降低这类风险。
 (2)信用风险,即由于合约对方违约或无力履约而导致的风险。企业可通过对合约对方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调查,要求对方交付保证金等方法降低这类风险。
 (3)流动性风险,即由于无法在市场上变现、平仓或现金流量不足导致的风险。企业可通过控制资金缺口额度来降低这类风险。
 (4)操作风险,即由于不合格的计算机交易系统或清算系统、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不适用的应急计划以及人为的操作错误、管理失误等导致的风险。企业可通过更新操作硬件设施,制定规范的操作程序,增强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来降低这类风险。
 (5)法律风险,即由于合同在法律上无法履行,或合同文本有法律漏洞导致的风险。企业可通过使用格式合同文本、聘请法律顾问等方法来降低这类风险。
 2.证券交易风险的控制。
 (1)通过分散投资来分散风险。首先,分散证券种类,即在股票和债券这两种证券上作适当的分配。其次,分散到期日,即对证券组合中的到期日加以必要
 的分散,避免集中在某一天或一段时间内。再次,分散投资的部门和行业,如新兴行业和夕阳行业。最后,分散投资时机。
 (2)选择适合企业实力的证券组合并随时调控证券组合。证券组合种类有:低风险证券组合、中等风险证券组合和高风险证券组合。企业在选定的组合中,由于各种证券的预期收益与风险经常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需要进行调整。
 3.外汇交易风险控制。
 (1)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即签订外汇远期、互换(掉期)、期权合同,对外汇进行保值。
 (2)资产负债平衡法,即安排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的结构,使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资金流人和流出金额基本相等。
 (3)资金调度法,即增强企业资金调度的灵活性,如增强提前或推迟收付外汇的能力。
 (4)币种选择法,企业出口时争取以硬货币计价,进口时争取以软货币支付。
 4.委托理财风险控制。
 (1)评估受托人投资管理能力和信用情况。选择受托人时,应当关注受托人的信誉,受托人的治理结构及风险控制程序,受托人的历史业绩及管理经验,以及所管理资产规模的大小。这是从源头上控制委托理财风险的办法。
 (2)合理控制委托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重。如果委托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大,企业不可控风险就会增加,并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
 (3)增加委托合同签订和执行的透明度。委托理财业务自开展以来,许多因此出现问题甚至倒闭的企业,都存在经营者在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中与受托人勾结、合谋,转移资产或者掩盖损失的情况,造成财务失控。
 (4)跟踪监督,及时收回收益或止损。企业应要求受托人定期向其报告理财情况,按合同约定保证及时收回理财收益,或者在市场环境发生较大逆转或者受托人财务状况恶化时,及时止损。
 十一、代理业务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一条规定: “企业从事代理业务,应当严格履行合同,实行代理业务与自营业务分账管理,不得挪用客户资金、互相转嫁经营风险。”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代理业务管理的规定。
 (一)代理业务及其分类
 代理,又称委托,是发生在被代理人(委托人)、代理人及第三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代理业务,就是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委托,在一定的范围和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企业或个人的名义代替其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代理业务的法律后果,最终由被代理企业或个人承担。按不同标准,代理业务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代理方有无订约权,分为缔约代理和媒介代理。
 2.按代理方的代理权限及业务活动范围的不同,分为独家代理、一般代理、总代理和特约代理。
 3.按代理方可否再行委托,分为单层代理和多层代理。
 4.按代理业务内容的不同,分为贸易代理、资本代理(包括银行代理、证券代理、期货代理、房产代理)、运输代理、广告代理、文化代理(包括体育代理、模特代理、版权代理)、技术代理、保险代理、税务代理及其他特种代理等。
 (二)代理业务的财务管理要求
 代理业务涉及到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之间的法律经济关系。为了保证各方的利益,企业从事代理业务,应当与委托方签订合同,并按以下要求进行管理:
 1.账户分开。代理企业必须将被代理人委托其经营的资金、资产等,与自身的资金、资产分账核算,并为每个被代理人设立台账、明细账,分别核算为其代理的资金或资产、业务收入和费用,不得挪用被代理人的资金,不能将被代理人寄售的货物与自身的存货混淆,不能任意转嫁业务的收入和费用,互相转嫁风险。
 2.分清代理业务的类型,确定合理的代理价格。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代理人和被代理人都是经济人,代理人从事代理活动,首要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被代理人委托其他企业代理商业活动,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代理价格,在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合理分配代理差价,是代理业务财务管理的要求之一。
 3.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从事代理活动。代理人应该严格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从事代理活动,以避免法律和经济纠纷。对所有代理业务,代理企业应保留每一笔交易相关的完整记录,以证明代理行为的合法性。
 4.保证代理资产的安全,及时与被代理人结算款项。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在信用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地让双方受益。因此,代理业务的财务管理,应当按约定及时向被代理人交付款项,并要求支付代理费用。
 十二、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
 备管理制度。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制订计提标准时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
 对计提损失或者减值准备后的资产,企业应当落实监管责任。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以及没有证据证明实际损失的资产,不得核销。”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建立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管理制度的规定。
 (一)资产的损失或减值及其准备
 资产的损失或减值,指企业的资产发生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资产的盈利能力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为此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应当计提损失或减值准备,对资产的这类价值变化进行反映和管理,增强以后资产处理过程中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对能力。资产损失准备或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合并商誉减值准备等。
 企业会计制度对计提资产损失和减值准备的规定,呈越来越详细的趋势,但是企业利用损失和减值准备工具调节、操纵利润的手段不断更新,财务造假,侵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究其根源,是因为企业内外部有关管理机构及人员,普遍认为计提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属于会计技术问题,没有将其提升到财务管理的高度,使得计提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沦为经营者的数字游戏。针对这种情况,《通则》从加强财务规范和控制的角度,对企业的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的财务管理要求
 加强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的财务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职责分工。企业如果仅由某人或某个部门决定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的提取,既容易受到少数人拥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局限而出现偏差,也容易因缺乏财务监督而造成舞弊。因此,企业应当设置不同的管理岗位,进行合理分工,并互相制约。
 (1)设置测算、审计和审批三个互相分离的关键岗位,要求测算的数据只有经过企业内部审计之后,方可报送审批。
 (2)对测算工作进一步分工,从技术和财务两个方面对计提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的比例和金额进行测算,制定严格的程序,由不同的部门合理分工、共同负责。例如,对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生产部门负责提供固定资产日常使用和维护情况的原始资料;财务部门则依据生产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对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测算,计算出减值准备额;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则
 负责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始数据、减值准备的测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复核。
 2.制定分级审批的权限。企业计提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应当从数量和重要性两方面,赋予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相应权力。一般来说,对于常规性计提损失或减值准备且数额占资产比重不大,对利润影响不大的情况,可授权经营者批准;对于特殊事项计提损失或减值准备,或者所计提准备数额占资产比重较大、对利润有较大影响的情况,应当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如果计提的准备数额对当期利润和未来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和长远的影响时,则应当由股东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
 3.开展内部审计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发现业务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完善资产使用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内部审计部门对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进行审计,应当重点关注:计提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方法;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计算的正确性;前期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计提数与实际发生数;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等等。
 4.征询中介机构与有关专家的意见。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和方法,不仅需要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法律、资产评估、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只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高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可以通过征询中介机构或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计提标准和方法。此外,企业在征询中介机构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能够增强决策的可信度和客观性,更经得起外部审计或政府部门的监管,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
 (三)计提准备后的资产监管
 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是一种预计损失,尽管计提时已经计人当期损益,列为资产的减项,但毕竟不是事实损失。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后续管理制度。对尚未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应当进行认真清理和追索;对最终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则按程序进行财务核销,在查明资产损失事实和原因基础上,分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1.建立不良资产追索处置制度。已经计提准备而尚未形成最终事实损失的资产,属于企业的不良资产,应当建立档案进行专项管理,并通过建立必要的清理追索激励机制,减少和挽回资产损失。
 对账销案存的债权资产的清理和追索,应行使债权人的权利,采取债务重组、折价出售等处理方法,尽量减少损失。对账销案存的股权资产进行清理和追索,属于有控制权的投资应当按规定依法破产或实施清算;属于没有控制权的投资,则应当参与破产或清算工作,维护企业权益。对账销案存的实物资产进行清
 理,应当做好变现处置工作,尽量利用、及时变卖或按其他市场方式进行处置。
 2.建立财务核销制度。企业已计提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的资产,如果其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性且不可恢复的灭失,以后也不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应当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核销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损失或减值准备。
 企业核销已计提准备的资产,应当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具体内容,详见本章资产损失管理部分。
 十三、资产损失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当及时予以核实、查清责任,追偿损失,按照规定程序处理。
 企业重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经批准后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管理的规定。
 (一)资产损失的概念
 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资产的灭失,包括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对外投资损失,担保损失,衍生工具、外汇交易、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的损失等。
 企业资产损失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技术的进步等外部原因。另一类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资产营运管理不善、监督管理不力等内部原因。前者属于不可控因素,后者则可通过按《通则》、财政部印发的《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财企[2003]233号)等规定加强财务管理,从而得到有效解决。
 (二)资产损失的确认
 企业确认资产损失必须依据充分的证据资料、清晰的交易或者事项、真实的业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逐级审查核实资产损失的证据,认真把关。承担企业资产清查专项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做好相关证据的复核、甄别工作,逐项予以核实和确认。
 1.货币资金损失的确认。企业清查出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短缺,以短缺数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数额确认损失。确认依据主要有:现金盘点表;银行对账单;现金保管人对于短款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2.坏账损失的确认。确认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的账面值扣除债务方清偿的部分、债务重组后剩余的债权、责任人赔偿后的数额确认为坏账损失。根据《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513号)的规定,坏账损失区别以下不同情况确认: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的,应当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对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应当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坏账损失。
 (3)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作为坏账损失。
 (4)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具有企业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5)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且在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后,作为坏账损失。
 3.实物资产损失的确认。存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的损失,依据完整、有效的清查盘点明细资料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部门审定结果及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确认。
 实物资产毁损、报废、霉烂变质、超过保质期且无转让价值,经过专业的质量检测或者技术鉴定的,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员赔偿后的余额确认为资产损失。车辆、船舶、锅炉、电梯等资产,由于直接关系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国家有特定的报废条件和要求,企业应当遵循。
 4.股权投资损失的确认。对于不具有控制权的股权投资,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3年连续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企业根据被投资单位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确认投资损失;被投资单位破产、注销工商登记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关闭等,企业根据取得的相关法律文件、资料确认投资损失。
 对于具有控制权的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由于经营亏损的,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正常核算投资损失;被投资企业由于违法经营或其他原因导致终止的,企业依据被投资企业注销工商登记或者被依法关闭、宣告破产等法律文件及其清算报告确认投资损失;如果转让股权投资,企业依据生效的股权转让协议、
 被投资企业董事会决议确认投资损益。
 5.无形资产损失的确认。无形资产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依据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或者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期限的证明文件认定为损失。对于自创的无形资产,没有纳入账内核算的,需要在备查簿做出注销记录,而不能反映为资产损失。
 6.证券、期货、外汇交易损失的确认。企业经营期货、证券、外汇交易发生的损失,根据企业内部业务授权资料,依据有关交易结算机构提供的合法的交易资金结算单据,逐笔确认。
 7.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不可抗力造成的资产损失应当根据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的证据、保险理赔资料,按扣除残值、保险赔款或者其他责任赔偿后的余额,确认为资产损失;由于刑事犯罪造成的资产损失,企业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结案材料,扣除残值、保险赔款或者其他责任赔偿后,将余额确认为资产损失。
 (三)资产损失的一般处理程序
 1.企业内部有关责任部门经过取证,提出报告,说明资产损失的原因和责任。
 2.企业的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经过追查责任,提出结案意见。
 3.涉及未决诉讼的资产损失,企业应当委托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重大资产损失应由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定证明。
 4.企业财务部门经过审核后,对确认的资产损失提出财务处理意见,按照企业授权审批制度的规定,提交经营者或者投资者审定。
 (四)资产损失的财务处理
 1.生产经营期间的资产损失,计人当期损益。
 2.清算期间的资产损失,计人清算费用。
 3.企业重组损失,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后,报经投资者批准,可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
 国有企业按规定可以核销所有者权益的资产损失,应当根据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定的意见,上报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审批核销国有权益,应当抄送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其中审批处理的资产损失涉及企业损益的,应当事先征求主管财政机关的意见。
 (五)资产损失财务监管的要求
 企业对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当由内部财务、审计或者监察等部门及时予以核实。在核实过程中,如果发现涉及有关单位或个人责任的,应当追查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对应该由有关单位或个人承担的责任损失,有争议的,应当采取法
 律手段追索。在追偿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后,才能确认资产损失,并履行内部审批程序。
 目前,国有企业借改制、重组之机,将本应计人当期损益、由经营者承担责任的资产损失,通过核减国有资本转嫁到投资者身上,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主管财政机关在批复改制、重组方案时,应当严格审核,不得以加快改革进程等名义,随意核销国有资本。
 十四、资产处理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以出售、抵押、置换、报废等方式处理资产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其中,处理主要固定资产涉及企业经营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的,应当根据投资者审议通过的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方案实施。”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资产处理财务管理的规定。
 (一)企业资产处理财务管理制度
 资产处理是企业对有权处置的固定资产以出售、租赁、抵押、置换、封存和报废等方式进行的处理行为。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通则》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资产处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资产处理的审批权限。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处理机制,明确资产处理的分级审批管理的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财务目标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充分利用、及时处理所拥有的资产,并视不同的处理形式、资产种类及其金额大小,分别报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经营者或者投资者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理。
 2.制定资产处理的操作细则。资产处理业务较复杂,企业应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资产处理细则,具体明确不同处理形式的资产标准、程序、权限和责任,减少资产处理的随意性,做到有章可循。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适时调整资产处理政策,使其与生产经营的需要和资产购建政策相配合,实现资产结构的动态管理。
 3.实行资产处理的财务审核制度。企业财务部门要参与资产处理方案的制定,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法规政策,了解市场价格,分析资产处理的经济效益,从价值最大化角度出发,实现资产增值或者控制资产损失。必要时可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资产处理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取得有关凭证,保证资产处理涉及的收入和费用及时入账,资金及时收回。
 4.建立资产处理的责任追究制度。资产处理业务属于滑产流失问题的高发区。除了要明确程序和规范操作外,企业还要建立健全资产处理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加强财务监管和内部审计,对未经批准擅自处置资产和违反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原则,暗箱处理资产的,应当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
 (二)重大资产处理的特殊规定
 重大资产处理,指企业为了调整经营方向或者实施资产重组,处理主营业务所用的关键设备、设施、房屋等固定资产的行为。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大、更长远的影响,因此企业在业务调整或资产重组的方案中,必须明确涉及重大资产处理的范围、条件、时间表、执行部门等问题,并由投资者审议通过。这实际上也是区分决策责任和执行责任的必然要求。
 《通则》对企业处理重大资产的财务规定,与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董事会应当及时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由股东大会进行表决。《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大资产处置,需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对于重大资产置换的标准,中国证监会印发的《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1]105号)明确,以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计算,涉及的资产总额、资产扣除所承担的负债后的资产净额、净资产或资产所产生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总资产、净资产、主营业务收人的比例达50%以上。
 十五、关联交易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关联交易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交易计价结算。投资者或者经营者不得利用关联交易非法转移企业经济利益或者操纵关联企业的利润。”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关联交易管理的规定。
 (一)关联交易的含义
 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行为。具体说,是企业的控股股东、董事、经营者、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关联方,利用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促使企业与关联方本身或者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的交易。但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仅因为同受国家控制而具有关联关系。比如神华集团与中国石化同受国家控股,都由国资委监管,但它们之间发生的商业交易,不能认为是关联交易。
 根据关联交易的性质、目的和交易条件等,关联交易可分为正常的关联交易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正常的关联交易,是关联方之间因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按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的商品、劳务等交易活动,以及战略发展所必需的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等行为。非正常的关联交易,是关联方之间为了调节利润、粉饰报表、转移资产、转移利润、逃税避税、逃废债务等非法目的,不按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的商品、劳务等交易活动,以及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等行为。
 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关联交易将市场交易转变为企业的内部交易,减少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资产营运效率,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集团来说,尤其如此。另一方面,由于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由关联方协商确定,关联交易容易成为规避税赋、转移利润或转移资产等非法行为的挡箭牌。在我国,一些企业利用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法律法规虽不禁止关联交易,但是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关联交易,提高企业关联交易的透明度,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发生。
 (二)关联交易管理的有关规定
 1.《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在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3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另外,在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四条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作出说明。
 3.《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三)关联交易的财务管理要求
 1.明确关联交易权限。企业应当建立关联交易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关联交易的实施权限。一般的关联交易,按照企业章程以及其他规定进行;较大的关联交易,可由董事会、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机构讨论同意,公司制企业应由独立董事认可并发表独立意见;重大关联交易,应当聘请具有相关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交易标的进行评估或审计,并将该关联交易提交投资者审议。
 2.实行关联交易定价审核制度。关联交易的价格,原则上不能偏离市场独立第三方的价格或收费的标准。关联交易协议的签订,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投资者和经营者应当根据客观标准判断该关联交易是否损害企业利益,必要时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有关专家进行审计、评估。
 3.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披露。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的,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交易的金额;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未结算应收项目计提的准备金额;定价政策。
 十六、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旧《通则》用四章的篇幅,分别规定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确认和核算。与旧《通则》比较,新《通则》提出资产营运这一财务管理要素,侧重于企业资产营运过程中的内部决策、管理、监督和控制等财务管理要求,实现了财务管理的准确定位。具体如下:
 1.新《通则》提出资产营运管理的概念,对企业资产营运过程中的财务监控职责、权限和财务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控制财务风险。
 2.新《通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按规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企业集团可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这些内容旧《通则》并无涉及。
 3.新《通则》从财务管理角度,指导企业如何通过合同财务审核制度、财务监控、信用风险评估、跟踪履约情况等财务手段,从源头上减少坏账损失。而旧《通则》仅规定了坏账准备金计提标准、坏账损失的定义及核算等会计内容。
 4.新 通则》侧重于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存货管理制度。旧《通则》则对存货的定义、计价、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存货清查及其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5.新《通则》从财务管理角度,强调企业履行对外投资内部决策程序,做好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而旧《通则》仅对对外投资的定义、分类、计价、投资形式、损益确认等会计问题做出规定。
 6.新《通则》对无形资产取得和变更权属时的财务责任提出了强制性和指导性的要求。旧《通则》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和摊销做出规定。
 7.新《通则》对所有资产损失的管理,强调了损失责任的区分,要求建立损失核销的监督审批制度。旧《通则》仅定义了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及固定资产损失,以及规定该项损失计人当期损益。
 8.新《通则》侧重规定企业处理资产的权限及程序,对重大资产处置的财务监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旧《通则》对存货毁损、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
 9.新《通则》对企业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捐赠等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或限制,以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些内容旧《通则》并未涉及。
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章成本控制共11条,主要围绕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研发费用管理、社会责任的承担、业务费用的支付、薪酬办法、职工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缴纳政府非税收入的义务与权利、企业与个人的支出界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一、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及其意义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所谓“资源”,既包括材料、固定资产等有形资源的消耗,也包括劳务、资金等无形资源的消耗,前者体现为材料成本、折旧费用等,后者体现为人工成本、管理费用、资金成本等。所谓资源“消耗”,既有资源存在形态发生转化的情形,如原材料经加工成为半成品进而成为存货,也有直接耗费的情形,如支付税金、职工薪酬等。《通则》所称的“成本”,既包括产品成本或存货成本(即狭义的“成本”),也包括期间费用。由于会计核算习惯上将两者区分开来,为了避免误解,《通则》有个别条款采用了“成本(费用)”的表述,其中的“成本”就是指产品成本或存货成本。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财务目标,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项成本掌握在一定范围内的财务活动。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就是“开源”和“节流”,前者受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限制较多,后者更多依赖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可控性相对较高。因此,成本控制是企业主动实现扭亏增盈、增强企业竞争力等财务目标的有力武器。
 (二)成本控制的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指因实施某项成本控制措施而付出的代价,不应超过其
 增加的效益。贯彻这条原则,要求企业全面考虑不同成本的重要性、可控性、利润弹性等特点。判断一项成本是否重要时,金额大小不是唯一标准,还应根据国家财务制度或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辨别容易失控的成本,例如企业承担本应由个人承担的支出、销售时给予对方的商业贿赂、业务招待费等,即使其金额不大,也应严加控制。成本控制应当要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成本的可控性决定了成本的控制难度,进而决定控制成本付出的代价或可降低成本的幅度。成本的利润弹性,指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减少一单位成本,将带来利润多大幅度的增加,弹性越大,越需要控制。
 2.因地制宜原则,即成本控制必须适合本企业特点、部门和岗位设置、成本项目等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适合企业的特点,是指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成本控制方法应有不同。
 适合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是指对不同职能部门以及不同的岗位,由于其职责及活动引发的成本不同,成本控制方法应有区别。
 适合成本项目的特点,是指不同成本有不同的性质及目的,成本控制方法应有差别。
 3.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即全体职工参与,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成本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督。它要求: (1)对企业全部的料、工、费支出进行控制;(2)对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和试制、物资的采购和储存、生产工艺的制定、生产组织、质量检查、供销、运输、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3)企业内部所有职工参与的全员成本控制。
 4.管理层推动原则。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因此必须由管理层来推动。这一原则对管理层的要求是:(1)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2)具有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决心和信心;(3)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4)以身作则,严格控制自身的责任成本。
 (三)落实成本控制的责任
 企业应当将成本控制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单位及个人,做到责任内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核奖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原则。成本控制责任的承担者,对责任范围内的成本,应做到:
 1.了解所分管成本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
 2.了解所分管成本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
 3.能够调节、控制所分管成本指标的耗费数。
 二、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规定。
 (一)成本控制系统
 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等内容。
 1.组织系统。企业是由若干个部门(分厂)、车间、科室等组织构成的,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与企业组织结构相适应。换言之,成本控制活动,如记录实际数据、提出控制报告、成本预算的分析与考核等,都是由各个成本控制单位实现的。企业可以将其组织机构的一个分部、车间、科室等作为成本控制单位,并按其所负责任和控制范围不同,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是以达到最低成本为经营目标的一个组织单位;利润中心是以获得最大净利为经营目标的一个组织单位;投资中心是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率为经营目标的一个组织单位。按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前提。
 2.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又称责任会计系统,其功能是计量、传送和报告成本控制所需的信息。它主要包括编制责任预算、核算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和报告业绩三个部分。
 通常企业分别编制销售、生产、成本、现金和利润等预算,并主要按生产经营的领域来落实。为了进行控制,必须分别考察各个执行人的业绩,这就要求对企业的总体预算按责任中心来分解落实,形成责任预算,以便各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明确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应控制的事项。
 在实际业务开始之前,责任预算和其他控制标准要下达给有关人员,以便他们控制自己的活动。对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成本以及取得的收入和利润等,要按责任中心来汇集和分类。相应地,在预算期末要编制业绩报告,比较预算和实际的差异,分析差异的产生原因和责任归属。此外,要实行例外报告制度,对预算中没有规定的事项和超过预算限额的事项,要及时向适当级别的管理层报告,以便及时作出决策。
 3.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成本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内容有:(1)规定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目标。因责任中心的类别不同,可能是销售
 额、可控成本、净利润或投资收益率。必要时还要确定若干次级成本控制目标,如市场份额、次品率、占用资金的限额等。(2)规定责任中心成本控制目标的唯一解释口径。作为考核标准,必须事先规定正式的解释。(3)规定业绩考核标准的计量方法。例如,成本分摊方法,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使用的内部转移价格等,都应作出明确规定。(4)规定采用的预算标准。例如,使用固定预算还是弹性预算,是宽松的预算还是严格的预算,编制预算时使用的常量和变量等。 (5)规定业绩报告的内容、时间、详细程度等。
 4.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是调动职工努力工作、以求实现企业特定目标的有力手段,它成为维持控制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奖励有货币奖励和非货币奖励两种形式,惩罚作为一种负奖励,也会影响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规定明确的奖励办法,让职工明确业绩与奖励之间的关系。恰当的奖励制度可以引导职工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争取好的业绩。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不等于成本降低,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压低成本,而牺牲了产品质量,或者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
 (二)成本预算控制
 成本预算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是企业财务预算中最基本的预算。它要求企业加强成本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强化成本预算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日常控制中,企业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标准,加强适时的监控。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企业有关部门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成本预算,比如产品成本预算、制造费用预算、营业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管理优势,对在成本中占重要份额的能耗、成材率等重点指标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降低成本指标落到实处,最终形成一系列贯穿全生产过程的预算控制线,确保成本预算指标的全面完成。
 [案例5—1]金陵石化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内抓成本,外搏市场
 1998年, 由于国际油价暴跌,我国整个石化行业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 生产成本高而市场售价低已成为制约所有石化企业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金陵石化公司牢牢把握成本、费用这一企业的“生命线”,保持着良好的业绩。他们的理财秘诀就是制定了 “内抓管理, 外搏市场”的经营策略。其具体做法是坚持两手抓:对内抓好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对外密切关注市场动
 态,努力挖潜增效。
 年初,公司先对企业本期的成本利润目标及费用指标进行全面的预算。在充分考虑内外各项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出合适的奋斗目标。为了落实所制定的经营目标,发动全体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主动性,公司还将这些指标进行逐项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各个责任单位将指标层层下达落实,直至具体责任人。 由此形成了公司成本费用的三级管理体制:公司财务部门负责成本费用指标的制定,并对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分析及期终的考核;车间单设核算点, 负责跟踪各项成本费用发生的情况,编制成本费用表,每月还需对本车间的成本、利润实现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费用超支的原因所在;班组则主要负责管理生产中能耗与物耗两项实物量指标,在生产的源头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
 在成本管理上,公司严格区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使各级单位、个人切实对其可控成本各司其职。为此,公司将管理处及后勤单位的成本考核指标确定为含福利费、教育经费、销售费用在内的管理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中的可控费用;将生产及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指标确定为车间制造费用,考核项目有办公费、物料消耗、差旅费、运输费、低值易耗品、保险费、排污费、劳务费等可控成本,对于工资及附加、折旧、大修理、保险费等作为车间的不可控成本,期末按实际金额调整而不列入车间考核。经过这样的分解落实,各项目标指标在最低层责任单位得到了保障, 降本增利真正落实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在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同时,公司还加强了成本考核与成本否决的力度。对成本指标实行月累进的进度考核,集中发生的成本实行年终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公司效益工资”、 “浮动工资”直接挂钩。对于累计没有完成目标利润、 目标成本指标的单位,停发“效益工资”及“浮动工资”。
 采用上述措施后,公司在消化了工资与物价上涨因素的前提下,1998年1至5月可控成本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600多万元,较好地实现了控制成本支出的目标。
 (三)质量成本控制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标准上而需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损失两者之和。一般按发生原因不同,将质量成本划分为以下五类:
 1.预防成本,即为了防止产生不合格品与质量故障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检验成本,即为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管理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所需的费用。
 3.内部缺陷成本,即产品交用户前由于自身的缺陷造成的损失以及处理故障所支出的费用之和。
 4.外部缺陷成本,即产品交用户后,因产品质量缺陷引起的一切损失费用。
 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即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质量成本控制,是指根据预定的质量成本目标,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所有质量成本,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不断推广先进经验,以促进产品质量成本不断下降,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实施的一种管理行为。实施质量成本控制,可以在产品质量、成本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寻求一个相对平衡。正确核算质量成本,是实施质量成本控制的中心环节,它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树立质量成本导向的思想。企业应当树立质量经营理念,“不考虑成本,就不能给质量下定义;搞好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才成为成本管理;真正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就逐步提高;不赚钱的质量,就不是质量;质量管理要控制成本。”
 质量的关键是适用性。从产品适用性讲,其质量标准应包含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5个方面的指标。不顾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盲目追求高精度、高性能,价格昂贵,并不一定会令顾客满意。质量必须给用户带来价值,即产品的功能、效用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达到一定的用户满意度。
 第二,确定质量成本目标。企业在确定质量成本目标时,既要考虑节约开支,降低质量成本,又要处理好质量成本与质量、功能等方面的关系,通过质量成本效益分析,结合企业的具体条件,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
 现代质量成本管理以零缺陷为目标,倡导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到零。同时,强调顾客愿意接受增加价值的作业并支付其相应成本,但拒绝接受非增值作业以及支付其相应成本。因此,因产品交付用户前后出现缺陷导致的非增值作业,应予以避免。预防作业可视为增值作业,而一部分的检验作业如质量审计,是预防作业所必需的,应视为增值作业,则应予以保留。
 第三,确定产品的设计质量水平。确定产品的设计质量水平,就是要找出质量变化与价格、功能、成本、收益(利润)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随着产品设计质量水平由低至高,价格和成本亦随之提高,但由于价格增长幅度更大,企业的收益呈上升趋势。当质量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提高质量水平,成本增长幅度就会超过价格,企业收益反而呈下降趋势。企业收益曲线出现拐点时的质量水平,就是理论上的最佳产品设计质量水平。企业在实际确定质量水平时,不仅要进行经济分析,而且要慎重考虑消费者的需要、本企业的技术条件、设备能力、工人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营销能力等等。
 第四,确定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最佳质量水平。产品使用寿命周期是一个产
 品从研制、设计、制造、流通、使用到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在寿命周期中每一个阶段耗费的费用,构成产品寿命周期的总成本,它可大致分为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大部分。生产成本包括设计、制造、外协等在内,与产品质量水平成正比;产品出厂以后的成本计人使用成本,主要包括运转费用、维修费用、停工损失、折旧费、转卖和更新损失等费用,与产品质量水平成反比。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之和为最小值时的质量水平,就是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最佳质量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成本必须通力合作,多管齐下,合理运用统计、预测、计划、分析、核算等多种方法,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行基本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质量成本预算管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目标质量成本管理等方法。
 (四)成本定额管理
 成本定额管理,是指在资源价格一定的前提下,通过事先制定单位产品或活动的标准资源消耗量,控制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定额管理的关键,首先在于制定标准消耗量。一般方法有经验估计法、类推比较法、统计分析法和技术测定法。其次,要通过成本核算,揭示实际消耗量与定额的差异。最后,分析定额差异的原因,找出责任者,并将差异及时反馈到责任部门或责任者,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成本定额管理与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相结合,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产品或经济活动消耗的资源价格也发生变动,那么企业除了制定标准消耗量以及比较量的差异外,还需制定各类资源的标准单价,以及比较价的差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标准成本管理”。从这个角度看,成本定额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的理念是一致的。
 (五)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包括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两层含义。成本的发生涉及到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一个职工,每个职工都负有成本责任。企业任何会发生成本的活动,都应纳入成本控制的范围。
 企业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就要充分调动各个部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职工都了解自己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广泛的责任成本制度,将企业的专业成本控制和群众性成本控制工作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各项费用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等更加趋于合理,降低成本的措施才能得到更好地执行。
 为了调动全体职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企业应注意以下问题:(1)需要有客观的、准确的、适用的控制标准;(2)鼓励参与制定标准,至少也要让职工充分
 了解控制标准建立的依据和必要性;(3)让职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实际情况,自觉适应工作的需要; (4)建立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全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5)冷静地处理成本超支和过失。始终记住分析成本不利差异的根本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处罚。
 企业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其成本控制不应当只局限于生产过程的制造成本,而应当贯穿成本形成的全过程,扩大到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即包括产品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规划成本、设计成本、研制成本、工艺成本、质量成本、功能成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以及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运行成本、维修成本、保养成本等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
 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对企业职工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具有控制成本的愿望和成本意识,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具有合作精神,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的努力过程,不是个人活动,必须在共同目标下齐心协力;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本控制信息,据以改进工作,降低成本。
 三、费用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应当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建立费用管理制度的规定。
 (一)费用的含义
 费用,即期间费用,指生产经营中除产品成本之外的所有耗费。它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付,均确认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即使其款项已经在本期支付,也不能确定为本期费用。企业确认的期间费用,应当进一步划分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项目,并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二)费用的分级归口管理
 为了调动全体职工对费用管理的积极性,企业必须明确各级组织(本部、分支机构、车间、班组等)和各职能部门(如财会、劳资、生产、技术、销售、物资、设备等)费用管理方面的权限与责任,建立健全费用管理的责任制度。因此,企业要将费用预算的各项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既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又逐级落实到各级组织。各个归口职能部门,既要完成本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也要负责完成企业下达的归口指标,并进一步把归口指标分解下达
 到有关执行单位和部门,从而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错、人人负责的费用管理体系。
 根据权、责、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在建立费用管理责任制的同时,必须赋予责任单位和部门一定的经济权限和利益,使其具有控制本单位责任费用的相对自主权,例如限额内日常经费的自主调度、本单位奖金分配的权限等,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费用的预算控制
 企业应当对期间费用实行预算控制,把费用预算纳入到企业的预算管理之中。期间费用预算是预算期内对预算执行单位组织经营活动必要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营业)费用的预安排。在编制时,应当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与不可控费用,根据上年实际费用水平和预算期内生产经营的需要,结合费用开支标准和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项目、分责任单位进行。其中:研发费用、业务招待费、出国经费、会议费、差旅费、宣传广告费等重要项目,应当重点控制。
 (四)费用的开支审批制度
 企业应当自行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一切费用在开支以前都要经过申请、批准手续后才能支付,即使是预算内的费用项目,也要经过申请和批准。这样做,有利于在费用将要发生前再进行一次深入的研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再一次确定费用的合理性,以保证费用的使用效果。同时,对于一些零星的、金额较小的费用开支,在预先确定的开支范围和额度之内,也应赋予相应的灵活性。
 [案例5—2]万向集团,对集团总部费用进行预算管理
 万向集团在公司改制后, 总部分为办公厅、发展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和经警中队。1994年底开始对总部费用实行预算管理,成立了由总会计师领导的预算小组,直接对董事局负责。各部门配备预算员一名,负责本部门预算报表编制、分析、报告工作。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费用报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交财务部,由财务部编制预算报告。
 总部管理费用预算报表分三项内容:
 1.定额费用部分。对于每月发生且支出额固定的费用纳入定额范围。这些费用包括: 员工基本工资、顾问咨询费、办公用品、值班费、 内部宣传费、资料费。
 2.统筹费用部分。人力资源部、办公厅、财务部担负统筹费用职责。 由人力资源部统筹的费用有: 员工工资、奖金、福利费。办公厅统筹的费用有: 出国经费、邮电费、会议费、小车费、工会经费、绿化费、水电费。财务部统筹的费用有业务费。三个部门统筹费用,在决算时按各部实际耗费分配于各部门。
 3. 自理支出部分。除定额费用、统筹费用外,各部门自行负担部门的差旅费、修理费、礼品费及其他费用。
 由于每月既要核算各部管理费用,又要核算管理费用各项明细费用,预决算工作较为繁杂。为此,财务部首先将预算管理电算化,预算科目分为四级编制相应代码,费用性质用英文字母表示,运用数据库核算,大大加快了核算进程,月度决算工作只需三天即可完成。决算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进行现金决算,不另行设置账簿。
 为切实降低费用,财务部月终决算各部实际责任费用。实际责任费用包括自理支出部分、定额部分、统筹费用分摊部分, 以此定量考核各部控制费用成绩。除定量考核外,财务部每月还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定性考核,并明文规定凡未纳入当月预算的费用一律不予列支;凡已纳入当月预算而由于经办人员未及时办理的项目,一律不予转入下月预算。预算考核成绩与部门奖金挂钩。 因此,各部门工作务必在预算监控下完成。
 集团总部推行预算管理, 一方面明确了各部门的经济责任, 强化了管理人员理财意识,加强了对各部门的约束, 降低了管理费用;另一方面, 由于各部门都掌握了一部分资金,从而也调动了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研发费用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据实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的规定。
 (一)研发费用的组成
 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企业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后,在境内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诉讼费、代理费、“打假”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从管理费用据实列支,不应作为研发费用。
 企业研发人员,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在职和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其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许多企业还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包括按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建的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他形式的研发机构,以及企业内部设置的、经当地市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认定的研发中心、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联合设立的博土后站、中试基地、实验室等。这些研发机构发生的各项开支,应当纳入研发费用管理,但同时承担生产任务的,要合理划分研发与生产费用。
 根据研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最终成果的体现形式,企业研发费用既可能资本化,也可能收益化。换言之,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发生的研发费用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由于研发活动对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而且国家对企业研发支出有一系列的财税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应当规范和加强研发费用管理,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二)研发准备金的管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国发[2005]44号)中提出,“结合企业所得税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制度”。为了贯彻落实这项政策,《通则》规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具体指研发项目已经确定、预算管理较为成熟的企业,可以根据研发计划及资金需求,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前安排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当年的研发资金提前作出安排,能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规划性,确保企业研发活动的资金需求。
 为了加强事中控制,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研发准备金使用情况的定期
 报告制度以及追踪反馈制度。例如,要求企业内部研发或者科技部门,每半年向财务部门报送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费收支情况,年度终了编制年度收支决算上报财务部门,项目完成后编制项目经费决算及项目固定资产清单等报财务部门。因各种原因中止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应要求研发或者科技部门在规定期限内编制经费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置情况,一并报财务部门核批,并缴回剩余的项目经费。为了避免突击花钱的情况,同时考虑研发活动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当年结余的资金一般可允许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但是已完工并通过验收的项目结余经费必须要求及时缴回。
 (三)企业集团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的原则和方法
 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单个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研发项目,或者研发力量集中在集团公司、由其统筹管理集团研发活动的,集团公司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集中收取和支出研发费用,用于研发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集团公司集中使用研发费用,至少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必要原则,即集中使用的目的应当是研发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而这个目的以集团内单个企业一己之力确实无法达成,或者各企业分散进行研发,缺乏合力。集团公司不能借此变相收取管理费用,或者避税。
 二是适度原则,即集团公司应当合理估计研发需求,向成员企业收取的研发费用不应过多偏离实际研发支出。根据国际经验,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应当在3%以上,而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2000—2004年五年间,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在0.5%左右,大型国有企业平均水平也仅为0.6%, 2004年该比重达到1%以上的企业仅占总户数的2%。根据这种实际情况,集团公司集中收取的研发费用总额,原则上不超过集团合并报表销售收入的2%;使用后的年末余额连续三年超过当年集中收取总额20%或者出现赤字的,集团公司应当调整集中收取的标准。
 三是权责利一致原则,为了避免集团公司集中财力时侵占成员企业权益,或者各企业对集中使用研发费用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发生争执,集团公司应当确定研发费用集中收付方式以及研发成果的分享办法,通过与成员企业协商、签订协议等方式,维护集团成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集团成员企业交纳的研发费用从当期管理费用列支。集团公司集中收取的研发费用作为专项应付款管理,发生的研发支出,形成资产的部分作为集团公司递延收益处理;没有形成资产的部分,据实核销。集团公司应当在年度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应当对研发费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予以关注。
 (四)与原有制度规定的衔接
 1992年《通则》仅规定技术开发费作为管理费用的组成项目。199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 (财工字L1996]41号),界定了技术开发费用的内涵,即“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随着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应支出日趋复杂,财工字41号文列举的技术开发费项目较为原则,互有交叉,且与企业的成本(费用)构成要素衔接不够,不便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新《通则》提出了“研发费用”这一概念。上述按经济内容重新划分的八项研发费用,与原技术开发费的对应衔接,如表5-1所示。
表5—1 研发费用与原技术开发费比较一览表
 原技术开发费	研发费用		新产品设计费	第1、2、3、4、7、8项		工艺规程制定费	第l、2、3、4、7、8项		设备调整费	第5项		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	第1项		技术图书资料费	第8项		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	第1、2、3、4、5、7、8项		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	第2项		研究设备的折旧	第3项		与新产品的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	第5、6、8项		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	第7项		  五、社会责任的承担
  《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财务规定。
 (一)安全生产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实施安全生产是企业依法必须承担的一项社会责任。企业对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负有保障义务。企业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高危行业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和风险抵押金制度。
 1.安全生产费用。根据财政部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财企[2006]478号)等规定,安全生产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逐月提取,标准如下:
 (1)煤炭生产企业,大中型井矿高瓦斯的,每吨8—15元,低瓦斯的,每吨 5元,露天矿每吨不低于3元;小型煤炭生产企业,高瓦斯的不低于10元,低瓦斯的,每吨6元。
 (2)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石油每吨17元;天然气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金属矿山露天矿每吨4元,井矿每吨8元;核工业矿山每吨22元;非金属矿山露天矿每吨(立方米)1元,井矿每吨(立方米)2元;小型露天采石场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0.5元。
 (3)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依据,其计提标准是:房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为2.0%;电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为1.5%;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o%。建筑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4)危险品生产企业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照 4%提取;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 0.5%提取;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
 (5)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以营业收入为依据,客运业务按照0.5%、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的标准提取。
 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专门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二是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三是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四是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五是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六是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安全费用年度结余结转下年使用,当
 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企业没有按规定使用安全费用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2.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根据财政部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有关部门印发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等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以下规模,向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指定的风险抵押金代理银行专户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1)煤矿企业按照确定的生产能力,3万吨(含)以下存储60万~100万元;3万~9万吨(含)存储150万~200万元;9万~15万吨(含)存储250万~300万元;15万吨以上,以300万元为基数,每增加10万吨增加50万元。累计达到600万元时不再存储。
 (2)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企业,小型企业存储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不含30万元);中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不含100万元);大型企业存储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不含 150万元);特大型企业存储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不含200万元)。风险抵押金存储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跨区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在注册地已存储后不再另外存储。
 企业风险抵押金应当专门用于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以及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专户存储的风险抵押金结转使用,如果当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动用风险抵押金后,企业应当按规定补齐。对于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逃逸,或者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承担责任的,风险抵押金将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二)清洁生产责任
 企业清洁生产,就是要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竊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应当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和培训的费用,直接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三)污染治理责任
 根据我国各项污染防治法律的规定,企业应当履行污染治理责任,努力贯彻
 国家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提取或者承担相关费用。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超标准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制定规划,进行治理,并将治理规划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备案。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制定核设施退役计划。核设施的退役费用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应当预提,列入投资概算或者生产成本。第四十五条规定,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按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
 污染治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很多专业技术、专用设备和专业人才,不少污染治理工程需要一个或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因而不少企业采取委托方式治理污染。为此,企业要预先作好工程概算,与受托方签订治理污染合同,并支付相关费用。
 (四)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有关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企业应依法承担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提取或者承担相关费用。
 (五)生态环境恢复责任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 28号),煤炭等矿山企业应当建立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责任。
 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006]215号),地方国土资源、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依据新矿山设计年限或已服役矿山剩余寿命,以及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所需费用等因素,确定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由矿山企业分年从成本中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矿山企业提取的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由企业在地方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保证金账户进行存储,一般用于矿山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矿山污染治理、矿产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国土整治和土地复垦、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矿山绿化等。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则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将预计的油气田弃置费计人油气田固定资产价值,一并通过计提折旧方式积累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恢复资金,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
 六、业务费用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销售折扣、折让以及支付必要的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支出的,应当签订相关合同,履行内部审批手续。
 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收取或者支付的佣金、保险费、运费,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条件处理。
 企业向个人以及非经营单位支付费用的,应当严格履行内部审批及支付的手续。”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业务费用管理的规定。
 (一)业务费用的产生及其内容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有时可能需要直接给协作单位予以优惠,包括销售折扣、折让(详见本书第七章),或者返利、进场费,以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争取有利的市场机会、交易条件。有时也可能需要借助一些“中间人”的帮助,才能捕捉商机,或者促成交易。这些“中间人”,泛指为促成交易而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施加影响、代理服务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既包括以从事中介服务为职业的经纪组织及经纪人,也包括偶尔从事中介服务的非职业人员。这些中间人为促成交易提供了一些劳务活动或帮助,企业可能需要支付一些必要的报酬,包括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业务奖励等。
 1.佣金。是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它既可由买方单独支付,也可由卖方单独支付,或者由双方分摊。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佣金的给付对象不能是交易双方本身或其
 代表人、代理人,而是“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同时,我国禁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经商,因此,企业不能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支付佣金。企业给予佣金必须以明示的方式支付,给予和接受佣金的,都必须如实人账。手续费与佣金具有相同的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进出口佣金,特指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条件或合同规定应支付给中间商的推销报酬。它包括明佣、暗佣和累计佣金三种。明佣是指价格条件中规定的佣金,即在出口或进口发票上注明的佣金。暗佣是指价格条件中未作规定,出口或进口发票上只列销售货款或购进货款总额,但在购销合同中作出规定的佣金。累计佣金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同国外包销、代销客户订立协议,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其累计销售和规定的佣金率计算的佣金。一般情况下,出口商品支付佣金,进口商品取得佣金。
 2.回扣。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时,为了促进销售等目的,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购买方一定比例的成本返还。这种返还,是由于企业业务往来产生的,而个人只是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因此购买方收取的回扣应当属于企业所有,销售方应当直接向购买方支付回扣,并作为企业的支出进行管理。
 3.提成。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按实现的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支付给对方的费用。对方可以是从事该项销售业务的企业单位或者个人。对从事该项销售业务的职工而言,这是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获取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劳务费、业务奖励也具有相同的性质。
 4.返利。是本企业为了促进销售、维系经销商的忠诚度等原因,将通过经销商实现的销售或者销售利润按照一定比例予以返还。例如,某厨具公司给经销商制定了如下返利政策:根据不同区域先给经销商制定不同的销售任务,年底依据签订的任务多少和经销商的完成情况,返利2%~4%。为鼓励经销商提高单次进货金额,一次性打现款超过100万元的,即给予现金返利2%。返利往往运用于生产厂家统一定价的产品销售,和商业折扣是相对的,商业折扣是在销售前给予的价格优惠,返利是在销售后给予的支出。
 5.进场费。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中,为了取得利用大型商业企业的场地、人员、柜台以及信誉等资源的资格,而向该商业企业支付的费用。这种费用是一次性支付的,其是否存在以及金额大小由市场行为决定,具有资格费性质。因此,企业支付进场费后,仍需支付场地租金。
 (二)业务费用的管理要求
 企业开展业务发生的销售折扣、折让以及支付必要的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支出,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必须是合法的。销售折扣、折让、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
 务奖励等的支出,必须依据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按照企业内部授权审批制度和程序执行。同时,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方式,在依法设立的账簿上按规定明确如实记载。
 (三)价格条件及佣金、运保费的处理
 L价格条件。又称为价格术语,是以英文或英文字母表示的商品交易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以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界限的符号。价格条件规定了商品交易双方的责任,对商品运输、保险、各种手续由谁办理等作出了规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价格条件,可以简化磋商内容,缩短磋商过程,促进商品成交,节省业务费用。它以交货地方不同,分为出口国和进口国二大类、13种,其中最为常用有以下三种:一是离岸价格(F.O.B),即转运港船上交货价格;二是到岸价格(C.I.F),即成本加保险费、运费价格;三是成本加运费价格 (C.F.R),即运费在内价格、离岸加运费价格。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将逐渐接触和扩大国际贸易业务。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应当遵循国际贸易惯例,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签订合同和履约时,遵循国际贸易的价格条件,履行内部相关审批手续。
 2.佣金、运保费的处理。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发生的佣金、运保费与使用的价格条件密切相关。在以外汇衡量出口销售收入和进口采购成本的情况下,出口商品价格一般以离岸价格为基础,如果出口合同确定价格不是离岸价格,企业在出口商品离岸以后支付的运费、保险费、佣金,抵减出口销售收入;进口商品价格则以到岸价格为基础,如果进口合同签订的价格不是到岸价格,在商品到达目的港口以前,由企业以外汇支付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也作为进口商品的进价来管理。
 (四)向个人以及非经营单位支付费用的管理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企业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企业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给经销商返利、给销售人员提成或业务奖励等,必须以公开明示的方式进行,并如实人账。以公开明示的方式进行,是正常的业务费用与商业贿赂的根本区别。销售折扣、折让、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的结付,应当凭真实有效的居间合同、中介合同或代理合同,履行内部审批手续。企业如果向非经营者的公民个人支付劳务费等报酬,或者向非经营单位支付费用(如捐赠等),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履行内部程序,从严控制,防止发生商业贿赂或者其他转移企业经济利益的非法行为。
  七、薪酬办法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与其他职工不同的薪酬办法,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薪酬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薪酬办法的规定。
 (一)薪酬的内涵
 薪酬属于职工的劳动报酬,具体分配办法包括工资制度、年薪制、股权激励、技术奖励或分成等。其中,年薪制、股权激励、技术奖励或分成对象一般适用于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
 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依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立法确定了社会的最低工资保障标准,并以税收形式调节个人收入。同时,从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角度出发,为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维护国有资本权益,统一制定了企业的工资政策,包括工效挂钩、工资总额管理、股权激励等等,有些企业经过批准后,正在试行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制等分配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内部的薪酬办法或收入分配制度还在深化改革之中。
 (二)工资制度
 我国企业的工资制度,主要体现为工资总额管理。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工资总额是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企业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政策。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不超过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分配办法,包括内部职工工资的分配依据、分配形式和分配标准。企业确定的工资财务政策与国家税收征管政策不一致时,企业应当作纳税调整。一般来讲,企业设计内部工资制度,应当综合考虑职工的生活费用、年资长短、能力差别、职务价值、工作成果等因素,对于现实中存在
 的按件计酬、按技分配、按绩取薪、按资分配、按智领赏、按利提成等分配形式,以及绩效工资、技能工资、岗位工资、结构工资等工资分配制度,企业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决定采用。但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试行年薪制、股权激励等分配制度的,必须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其中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薪酬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三)年薪制
 年薪制是以企业的一个生产周期为单位,确定经营者的基本报酬,并视其生产经营成果,经过考核后发给风险收入的工资制度。即把经营者的报酬确定在高于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幅度的水平上,并分为基本薪金和效益报酬两部分,效益报酬与其经营业绩挂钩,经审计考核之后予以兑现。
 国务院国资委在2004年6月制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由基薪、绩效薪金和中长期激励单元构成。基薪是企业负责人年度的基本收入,主要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经营管理难度、所承担的战略责任和所在地区企业平均工资、所在行业平均工资、本企业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按月发放。绩效薪金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以基薪为基数,根据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兑现60%,其余40%延期到离任或连任的第二年兑现。
 从实践情况看,我国实行的年薪制与国外仅有形似而已。最大的差别,应当在于职务消费方面,我国企业实行年薪制以后,经营者的住房、交通、通讯、应酬等职务消费仍然没有限度地由企业承担,使年薪制名不副实,并且经营者也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产生的。因此,其年薪制引起颇多争议,应当加以逐步改正和完善。
 (四)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施的中长期激励,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具体实施办法,详见本书第六章收益分配部分。
 (五)技术奖励或分成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财企[2006]383号),没有实施技术折股、股权出售和奖励股权办法的企业,可以与关键研发人员约定,在其任职期间每年按研发成果销售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或者采取合作经营方式,对合作项目的收益或者亏损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或者分担。技术奖励或分成的比例,一般控制在该技术项目利润或亏损的30%以内,相关支出计人管理费用。
  八、职工劳动报酬与劳动保护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报酬,并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经营者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额,对企业技术研发、降低能源消耗、治理‘三废’、促进安全生产、开拓市场等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职工劳动报酬与劳动保护的规定。
 (一)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职工与企业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其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此外,还可以约定职工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责任等内容。
 1.劳动合同的签订。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职工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并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然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2.劳动合同的解除。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职工本人:一是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是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是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
 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此外,职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违反劳动合同的规定,就不应当支付职工经济补偿。
 有些情形,企业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一是职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是职工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是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对于职工处于试用期内的,或者企业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企业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职工可以随时通知企业解除劳动合同。
 (二)企业支付职工劳动报酬的责任
 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领取足额报酬,是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和无故拖欠职工的工资。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企业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在遇到法定休假日的情况下,则应提前到最近的工作日内支付。
 对于职工超时工作和加班的,企业应当支付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是安排职工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二是休息日安排职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三是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
 (三)高危作业职工劳动保险
 企业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法承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的相应责任。企业职工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现场高危作业的,由于所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的人身安全保障相对比较脆弱,企业应当为从事这些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并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四)企业内部奖励制度
 研发核心技术、改进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治理“三废”、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安全生产、开拓市场等工作,对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打破内部分配的平均主义,对为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相应奖励。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把所需奖励纳入工资计划,通过财务预算予以安排。
 企业给职工兑现奖励,可以采取现金形式,也可以采取实物或者商业保险等形式(不含股权),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当并人企业工资总额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实行“工效挂钩”政策的企业,因实行新的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增加的对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支出,计人工资总额,但应当在工资总额基数之外单列。
 九、职工社会保险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财务规定。
 (一)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断完善。企业必须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等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由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企业应当从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中代为扣缴。
 1.基本医疗保险费,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所在地区的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般按企业缴费的30%左右划人个人账户;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全部计人个人账户。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原则上,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
 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具体由统筹地区确定。
 2.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缴纳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的比例从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人个人账户。
 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 [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当地核定的计发月数。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3.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参加失业保险后,对于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包括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以及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等。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如果重新就业、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则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4.工伤保险费,一般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由用人单位按照行业差别费率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行业按照风险程度划分为三类行业,各企业的行业风险类别,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伤保险费平均缴费率原则上要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其中:各统筹地区三类行业的基准费率要分别控制在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0.5%左右、 1.0%左右、2.0%左右。一类行业的基准费率不实行浮动办法,二、三类行业的费率,一至三年浮动一次。费率浮动的具体办法由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制定。
 参加工伤保险后,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治疗工伤所需费用、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等。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补充医疗保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8] 44号)的规定,为了不降低一些特定行业职工现有的医疗消费水平,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作为过渡措施,允许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承担的补充医疗保险费规定在工资总额的4%以内。由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属于政府倡导、企业自愿、职工受益的集体福利范畴,贯彻国务院决定的精神,结合现行有关规定,为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正确处理所有者和职工的利益关系,建立“激励规范、约束有效”的企业财务机制,我们认为,企业在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的,即可以考虑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以减轻职工的医疗负担:
 1.由于所处行业、所在地区的特点,职工医药费负担较重。
 2.近三年没有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税利和贷款利息。
 3.近三年年度净利润连续大于企业预计需要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用金额。
 企业为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费用按工资总额4%以内的比例列入成本 (费用),由企业管理或者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单独建账核算,统筹用于本企业或者集团内部个人负担较重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药费补助,不得划人个人账户,也不得另行建立个人账户或者变相用于职工其他方面的开支。
 企业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企业工会讨论通过,并由企业投资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审议批准后实施。企业应当定期向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会计信息。
 (三)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企业年金,是有条件的企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及其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愿建立、共同缴费、基金完全积累的补充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相似,企业年金也是属于政府倡导、企业自愿、职工受益的集体福利范畴。职工养老问题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需要国家、投资者(企业)和个人多方共同解决。为了正确处理国家、投资者、职工的利益关系,建立“激励规范、约束有效”的企业财务机制,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认为,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经过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确认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分配约束和监督机制健全且能够有效实施。
 2.财务会计报告真实,近三年没有因虚假或不实报告问题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
 3.近三年没有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税利和贷款利息,并完成规定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
 4.近三年每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均不小于1,且年度净利润均大于企业预计需缴纳的年金数额。
 5.决定建立企业年金的当年,企业没有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
 企业为职工个人缴纳的年金费用列入成本(费用),且不得超过该职工年应发工资总额的4%。超过标准的部分应当由职工个人承担。在当前我国职工收入差距很大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以职工年应发工资总额作为企业缴费的基数,超过当地人均工资水平三倍以上的,按照当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三倍计算;在当地人均工资水平三倍以内的,据实计算;低于当地人均工资水平的,按照当地人均工资水平计算。
 设计企业年金方案,专业性、政策性比较强,企业应当聘请专门机构研究拟订,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企业工会讨论通过,由企业投资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审议批准后实施。企业与职工个人缴费形成的年金基金,属于参加年金计划的职工所有,企业应当单独设账,与本企业的资产、业务严格分开核算,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管理。对年金基金的相关财务、会计信息,企业应当定期向职工公开。
 (四)职工福利费制度改革政策
 新《通则》将原来应当由职工福利费开支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内容,都规定为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企业因此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终结了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对于2007年已经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予冲回。在实施新财务制度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关于职工福利费余额。截至2006年12月31日账面结余的应付福利费 (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从净利润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除外)应当继续按照原有用途使用(包括用于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如果企业改组改建,则应转增资本公积;如有赤字,转入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当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2.关于职工医药费。对个别尚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应当建立职工
 医药费统筹使用管理制度。在以前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使用完毕后,职工医药费可暂在职32212资总额6%的比例以内,据实从成本(费用)中列支;因职工治疗重大疾病或者实施器官移植等重大手术,导致职工医药费突破规定比例的部分,可再在职工工资总额4%的比例以内,据实从成本(费用)中列支。
 3.关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少数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者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其内设的职工食堂、医务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需支出,应当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在以前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使用完毕后,原在应付福利费列支的相关支出,属于福利机构人员工资性质的,直接列作成本(费用);其他区别资本性和收益性支出分别处理。
 4.关于其他福利费支出。在以前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使用完毕后,企业原在应付福利费列支的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交通费补贴、独生子女费、职工食堂补贴、职工误餐补贴、职工困难补助、探亲假路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及救济费、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节日慰问费、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外费用等其他支出,应当制定内部管理办法,按照内部授权制度审批后,在成本(费用)中据实列支。但企业工会活动所需支出,仍由工会在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中解决。
 十、职工住房及其他福利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财务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职工住房及其他福利的财务规定。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是各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它由职工和企业分别按不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 5%缴存;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企业为本企业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从企业成本(费用)列支;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由企业每月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不得由企业负担。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本企业职工,包括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均在本企业的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企业和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
 督的原则进行管理,按规定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二)住房货币化分配财务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我国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为此,财政部先后下发了《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及其补充通知(财企[2000]878号),对企业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有关财务问题作出了系统的规定。
 1.关于现有公房出售盈亏。从2000年开始,取消住房实物分配,企业不再为职工购建住房。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按规定报经当地政府房改管理机构批准。企业现有公房按核定的房改价格向职工出售,发生的销售盈亏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转作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处理。
 2.关于老职工住房补贴。1998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无房或者住房未达标的,按照核定的标准发给一次性住房补贴资金,并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负数,依次以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以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应发未发的住房补贴资金作为代管资金,按当地政府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规定单独管理。
 3.关于货币化住房补贴。按照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双职工工作25年能够购买当地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按照这种原则确定住房补贴标准,随工资按月发放。因此,企业按规定逐月发放的住房补贴,随职11232资计人企业成本(费用),但不得作为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的计提依据,也不作为计算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基础。对未购买公房的困难职工,企业在其规定标准以内给予提供的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4.关于住房物业管理费和取暖费。由于物业管理费属于固定资产管理费性质,谁拥有固定资产,谁付费。因此,职工已经购买的住房,所需物业管理费应当由职工承担;职工未购买的住房,其物业管理费由企业承担。北方地区的冬季取暖费,原则上由业主负担。但因具有地区补贴性质,在未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前,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给予适当补助的,企业可按规定执行,所需取暖费补助计人企业管理费用。对于已经实行职工收入分配市场化的,按照劳动合同支付的薪酬是综合性的,企业应当不再另行计发取暖费。
 5.关于公共维修基金。已出售住房的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维修基金,属于业主所有,由业主委员会管理;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也可暂由原产权单位代
 为管理;已有相应的物业管理机构的,业主委员会或原产权单位应当转由物业管理机构代为管理,并有权进行监督。企业出售住房以后,有关住房管理、维修业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分离,相关财务移交独立的物业管理机构管理。
 (三)职工教育经费
 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作为负债管理。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
 根据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体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支出。
 职工教育经费由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自主支配使用,任何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单位不得以统筹的名义,直接向企业收取职工教育经费。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当按规定向职工公开职工教育经费有关财务、会计信息。
 (四)工会经费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企业有会员25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可以单独建立或者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销、合并工会组织。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企业、事业单位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并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企业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的,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
 十一、缴纳政府非税收入的义务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使用或者占用国有资源的费用等。
 企业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和标准的各种摊派、收费、集资,有权拒绝。”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缴纳政府非税收入义务的财务规定。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及其种类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过市场取得的体现政府职能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也属于政府非税收入。从承担者角度讲,政府非税收入也是企业的一种成本(费用)支出,应当按规定交纳。政府非税收入,主要有:
 1.行政事业性收费,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与计划部门共同颁布的规章或者规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者规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与计划(物价)部门共同发布的规定执行。
 2.政府性基金(附加),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征收的规定执行。
 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土地转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海域使用金,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我国正在逐步健全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制度,依法推行国有资源使用权招标、拍卖,进一步加强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防止收入流失。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缴人国库或财政专户。
 拥有国有资本的企业,按规定向国家上缴的税后利润、股利,或者国有产权转让收益等国有资本收益,也属于政府非税收入,但不属于企业的成本(费用),企业应当通过利润分配处理。
 (二)企业拒绝“三乱”的权利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国家建立健全向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严禁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项目;严禁擅自提高收取标准,扩大收取范围;严禁向企业摊派、索要赞助和无偿占用企业的人财物;严禁向企业强买强卖,强制企业接受指定服务,从中牟利;严禁将应由企业自愿接受的咨询、信息、检测、商业保险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强行收费等。抵制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和标准的各种摊派、收费、集资,是企业的权利。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交费情况。
 十二、企业财务开支的责任界限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
 (一)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
 (二)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支出。
 (三)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
 (四)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支出。
 (五)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开支责任界限的规定。
 企业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同时享有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并承担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应当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为前提。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界定,要求划清企业与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财务收支责任界限。对属于个人的各类支出,有损于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得由企业承担:
 1.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个人消费是个人为了满足个体的心理或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个人行为。对个人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付出的成本,企业已经通过劳动报酬形式给予补偿,没有义务额外承担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畴的个人消费支出。
 2.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晶等支出。职工个人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各类商业保险,购买股票、债券,人股投资,购买邮票、字画、古玩等各类收藏晶,都属于个人投资行为,其所需资金应当由职工个人负担,不得由企业报销。
 3.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属个人行为不当导致的结果,不属于企业的民事责任范畴,理应由个人承担。
 4.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支出。根据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政策制度,企业不再为职工个人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如果企业为了吸引人才,采取住房等实物形式对职工进行奖励,那么,其资金来源必须是劳动报酬,应当纳人工资总额统一管理,而且仅是针对个别属于“人才”的职工,在财务监督中才能经得起检查和审计。
 5.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企业只承担由企业行为导致的支出,或由法律法规规定应由企业承担的责任,不承担不属于企业责任范围的个人支出。
 十三、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新《通则》与旧《通则》在成本(费用)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变化:
 1.旧《通则》对成本费用的确认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而新《通则》主要是要求企业应进行成本控制,并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调成本管理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确定了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旧《通则》对成本、费用的项目及其核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如直接工资、直接材料等直接支出计人经营成本,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人生产经营成本,并列示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具体内容。新《通则》要求建立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但没有统一标准,如业务招待费等,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3.旧《通则》将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全部归人管理费用,新《通则》规定企业技术研发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资产,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即形成资产的相应研发费用可予以资本化,计人资产成本。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鼓励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新《通则》规定,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将技术开发费修改为研发费用、规定企业可以建立“研发准备金”,也是新《通则》的重大变革。 
 4.新《通则》首次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明确要求企业承担为实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提取或承担相关经费,并按照规定标准列入相关成本或者当期费用。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当今社会,对于违反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企业,即使没有被政府或监管部门惩罚,也会因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不满和排斥而在市场上受挫。1993年实施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中,只是提到把排污费、绿化费等费用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新《通则》进一步把社会责任扩大化,要求企业自行承担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
 5.旧《通则》仅规定佣金、手续费的会计处理,不涉及相关管理问题。新《通则》重点对业务费用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签订合同,按照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加强对业务费用的管理,可以避免引起不正当竞争,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可以避免企业的经济损失。
 6.旧《通则》要求把劳动保险费计人管理费用,而新《通则》则规定企业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也就是说根据职工工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归人费用类,也可归人成本类。另外,新《通则》明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所需经费,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也就是单项奖纳人工资范畴统一管理,不能多渠道从成本(费用)中列支。而旧《通则》则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只把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其他工资性收入,计人成本 (费用),不涉及单项奖的财务管理问题。
 7.旧《通则》及行业企业财务制度等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新《通则》统一规定,企业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8.新《通则》规定,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可
 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使用。旧《通则》没有相关的规定。原有的财务规定是,补充医疗保险从职工福利费列支,不足部分可以列入成本(费用);补充养老保险从职工福利费列支,并且不得导致职工福利费赤字。
 9.旧《通则》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新《通则》没有直接规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但明确规定职工教育经费专项用于企业职工的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10.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财务处理问题,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新《通则》对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涉及的财务处理,明确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新《通则》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财务收支责任界限,规定了不得由企业承担的个人支出内容。
收益分配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章收益分配共有6条,主要对企业收入范围、股权投资收益的处理、年度亏损的弥补、年度净利润的分配以及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等内容作出了规定。
 一、收益分配概述
 (一)收益分配的概念
 收益分配是指分配主体对分配对象(即企业经营收益)在各个分配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分割和平衡。具体讲就是企业将净利润在投资者、经营者以及其他有特殊贡献的职工、企业留存之间进行的合理有效的分配。
 收益分配管理,从企业外部看,体现了国家引导和监督企业合理确定对经营成果分配的办法和标准,以保证企业之间、职工之间应有的公平,保护分配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财经法规的有效执行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从企业内部看,则体现着企业是否遵守了国家有关收益分配的规定;是否贯彻了多贡献多回报的分配原则;是否实施了公平和效率的分配原则;有无个别分配主体侵害其他分配主体利益的不公平现象。
 与税收管理相比,税收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法定分配,但无法规范税收以外的收益分配行为,如企业是否允许职工参与收益分配,给经营者分配多少奖励,企业给投资者分配多少利润,分配方案是否合理等。而《企业财务通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规范,较好地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
 (二)收益分配管理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国家有关法律如《公司法》、《民法通则》等对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企业财务通则》和相关政策、制度对企业收益分配的内容、顺序等进一步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企业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2.利益相关原则。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由相关的利益主体按与企业收益相
 关的要素进行分配。对这些分配主体、分配对象以及这些要素相互关系的调整办法,应当以企业章程、内部管理制度、股东大会决议等形式进行规定。在《企业财务通则》第六章中所指的分配主体为企业,但结合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的规定,实质上应当是企业的投资者。分配对象在形式上说是企业的净利润,实质上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所得的可供分配的经济资源。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根据十六大以来国家制定和完善的一系列关于收入分配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该坚持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基本分配原则。企业在制定收益分配方案和处理收益分配事项时,应当充分考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投资者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关系以及企业资本积累与投资回报的关系。
 二、企业收入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七条规定:“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企业职务或者以企业名义开展业务所得的收入,包括销售收入以及对方给予的销售折扣、折让、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收入,全部属于企业。
 企业应当建立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明确产品或者劳务的定价和销售价格调整的权限、程序与方法,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法律法规约束等要求,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防范销售风险。”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收入管理的规定。
 (一)收入的构成
 收入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因履行职务或者以企业名义开展业务所取得的佣金、手续费、提成、返利等各项收入。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销售收入及业务收入,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进出口企业在核算收入的实务中,出口销售收入按离岸价核算,进口成本按到岸价核算。如果出口合同确定价格不是离岸价,应该将商品出口后由企业支付的运费、保险费、佣金冲减出口销售收人。
 2.销售折扣,指企业根据客户付款时间或订货量的多少而给予的折扣以及给予老客户的价格优惠。销售折扣按折扣方式可以分为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
 现金折扣,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为促进回款,给予在规定日期以前付款的
 客户在价款支付方面的优惠。由于这种折扣是在销售实现后的约定,履行该义务将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的减少,它对于销售方来说是支出,但对于购货方来说是收人。
 商业折扣,通常是企业在公布的价目单基础上给予客户一定百分比的价格折扣,又称之为“打折”。其折扣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些企业仅将折扣给予经常订货的老客户,有些企业在客户订货量达到某一数量以后才给予一定的折扣,还有些企业需要统一规定市场零售价,折扣则是给予零售商的批零价差。商业折扣通常在企业真正实现销售前协商完成,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现的收人或收到的货款已经是折扣后的款项。因此,商业折扣的金额不一定能明显反映出来,即其对销售收入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
 3.销售折让,指企业在向客户交付商品后,因客户对交付商品的品种、规格或质量等不满意,经双方协商,客户接受商品,而企业在价格或者货款支付上给予一定比例或金额的减让。
 4.使用费收入,指企业将货币资金或者除货币资金之外的其他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而取得的收入。通常,企业将资产租借给其他企业使用或允许其他企业使用某些专属权利,以此收取一定金额的占用费(使用费)。比如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商标使用权收入、委托贷款收入、技术使用费收入等。这些收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资产的管理权、使用权等发生转移,一般所有权仍然属于本企业,同时使用费收入(单价)应该不低于维护该资产并由本企业承担的成本支出。
 5.利息收入,一般指企业的存款利息收入。根据金融机构的规定,企业也可通过银行将资金以委托贷款的形式转借给他人使用,从而取得比较高的利息收入。
 6.其他,包括对方给予的佣金、回扣、手续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详见本书第五章成本控制第六部分)以及企业收到的补助款、税收减免、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等。企业在开展各类业务时,凡是属于企业的收入,都应当纳入企业账内核算,归企业所有,个人不得隐瞒、截留。
 (二)组织收人的原则
 取得各种收入是企业进行收益分配管理的基础,没有真实、合法的收入,收益分配就无从谈起。组织收入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的收入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组织和取得。开办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应符合国家产业规定、工商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工商管理条例、公司法、证券法、税法、产品质量法、环保法、食品药品安全法等。收入的实现过程应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比如广告
 法、合同法、价格法、税法,企业不能采取虚假广告、虚构价格销售企业的产品。
 2.真实性原则。企业组织收入要依据真实的经济业务,不能虚构销售业务。为了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发生的销售业务应及时进行反映和核算,严格禁止企业通过虚构收入变相侵害财务关系人的利益。同时企业取得的收入价格必须是公允的,不能变相提高价格,也不能有意低估价格。只有真实的收入,才能保证企业的收益分配是真实准确和有效公平的。
 3.相关性原则。企业的资源消耗与经济补偿密切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企业职务行为,消耗的是企业的资源,由此产生的收入,应当归属企业所有;以企业名义开展业务,立足于企业所属的有形或无形资源,由此产生的收入,也应当作为企业的收入。对于消耗企业的资源,却隐瞒、转移、私分属于企业的收入的,即构成对企业利益的侵害。
 (三)企业销售价格管理制度
 销售价格是企业的市场营销中一个十分敏感而又最难有效控制的因素,它直接关系着市场对商品或劳务的接受程度,影响着市场需求量和企业利润的多少。价格的高低涉及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或客户)三方的利益,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客户)还是竞争对手,对商品或劳务的价格都十分关注。根据《价格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对于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其余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由企业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企业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并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因此,企业建立健全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既是遵守国家价格法律、法规,贯彻国家价格方针政策的体现,更是应对市场竞争,防范销售风险,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
 企业销售价格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岗位责任制度。它是企业做好价格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价格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二是企业内部相关岗位如财务、采购、技术、生产、劳资和销售部门等的价格管理责任。
 2.定价和调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定价和调价程序管理制度。定价是企业对以往没有生产或经营过的商品或劳务新定价格,定价程序应制度化;调价是在原有价格基础上降低或调高,调
 价程序也应制度化。商品或劳务价格的确定或调整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制定的定价和调价程序管理制度中,应明确产品或劳务的定价和价格调整的条件或情形、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和确定方法等。
 二是价格目标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有效地选择价格目标,协调价格目标与经营目标及价格方案的关系,从而保证价格决策的合理性及决策目标的实现。其核心问题是确定价格目标,在没有经营目标和价格目标的前提下,企业不能随意确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
 三是价格配套管理制度。从企业的实际运行机制来看,要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和经营目标一致,实现价格配套管理,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其内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管理、市场价格信息管理,与价格目标和其他经营策略相协调的价格策略和定价方法等。
 3.内部价格报告和检查制度。主要包括:价格通知与价格登记制度、价格工作联系制度、定价效果报告制度、内部价格自检和奖惩制度。
 (四)企业常用的价格策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定价策略是企业争夺市场的重要武器,是企业营销组合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产品定价时,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如:维持企业生存、追求利润最大化、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最优产品质量、抑制或应付竞争等。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市场有不同的营销目标,因而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企业必须善于根据市场环境、产品特点、产品生命周期、消费心理和需求特点等因素,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法律法规约束等要求,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争取顺利实现营销目标。在企业销售管理中定价策略很多,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以下常用的价格策略,确定本企业的价格策略。
 1.新产品价格策略。
 (1)撇脂定价策略。这是一种高价策略,是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时定高价,争取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并赚取高额利润。这种策略如同从牛奶中提取奶油一样,首先就把牛奶中精华部分取走,故称撇脂定价策略。高价格维持一段时间后,随着竞争者的加入,供应产品的增加,企业再把产品价格降下来。
 使用这种策略必须具备以下市场条件:一是产品的质量与高价格相符;二是要有足够多的客户能接受这种高价并愿意购买;三是竞争者在短期内很难进入该产品市场;四是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难以应付市场需求,可以用高价限制市场需求。微软的每一款新产品刚上市,采取的都是这种定价策略。
 (2)渗透定价策略。与撇脂定价相反,这是一种低价策略,即企业把新产品价格定得低一些,以吸引客户,挤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低价能使企业取得
 最大产品销售量,并且能够限制竞争者的加入。
 采取这种策略的市场条件是:一是市场规模较大,存在较大的潜在竞争者;二是产品无明显特色,需求弹性大,低价会刺激需求增长;三是大批量销售会使成本显著下降,企业总利润增加。这是一种长期价格策略,虽然开始时企业所创利润较低,但从长期来看,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这种策略的缺点,一是大量的投入资金且回收慢,如果产品不能打开市场,或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会产生亏损;二是低价还会影响产品的晶牌形象和企业的声誉。
 (3)中间价格策略。又称稳妥价格策略或折中定价策略,它是把价格定在高价与低价之间,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适当利润。这种价格策略稳妥,风险小,一般会使企业收回成本和取得适当盈利。但这也是一种保守策略,可能失去了获得高利或者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机会。
 2.折扣定价策略。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及早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淡季购买等行为,还可以酌情降低其基本价格。这种价格调整叫做价格折扣。
 3.地区定价策略。一般地说,一个企业的产品,不仅卖给当地客户,而且同时卖给外地客户。可是外地客户把产品从产地运到客户所在地,则需要花一些装运费。所谓地区性定价策略,就是企业要决定:对于卖给不同地区(包括当地和外地不同地区)客户的某种产品,是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还是制定相同的价格。也就是说,企业要决定是否制定地区差价。
 4.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是指企业定价时利用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对不同价格的感受,有意识地采取多种价格形式,以促进销售。比如同一种产品,对于低收入客户来说,价格高难以接受,但对于高收入阶层,价格高则正好满足其追求高档的消费心理。
 5.差别定价策略。所谓差别定价,是指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差别定价主要有客户差别、产品形式差别、销售地区差别和销售时间差别四种定价形式。
 企业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个细分市场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二是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客户没有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给别人;三是竞争者没有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四是细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成本费用不得超过因实行差别价格而得到的额外收入,即不能得不偿失;五是差别价格不会引起客户反感,放弃购买,影响销售;六是采取的差别价格形式不能违法。
 (五)控制销售风险的措施
 销售合同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法律凭证,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有效手段。为有效控制销售风险,企业在向购买方销售货物或向劳务接受人提供
 劳务时,都应该与对方签订合同。
 为了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企业应当制定销售合同及销售价格管理制度。企业财务人员应及时掌握合同的签订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较大的销售合同的签订,财务部门和经营部门要事先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实施财务审核。为有效控制销售风险,企业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对方的资信状况。对方的资信状况好坏,对合同的签订和未来的履行有很大的影响,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指定某一部门(如财务部门)负责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动态调查,一旦发现客户的资信出现异常,应立即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规避销售风险的发生。
 2.检查合同价格,控制商业折扣。经营部门有时为了追求经营业绩,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客户做不适当的让步。如果在价格方面减让过多或者给予的商业折扣比例过大,就会影响企业既定的商品定价策略的实施,减少企业的营业收入,甚至导致市场价格秩序的混乱,影响市场的平衡和企业的社会信誉。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与销售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产品或劳务的定价和销售价格调整的权限、程序与方法等,防止业务部门在价格方面超越职权范围作不适当的让步。
 3.控制信用规模和信用期限。为促进销售,大部分企业都会对客户提供一定的商业信用,如赊销、分期收款等。但商业信用本身会在一定程度上占压企业资金,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导致企业利息费用增加,而且还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对信用销售有一个总体的安排,避免信用规模过大,期限过长,或者对不适当的客户提供了信用。
 4.合理选择结算方式。我国银行国内结算方式有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等方式。国际结算则有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种基本方式。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收回货款的时间、费用和损失风险是有区别的。在可能的条件下,企业应当选择有利的结算方式,安全、及时地收回货款。
 此外,企业还应跟踪监督已解除合同的善后处理情况,确保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三、出售股权投资及其收益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出售股权投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出售底价,参照资产评估结果确定,并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所得价款。在履行交割时,对尚未收款部分的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
 结算,取得受让方提供的有效担保。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所得收益,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处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出售股权投资及其收益管理的规定。
 (一)出售股权投资的内涵、原则及特点
 股权投资是企业以现金或者非货币性资产等向其他单位投资或者购买股票以后所形成的权益性投资。通俗地讲,股权投资就是企业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产权。因此,出售股权投资就是通常所说的产权转让,它是企业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将持有的企业产权进行有偿转让,从而收回股权投资的经济行为。在转让中,作为转让标的物的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如果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该被投资企业构成了企业的子公司。企业此时出售股权投资,实际上是转让子公司。因此,出售股权投资与转让房产、地产、车辆、工业产权或专利技术等资产,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企业出售股权投资,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先评估,后转让的原则;二是必须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形式进行转让;三是转让行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报经批准。如果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必须进入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交易。
 区别于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出售股权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1.非经常性。出售股权投资一般不具有重复性,并且涉及被转让企业的股权结构、经营战略、发展好坏以及经营风险等问题,因此,该行为一般并不经常发生。
 2.金额较大。出售股权投资因其交易金额一般较大,对企业的收益大小以及分配管理的影响也大。
 3.出售价格具有不确定性。企业持有的股权投资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取得,随着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发展、物价变动以及资金成本率(利息率或者贴现率)变化的影响,企业所持有的股权价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一般不能及时进行全面核算和反映,导致企业持有股权的价值无法准确计量,使出售股权投资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二)出售股权投资的程序
 企业出售股权投资,应当符合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企业重组的要求,同时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根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企业出售股权投资一般程序如下:
 1.提出转让意向。企业(转让方)依据《公司法》、企业章程的规定,向本企业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提出转让股权的申请,并说明转让理由。涉及国有股权转让的,应该向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部门提交转让国有股权的申请材料。
 2.拟定转让方案。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依据转让方的转让意向,从转让标的份额(是整体转让还是部分转让,部分转让是否涉及控制权等)、转让目的及其对企业未来战略发展规划的影响、对受让方的要求及采取的转让方式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定企业股权转让方案。
 股权转让方案应当载明以下内容:股权的基本情况、转让行为的论证情况、职工安置方案、债权债务处理方案、股权转让收益处置方案以及股权转让公告的主要内容等。其中转让后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附送经债权人书面同意的相关债权债务协议、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的决议等。转让国有产权涉及的职工安置问题,详见本书第七章重组清算部分。
 3.内部审议与决策。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国有独资企业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转让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对职工安置等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不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其内部决策程序依照《公司法》及企业章程的规定执行。
 4.履行报批手续。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区别以下情况报批:
 (1)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决定所监管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转让后导致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所监管企业决定其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事项,应当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需预先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3)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或者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应当同时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
 (4)政企尚未分开的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经政企尚未分开的单位以及其他单位审核后,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通常,各级人民政府对重大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需要责成有关部门研究。主管财政机关在承办时,或者协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审批所监管企业的重要子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时,或者审批政企尚未分开的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时,根据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06]306号)的规定,应当认真做好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检查以及标的企业财政政策清理等工作,并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涉及的债务处理、职工安置费用、国有产权的作价以及转让收益的处置等内容,应当重点审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政策的规定。
 5.组织审计和评估。转让方应当组织被转让企业按规定开展资产清查、账务核实等工作,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以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确定产权转让的底价。
 6.发布转让信息。转让方应当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在征集受让方时,转让方应当对受让方资质、商业信誉、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管理能力、资产规模等提出必要的受让条件。受让条件表述应当明确,并不得有违反公平竞争的内容,一经公布不得变更。
 7.进行产权交易。按照审批的方案、确定的受让方和选择的转让方式,进行产权交易。进场交易的,由产权交易机构组织成交。在产权交易过程中,首次挂牌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 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书面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如果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受让方,或者国家规定不需进场交易的,则可以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收取转让价款。
 8.办理国有产权变更登记。企业股权转让成交后,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当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交易凭证或者经批准的股权转让合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国有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三)股权投资的转让方式
 为切实保障股权转让方及其他各方的合法权益,企业在转让股权时,应该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尽可能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转让股权投资。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转让方式。
 1.公开拍卖。在股权转让中,对拟转让的股权投资先行评估,然后以评估价为基准确定底价,转让股权的相关信息经过公告后,在规定的时间召集所有受让方,对拟转让股权进行出价竞争,选择出价最高者为受让方。这种转让方式,
 其优点在于竞争比较充分,能够使股权投资取得最大的转让价值;缺点是对受让方的情况难以掌握,可能给被转让企业的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挂牌交易。在股权转让中,对拟转让的股权投资进行评估后,参考评估价制订转让底价,通过具有合法资格的产权交易中心,将拟转让股权投资的信息公开发布在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中,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受让方自由选择,从而实现股权投资的转让。这种转让方式,其优点在于,转让手续简单,转让行为因选择时间长而变得比较公平,转让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其缺点是股权受让方会因这种转让方式而变得不确定,并且还存在产权转让投机的可能,导致对被转让企业的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招标出售。在股权转让中,对拟转让的股权投资进行评估后,参照评估价制订基准价,通过招标公司公开发布拟转让的股权投资信息,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召集所有受让方,对拟转让股权投资进行出价竞标,最后经过专家评标,取出价最高者、条件最优者为最终转让方。这种转让方式,有利于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有利于扩大竞争范围,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力。但这种转让方式不一定能使股权转让取得最大的转让价值,另外在封闭评标环节有可能导致内幕交易,再加上各受让方报价保密,并没有公开宣布,因此其市场竞争并不一定充分。
 4.协议转让。在股权转让中,对拟转让的股权投资进行评估后,参照评估价制订转让价格,通过公开征集或者转让方自己选择受让方,然后在双方协商谈判的基础上,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允许协议转让的情形,一是受让方的受让行为不得违反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且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标的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的,在协议转让企业部分国有产权后,仍应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地位。二是本级国有企业内部资产重组,转让方和受让方同属本级国有企业或其全资、绝对控股企业。三是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受让方的。这种转让方式,由于转让价格是双方私下协商的结果,基本不存在竞争,容易导致股权投资不能实现最大的转让价值,同时,可能会因为私下交易,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5.其他。比如国家对一些行业企业的股权转让出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安全的考虑,或者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等问题,所采取的不一定是完全市场化的股权转让方式。
 (四)股权投资转让价格的确定
 1.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企业在转让股权时,确定转让价格主要依据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以评估值作为制订转让价格的参考。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年财政部令第14号),除上市公司
 以外的整体或者部分产权转让,资产转让、置换、拍卖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对于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等有关费用,不得在评估作价之前从拟转让的国有净资产中先行扣除,也不得从转让价格中进行抵扣。也就是说,转让方不得将职工安置的责任留给受让方。
 2.公开交易确定价格。通过公开拍卖、挂牌交易等市场化方式转让股权投资,并以最高的交易价格确定为转让价格。这种价格确定方式,使得交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有利于保护企业和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形成的转让价格,不得以任何付款方式为条件进行打折、优惠。
 (五)股权投资转让价款的处理
 股权转让损益是股权转让价格与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属于投资损益,其中:企业转让股权投资的,列作本期损益;企业被政府转让的,按规定上缴财政。股权转让涉及的职工安置等费用,应当从转让价款中优先支付。
 股权转让双方应当在转让合同中约定具体的结算日期和方式。如股权转让金额较大、一次付清确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受让方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其余款项应当提供合法的担保,并应当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转让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间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在转让价款未付清之前,受让方不得以受让股权进行质押或者以标的企业的关键设备或重要资产进行担保。
 (六)国有股减持的特殊规定
 所谓国有股减持,即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股东,通过证券市场将持有的国有股份全部或部分予以出售,以降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比例的经济行为。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01]22号)的规定,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未满3年的,拟出售的国有股通过划拨方式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其委托该公司在公开募股时一次或分次出售。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的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仍按融资额的 10%出售国有股,所得收入用于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国有股减持的一种模式,通过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取国有股的流通权。这种转让不产生直接收益,是一种无偿赠送,但享有流通权的国有股在以后转让时,即可以产生收益,产生的收益计人当期损益。
 四、年度经营亏损的弥补
 《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弥补。税法规定年限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投资者审议后用盈余公积弥补。”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年度经营亏损弥补的规定。
 (一)企业经营亏损的含义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目标是尽可能获得利润。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由于管理不善,会导致各项成本费用的上升;为了扩大销售或维持生产经营,会发生大量的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甚至由于企业经营者私自转移资产、侵占企业资产、低价销售产品以及决策失误,也会导致大量的资产损失。在一定经营期间,当获得的所有收入小于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以及资产损失时,企业的经营成果就表现为亏损。因此,亏损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期间内,全部收入不能抵补全部成本费用及损失而出现的差额。
 企业产生的亏损,根据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称之为经营性亏损,它属于非故意性亏损。二是由于执行国家政策造成的,这类业务不一定以盈利为目的,发生的亏损,称之为政策性亏损。三是由于经营者恶意经营企业、或者贪污侵占、擅自转移企业资产等违法行为造成的亏损,称之为恶意性亏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亏损也属于经营性亏损,同时也属于主观造成的舞弊性非正常亏损。
 (二)企业弥补经营亏损的规定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投资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企业发生的经营性亏损,将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此,亏损弥补通常是指企业用现有的所有者权益或者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补偿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负收益)的财务活动过程。
 根据《通则》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弥补亏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弥补的是经营性亏损,即企业用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应该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亏损,对于政策性亏损,应当向国家申请财政补贴。
 2.依照税法规定弥补,即依照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性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的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连续5年用税前利润弥补,连续5年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5
 年的税前利润弥补期限内,无论企业是盈利年份还是亏损年份,均作为亏损弥补期计算弥补年限。而对于5年的税前利润弥补期限内的任何一年发生的亏损,又都可以单独计算各自的亏损弥补期限。
 3.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企业发生的亏损在税后利润不足弥补的情况下,通常可以用企业所提取的盈余公积加以弥补。但是,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应当由董事会提出弥补亏损方案,经股东(大)会或者类似的权力机构审议决定。
 4.按照规定的J顷序和比例弥补,即企业在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之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也就是说,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如果是负数(未弥补亏损),企业就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其目的是防止企业将债权人的资产用来向投资者分配,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企业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应该经过股东(大)会的审批。盈余公积属于全部投资者所有,要使用这项资金,也应该征得全体投资者同意。
 (三)企业亏损弥补的程序
 1.税前利润弥补。即企业本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税前利润来弥补,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应该依法缴纳所得税。如果下一年度所得税前利润仍不足弥补亏损的,可连续弥补,但用税前利润连续弥补期限不得超过5年。
 2.税后利润弥补。即企业本年度发生的亏损,当连续5年用税前利润弥补后,仍不足弥补的,从第6年起,应当用税后利润弥补。
 3.盈余公积弥补。即企业发生的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弥补后仍未弥补的亏损,由董事会提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可以用所提取的盈余公积来弥补。
 4.资本公积弥补。企业的资本公积从其形成来源看,它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的,本质上应当属于投入资本范畴。因此,它与留存收益有根本的区别。在我国,资本公积用来转增资本,但在具体工作中因现实需要,经过国家批准,国有企业的资本公积可以用来弥补政策性重大亏损。
 此外,由于国家政策或者企业依法改制过程发生的下列损失,可以依次用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进行弥补:
 (1)企业重组过程中清查出来的价值减损;
 (2)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损失和一次性的住房补贴,详见本书第五章成本控制部分;
 (3)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转换造成的损失;
 (4)企业依照国家规定分离办社会职能以及主辅分离过程中,经批准核销的特定损失。
 五、年度利润的分配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条规定:“企业年度净利润,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按照以下顺序分配:
 (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二)提取10%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
 (三)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提取比例由投资者决议。
 (四)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财政。
 国有企业可以将任意公积金与法定公积金合并提取。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回购后暂未转让或者注销的股份,不得参与利润分配;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上述二条是关于企业年度利润分配的规定。
 (一)年度利润分配的含义
 年度净利润是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实现的税后净利润,也是企业年度经营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依照《公司法》以及企业章程等的规定,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归投资者所有,应当依法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分配就是将企业的净利润在投资者和企业再投资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即为可供分配的利润。
 (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可供分配的利润如何在投资者和企业再投资之间进行分配,构成了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内容。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属于投资者所有,但为了保证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通则》虽未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何种政策理论来制定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但要求企业应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以利于企业长期稳健地发展。通常,企业在制定分配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发展战略对利润分配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可供分配的利润中,企业除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以外仍可适当留存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留用的利润,从产权关系上看,仍属于企业投资者者所有,如果企业使用这部分资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投资者的利益会更有保障。因此,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前,应依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筹资能力、面临的投资机会,统筹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如果企业有很好的投资项目,又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当前的现金流又不足以满足发展项目的需求,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可以从低确定,而将实现利润留存企业,作为投资和发展的资金。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筹资成本,有利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2.职工利益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归投资者所有,这是投资者投资于企业的动力所在。但企业的利润与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没有全体职工的参与和努力,企业利润的实现及不断增长将极为困难。效益好的企业,更能够给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提供经济保障,也容易给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带来成就感、荣誉感、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的参与意识,吸引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一直是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国家允许一些企业实行多种分配形式改革,企业已经按规定实行分配制度改革的,在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适当考虑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的利益,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研究分析利润分配的方式和比例。企业实施利润分配方案,可以采取派发现金和送红股的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对企业发展及股权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现金分配方式,企业须支付大量的现金,对现金流不足的企业而言,如果筹资能力不强,对其未来的发展就极为不利。采用送红股分配方式,企业通过扩大股本来实现分配,企业的股权结构一般也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却因不必支付现金,企业实现利润对应的现金仍然留在企业,这样对现金流不足的企业来讲,可以大大缓解其发展资金不足的压力,对其未来的发展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时,应当根据已经确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拟订合理的利润分配的形式和比例,并根据企业现金流的缓急情况,决定利润分配方案的实施时机。
 4.比较利润分配的资金成本。企业进行利润分配,实质是对投资者其他投资机会的再投资收益和企业本身再投资收益进行比较。投资者分取利润后用于其他项目的投资收益,如果超过留存企业用于企业本身投资项目的收益,投资者就会要求较高的分红比例。反之,投资者就会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企业用于发展。因
 此,在进行利润分配时,企业应当对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及其可能的筹集渠道进行分析,比较资金成本的大小,确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比例。
 5.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应贯彻同股同权原则。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应依据同股同权原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大股东不能侵蚀小股东的既得利益,不能损害企业或者其他投资者利益。投资者在企业中只以其股权比例享有其合法权益,不得以在企业中的其他特殊地位谋取利益。同时,利润分配方案应当提交股东(大)会等类似权力机构讨论,并充分尊重中小股东的意见。
 利润分配贯彻同股同权原则的一个特例,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方合作者可以加大分红比例,以提前收回投资。但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全部投资者审议批准后,在企业章程、协议中予以明确。
 (三)年度利润分配的顺序
 按照《通则》第五十条的规定,企业的净利润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首先应按照规定弥补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也就是,将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与前期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合并,计算出本年累计盈利或累计亏损。需要说明的是,弥补的亏损是指超过了正常的税前弥补期限(5年)后,应当用所得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之前,不得提取法定公积金。
 2.提取10%法定公积金。经计算有本年累计盈利的,按本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余额,计提10%比例的法定公积金,累计提取的公积金总额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需要说明的是,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基数,不是累计盈利,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在年初没有未弥补亏损的情况下,才能按本年净利润计算提取数。
 按照《中外合资企业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储备基金、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企业发展基金的提取比例由董事会确定。特别说明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储备基金相当于一般企业的法定公积金,应按照法定公积金管理,其用途包括弥补亏损、增加资本、投入再生产,为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其提取比例应当执行不低于10%的标准。同时,新《通则》取消了提取公益金项目的规定,企业原来提取的公益金账面余额应当结转任意公积金使用。
 3.提取任意公积金。企业提取法定公积金后,企业章程对提取任意公积金有规定的,按企业章程的规定提取任意公积金;企业章程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的比例提取任意公积金。国有企业根据政府规定或主管财政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机构核定的比例,计算上缴国家利润,其扣除法定公积金和上缴利润后的剩余利润,全部作为任意公积金管理。因此,国有企业可以将任意公积金与法定公积金合并提取。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应当按照“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人本年度利润一并进行分配。企业需要拿出多大比例的净利润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除了要有足够的累计盈余外,还要考虑企业盈余的稳定性、投资机会、债务需要和举债能力等因素,尤其是发放现金股利(利润),需要重点考虑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企业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四)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利润分配的例外规定
 1.利润分配顺序例外。一般情况下,企业利润分配应按照上述程序进行,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外合作者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期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国合作者所有的,可以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外国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的办法。合作企业合同约定外国合作者在缴纳所得税前回收投资的,必须向财政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由财政税务机关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审查批准。”
 2.利润分配内容例外。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如果包括法规或企业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者分享的净利润,则在拟定利润分配方案时,企业应按扣除不能由投资者享有部分的净利润计算。如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按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这部分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属于中方职工权益资金,作为负债管理,投资者不能享有。
 3.投资者利润分配例外。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股份有限公司当年无利润时,在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率,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五)国有资本收益分配的特殊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的规定,自1994年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暂不实行上交办法。同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妥善解决。截至2005年底,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的资产总额已由1995年的
 10.24万亿元,增加到24.26万亿元,增长近1.4倍;净资产已由1995年的 3.38万亿元,增加到8.74万亿元,增长近1.6倍;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由 1995年的422亿元,增加到4971亿元,增长近10.8倍;全国国有企业户数由 1995年的29.07万户,减少到12.56万户;国有企业职工人数由1995年的6623万人,减少到3852万人。
 国有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大幅增加,一方面有效地增强了国有企业的资本实力,但同时也使一些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愈加突出。而由于受资源、垄断程度以及企业历史包袱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利润水平和职工收入水平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有着很大差异,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另一方面,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尚未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国有企业分配失序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为了完善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体制性障碍,国家将建立和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企业实现净利润,属于国家所有。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应付国有利润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应当上缴同级财政。
 (六)公司回购股份在利润分配中的处理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属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注销;属于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或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两种情形的,应当在6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属于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的,回购的股份应当在1年内转让给职工。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回购后暂未转让或者注销的股份,不具有投票权、收益分配权、优先认股权、资产清偿权以及相关义务,不得参与利润分配。
 对于因实施股权激励办法而回购股份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其资金来源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为此,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6]67号)规定,即回购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所需资金应当控制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之内。如果股份回购日与股东大会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之日不在同一年度,那么,公司应当于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时,将预计的回购支出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中做出预留,对预留的利润不得进行分配。
 六、职工要素分配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二条规定:“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企业章程或者有关合同中对分配办法作出规定,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取得企业股权的,与其他投资者一同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二)没有取得企业股权的,在相关业务实现的利润限额和分配标准内,从当期费用中列支。”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规定。
 (一)职工要素分配的政策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应当“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管理、技术等要素属于智力要素。《通则》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对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智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财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对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促进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职工要素分配的特点及原则
 与实物资产、货币资金等生产要素不同,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的技术、管理等智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其自身价值不容易度量;二是其对企业收益的贡献度大小不容易准确确定;三是其因存在个体差异而难以模仿,因须依托于企业其他生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而难以鉴别;四是其仅存在于少数人身上或仅为少数人掌握而具有稀缺性,可为企业创造超常效益。
 智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正是因为具有自身特点,在实施时,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分配与贡献挂钩。即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凭借智力要素获得的报酬或分得的收益,应该与其智力要素的转换效益结合起来。任何一项智力要素,如果它本身具有价值,但并未对企业的收益产生贡献,就不应参与分配。
 2.效率优先。智力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转化和使用具有促进和催化作用,但其发挥的作用很难制度化和标准化,完全依赖于拥有者的良知,并具有较大的弹性。企业在制定收益分配制度时,应当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将智力资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以激励为主要目的。智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主要目的应当是激励经营者和其他职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智力要素的资本价值,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4.合法合理。智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避免内部人控制或者分配的随意性,防止分配不当给国家、投资者和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造成损失和侵害。
 (三)实行职工要素分配的条件和要求
 企业对经营者和其他职工进行激励,通常采取中长期股权激励方式。因此,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
 2.发展战略明确,产权清晰。
 3.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劳动用工、薪酬福利制度。
 4.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良好,经营业绩稳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真实,近3年无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记录等。
 企业对拟参与分配的智力要素,应当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一是这些要素能使企业实现资本增值。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投资者设立企业的目的就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在给予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的条件下,允许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智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前提应当是这些智力要素能够为企业或者已经为企业创造了超额的贡献,并且这样的贡献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标准予以估算确定。
 二是这些要素的价值可以量化。参与分配的智力要素本身的价值可以通过评估确定,或者通过参考这些要素为企业创造的超额贡献进行估算,或者通过比较企业收益或者净资产的数额及其变化情况加以确定。这种量化结果不一定十分精确,但可供参考。
 三是这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密切关系。智力要素只有依赖于其他生产要
 素,才能发挥转化作用。因此,智力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要目的,是调动经营者和其他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智力要素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其他生产要素,以实现全部生产要素增值的最大化。
 (四)职工要素分配的主要方式
 1.股权激励办法。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对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实施股权激励办法。
 股权激励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限制性股票是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时,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其股权激励计划应当包括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条件、授予数量、授予价格及其确定方式、行权时间限制或解锁限制等内容。在报股东大会审议之前,国有股东应当将上市公司拟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部门先行审核。
 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0年,激励对象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水平应当控制在其薪酬总水平的30%以内。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股票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权数量应当控制在股本总额的1%以内,并不得为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获得有关权益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
 2.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 (财企[2006]383号),为了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维护企业及其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制度,企业可以实行以下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但对同一研发人员或者同一知识产权不得重复实施不同形式的激励:
 (1)企业在实施公司制改建、增资扩股或者创设新企业的过程中,对职工个人合法拥有的、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可以依法吸收为股权投资,并办理权属变更手续。企业也可以与个人约定,待个人拥有的知识产权投入企业实施转化成功后,按照其在近3年累计为企业创造净利润的35%比例内折价人股。
 (2)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且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占实现转化前净资产总额30%以上的,对关键研发人员可以根据其贡献大小,按一定
 价格系数将一定比例的股权(股份)出售给有关人员。
 价格系数应当综合考虑企业净资产评估价值、净资产收益率和未来收益折现等因素合理确定。企业不得为个人认购股权(股份)垫付款项,也不得为个人融资提供担保。个人持有股权(股份)尚未缴付认购资金的,不得参与分红。
 (3)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制改建或增资扩股过程中,可以对关键研发人员奖励股权(股份)或者按一定价格系数出售股权(股份)。
 奖励股权(股份)和以价格系数体现的奖励额之和,不得超过企业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35%,其中,奖励股权(股份)的数额不得超过奖励总额的一半;奖励总额一般在3—5年内统筹安排使用。
 (4)没有实施技术折股、股权出售和奖励股权办法的企业,可以实施与关键研发人员约定,在其任职期间每年按研发成果销售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或者根据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合作经营方式,与拥有企业发展需要的成熟知识产权的研发人员约定,对合作项目的收益或者亏损按30%以内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成或者分担。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行股权出售或者奖励股权的,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加值应当占企业净资产总额的30%以上,且实施股权激励的当年年初未分配利润没有赤字。实行技术奖励或分成的,年度用于技术奖励或分成的金额同时不得超过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30%。
 3.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根据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国资发产权[2005]78号),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已经建立或政府已经明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地区或部门,可以探索中小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包括向管理层直接或间接出资设立的企业转让。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除了执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是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当按规定委托财务审计,包括经济责任审计;
 二是国有产权转让方案的制订以及相关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底价确定、中介机构委托等重大事项应当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统一组织进行;
 三是管理层应当进场交易,并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产权转让公告中的受让条件不得含有为管理层设定的排他性条款以及其他有利于管理层的安排;
 四是职工安置费用不得从净资产中先行抵扣,不得以各种名义压低国有产权转让价格;
 五是管理层应当提供其受让资金来源的相关证明,不得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融资,不得以企业的国有产权或资产提供融资担保。
 管理层存在以下情形的,不得受让拟转让企业的国有产权:经审计认定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故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在转让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企业净资产的;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或者与有关方面串通,压低资产评估结果以及转让价格的;参与国有产权转让相关重大事项的;无法提供资金来源证明的。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后仍保留国有股份(权)的,受让国有产权的管理层不得作为改制企业的国有股东代表。
 (五)职工要素分配的一般程序
 1.确定分配对象和智力要素。即确定哪些人、哪些智力要素可以参加企业收益分配。根据《通则》规定,经营者、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职工属于分配对象。其中:经营者应当是企业的董事,对公司决策、经营、管理负有领导责任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管理骨干,不包括监事、独立董事以及来自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以外的外部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应当是关键技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或者对企业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进行重大创新、改进的主要技术人员。
 2.对分配标准进行评估和量化。企业在确定参与收益分配的对象和智力要素后,要对这些要素的价值和作用,聘请具备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获得进行股权激励等分配的参考依据。评估结果应当由企业董事会或其他类似机构和持有智力要素的个人双方共同确认。
 3.确定分配方式。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管理、技术等智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形式。上市公司应当以期权激励机制为导向,根据实施激励的目的,结合本行业及本公司的特点确定股权激励方式。
 4.拟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当明确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条件、激励数量、激励价格、行权时间、绩效考核、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
 5.报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当由董事会提出,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经营者、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职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股东会或履行投资者职能的相关机构批准,批准部门的相关批复文件应当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6.实施分配方案。就是由企业董事会(薪酬管理委员会或授权的管理层)对经过批准的分配方案予以兑现。实施分配方案时,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有完备的审批文件,具体的分配方案,合法的合同或协议,完善的分配程序,以及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
 (六)职工要素分配的财务处理
 1.取得企业股权的处理。管理、技术等智力要素在评估作价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增发或者回购转让的形式转化为企业股权,持有智力要素的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同时具有了企业投资者的身份,因而应当根据企业章程或者有关合同的规定,与其他投资者一同参与利润分配。
 2.没有取得企业股权的处理。企业利用了经营者和其他职工持有的管理、技术等,实现了额外的收益,但是没有授予股权,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并未取得企业投资者的身份。因此,企业应当依照有关合同约定的分配标准,对合作经营的相关业务所实现的利润给予分成。这种分成,作为企业取得额外收益的成本,从当期费用中列支。
 七、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与旧《通则》相比,新《通则》在收益分配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变化:
 1.明确了企业收入的管理原则。新《通则》规定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企业职务或者以企业名义开展业务所得的收入,全部属于企业。这样规定,一方面变换了旧《通则》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上进行规定的角度,明确了对企业收入进行财务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关联交易、职工同时多渠道就业等情况日益复杂,对企业收入进行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不再是收入如何确认、计量这些会计问题,而是企业耗费经济资源的补偿、各方权益的维护与责任的落实等问题。
 2.调整了利润分配的内涵。新《通则》在利润分配的对象上,做了明确的调整,一是企业分配的利润不是税后利润,而是净利润,税后利润属于纳税申报时计算的利润,包含纳税调整因素,企业往往还有许多应当由税后利润开支的项目,而净利润是会计核算的利润,比较清晰明了;二是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不是企业净利润,而是可供分配利润,这就明确了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或者未分配利润的处理办法,以及企业提取必要的积累和投资者分取利润之间的关系。
 3.取消公益金制度。新《通则》在收益分配管理规定中,取消了原来利润分配顺序中提取公益金的规定。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实施以及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推进,企业不再承担职工住房的购建、管理、维护责任,企业的部分社会职能已经基本回归于社会,公益金的提取使用已经变得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新《通则》取消了提取公益金的规定。
 4.明确了职工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财务处理。新《通则》贯彻落实了党的方针政策,第一次在财务规章中,明确规定了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可以管理、
 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内容。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肯定了非资本要素特别是智力要素对企业收益的贡献,并赋予相应的分配权,有利于企业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当然,职工的劳动也是可以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要素,但考虑到这种因素主要体现在股份合作、合伙等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新《通则》是具备法人资格企业的财务规范,因而对以劳动参与企业收入分配问题暂不做明确的规定,而在成本控制中,通过有关工资报酬的规定体现职工多劳多得的精神。
重组清算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章重组清算共8条,主要规定了企业重组的一般程序和财务政策,并对合并、分立、托管经营等重组中涉及的财务行为以及国有资源、职工安置费用的处理政策作出了规定,明确了企业因关闭、破产、终止经营或解散而进行清算的财务处理。
 一、企业重组概述
 (一)企业重组的概念
 广义的企业重组,是指投资者或投资者授权经营者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以长期资产和其他资源为对象,以控制权的转移为核心,进行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行为。具体地说,它是通过企业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破产处置等方式进行企业组织的再造,包括企业资产结构、债务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优化。它是对企业原有的各类资源要素(包括企业本身),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的重新组合。《通则》所称的企业重组,不包括因关闭、破产而进行的清算。
 (二)企业重组的历史背景
 企业重组,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末至今,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重组浪潮。以美国为例,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横向重组,对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构成了美国工业的雏形。第二次主要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纵向重组,目的是垄断整个产业。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其特点是跨行业重组,即混合重组,产生了许多大型和特大型的跨行业公司,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第四次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并延续到整个 80年代,特点是敌意兼并,且目标公司的规模较大,使美国跨国公司规模日益加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了第五次也是历史
 上最大的重组浪潮。其特点是强强联合增加,敌意兼并减少,重组交易额巨大,企业重组更注重战略性和长远利益。此次重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企业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跨国并购迅速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在全球市场谋求生存和繁荣,已成为大公司进行跨国并购的首要战略动力。跨国并购特别是涉及到大的跨国公司、巨额资金活动重大改组的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特点。2000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3.4万亿美元,大体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的1/10强。
 我国的企业重组也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企业重组浪潮,首起案例发生于 1984年?月,保定市纺织机械厂以承担被兼并方全部债权债务的形式,兼并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随后,企业重组现象在北京、南京、沈阳、无锡、成都、深圳等地陆续出现。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整个80年代,全国有6966家企业被兼并。第二次企业重组浪潮,始于1992年,当年仅北京就有66家企业被兼并。 1993年,全国有2900多家企业被兼并,全国建起了16家产权交易中心。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上市公司重组也逐渐形成热潮。自1993年宝安收购延中以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已发生过资产重组上千次,重大股权转让几百次。近几年来,我国由于并购交易额每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并购交易快速增长的国家。通过兼并收购、重组上市、关闭破产等多种形式,我国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已经显现,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退出了市场,放开搞活了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三)企业重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阶段,企业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重组的企业强强联手,跨国重组的案例越来越多,扩张和收缩并举、重组与日常经营并举、资本重组与组织重组并举。2000年1月,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交易总额高达1840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起并购案。2005年5月,联想以17.5亿美元完成了对 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同时,企业重组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包括协议转让、拍卖、资产剥离与置换、分立、回购、吸收合并、破产重组、托管等等。可以预见,企业重组的数量和金额会越来越大,方式会越来越多,范围会越来越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十一五”期间,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主要通过市场作用和必要的宏观引导,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组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在改革攻坚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新的步伐,企业重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将迎来新一轮企业重组浪潮。
 (四)企业重组的作用与意义
 1.企业重组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最有活力的是企业,基础也在于企业,通过企业重组可以优化所有制结构,创造出更高的生产效率。
 2.企业重组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通过企业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促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打破行业壁垒,有利于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3.企业重组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组后的企业应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为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供条件。
 4.企业重组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处于劣势的企业为了摆脱竞争劣势,以重组为手段摆脱困境。优势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采取重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抵御外来压力,增强企业实力。
 5.企业重组可以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企业重组可以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使企业逐步逼近和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企业重组的类型及其重大财务事项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三条规定: “企业通过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实施重组,对涉及资本权益的事项,应当由投资者或者授权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履行内部财务决策程序,并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清查财产,核实债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二)制订职工安置方案,听取重组企业的职工、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或者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三)与债权人协商,制订债务处置或者承继方案。
 (四)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净资产作价或者折股的参考依据。
 (五)拟订股权设置方案和资本重组实施方案,经过审议后履行报批手续。”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重组的类型及其重大财务事项的规定。
 (一)企业重组的类型
 1.改制。企业改制是改革企业体制的简称,是将企业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传统企业制度,改建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制的核心是经济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企业法人制度。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投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投资者所有权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投资者拥有股权,即以股东身份依法享有资产收益、选择管理者、参与重大决策以及转让股权等权力。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依法享有法人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应当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此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投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
 第二,政企分开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制。政企分开就是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坚持国家所有,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企业与政府机构不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企业不再套用行政级别。
 第三,形式多样的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核心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组织形式不是以所有制形式划分的,而是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的。按财产组织形式划分,企业组织形式通常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属自然人企业,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公司企业属法人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形式,不同于个人独资企业。公司企业是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主要法律形式。
 第四,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领导体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民主管理体制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改制的形式,主要是按照《公司法》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2.产权转让。即两个以上产权主体就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进行有偿转让的行为。企业产权转让从不同角度分析,有许多方式,如内部转让、对外转让;协议转让、竞价拍卖、招标转让;整体转让、分割转让;重组转让、先破后售。具体内容,详见本书第六章收益分配第三部分。
 3.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企业吸收其他企业后,被吸收的企业解散的,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各方解散的,为新设合并。企业合并通常是通过兼并和收购(简称并购)来实现的。
 兼并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兼并等同于吸收合并。
 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收购的经济实质是取得控制权。收购的对象一般有股权和资产两种。股权收购是购买一家企业的股份,收购方将成为被收购方的股东,承担被收购企业的债权、债务;而资产收购则仅仅是一般的买卖行为,收购方无需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
 4.分立。即一个企业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的经济行为,包括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两种方式。新设分立是企业将其全部财产分割后,新设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行为。新设分立后,新企业存续,进行工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原企业则消亡,其法人资格被取消。派生分立是企业以其财产的一部分设立另一企业的行为。派生分立后,派生的新企业进行工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原企业存续,但原企业有可能因派生出新企业而减少权益资本,当减少注册资本时,应当办理变更注册资本的手续。
 5.托管。即企业投资者(委托人)通过契约的形式,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期限内,将企业法人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委托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法人(受托人)去有偿经营,以实现一定目标。
 与其他企业重组方式相比,企业托管具有的特点:一是不涉及产权变动,体现的是一种财产委托代理关系;二是体现的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托管关系;三是通常具有过渡性。由于具备这些特点,企业托管往往具有自身优点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受托人不需要支付大量资金取得委托人的资产,可以靠自己拥有的经营管理能力去经营托管企业。第二,程序相对简单,对委托企业产权清晰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第三,企业托管使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相互制约,形成外部约束力,避免了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第四,企业托管是有期限的,而且可以根据形势变化终止托管协议,比其他重组方式具有更大的调整余地,降低了委托
 人和受托人双方的风险。
 (二)企业重组中的重大财务事项
 1.清查财产,核实债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清查财产和核实债务,是企业重组最基本工作内容。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2002]313号),进行改制重组的国有企业,应当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对各类资产以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核对查实,编制改建日的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册。在资产清查中,对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长期投资,应当延伸清查至被投资企业。资产清查的结果由重组企业的投资者(即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委托中介机构所发生的费用由重组企业支付。
 2.制订和审议职工安置方案。进行企业重组,无论是采取合并、分立,还是其他具体方式,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重组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因此,在进行企业重组过程中,要求对重组企业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进行企业重组,首先要尽可能地接收原企业的职工,保证社会稳定和再就业。对接收的职工要重新分配工作,进行人员整合,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本实现最佳组合。
 在重组过程中,要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对重组后在新企业就业,企业与之变更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除非国家另有规定,比如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企业毋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裁减下来的富余人员,原主体企业要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个人所得经济补偿金,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转为重组企业的等价股权或债权。重组企业要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 [2003]96号),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和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的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2003年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的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中应当载明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经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的职工安置方案;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附送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的决议。
 3.与债权人协商,制订债务处置或承继方案。进行企业重组,都面临债务处置的问题。重组企业应当与债权人充分协商,制订债务处置或承继方案,原则上要按照债务随业务、资产走的原则进行债务处置或承接。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
 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此外,对国有企业的重组,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中应当载明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包括拖欠职工债务的处理方案。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还明确要求,改建企业清理核实的各项债权债务,应当按照以下要求确定债权债务承继关系,并与债务人或者债权人订立债务保全协议:一是企业实行整体改建,应当由公司制企业承继原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二是企业实行分立式改建,应当由分立的各方承继原企业的相关债权债务;三是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应当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合并前各方的全部债权债务。
 对于重组企业账面原有的应付工资余额,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财企 [2005]12号),属于应发未发职工的工资部分,应予清偿,在符合国家政策、职工自愿的条件下,依法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可转为个人投资;属于实施“工效挂钩”等办法提取数大于实发数的工资基金结余部分,应当转增重组前的资本公积,不再作为负债管理,也不得转为个人投资。账面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余额,也一并转增重组前的资本公积;因医疗费超支产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足部分,可以依次以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弥补。
 4.进行资产评估。企业重组时,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投资者选择并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按照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证确认等程序进行。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得干预资产评估机构独立执行业务。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转让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报告经核准或者备案后,作为确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投资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评估机构,对改建企业所涉及的全部资产,应当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1991年国务院令第91号)、《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年财政部令第14号)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资产评估结果是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出资折股的依据,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自评估基准日到公司制企业设立登记日的有效期内,原企业实现利润而增加的净资产,应当上缴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经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同意,作为公司制企业国家独享资本公积管理,留待以后年度扩股时转增国有股份;对原企业经营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由国有资本持有单
 位补足,或者由公司制企业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份应分得的股利补足。企业超过有效期未能注册登记,或者在有效期内被评估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重新进行评估。
 5.拟订股权设置方案和资本重组实施方案。股权设置是企业重组的重要环节,它是在产权界定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重组的要求,按照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性质设置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股权设置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而且决定企业未来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涉及的核心工作是原企业的净资产折股湛
 企业资本重组实施方案是企业重组的基本纲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重组时,重组实施方案要经过职工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的批准。在企业资本重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企业要起草重组的基本文件,包括重组实施方案、发起人协议、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章程和重组申请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国有企业改制,包括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者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等,必须制定改制方案。
 按照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的股权设置方案,应当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制定;在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有资本持有单位的情况下,应当由具有控制权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会同其他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协商制定。股权设置方案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股本总数及其股权结构;(2)国有资本折股以及股份认购;(3)股份转让条件及其定价;(4)其他规定。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不得将国有资本低价折股或者低价转让给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个人。企业实行整体改建的,改建企业的国有资本应当按照评估结果全部折算为国有股份,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并将改建企业全部资产转入公司制企业。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的,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的国有股份,合并前各方如果属于同一投资主体,应当由原共同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一并持有;如果分属不同投资主体,应当由合并前各方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分别持有。
 三、分立重组的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采取分立方式进行重组,应当明晰分立后的企业产权关系。
 企业划分各项资产、债务以及经营业务,应当按照业务相关性或者资产相关性原则制订分割方案。对不能分割的整体资产,在评估机构评估价值的基础上,经分立各方协商,由拥有整体资产的一方给予他方适当经济补偿。”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分立重组财务管理的规定。
 (一)企业分立的原因
 企业分立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企业并不一定越大越好,当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企业运转的灵活性就会受到影响。对过于庞大的企业予以适当的分立,可以使各分立出来的企业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市场,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企业扩张。分立也是企业扩张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企业扩张进入其他经营地区或经营领域难度较大,将企业的一部分分立出去成立新的企业,可以为企业整体进入其他经营地区或经营领域建立“桥头堡”。
 3.避免反垄断诉讼。为保护充分竞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其销售额占同行业销售额的比重过大时,就有可能因涉嫌垄断而被起诉,因而被迫进行分立。
 4.专业化分工的需要。
 (二)明晰企业产权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明晰。重组企业的产权应当清晰,对于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产权纠纷的企业,重组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产权界定或者产权纠纷调处。对于出资证据齐全但尚未明确产权归属关系的,应当由原占有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补办相应手续。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实行分立式改建的,应当按照转入公司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为国有股份,并可以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也可以由存续企业持有。
 (三)办妥债务承继
 企业分立前的债务是分立时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除非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否则在清偿债务之前,企业不得分立。新设分立的,被解散企业的债务要分割给各新设企业负担,由新设企业按原定偿债日期或者按其与债权人达成的债务协议还本付息;派生分立的,存续企业的债务可以由存续企业独自承担,也可以从存续企业中分出一部分,由派生的新企业偿还。对于企业欠缴的职工社会保险费、税款和尚未归还的债务,根据人员、业务相关性原则,随同资产由分立后的各方承担。即:涉及职工的债务,职工到哪个企业,债务划到那个企业;涉及与业务相关的债务,业务划到哪个企业,与相关的资产一并划到那个企业,并且在分立协议中明确予以约定。无论采用哪一种分立方式,有关各方在签署分立协议时,都应在协议中载明债务分配情况,并通知债权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保全协议。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分立时,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四)分割资产和经营业务
 企业分立重组,其资产和经营业务应当根据资产相关性和业务相关性的原则进行相应分割。采取新设方式分立的,被解散企业的资产要在新设企业之间进行分割,新设企业之间应签署协议,对资产分割情况做出明确规定。采取派生方式分立的,存续企业要将资产的一部分分割给派生的新企业,也应就资产分割情况签署协议。对不能分割的整体资产,比如专利技术、商标权、机器设备、车辆等,如果其价值分属于分立后的不同企业,需要在评估机构评估价值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由拥有整体资产的一方给予他方适当经济补偿。
 存续企业和分立后的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严格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和市场价格结算,不得相互转移收入。存续企业和分立后的企业应当实行人员分开,经营人员不得相互兼职、转嫁工资性费用。
 四、合并重组的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企业可以采取新设或者吸收方式进行合并重组。企业合并前的各项资产、债务以及经营业务,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并应当明确合并后企业的产权关系以及各投资者的出资比例。
 企业合并的资产税收处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税法的规定,合并后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少于注册资本的部分,应当变更注册资本或者由投资者补足出资。
 对资不抵债的企业以承担债务方式合并的,合并方应当制定企业重整措施,按照合并方案履行偿还债务责任,整合财务资源。”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合并重组财务管理的规定。
 (一)企业合并的动因
 实施企业合并,所追求的目标是创造资本价值。就具体的企业合并行为来说,企业合并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战略机会。合并者的动机之一是获得未来的发展机会。企业决定在某一特定行业扩大经营时,往往采取兼并那个行业中现有企业的战略,而不是依靠自身内部发展。因为兼并一个企业,可以直接获得研发力量,可以获得时间优
 势,可以减少一个竞争者并直接获得其在行业中的位置。因此,企业合并有利于实现多元化经营,并开展跨国经营。
 2.产生协同效应或合力。企业合并重组的协同效应,表现在合并行为可产生1+1>2的效果,获得规模效益。
 3.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合并后,被合并企业的管理制度将被改进和完善,甚至将经营者替换,并使经营者的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更好地协调,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二)资产、债权与债务、经营业务的承继
 合并后的企业获得合并前企业的全部资产和经营业务,承担全部债务与责任,同时应当明确合并后企业的产权关系以及各投资者的出资比例。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对于国有企业,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 理问题的暂行规定》,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的,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为国有股份,合并前各方如果属于同一投资主体,应当由原共同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一并持有;如果分属不同投资主体,应当由合并前各方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分别持有。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应当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合并前各方的全部债权债务,并与债务人或债权人订立债务保全协议。
 (三)债务重组
 对资不抵债的企业以承担债务方式合并的,实施合并方应当制订企业重整措施,按照合并方案履行偿还债务责任,整合财务资源。其中的重要工作,就是实施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以及企业的负债通过债权债务责任转移等方式,合理确定企业负债规模及结构的重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合理调整企业的债务规模与结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持续经营和资本增值的目标。
 债务重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法律措施,包括债权转股权、债务展期、债务减免、债权人控制;另一类是正式财务重整,即破产企业债务重组。其中,债权人控制,是指债权人认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可以通过更换管理人员来解决,则债权人可以通过债权人委员会的形式来接管企业,更换管理人员,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
 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如果企业和债权人不能达成和解,企业将可能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实施重整或破产清算。作为第三方的合并方,以承担债务方式进行合并的,应当按照合并方案还本付息,并且通过注入资金、盘活资产、债务重组、调整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经营管理等措施,使被合并的企业化解财务风险,实现持续经营。
 企业实行债务重组,经与债权人协商同意,按照有关协议和章程将其债权转为股权的,企业相应增加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债权人同意给予全部豁免或者部分豁免的债务,不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所得,应当作为重组收入处理。
 (四)办理变更登记
 企业在完成合并后,应当使企业的净资产与注册资本相符。如果企业合并后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超出部分作为企业的资本公积;如果净资产少于注册资本,应当变更注册资本或者由投资者补足。企业合并后,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企业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按规定先行办理国有产权变更登记。
 (五)企业合并中资产的税收处理
 企业合并过程中,各项资产评估形成的增减值不论如何处理,合并后的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各项资产不能以企业为实现合并而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的价值计价并计提折旧,而应按合并前资产的账面历史成本计价,并在剩余折旧期内按该资产的净值计提折旧。凡合并后的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评估价调整了有关资产账面价值并据此计提折旧的,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多计部分不能在税前扣除。
 五、托管经营的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 “企业实行托管经营,应当由投资者决定,并签订托管协议,明确托管经营的资产负债状况、托管经营目标、托管资产处置权限以及收益分配办法等,并落实财务监管措施。
 受托企业应当根据托管协议制订相关方案,重组托管企业的资产与债务。未经托管企业投资者同意,不得改组、改制托管企业,不得转让托管企业及转移托管资产、经营业务,不得以托管企业名义或者以托管资产对外担保。”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托管经营财务管理的规定。
 (一)托管经营的一般程序
 企业实行托管经营,应当由投资者作出决定,并按以下程序进行:
 1.确定托管标的,托管标的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的部分资产。
 2.对托管标的进行资产清查,通过资产评估确认托管标的的价值。
 3.选择受托企业,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订托管经营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托管经营目标、经营策略、风险责任、利益分配、合同变更与终止等合同条款。
 4.履行资产的清点移交和经营管理权交割的法定手续。
 5.实施托管经营,执行托管协议,利润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分配。
 6.合同期终止,在组织资产清查和审计的基础上,收回托管标的,或续签托管协议。
 (二)托管协议的主要内容
 在完全具备托管经营的条件下,托管双方必须签订书面协议或者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设立托管关系。
 托管协议必须载明以下主要事项:
 1.托管当事人、受益人的名称。
 2.托管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营业务的状况,或者托管资产的种类和范围以及与托管资产相对应的负债状况。
 3.托管企业的资产处置权限。
 4.托管企业筹资权限及偿债责任。
 5.托管经营的目标以及托管经营收益的分配办法。
 (三)托管经营的财务监管
 实行托管经营,托管企业的投资者作为委托方,应当制定并落实对受托企业的财务监管措施。要依据合同约定跟踪检查委托经营情况,考核委托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托管企业的改组、改制、产权转让、对外投资与担保、重要资产的处置等重大事项行使审批权,对托管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必要的审计。
 (四)受托企业的义务和责任
 1.搞好资产经营。受托企业应当制定相关方案,根据托管协议的约定,重组托管企业的资产与债务,盘活资产,降低债务风险和负担,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要调整业务或者产品,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规模。要妥善安置职工,对整体托管经营的,被委托企业的职工原则上由受托企业组织安置;部分托管经营的,企业职工安置由委托方和受托企业协商解决。
 2.保全企业资产。被托管企业实际上被受托企业占有和支配,应当由受托企业承担保管义务,保障被托管企业资产的安全,保障被托管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受托企业应当根据合同的约定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托管企业进行托管经
 营,不得实施有损于被托管企业的行为。未经托管企业投资者同意,受托企业不得擅自改组、改制、转让托管企业,不得非法转移托管企业的资产、经营业务或者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不得以托管企业名义或者以托管资产对外担保。受托企业未尽义务而给被托管企业财产造成损失的,受托企业当事人应当负赔偿责任。
 3.提供会计信息。受托企业应当按时向委托方提供被托管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受托企业在托管经营中发生的各项收入、费用的会计核算,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执行。属于关联方交易的,应按照关联方交易披露会计信息。
 六、企业重组中国有资源的财务处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履行相关手续,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继续采取划拨方式的,可以不纳入企业资产管理,但企业应当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采取作价入股方式的,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转作国家资本,形成的国有股权由企业重组前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者主管财政机关确认的单位持有。
 (三)采取出让方式的,由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支付出让费用。
 (四)采取租赁方式的,由企业租赁使用,租金水平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确定,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水域、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国有资源,依法可以转让的,比照前款处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重组中国有资源财务处理的规定。
 (一)土地使用权管理的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8号)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1999]433号)。根据这些规定,国有企业改革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不同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和管理政策:
 1.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和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国有企业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
 2.对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根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要采用授权经营和国家作价出资(人股)方式配置土地,国家以作价转为国家资本金或股本金的方式,向集团公司或企业注入土地资产。
 3.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应坚持以出让、租赁等方式配置土地。非国有资本购买、兼并、参股原国有企业时,可将企业原划拨土地评估作价后同其他国有资产一并转为国有股,逐步通过股权转让变现;也可分割出与企业净负债额相当的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参与企业整体拍卖和兼并,剩余土地,购买方或兼并方有优先受让权和承租权。
 4.对承担国家计划内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国有企业,原划拨土地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也可以作价出资(人股)方式向企业注入土地资产。
 对其他采用成熟技术进行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国有企业,可将原使用的划拨土地按出让方式处置,土地收益可暂留企业作为应付账款,全额用于技术改造,并参照技改贷款方式进行管理。
 (二)企业重组中土地资产的处理
 国家土地资产如何处置,是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重大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企业重组的实际情况,在企业重组中,土地资产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划拨。国有企业重组过程中,经国家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继续保留划拨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使用的土地,企业可以不纳入企业资产管理,但应当按规定用途使用,并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对于根据财政部、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认真抓紧做好清产核资中土地清查估价工作的紧急通知》(财清[1995]14号),企业通过清产核资,按照土地估价确认价值的50%人账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执行,不需账务调整。
 2.作价人股。在土地估价的基础上,经批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投资的,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应当与其他国有净资产一并折股,相应增加重组后企业的国有股份。这部分国有股份,应当由企业重组前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者主管财政机关确认的单位持有。
 3.出让。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持有单位的不同,出让方式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由重组前的原企业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该企业以土地使用权向重组后的新企业投资人股。二是由重组后的新企业直接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由使
 用的企业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4.租赁。国有企业重组为非国有企业,企业原划拨土地使用权除采取出让方式处置外,也可以采取租赁方式处置。租赁使用土地,由企业按照不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水平支付租金,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三)其他国有资源的处理
 根据《矿产资源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海域等资源有偿取得的制度。此外,还有一些特许经营权,如高速公路边上的广告经营权、药品经营权等特许经营权,也属于国有资源范畴,需实行有偿使用。对于这些可以依法转让的国有资源,企业进行重组时,比照土地使用权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理。
 七、企业重组中劳动债权的清偿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企业重组过程中,对拖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应当以企业现有资产优先清偿。”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重组中清偿劳动债权的财务规定。
 (一)劳动债权的构成及其成因
 劳动债权是企业职工已经付出了劳动,依法应当获得而尚未给予的劳动报酬及其相关福利待遇,包括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和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企业形成劳动债权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经营业务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业务收入不足以补偿各项成本支出;二是企业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现金周转困难,无力及时支付各种费用;三是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损害职工权益。
 (二)拖欠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清偿
 拖欠职工工资,指企业应发而未发给提供正常劳动职工的工资。应发工资应当按照职工劳动合同约定或者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规定的职工工资标准计算;企业因经济效益下降并经集体协商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相应降低了工资支付标准的,按照降低后的工资标准计算,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报酬是职工的基本权益,对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没有按标准支付工资,即构成拖欠工资。一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困难企业,职工放假期间按规定享
 受的生活费补助,不属于工资范畴。对于实施“工效挂钩”等办法的企业,应付工资提取数大于应发数形成的工资基金结余部分,不属于拖欠工资。
 拖欠职工的医疗补助,一般是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按照内部劳保医疗办法计算应补助给职工或者应予报销而没有支付的医疗费用。
 拖欠职工的伤残补助,一般是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的规定,应当支付给因公致残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等费用。
 拖欠职工的抚恤费用,指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应当支付给因公死亡职工抚恤对象的费用。
 欠缴基本社会保险费,指企业未按照《劳动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为职工缴纳或者代为扣缴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费。
 欠缴住房公积金,指企业未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为职工缴纳或者代为扣缴的住房公积金。
 以上拖欠、欠缴的项目属于企业现有负债,应当以现有资产优先清偿,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至于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职工一次性缴付的社会保险费,则可从重组企业净资产中扣除或者以重组企业剥离资产的出售收人优先支付。企业一次性支付的社会保险费,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执行。
 八、企业清算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被责令关闭、依法破产、经营期限后满而终止经营的,或者经投资者决议解散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实施清算。清算财产变卖底价,参照资产评估结果确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清算结束,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投资者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向相关部门、债权人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人通告。其中,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清算报告应当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清算财务管理的规定。
 (一)企业清算及其原因
 企业清算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解散、破产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经营时,为
 结束债权、债务和其他各种经济关系,保护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由专门的工作机构依法对企业财产进行清查、估价、变现,清理债权、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无数企业发展、壮大,无数企业被淘汰,走向清算。清算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1.企业解散。合资、合作、联营企业在经营期满后.,不再继续经营而解散;合作企业的一方或多方违反合同、章程而提前终止合作关系解散。无论何种形式的解散,都需要进行清算。
 2.企业合并与兼并。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变化而出现的兼并、合并等事项,均会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对被合并的企业应当在财务上进行清算,或者一个企业兼并其他企业,应当对被兼并的企业进行清算。
 3.企业破产。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债权人或者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企业也可以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4.其他原因清算。企业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遭受损失,无法经营下去,应进行清算;企业因违法经营,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社会公众利益,被停业、撤销,应当进行清算。
 (二)企业清算的类型
 1.按原因的不同,企业清算分为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解散清算按经营期限是否届满,分为按期自动解散和提前被迫解散。还可按企业法人地位终止的程度,分为完全解散清算和非完全解散清算。破产清算按判断的不同标准,分为事实上的破产和法律上的破产。
 2.按意愿的不同,企业清算包括自愿清算和强制清算。自愿清算是企业或其投资者自愿终止企业而进行的清算。强制清算是由法院以法律裁决形式宣告企业终止或者政府主管机关以行政决定形式,强制要求企业终止而进行的清算。
 3.按程序的不同,企业清算又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普通清算是指企业自行确定的清算人按照法律规定的一般程序处理清算事务,法院和债权人不直接干预的清算。特别清算是指不能由企业自行组织,而由法院出面直接干预并进行监督的清算。
 (三)企业清算的一般程序
 企业清算是企业终止时的一项法律程序,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清算人。企业终止时,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和企业章程的规定确定清算人,由清算人依法管理企业的各项资产。
 2.发布清算公告。清算人应当在清算事项确定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依法在报纸等媒体上进行公告,要求债权人申报其债权。
 3.清理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清算人对清算企业拥有的债权要组织收回,确实不能收回的坏账要予以核销。在清查过程中发现被不正当处理的财产,要依法收回。对不能直接以实物方式或者以权利方式偿付债权人或分配给投资者的财产,要组织变现。
 4.处理未了结业务。在清算前已经发生的业务,清算人认为继续执行不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且在清算期间能够完成的,可以继续执行。否则,清算人可以终止合同,并将对方列入企业的债权人范围。
 5.清缴所欠税款。清算前所欠税款和清算所得应缴的所得税,清算人应当在支付清算费用、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和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经济补偿金后的剩余财产中支付。
 6.清偿债务。企业清算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和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经济补偿金、所欠税款后,用于偿还其他债务。
 7.分配剩余财产。企业清算终了,清算净收益归投资者所有,按照投资者出资比例或者合同、章程规定进行剩余财产的分配。如果是国有企业,子公司实施清算所得净收益,投资者按比例分享的份额扣除其对子公司投资的差额,作投资收益(损失)处理;对母公司实施的清算,所得净收益全部上缴主管财政机关。
 8.提出清算报告,造具清算的各种财务账册,办理注销登记,公告企业终止。
 (四)依法破产清算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债务人可以申请破产清算;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破产清算;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申请破产清算。依法破产清算的基本程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破产申请阶段;二是重整、和解阶段;三是破产清算阶段。现就破产清算阶段的主要操作程序概括如下:
 1.指定管理人。对破产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后,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人民法院也可以在征询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意见后,指定该机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管理人。债权人会议认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不能胜任职务情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更换。
 2.债权申报。债权人应当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最短不得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附条件、附期限的债权和诉讼、仲裁未决的债权,债权人可以申报。
 管理人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经审查后编制债权表。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人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不必申报,由管理人调查后列出清单并予以公示。
 3.债权人会议。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为债权人会议成员,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享有表决权。债权人会议应当有债务人的职工和工会的代表参加,对有关事项发表意见。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人民法院召集,自债权申报期限届满之日起15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可以决定设立不超过9人的债权人委员会,其成员应当经人民法院书面决定认可。债权人委员会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的债权人代表和一名债务人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组成。
 债权人会议行使的职权包括:核查债权;申请人民法院更换管理人,审查管理人的费用和报酬;监督管理人;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通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通过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通过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等。
 4.破产宣告。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或者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经管理人或者和解债权人请求,应当裁定终止执行重整计划或者和解协议,并宣告债务人破产,同时予以公告。
 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包括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1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1)无偿转让财产的;
 (2)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3)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5)放弃债权的。
 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管理人应当追回。
 5.破产财产的变价。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
 会议讨论。按照债权人会议通过的或者人民法院裁定的破产财产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除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以外,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变价出售。企业变价出售时,可以将其中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单独变价出售。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拍卖或者限制转让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处理。在实践中,破产财产的变卖底价,应当参照资产评估结果确定。
 管理人实施下列行为,应当及时报告债权人委员会,未设立债权人委员会的,应当及时报告人民法院:
 (1)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
 (2)探矿权、采矿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的转让;
 (3)全部库存或者营业的转让;
 (4)借款;
 (5)设定财产担保;
 (6)债权和有价证券的转让;
 (7)履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8)放弃权利;
 (9)担保物的取回;
 (10)对债权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财产处分行为。
 6.破产财产的分配。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由管理人拟订,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后,由管理人提请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后,由管理人执行。
 破产财产应当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破产费用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共益债务包括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破产费用和共益费用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费用的,先清偿破产费用。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费用的,按照比例清偿。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费用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
 人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3)普通破产债权。
 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即债权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其行使优先受偿权利未能完全受偿的,未受偿的债权或者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作为普通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7.破产程序的终结。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管理人应当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管理人在最后分配完结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管理人终结破产程序的请求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裁定终结的,应当予以公告。破产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未受清偿的债权,依法继续承担清偿责任。
 8.办理注销登记。管理人应当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10日内,持人民法院破产终结的裁定,向破产人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除存在诉讼或者仲裁未决情况的外,管理人于办理注销登记完毕的次日终止执行职务。
 (五)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清算
 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对国有企业实施关闭破产,作出了一些特别的政策规定。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在2007年6月1日之前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的特殊事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据此,对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范围内的国有工业企业,以及中央下放地方管理的煤炭、有色金属和核工业矿山、军队保障性企业,暂时可以继续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l号)等文件精神,主要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的处置。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以拍卖或者招标方式为主依法转让,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与其他破产财产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2.破产财产的处置。破产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物的,其转让所得也首先用于安置职工,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从处置无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所得中
 依次支付。破产企业财产拍卖所得安置职工仍不足的,按照企业隶属关系,由同级人民政府负担。破产企业财产处置所得,在支付安置职工的费用后,其剩余部分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按比例清偿债务。
 破产企业的职工住房、学校、托幼园(所)、医院等福利性设施,原则上不计人破产财产,由破产企业所在地的市或省市辖区、县的人民政府接收处理,其职工由接受单位安置。但是,没有必要续办并能整体出让的,可以计人破产财产。
 3.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对破产企业职工,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放一次性安置费。破产企业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原则上按照破产企业所在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发放,具体发放标准由各有关市人民政府规定。根据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一定获利能力,并用于抵偿职工安置费用部分的资产,可以通过改制方式组建新企业,并安置职工再就业。
 (六)企业清算报告的管理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 [2002]23号)明确提出,破产程序终结后,破产企业的账册、文书等卷宗材料由清算组移交破产企业上级主管机关保存;无上级主管机关的,由破产企业的开办人或者股东保存。因此,企业清算结束,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委托具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将清算结果向全体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通告。其中,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清算报告应当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九、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财务处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条规定:“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或者安置费,除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当期费用以外,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企业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
 (二)企业清算时发生的,以企业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财务处理的规定。
 (一)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企业由于不是职工原因而解除其劳动合同的,应当给予经济补偿。对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应当按照《劳动部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执行。具体支付标准如下: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根据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4.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企业按被裁减人员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企业工作的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职工的经济补偿金,由企业一次性支付。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职工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 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职工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解除劳动合同时,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目前,正在实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政策,对于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根据国资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分配[2003]21号),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
 (二)职工安置费的计算标准
 根据国家目前有关政策,发放职工一次性安置费的对象只限于破产企业中实
 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全民所有制职工。《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规定,对破产企业自谋职业的职工,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不再保留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一次性安置费原则上按照破产企业所在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发放,具体发放标准由各有关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1号)规定,对资源枯竭的煤炭、有色金属和核工业矿山实施关闭破产,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全民所有制职工,不符合执行提前退休政策的,可一次性发给相当于企业所在地上年平均工资3倍的安置费,不再享受失业保险,自谋职业。安置费每人平均不足2万元的,可按2万元计发标准安排。
 (三)职工经济补偿金或安置费的财务处理 ,
 1.属于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在企业当期费用中列支。
 2.属于企业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对于国有企业,可将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优先用于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或在公司制改建时用国有净资产(包括应付工资余额中属于实行工效挂钩等分配办法提取数大于应发数形成的工资基金结余)支付。
 3.属于清算时发生的,以企业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支付。
 十、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与旧《通则》相比较,新《通则》具有两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增加了企业重组的内容。新《通则》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八条对企业重组中的财务工作和相关政策,分别做出了专门规定;第六十条对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财务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
 2.高度概括了企业清算的规定。新《通则》只有第五十九条专门规定企业清算的内容。由于新《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业破产法》也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它们对企业清算做出了新的规定。因此,新《通则》从增强前瞻性考虑,只明确“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实施清算”,而没有对企业清算做出详细的规定。但为了进一步加强清算管理,增加了关于清算报告管理的规定。
信息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八章信息管理共8条,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财务预警机制、财务会计报告编报制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财务评价体系和财务信息使用制度等八个方面作出规定。
 一、财务信息管理概述
 (一)财务信息管理的定义
 财务信息管理,是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者为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财务信息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和要素之一,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贯穿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正确理解财务信息管理的定义,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财务信息管理主体是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负责财务信息的编报工作,并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法性负责。财政部门作为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重要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财务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日常监管。
 2.财务信息管理对象是企业财务信息。企业信息分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两大类。业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全过程各类资源流人流出的情况,财务信息则以价值量形式反映业务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常常被混淆。实质上,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会计信息是“原材料”,是财务信息的主要来源;财务信息是对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信息进行“加工”后形成的反映企业业务活动价值形态的信息。
 3.财务信息管理的总目标是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具体讲,作为企业经营者主要是通过财务信息管理,提高决策能力,强化内部财务控制,提升企业
  价值;作为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要是利用财务信息进行宏观监管。
 4.财务信息管理手段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等。
 (二)财务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转变财政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是主管财政机关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职能的需要,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干预转向依法管理的有效途径。
 2.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信息全球化。企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改造企业固有的、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财务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优势。
 3.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及时转变财务信息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建立灵敏的财务信息反馈机制,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实施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财务监控和远程会计处理,借助财务管理软件开展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逐步实现财务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5.控制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规避。通过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和预警机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规避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三)财务信息管理的原则
 为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财务信息管理应当符合《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2.真实及时原则。企业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按规定及时向主管财政机关及有关各方提供财务信息资料,不得借口拖延。
 3.重点突出原则。财务信息管理应根据财务信息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影响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可能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重要财务信息,应当充分、准确地披露。
 4.便捷适用原则。财务信息管理必须具有方便、快捷、简单、适用等特点,并能满足有关各方的需要,提高财务信息利用效果。
 5.安全有效原则。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信息,都
 应当依法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财务信息安全,不得非法利用和传播企业财务信息。
 (四)财务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通则》在重申我国现有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有关规定的同时,吸收和引进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实际,首次提出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财务预警、财务评价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等财务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
 1.信息化财务管理。它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其内涵远远大于会计电算化。它要求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鉴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通则》要求企业逐步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体现了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信息化管理工具,目前,在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为此,《通则》要求企业结合实际,逐步创造条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3.财务预警。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要有危机意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化解财务危机。
 4.财务评价。现代企业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等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建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不仅是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也是财政宏观管理的需要。为此,《通则》要求主管财政机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以客观公正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贡献。
 5.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企业自主开展财务活动的保障。针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的实际情况,《通则》要求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健全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布,以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二、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 “企业可以结合经营特点,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逐步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
 [解读]本条是关于引导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规定。
 (一)信息化财务管理简介
 1.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概念。信息化财务管理,也称为网络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处理、预测、分析和判断的活动。其实质是全面实现财务、业务流程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财务信息资源,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和集成运作,以提高企业整体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
 2.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背景。信息化财务管理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财务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并取得成功。目前,我国基本具备了实行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条件。
 (1)我国一些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企业设计、生产和管理领域应用计算机,如会计电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通过引进或自主开发等方式建立了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积累了经验,为信息化财务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2)全社会普及的通信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中心、个人计算机等得到全面发展,相关的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相应的设备制造产业和管理软件开发等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为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提供设备和技术保证。
 (3)国家信息产权、通信安全与保密等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为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3.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作用。
 (1)通过信息化流程实现财务规范管理。企业通过应用管理软件,固化财务管理流程,减少人为控制,使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消除了财务信息传递不规则的问题,能帮助企业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效益。
 (2)通过网络化数据实现财务精确管理。对企业采购、库存、销售及相关的成本、费用、收入等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供有关方面查询。从资金的精确管理,到库存物料价值的准确分析,再到供应链的执行过程,进行信息化处理,实现企业财务的精确管理。
 (3)通过信息化决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通过运用一定的计算模型,对已信息化的原始财务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从而起到对财务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对经营各环节的状况及时反馈和跟踪,对库存、销售、资金等关键环节进行预警,对关键业务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企业整体运行的财务系统
 指标,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作用和目标,如图8—1所示。
 图8—1 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作用和目标
 4.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信息化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循序渐进。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财务信息化方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引进开发运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逐步引进、消化、开发使用国际先进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从技术上解决财务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等问题。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
 1.概念。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也称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管理型财务软件,它系统集成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等财务管理功能,并包含了对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可以跨部门使用,实现购销存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使企业各种经济活动信息充分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因此,系统对企业加强采购环节的资金控制、减少库存,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强化预算控制以及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等,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2.功能结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由以下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1)财务部分。主要由总账核算(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付管理、应收管理、成本核算、资金管理和会计报表等子系统组成。这些子
 系统以总账系统为核心,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全面、详细的解决方案。
 (2)购销存部分。以库存核算和管理为核心,包括库存核算、库存管理、采购计划、采购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子系统。购销存部分可以处理企业采购、销售与仓库管理等部门各环节的业务事项,有效改善库存的占用情况,控制采购环节的资金占用,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可能避免坏账损失。
 (3)管理分析部分。一般包括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决策支持等子系统。
 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功能结构和相关子系统的关系,如图8—2所示。
 图8—2 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3.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1)财务应用方案。适用于希望解决企业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的企业。具体方案是:在总账及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中完成日常财务核算。在报表系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在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中进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及折旧的计提。在资金管理子系统中进行企业资金运作管理。在财务分析系统中制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计划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2)整体应用方案。可以全面解决企业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和购销存管理的问题。系统的标准构成包括财务应用方案中的各子系统及库存核算、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成本核算子系统。其扩展系统为采购计划子系统。具体方案是:在财务应用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特点增加了处理购销存业务和成本核算相关的子系统,从而使财务系统与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集成运行,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处理和实时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统筹企业资源计划,全面整合和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运作。”
 [解读]本条是关于倡导实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规定。
 (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概念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是一种可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质上是高度集成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系统。ERP系统主要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三大功能,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乃至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
 (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ERP的核心模块和重要职能。财务信息系统一直是企业实施 ERP时关注的重点,国际主要的ERP供应商,如德国的SAP、美国的Oracle、英国的PeopleSoft、我国的用友等,都提供了功能强大、集成的财务应用系统。新一代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完成了从事后财务信息的反映,到财务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吸收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财务管理流程;财务系统不仅在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强调了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服务;支持基于网络的财务信息处理和企业的全球化经营。
 ERP状态下企业资源整合的情况,如图8—3所示。
 图8—3 ERP状态下的企业资源整合
 (三)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必要性
 从长远看,实施ERP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需求,选择建设 ERP系统。
 1.内部管理的要求。实施ERP可以实现关键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化,资源信息共享化,业务流程规范化,操作环节严密化,管理系统集成化,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缺点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合理配置和管理企业资源,强化资金管理,满足企业有效管理供应链,降低风险,完善财务评价体系等重要的内部管理要求。
 乙外部信息公开的要求。企业财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更全面、更精确、更严格地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及时揭示其经营成果,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3.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企业以市场化发展为基本导向,以保护企业资源,提升企业价值为前提,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以掌握企业资源,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企业实施ERP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以项目形式完成。项目领导小组一般由企业高层领导和服务方组成,通过定期和不定期会议指导项目的运作和排除项目组难以解决的困难。项目组的构成包括服务方的咨询顾问和企业方的关键用户。
 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是ERP系统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系统实施是否成功,应高度重视。主要包括:
 (1)原理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及ERP项目组人员。目的是让他们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
 (2)需求确认。参与对象主要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及项目组人员。主要是对企业现行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议,找出企业管理的症结所在,并确定解决方案,明确预期目标。
 (3)确定目标。企业在实施ERP前,要理智地进行立项分析,包括企业是否具备应用ERP系统的基本条件,最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企业为ERP系统投入的资金、人力等资源能否保证系统实施,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有多高,最终确定是否上ERP系统。
 (4)系统选型。每个企业都有其特殊性,任何一套系统都不可能完全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系统选型可以采取招标方式,既方便对比了解不同系统的优缺点,又促进投标单位的竞争而使企业最终受益。
 2.实施阶段。包括数据和各种参数的准备和设置。这个阶段要做如下几项工作:
 (1)项目组织。项目实施小组成员主要由企业信息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等主要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骨干组成。根据企业实施的模块和部门类型再细分业务组,如财务业务组、经营业务组等。实施小组负责和项目服务方的咨询顾问合作,共同参与整个实施工作。每个业务组必须有固定的项目骨干被称为“关键用户”,最终使用系统的企业各级员工被称为“最终用户”。
 (2)方案准备。由关键用户和系统咨询顾问讨论业务流程操作的每个细节,最终确定其在系统中实现的方案。企业在系统实施前必须完成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BPR是用信息技术彻底地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和服务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提高。BPR打破了部门界线,使各工作环节的相关性和依靠性更加紧密,增强了员工作为流程拥有者的意识。企业进行BPR是实施ERP的前提、依据和基础。
 (3)数据准备。在运行ERP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基础数据,包括主数据和业务数据,需要做大量分析研究工作。主数据是指会被其他操作过程选用的,在系统财务、业务等不同的模块之间共享的记录数据,包括会计科目、客户、产品、银行、人员等类型的信息。业务数据是指系统切换时点反映企业状况的需要记录结转的业务、财务数据,包括财务账面所有余额、业务台账余额等信息。
 (4)系统安装调试。由于ERP系统是信息集成系统,在测试时,应当是全系统测试,各部门同时参与。这样才能理解各个数据、功能和流程之间相互的集
 成关系,找出不足,提出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方案。
 (5)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在基本掌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产品,录入必要的数据,组织项目小组进行实战性模拟,提出解决方案,可由代表不同环节的关键用户集中进行,根据企业特殊需求配置系统、开发程序等,对系统进行“客户化”工作。
 (6)制定工作准则与规程。针对实施中出现的无法由系统自动控制而必须人为干预的问题,由项目实施小组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与之对应的工作准则和规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7)用户培训。由企业的关键用户在实施顾问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系统操作规程,对最终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培训。
 3.系统运用。
 (1)新系统上线,新旧系统并行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有最终用户必须在工作岗位上的正式系统中操作,处于真正应用状态,新的正式系统上线开始运作,企业原操作方式与新系统同时运行。期间,关键用户协助最终用户进行新旧系统的数据对比,如果完全一致或差异确认为不同流程所致而非系统错误,则可以认为新系统上线成功。
 (2)验收。在确认新系统运行成功后,完成必要的用户化工作,运行之前还需要经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的审批和验收通过,以确保ERP的实施质量。
 (3)持续发展阶段。包括软件维护、升级和对新需求的继续开发工作。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自身不断更新换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等各方面都会对原有系统构成新的挑战,有必要对系统实施结果做一个小结,以判断是否达到最初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目标,不断改进和提高。这也是ERP系统和普通应用软件的重要区别。
 (五)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实际应用
 [案例8—1]以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美能达公司)实施用友ERP—U8为实例,说明ERP实施的全过程。
 1.实施背景。美能达公司成立于1994年,2个组装生产线每年生产组装各种型号的复印机近10万台, 占国内市场的20%。有关组装制造成本、采购成本和质量管理控制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和客户对产品订货周期、生产周期和采购周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公司面临内部压力和外部残酷的市场竞争。 因此,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控制经营风险,决定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重塑美能达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建立集成的流程化管理平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程监控,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附加值, 同时增强业务操作透明度,整合企
 业资源。
 2.实施过程。美能达公司ERP系统实施项目从2004年10月29日启动,历时4个月,先后完成了项目培训、业务调研、方案准备、方案测试、静态和动态数据准备、模拟运行以及切换上线等阶段性项目任务,各阶段工作基本按计划完成,于2005年1月5日正式上线,并经过项目验收。美能达公司以当前管理需求为着眼点, 以未来的发展为长期目标,建立的ERP系统如图8—4所示。
 图8-4 美能达公司ERP总体构架
 目前,公司各相关业务部门已开始全面应用用友ERP系统的总账、应收应付、报表、工资、固定资产、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核算、生产订单、物料清单等子系统,完成日常管理工作。
 3.实施效果评估。项目验收小组认为,系统运行稳定,计算数据准确、信息传递及时,实现了最初确定的实施目标:
 (1)建立了物料清单子系统、销售子系统、库存子系统、采购子系统、生产子系统及共用资料子系统, 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管理及财务、业务相关信息实时共享。
 (2)能够完成日常的财务、业务工作。
 (3)利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手段,提供报表管理和查询功能。
 (4)全面实现了销售、生产、采购及库存等业务信息化和集成化。
 (5)根据美能达销售业务的需求,开发了美能达条形码程序,通过该程序可以完成产成品入库明细的录入,销售产品的条形码明细, 以及调拨单的产品明细录入等。
 美能达公司ERP系统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通过规范基础管理、统一物料名称和编码、优化业务流程、编制全面的系统应用准则和规程,在系统全面应用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并将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财务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规定。
 (一)财务预警机制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很容易发生财务危机,即因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的各种情况。企业财务危机尽管形成的原因有多种,结果的严重程度也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一个逐步恶化的过程。因此,企业应该及早地发现财务危机信号,预测并化解可能的财务危机,这就是实施财务预警的意义所在。
 财务预警就是利用财务指标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财务警戒信号的过程。企业经营者由于掌握的信息最多,使得其具有进行财务预警的先决条件,而且承担着受托责任,也使其有进行财务预警的动力和压力。因此,构建财务预警机制一般由经营者主导。
 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选择重点监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监测和发现财务危机,及时警示有关负责人员,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运行潜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兼有监测、诊断和治疗功能。
 (二)财务预警的方法
 财务预警的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
 1.定性预警方法。其特点是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判断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典型的有“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即将财务危机区分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实现期四个阶段,通过财务分析进行判断,如表8—1所示。此外,还常用专家调查法、管理评分法等。这类方法相对简单,但受分析人员的分析方法及其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
 响较大。
表8—1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财务危机潜伏期	财务危机发作期	财务危机恶化期	财务危机实现期		销售额下降
销售额上升,利润额下降	自有资本不足
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利息负担过重	经营者无心经营业务,专心于财务周转	负债超过资产,丧失偿付能力		企业资产流动性差  
  	缺乏财务的预警作用	资金周转困难	宣布倒闭		资本结构不合理	债务到期不支付	债务拖延偿付			财务信誉持续降低 					财务经营秩序混乱					 2.定量预警方法。主要有:
 (1)单变量分析方法。即运用单一变量、用个别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比率分析法。不同学者采用的比率不同。其典型是1966年美国学者威廉·比弗根据79对样本公司研究的结果认为,预测财务危机能力最强的比率是现金流量与总负债之比,其次是净收益与总资产之比,然后是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
 二是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判别分析法。这是日本经营咨询诊断专家田边升一提出的。该方法根据企业贷款利息和票据贴现费用占其销售额的百分比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同企业标准不一样,具体判断标准如表8—2所示。
表8—2 企业状况变动表
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制造业	3%	5%	7%	10%			批发业	1%	3%	5%	7%		企业状况	健康型	维持现状型	缩小均衡型	倒闭型		
  三是安全率分析法。即通过分析经营安全率和资金安全率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安全率=(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价值
 该方法是根据经营安全率、资金安全率是大于0,还是小于。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方法如表8—3所示。
表8—3 安全率分析法
安全率情况	经营安全率			大于0	小于0		资金安全率	大于0	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良好	财务状况良好,但经营状况已存在问题。若不能及时改善经营状况,将影响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			小于0	经营状况良好,但财务状况已存在问题。若不能及时改善财务状况,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	企业随时可能发生财务危机。		 
 单变量分析尽管有效,但存在局限性。哪些是最重要的指标,不同的人分析结论不同;尽管对较长一段时期进行的单变量比率分析能说明企业正处于或将处于财务危机,但不能证明企业可能或何时破产;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企业针对所分析变量,能够较容易地通过造假账等手段掩盖其实际财务状况。
 (2)多变量分析方法。这类方法是通过建立多元函数来分析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典型的有1968年美国学 爱德华·奥特曼提出的“Z一计分法”。它是基于会计数据和市场价值的信用风险模型,用以计量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其判别函数为:
 Z=0.012×l+0.014×2+0.033×a+0.006×4+0.999×5
 X1=运营资本/资产总额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X3=息税前收益/总资产总额
 X4=权益的市场价值/负债的价值总额
 X5=销售额/资产总额
 奥特曼提出的判断标准是,Z值如果大于2.675,则企业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如果处于1.81—2.675之间,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极不稳定的,称为“灰色地带”。
 (三)财务预警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时,企业可以从财务指标和财务报表结构两方面进行预警:
 1.财务指标预警。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可通过观察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发现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如表8-4所示。
表8—4 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指标
 财务指标	计算公式	财务危机的征兆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该指标小于1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l00%	该指标大幅上升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降到150%以下		存货周转率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大幅度下降
		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大幅度下降		 注:①a、c、d:大幅上升或下降,通常是指20%以上,因企业而异;
 ②b:流动比率的警戒标准因企业而异,150%仅是参考值。
 2.财务报表预警。财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由此,可从报表各项目的结构判断企业的安全状况。一般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可以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分为稳健型、风险型和危机型三种类型。如表8—5—1、表8—5—2和表8—5—3所示。
表8—5—1 稳健型资产负债简表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非流动资产	所有者权益		
表8—5—2 风险型资产负债简表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非流动资产	所有者权益		 
表8—5—3 危机型资产负债简表
流动资产	负债
非流动资产
				未弥补亏损
 (四)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
 1.沟通信息。企业要解决财务危机,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及时与企业利益相关者沟通信息,尽可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其中:投资者向危机企业投入各种资源、债权人可能通过债务重组、政府可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职工可能主动减少薪酬、延长工时,以此使企业摆脱困境,渡过危机。
 2.根据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所处阶段不同,采取不同对策。当企业处于“健康”发展阶段时,企业应具有超前意识,主要做好产品开发创新工作,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企业位于“正常”状况时,要分析没达到“健康”状况的原因,并予以解决。例如,是因为管理者能力低下,则更换管理层;是因为生产技术水平低,则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技术或引进新工艺;是因为购货方不按时付款,则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强化对销售部门的管理等等。如果处于“危险”阶段,更应对症下药。例如,是因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则须与债权人协商,争取延期支付债务,或者采取加快资金周转、举新债还旧债等其他措施。
 总而言之,企业应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超前意识,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以便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恶化。
 五、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按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经营者或者投资者不得拖延、阻挠。”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制度的规定。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三点:
 1.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主体是企业。
 2.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报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务会计报告除会计报表外,还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附表。
 3.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财务会计报告概念、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财
 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1.按编报时间,可以分为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其中,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2.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外部财务会计报告和内部财务会计报告。外部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格式和内容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内部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根据其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编制的,供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财务会计报告,其格式和内容由企业自行确定,如成本明细表、应收账款明细表、综合会计报表等。
 3.按反映内容,可以分为个别财务会计报告和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个别财务会计报告反映单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是由母公司编制的,反映纳入合并范围的所有控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三)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原则
 1.合法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不得违反国家统一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
 2.及时性。企业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期限的统一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经营者或者投资者不得拖延或阻挠。
 3.真实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应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进行编制,做到数据真实、计算准确,不得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4.完整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编制会计报表,做到内容完整,不得漏报或者任意取舍。报表附注应按规定内容披露。
 (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1.企业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2.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3.企业编制年度和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4.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的有关数字应当相互衔接。
 5.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对会计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作出真实、完整、清楚的说明。
 6.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相应的财务会计报告。
 7.企业终止营业的,应当在终止营业时按照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在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进行结账的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清算期间,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清算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
 8.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企业集团、母公司,除编制其个别财务会计报告外,还应当编制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
 六、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不得在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主管财政机关应当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企业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法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报送管理的规定。
 (一)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制度
 1.报送的范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报送主管财政机关等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
 (1)企业应当依照企业章程规定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2)企业应当及时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企业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财务会计报告及其有关数据的,应当向企业出示法律依据。
 (3)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要求企业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数据。
 2.报送的时间。月份财务会计报告应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对外提供;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财政部门为了及时掌握企业有关财务信息,建立了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快报制
 度,企业应在每月5日前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上月主要财务指标快报。
 3.报送的形式。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当注明:企业名称、企业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地址、所属年度或月份、报出日期,并由企业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4.报送的基本要求。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完整。向有关各方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应当一致。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应当将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对外提供。
 (二)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
 企业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执业规范的规定进行独立审计。
 1.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范围。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财企[2004]5号),除了继续保留或者封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的军工企业(不包括其投资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品企业),以及监狱劳教企业、边境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垦区所属农业企业等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暂不实行年报审计制度外,境内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应当接受年度审计。外商投资企业和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企业集团内纳入合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范围的子公司,必须全部委托审计。
 2.企业年报审计一般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1)企业应当根据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的决定进行委托审计。企业集团所属全资企业年度审计由集团公司统一委托。政企尚未脱钩的企业,由直接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年报的企业,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所属企业年报进行审计。
 (2)企业应当在每年9月30日以前委托或者变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并签订业务约定书,明确审计的范围、内容、双方的权利与责任、收费金额与付款方式、违约责任。
 (3)审计业务约定书签定后,企业应当在每年10月31日以前向主管财政机关办理备案手续。企业向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应提交备案报告,说明企业选择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理由、约定的审计范围、审计委托方式、审计付费标准等情况。
 (4)接受企业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审计业务必须由本所的注册会计师完成,不得分拆后转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承担。
 (5)企业可以采取招标方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企业集团公司选择多家会计
 师事务所实行联合审计的,应当确定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协助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集团审计方案,组织子公司或者所属企业配合实施。
 (6)企业年报审计,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支付审计费用。
 (7)企业对于上年委托审计的、符合规定且没有出现违纪违规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不应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说明理由,并予披露。
 (8)企业在审计年度内实施企业重组,需要进行整体资产评估或者财务咨询等,不得将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业务委托给执行资产评估或者财务咨询业务的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相同出资人的会计师事务所。
 (9)企业应当及时提供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需的年度内全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和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方法、重大购销合同、重大投资及融资合同、资产重组与企业改制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或者审批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不得隐瞒或者随意编造。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属于企业投资者的权利,但是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的规定,相关决定应当通过股东 (大)会、董事会等类似机构作出,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干预,即使是作为企业投资者的政府及其部门也一样。例如,通过招标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主体是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政府部门不能通过统一组织招标等形式,变相为企业指定事务所。又如,为了防止企业通过更换事务所逃避对其财务违法违规行为的审计,国家相关法律规范要求企业更换事务所必须有正当理由,履行一定程序,并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政府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硬性规定企业必须定期更换事务所。
 (三)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抽查制度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抽查是指财政部门对企业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就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重点抽查,其目的在于加强财务会计报告管理,严肃查处编造、篡改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在实际执行中,各级财政机关组织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抽查面不得低于所辖企业10%,抽查工作一般从每年6月份开始,8月底以前结束,抽查的结果以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告。
 (四)主管财政机关的支持
 1.主管财政机关支持的必要性。主管财政机关为了做好企业财务信息收集、汇总、分析等管理工作,应当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需要。财政部门是企业财务的主管机关,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是各级财政部门的应尽职责。
 (2)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与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随着我国新型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主管财政机关支持的主要形式可以是:
 (1)培训支持。通过组织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学习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2)技术支持。根据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集中统一组织开发企业财务报表软件,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效率。
 (3)政策支持。及时研究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
 (4)服务支持。加强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七、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年度内定期向职工公开以下信息:
 (一)职工劳动报酬、养老、医疗、工伤、住房、培训、休假等信息。
 (二)经营者报酬实施方案。
 (三)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情况。
 (四)企业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及处置情况。
 (五)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
 [解读]本条是关于要求企业内部公开财务信息的规定。
 (一)财务信息内部公开的含义及其作用
 财务信息内部公开是企业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将涉及职工利益的财务信息,在规定时间内、以一定方式向职工公布。企业应当在内部公开的财务信息,主要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包括涉及职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的政策信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所需的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内部公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将涉及职工利益的信息通过一定方式向职工公开,使职工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
 2.有利于发挥职工的监督作用。信息公开体现了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思想,有利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发挥职工的监督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信息公开体现了企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职工的精神,可以增强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二)财务信息内部公开的法律依据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向内部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信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通则》提供了法律依据。
 1.涉及职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方面。《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邀请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列席有关会议。《乡镇企业法》规定,投资者在确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企业负责人,作出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决定职工工资、生活福利、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等重大问题时,应当听取本企业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实施情况要定期向职工公布,接受职工监督。
 2.民主管理方面。《公司法》规定,公司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乡镇企业法》也规定,乡镇企业依法实行民主管理。
 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的特殊规定。《公司法》对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作出特殊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企业职工有参加民主管理等权利,并对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并重点说明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情况、重大的投资、融资和资产处置决策及其原因等事项。
 掌握相关财务信息,是职工履行民主管理权利,乃至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对具有信息优势的经营者的有效约束。因此,企业应当建立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
 (三)财务信息内部公开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在建立、完善和实施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恰当处理财务信息公开与保护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机密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好财务信息公开的范围,保证财务信息公开带来的好处,避免财务信息公开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通则》规定必须公开的内容,要如实向职工公开。
 2.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内部公开机制,保障企业职工行使知情权、参与权
 和监督权。企业不能把财务信息公开当成临时任务,走过场、走形式,隐瞒职工真正关心的财务信息,以保密为由而实际暗箱操作。
 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应加强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实行民主决策,向职工公开经营者报酬实施方案及其职务消费信息、年报审计情况、企业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及处置情况等重大财务事项。
 4.上市公司既要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向社会公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同时也应当遵循《通则》的规定,向公司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信息。
 八、财务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七条规定:“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主要评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评估和评价的结果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发布。”
 [解读]本条是关于建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实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规定。
 (一)财务评价的概念
 财务评价是主管财政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估和判定的一种管理活动。财政部门实施的财务评价,与单个企业实施的内部财务评价相比,有以下区别:
 一是角度不同。财政部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是以社会管理者的角度和身份,对所辖范围内一定数量乃至全部的企业进行评价,而企业内部财务评价是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对单个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评价。
 二是对象不同。财政部门的评价对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宏观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大中型企业等,而企业内部财务评价一般是投资者对经营者、经营者对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评价。
 三是重点不同。财政部门企业财务评价的重点,是企业微观运营对财政收入、财政风险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内部财务评价的重点,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企业本身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评价的意义
 1.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而言。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正确的经济决策,建立在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而这离不开对企业微观运营情况的了解。虽然统计、发展改革等部门目前已经建立了宏观经济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制度,但
 是要真正理解宏观经济运行背后的微观原因,从而采取正确应对措施,仍需要对作为宏观经济细胞的企业个体,实施财务评价,以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跟踪了解现有经济政策对具体企业的影响,及时调整政策的方向、力度或者措施,引导和促进所辖范围内企业发展,保障宏观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对投资者而言。对企业已有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固然可以通过内部财务评价,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同时还可借助财政部门的财务评价结果,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企业潜在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可以参考财政部门的评价结果,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从这个角度看,财政部门的评价活动,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3.对债权人而言。能否按时收回本利,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问题,而这与企业的财务信誉和偿债能力直接相关。通过参考财政部门的财务评价结果,债权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比较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等相关信息,决定是否给予企业借款,也可以了解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或者减少损失的数额。
 (三)财务评价的指标、标准和方法
 1.财务评价的指标。一般选用的指标有两大类:
 一是定量指标。这类指标的设计和计算,建立在企业已有财务信息的基础上,直接可以量化。最常见的是基于财务会计报告的财务评价指标,如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社会贡献等。
 二是定性指标。这类指标需要通过主观分析判断得出评价结果,如经营者基本素质、职工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发展创新能力等。即使是定性指标,也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设计和技术处理,使其能够量化计算。
 2.财务评价的标准。常用的财务评价标准有三大类:
 一是经验标准。它是依据长期的、大量的实践经验检验形成的标准,如流动比率为2:1,速动比率为1:1,等等。
 二是历史标准。它是依据本企业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业绩数据形成的标准,可以选择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也可以选择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水平。
 三是行业标准。即按行业的基本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指标水平所选择的标准。
 3.财务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务指标评价方法。企业财务业绩评价中最常见的是基于财务会计报告的财务评价指标,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
 (2)非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即通过主观分析判断得出评价结果。随着企业经
 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很多管理者都认识到财务指标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开始引进非财务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经营者基本素质等,并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
 (3)综合评价方法。即在应用各种财务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得出财务评价结论。如沃尔比重分析法、战略平衡计分卡、综合指数法等。
 (四)财务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评价主要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
 1.偿债能力。即企业偿还本身所欠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其主要指标包括: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lOO%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债权人角度看,该指标越小越好;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角度看,适当的负债是有益的,一般认为该指标为50%比较合适。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来说,以上该指标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差。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lOO%
 从稳健角度出发,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最为保险。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经验认为,企业速动比率为100%就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低于 100%则说明企业偿债能力不强,指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差。
 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2.盈利能力。即企业投入一定的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其主要指标包括: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lOO%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一般来说,以上指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评价标准通常可用社会平均利润率、行业平均利润率或资本成本率等。
 3.资产营运能力。即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其主要指标包括:
 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一般来说,资产营运能力指标中,周转率指标越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营运能力越好。
 4.发展能力。即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增长趋势和增长水平。此类指标首先考虑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再考虑固定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净利润×100%
 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固定资产增长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100%
 技术投入比率=当年技术转让费支出与研发投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一般来说,发展能力指标越高,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状况越好。
 5.社会贡献。它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贡献水平的高低。此类指标主要考虑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社会保险费支出、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税金、净利润等。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税金及政府非税收入等。
 此外,还可以评价企业的职工人数、企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分红和付息总额、企业到期偿付债务的财务信誉等。
 (五)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
 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概念及必要性。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是指主管财政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进行考核和分析,并对其有效性作出评判。实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推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实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有利于推进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
 (2)履行主管财政机关的企业管理职能。一方面,可以将财政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事后监督改为事前和事中监督,关口前移,有利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风险。另一方面,内部财务控制相对有效的企业,一般能够较好地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因此,主管财政机关能够结合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结果,选择支持对象,确定支持力度。
 (3)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近年来,国有企业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没有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有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实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权益。
 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原则。
 (1)合法性。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程序应当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
 (2)权威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运行机制,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结果对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具有针对性和公信力。
 (3)实效性。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是确保内部各项财务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开展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应当能够及时督促企业健全纠错机制。
 3.实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基本要求。
 (1)准确、完整掌握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操作流程和实施情况,客观分析和评
 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2)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企业自我评估和政府财政评估相结合。
 (3)完善评估程序和操作流程,客观、公正评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4)依法合理使用评估结果,不得损害企业合法利益。
 (六)财务评价和评估结果的发布形式
 为了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所需的信息,企业财务评价和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结果,在不泄漏企业商业秘密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摘要、排行榜、分析报告、通报等形式,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发布。
 九、财务信息使用制度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八条规定:“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恰当使用所掌握的企业财务信息,并依法履行保密义务,不得利用企业的财务信息谋取私利或者损害企业利益。”
 [解读]本条是关于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财务信息的规定。
 (一)法律法规对合法使用财务信息的规定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依法对企业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也规定,接受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组织或个人,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未正式对外披露前,应当对其内容保密。这是出于维护企业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考虑。
 《通则》延续了这样的立法精神,明确规定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恰当使用企业财务信息,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谋取私利或者损害企业利益。换言之,主管财政机关对按《通则》履行企业财务管理职责时取得的企业财务信息,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违法使用财务信息。
 (二)财务信息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通则》规定的“恰当使用”,即财务信息使用应遵循的原则,其内涵包括:
 1.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领域和方法,必须在法律、法规、规章限定的范围之内。
 2.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获得的企业财务信息负有保密义务,除了依法向特定对象提供相关信息以外,禁止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与职责工作无关的
 人员泄露。
 3.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谋取私利,例如向企业的竞争对手等特定对象有偿提供企业财务信息,利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从证券市场获利。
 4.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企业财务信息时,不得损害企业正当利益。
 十、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1.新《通则》结构更加合理。新《通则》从第六十一条到六十八条,指导性条款与强制性条款并用,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旧《通则》仅第十一章“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共三条内容对企业信息管理作了简单的描述。
 2.新《通则》内容更加全面。新《通则》对企业推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向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信息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强调了企业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同时,规定主管财政机关负有向企业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建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恰当使用企业财务信息等义务。旧《通则》仅就财务会计报告构成、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评价等三方面内容作出了一般性规定。
 3.新《通则》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学。新《通则》实现了财务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突破,包括指导、监测、预警、审计、评价评估、信息公开等多种管理手段。
 4.新《通则》首次提出了财务预警机制。明确要求企业沟通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避免危机的发生,尽可能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5.新《通则》依法重新界定了“财务会计报告”。与《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相互衔接,将旧《通则》所称的“财务报告”,统一规范为“财务会计报告”。
 6.新《通则》依法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令禁止投资者、经营者借口拖延或者阻挠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禁止企业在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7.新《通则》依法提出了财务信息内部公开的范围、对象和内容,体现了科学、民主理财思想。
 8.新《通则》创新、丰富了财务评价的内容。一是区别于旧《通则》对财务指标的具体规定,将财务评价内容概括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五个方面,既为财政部门的评价提供了指导,又留出了空间。二是首次提出了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制度的要求。
财务监督
 《企业财务通则》第九章财务监督共8条,主要明确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外部财务监督制度,并对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相关违法财务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相应规定。
 一、企业财务监督概述
 (一)企业财务监督及其分类
 企业财务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内部机构及其人员,根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企业内部制度的规定,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检查、控制、督促和处理处罚等活动的总称。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企业财务监督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根据实施主体不同,企业财务监督可以分为内部财务监督和外部财务监督。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是指企业投资者、负有监督职责的企业内部机构及人员,依照法律规范以及企业内部制度的规定,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的监督检查活动。
 企业外部财务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社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规范的规定,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的监督检查活动。其中,根据实施监督的行政机关的类别不同,可以将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企业财务监督分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则主要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和资产评估的方式实施。应当看到,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监督,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保障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根据实施企业财务监督活动的阶段不同,企业财务监督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有权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主体,对企业将要进行的财务活动进
 行审核,以保证其财务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及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规定和财务目标的活动。事前监督利于预防企业财务违法行为,确保企业财务按照既定目标运行。但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的经常性和复杂性,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有关监督主体一般只对企业重大财务活动进行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是指有权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主体,对企业正在进行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以确保企业正在进行的财务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及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规定和财务目标的活动。事中监督主要是为了预防企业财务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正在进行的财务违法行为和偏离财务目标的行为。
 事后监督是指有权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主体,对企业已经结束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以确认企业已经完成的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及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规定,检查财务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依法进行处理、奖罚的活动。
 (二)企业财务监督的主体和内容
 企业财务监督主体一般需要通过法律规范、企业章程及企业内部制度取得合法的监督权,主要有外部监督的行政机关、社会中介机构,内部监督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不同财务监督主体,其监督权力和监督内容不同,其中:
 1.行政机关监督及其内容。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财务活动履行监督职责的行政机关有:财政机关、审计机关、税务机关、银行业监管机构、保险业监管机构及证券业监管机构等。上述行政机关根据各自职责、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相关财务活动实施监督。按照《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市场主体法的规定及各部门职责分工,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统一的财务制度,因此,其财务监督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财政部门在整个财务监督体制中处于基础地位。其他行政机关应当以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为基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有所侧重地实施财务监督。为了降低行政监督成本、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督,应当探索建立财务监督行政机关之间沟通、协作机制,避免交叉监督、重复监督。
 就企业财务监督的内容而言,主管财政机关财务监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监督企业按照《通则》等国家统一财务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二是监督企业在成本费用列支、收入确认、利润分配、国有资源处理、职工债务清偿等重大财务事项方面,遵守《通则》等国家统一财务制度的规定;三是监督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披露财务信息;四是监督企业影响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其他财务活动。
 除了主管财政机关的监督以外,审计监督是企业财务行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对企业实施审计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
 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二是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企业及其职工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三是对被审计企业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予以制止;四是对被审计企业所执行的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
 2.社会中介机构监督及其内容。《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规定,合营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清算的会计报表,应当经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方为有效。《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规定,发生法定情形的企业,应当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上述规定表明,社会中介机构作为专业、独立的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担当“经济警察”的角色,并在外部财务监督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社会中介机构的财务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全面或专项审计,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出具独立的专业意见,以便为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的监管提供基础;二是对企业转让资产、产权、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或者接受非货币性资产的出资等涉及资产的价值进行独立、专业的评估,保证相关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企业资产公允价值评估、财产税税基评估等新兴业务,也将逐步开展起来。
 3.投资者监督及其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等,是企业的投资者。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监督是投资者实施财务监督的重要形式。投资者的财务监督内容,可以涵盖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信息管理等所有财务活动。但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行使监督权力应当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并通过特定的机构(如监事会)或者内部程序履行相关职责。
 4.经营者监督及其内容。企业经理、厂长或者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导成员,统称为经营者。他们对企业生产经营承担直接的责任,通过内部财务控制、会计核算、内部审计、预算执行考核等方式、方法,对企业财务运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完成经营计划和财务目标。
 在内部财务监督方面,企业可以按照法律规范或者根据其自身情况,设置内部机构或人员,例如职工代表大会、内部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等,并相应赋予其一定的财务监督权。
 (三)企业财务监督的手段和方法
 企业财务活动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企业财务监督的手段和方
 法也呈现多样化,不同的监督主体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1.行政机关对企业财务实施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要求编报财务会计报告。行政机关有权要求被监督企业根据相关规定,按时编报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作为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的依据。
 (2)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检查。行政机关有权检查被监督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财政、财务、会计等资料和财产;有权按照法定程序核查被监督企业以及有关个人的银行账户;有权对与被监督企业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市场主体进行延伸检查。
 (3)调查取证。行政机关有权对被调查企业贯彻国家法律规范的情况进行调查;有权就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及个人进行调查、了解、询问,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4)登记保存证据。行政机关对被检查企业违法行为的证据,如被伪造、篡改的会计资料、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有关资料和非法获得的财产,依法登记保存,为实施相应的处罚处理搜集证据。
 (5)责令纠正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行政机关有权对被检查企业正在进行的财务违法行为予以制止、责令纠正。
 (6)提出处理建议。行政机关对被检查企业的财务违法行为可以提出处理意见,建议企业纠正财务违法行为。如果企业不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则可以进行处理或者移送有权机关进行处理。
 (7)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对企业的财务违法行为查证属实后,可以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其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2.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实施监督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需要查阅企业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社会中介机构可以要求企业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与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审阅、核实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
 (2)查看企业的业务现场和设施。社会中介机构为了核实企业的财务信息,可以查看与企业财务信息有关的业务现场和设施。
 (3)要求企业就发生的经济行为向有关方面发函询证,或者当面查询企业发生的财务活动是否真实,或者要求提供其他必要的协助。
 3.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公司制企业而言,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构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组织保证,通过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监事会各自的权利与责任,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实现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对其他非公司制企业,国家也有类似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如国有企
 业的党委会、经理(厂长)办公会、职工代表大会等。
 (2)制度监督。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既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规范,也是企业对经营者和其他职工行为的一种约束,是一种“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监督方式。通过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监督即可成为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参与的一种监督形式。企业经营者借助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企业全体成员和全过程的财务监督,实现既定的管理方针、经营政策和财务目标。
 (3)预算监督。投资者、经营者与企业各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借助预算管理,可以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权、责、利,规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的全部资源运用和业务开展都受预算的指导和控制,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权力监督和控制管理的有效形式。
 (4)核算监督。它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全过程的监督,主要包括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对会计账簿的稽核,对实物、款项的清查,对财务收支的审查,对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对等内容。企业内部财会机构及其人员是核算监督的责任主体。
 (5)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在核算监督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的再监督,是经营者对企业实施全方位监督的有效形式。其主要作用是帮助经营者监督企业内部各单位及其下级管理人员的财务活动。
 构建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能够促成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从而既有利于经营者实现投资者设定的财务目标,也有利于维护企业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但是,由于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可能发生冲突,如内部的经营者与外部的国家、投资者、债权人之间存在矛盾,企业内部人员可能合谋破坏这种“自我约束”机制,产生“内部人控制”的弊端。因此,在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仍需要加强外部监督,依靠有效的“外控”机制来保障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正常运行。
 (四)企业财务违法行为的责任
 《通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理、处罚措施,有关企业和个人需要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形式主要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履行法定义务、通报批评、公开谴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接受行政处罚等。其中,行政处罚主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
 2.刑事责任。即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应当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是一种惩罚性的责任。刑罚是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建立在剥夺性基础上
 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刑法》对企业财务违法行为规定有两种主要罪名:一是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即公司向投资者、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投资者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二是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即有义务保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自然人和单位,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此外,《刑法》规定了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妨害清算罪以及企业人员受贿罪。对于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刑法》还规定了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循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等。
 (五)加强企业外部财务监督的必要性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属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对其必要性已达成广泛共识,但人们对企业外部财务监督的必要性认识仍不够。实际上,当前加强企业外部财务监督很有必要,主要体现在:
 1.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财务管理权限逐步下放,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法人的财务违法行为普遍存在。一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资金管理及使用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不良资产比例大、财务风险高等问题。企业国有权益被侵蚀,严重妨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外部财务监督,消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法人的财务违法行为,打击财务犯罪,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落实和规范企业财务自主权、促进企业依法理财、维护国有权益、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保证法律规范以及国家统一财务规定的贯彻执行。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而且需要接受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和调节。但应注意,政府不宜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而需要更多地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并对企业遵守法律规范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等外部手段来调整。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范。但是,由于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监督不力,国家财务制度执行的效果较差。因此,尤其需要财政、审计、监察、税务等部门各司其责,通过切实有效的外部监督措施,保障国家统一财务规定的贯彻执行,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把企业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维护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营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等众多利益主体。企业的目标并非单纯追求投资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而是应当在各主体利益之间达成均衡,取得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不仅要重视投资者的利益,还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对经营者的要求;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主导性,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确保相关各方的利益,保证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加强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促使企业财务活动规范化运行,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措施。
 二、行政机关的外部财务监督
 《企业财务通则》第六十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监督和国家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
 [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机关对企业实行外部财务监督的规定。
 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监督和国家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是企业外部财务监督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监督
 财政机关对企业财务监督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以下法律法规:
 1.《公司法》。通过赋予财政部门对公司财务规则制定权和对企业财务违法行为的处罚权,肯定了财政机关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监督的权力。
 (1)财务规则制定权。公司建立财务、会计制度除了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根据职责分工,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财务、会计行为的规则,公司必须遵守其所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
 有关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制作财务会计报告。
 此外,关于资本公积金的规定也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股份有限公司应当遵守国务院财政部门关于资本公积金的规定,将有关收入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2)对公司财务违法行为的处罚权。《公司法》对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职责进行了肯定,同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公司在法定的会计账簿以外另立会计账簿,以及公司不依照《公司法》规定
 提取法定公积金等情形实施罚款处罚。
 2.《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十几年来,市场经济主体逐步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所有制形式已经不再是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划分的单纯依据。但是,目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相关规定仍然适用于许多非公司制的国有企业。该法明确规定,有关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关于财务等方面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等机关的监督。
 3.《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制定财务会计报告的具体编报办法,并另行制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办法。同时,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等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施处罚。
 4.《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权力。财政部门依法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被调查,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阻挠、拖延。
 企业的财政违法行为主要有:隐瞒、截留等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的行为;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等。
 (二)《通则》中财政处罚的设置
 1.设置财政处罚的必要性。法律规范通常由行为规则和法律责任两部分组成。其中,行为规则主要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如何做;法律责任则明确法律关系主体不遵守行为规则所应当承担的后果。在法律规范中,行为规则是基础,法律责任是保障。《通则》作为我国财务制度体系的基石,其内容能否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2.设置财政处罚的依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以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同时,《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1996]13号)规定: “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lOOOO元;超过上述限额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根据以上规定,财政部在《通则》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对企业及相关
 人员的财务规范行为设定了警告和罚款的处罚。
 (三)国家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
 1.审计机关负责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基于既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要尊重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要求,明确了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据此,审计机关应以对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审计为基础,如实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收支状况,对故意造假、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有关责任人给予严肃查处,认真揭露和纠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促进企业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
 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依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职责的过程中,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审计机关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协助,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因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依法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不得拒绝和阻碍,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条规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违反本通则有关规定的,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企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责。
 经营者应当实施内部财务控制,配合投资者或者企业监事会以及中介机构的检查、审计工作。”
 [解读]以上二条是关于投资者、经营者实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规定。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投资者、经营者及企业有关内设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在财务活动各环节设置的复核、审计、检查等程序,确保企业财务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财务目标的要求。
 (一)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主要形式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保护投资者权益,《公司法》等法律法规
 对投资者实施财务监督的方式等作了原则性规定。《通则》对投资者、经营者具体履行财务监督职责予以指导和规范。
 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活动监督的权力,来源于其对企业的出资。投资者通过企业内部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来保障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投资者、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使企业财务活动规范有效地进行。
 1.股东(大)会。作为企业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主要通过选举更换董事和监事,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以及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等,对经营者进行财务监督。
 2.投资者个人(即股东)。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法规或者企业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企业章程的,股东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当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违法执行企业职务给企业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时,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类似情形,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或者监事、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收到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在规定期限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企业利益受到难以弥补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企业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股东也可以提起诉讼。
 3.董事会、执行董事、独立董事。除了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以外,公司制企业均需设立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上市公司还需设立独立董事。董事会有权聘任或者解聘经理,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在日常经营决策和决策执行中,直接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的是董事会。
 4.监事会或者监事。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监事会或者监事代表投资者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公司应当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不低于监事人数三分之一的公司职工代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1至2名监事,不设监事会。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其中的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283号)规定,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
 监事会或者监事的财务监督职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纠正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对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时,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
 除了上述内部财务监督主体外,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是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有效补充。
 (二)投资者对经营者责任的追究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有着不同于投资者的独立利益目标。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在实施对企业的控制方面处于有利地位,经营者的自由处置行为往往有损于投资者的利益。为了有效保护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通则》规定,对于违反《通则》有关规定的经营者,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
 《通则》在第二章中对经营者的财务管理义务做了概括规定,如经营者应当依法组织实施企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等财务方案,编制并提供如实反映财务信息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等。此外,经营者还应遵守《通则》有关“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具体环节的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投资者负责选任经营者,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考核、监督。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有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其他国有组织,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及单位,应当在法律规范及企业章程规定的框架内,履行投资者财务监督职能,而不宜再采用过去的行政干预手段。投资者对负有责任的经营者,通常可以在法律或者合同规定的范围内,采取扣除业绩报酬、追回损失、要求赔偿等措施追究其经济责任。经营者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投资者应当依法提交司法机构,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经营者的财务监督义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的董事(或者执行董事)和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或经理等企业领导成员,都属于经营者范畴。经营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负主要责任,他们需要依靠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对企业各部门的财务活动实行全面控制和约束,确保完成投资者的财务目标。此外,经营者的财务监督责任不仅限于实施内部财务控制,还应配合投资者、主管财政机关、中介机构等依法进行的检查、审计工作。
 四、企业财务处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二条规定:“企业和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可以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l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通则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二条第一款、四十三条、四十六条规定列支成本费用的。
 (二)违反本通则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截留、隐瞒、侵占企业收入的。
 (三)违反本通则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五十二条规定进行利润分配的。但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企业不按本通则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的,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四)违反本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处理国有资源的。
 (五)不按本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清偿职工债务的。”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处理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主管财政机关追究企业财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可以采取处理与处罚两种手段。其中,处理措施是指对单位和个人的企业财务违法行为的制止和纠正措施;处罚措施主要是指依法对违反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的相对人给予法律制裁的措施。对于不同的企业财务违法行为,应当区别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与处罚措施,以达到既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又对违法行为人予以必要和适度惩戒的目的。
 1.处理措施。主要是责令限期改正,即行政主体要求违法行为者在一定时限内停止并纠正其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措施。其核心在于要求违法者及时停止并纠正违法行为。该项处理措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责令改正,即财政部门采取这一处理措施的依据,是相关行为在客观上违反了国家财务规章,处理的目的是使违法状态得以停止,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为此,财政部门做出责令改正决定并不依赖于当事人是否具有主观恶意,该项决定也不是对相关当事人的惩戒与处罚。第二层含义为设定期限,即违法行为比较严重,必须在一定时限内改正以避免损失的扩大。
 2.处罚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1)警告。即行政机关向违法者申明其违法行为,并提出警戒。它是《行政
 处罚法》明确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方式,属于行政处罚中的申诫罚。
 (2)没收违法所得。即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所获得的非法收入收归国有的处罚形式。它属于财产罚的一种。对于财务违法行为人因为违法行为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仅不保护,还要剥夺其对上述财产的所有权。
 (3)罚款。即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强制违法相对人承担金钱给付义务,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额钱款的处罚形式。它属于财产罚的一种。不同法律层次的文件规定的罚款限额不尽相同,《通则》作为部门规章,可以规定的罚款限额是:对于有违法所得的行为,可以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对于没有违法所得的行为,可以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主管财政机关进行处理与处罚的情形
 1.违法列支成本费用的情形。根据《通则》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二条第一款、四十三条、四十六条的规定,违法列支成本费用的情形主要有:
 (1)企业未按国家有关标准,将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经费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
 (2)企业对于发生的销售折扣、折让以及支付的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支出没有签订相关合同或者没有履行内部审批手续; 。
 (3)企业对于开展进出口业务收取或者支付的佣金、保险费、运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条件处理;
 (4)企业对于向个人以及非经营单位支付的费用,没有严格履行内部审批及支付手续;
 (5)企业未按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报酬、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或者没有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
 (6)企业未将职工报酬、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7)企业承担了属于个人支出的相关费用。
 2.违法截留、隐瞒、侵占企业收入的情形。即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截留、隐瞒、侵占其履行本企业职务或者以企业名义开展业务所得的收入,具体包括销售收入以及对方给予的销售折扣、折让、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收入。
 3.违法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主要有:
 (1)企业分配利润不符合法定条件,如违反《通则》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分配利润。
 (2)未按照法定顺序进行利润分配。企业进行利润分配应当遵循的一般顺序是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定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
 (3)未按照法定标准进行收益分配。法律法规以及《通则》对收益分配标准,如法定公积金的比例以及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参与利润分配的限额和条件,都有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遵照执行。
 除了《通则》规定的处理与处罚措施外,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不依照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责令其如数补足应当提取的金额,并可以对其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违法处理国有资源的情形。即企业在进行重组时,对已经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水域、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依法可以转让的国有资源,不按照法律法规以及《通则》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理的行为。
 5.不按规定清偿职工债务的情形。即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未以企业现有资产优先清偿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行为。
 五、企业建立财务制度方面的法律责任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三条规定:“企业和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可以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一)未按本通则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
 (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显与法律、行政法规和通用的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相抵触,且不按主管财政机关要求修正的。”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在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通则》第七十三条规定财务违规行为的处理与处罚的主要目的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鉴于这类行为与财务处理方面的违法行为不同,一般不会对企业经营、企业及其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造成直接的损害,所以仅设置了责令限期改正和警告两种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二)主管财政机关进行处理与处罚的情形
 1.没有按《通则》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根据《通则》
 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建立财务决策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及有关资金管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显与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相抵触的。与前种情形不同,出现此种违法情形时,主管财政机关应当首先要求企业修正,企业拒绝修正的,主管财政机关才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此外,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基本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但是,只有县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才可对企业做出处理与处罚的决定,各级财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应当按照派出机关的授权实施管理。
 六、企业违反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法律责任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四条规定:“企业和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不按本通则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规定编制、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的,县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可以依照《公司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违反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根据《通则》有关信息管理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按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在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企业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法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因此,企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要遵循及时、真实、全面、依法审计等要求,违反这些法定要求的,企业和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有关企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公司法》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公司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以上 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和四十条对企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一些违规情形作出了规定,主要包括:①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②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③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结账;④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未按规定全面清查资产、
 核实债务;⑤拒绝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财务会计报告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⑥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对于企业的上述行为,财政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企业及相关人员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七、企业违反财政税收制度的法律责任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企业在财务活动中违反财政、税收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违反财政税收制度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企业有关财政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企业以下5种财政违法行为应当追究企业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1.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
 2.违反国家有关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
 3.违反国家有关财政支出管理规定的行为。
 4.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5.将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私存私放的行为。
 对于上述5种行为,主管财政机关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具体责任形式包括: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警告、通报批评、罚款等等。
 (二)企业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企业税收违法行为的情形较多,主要规定体现在《税收征收管理法》与《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其中与企业财务行为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不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登记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2.企业不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
 3.企业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4.企业编造虚假计税依据。
 5.企业非法印制发票。
 对于企业的上述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当依法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具体形
 式包括责令限期停止违法活动、追缴税款与滞纳金、罚款等。
 八、企业财务监督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企业财务通则》第七十六条规定:“主管财政机关以及政府其他部门、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的,依法进行处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企业财务监督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对主管财政机关以及政府其他部门、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况,分别依法进行处理,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责任包括:
 (一)行政责任
 主要是行政处分。从轻到重依次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二)刑事责任
 相关刑事责任形式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1.滥用职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滥用职权罪且徇私舞弊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玩忽职守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认定其性质时,要注意区分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罪过性质、犯罪结果、加重情节等方面是相同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渎职的客观行为方式不同。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怠于履行职责或者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罪主要表现为以作为的方式超越权限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或者不顾程序随心所欲地进行处理。此外,二者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马虎草率、敷衍塞责等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但具体情况不尽相同:行为人对玩忽职守行为本身可能是有意的或者是无意的;滥用职权的主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使职权时自以为是、为所欲为的态度,行为人对渎职行为本身
 是有意为之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犯玩忽职守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玩忽职守罪且徇私舞弊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4.侵犯商业秘密罪。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也包括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是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是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要求,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九、新旧《通则》的对比分析
 与旧《通则》相比,新《通则》第九章是全新的内容,一是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二是明确了企业财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三是确定了依法追究企业法律责任的具体措施与途径,因而强化了有关财务规定的执行效力,为规范管理企业财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附 录
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2001年4月28日 财政部财企[2001]32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加强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持有国有资本的各类非金融企业(以下统称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三条 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管的原则,各级主管财政机关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赋予的职权,负责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承担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
 第四条 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产权,理顺和规范资本与财务管理关系。
 企业拥有子公司的,要建立母子公司资本与财务管理体制,母公司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子公司承担责任。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资本”,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本办法所称“主管财政机关”,是指负责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是指财政部;地方管理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是指地方同级财政部门。
 本办法所称“母公司”,是指直接持有国有资本的各类集团公司、总公司以及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子公司”,是指由母公司直接投资或者由各级人民政府划转母公司直接管理并取得控制权的企业。
第二章 管理职责与权限
 第六条 财政部负责制定国家统一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主管财政机关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核定企业国有资本;监管国有资本变动事宜;
 (二)参与企业制度改革,负责国有股权管理;
 (三)组织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四)负责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
 (五)指导财产评估业务,监管国有资产评估;
 (六)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制度,监缴国有资本收益;
 (七)制定企业财务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国有资本营运效绩评价;
 (八)监管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九)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
 (十)各级政府授予行使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母公司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
 (二)确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三)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会计报告;
 (四)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处置企业各项资产;
 (五)按照国家政策确定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
 (六)拟订母公司增加或减少注鼗资本的方案,依法决定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事宜;
 (七)拟订子公司资产重组方案,依法审定子公司以下企业的资产重组事项;
 (八)实行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依法管理子公司投资、融资事项;
 (九)制订企业对外担保管理措施,依法审议子公司及其以下企业对外担保事项;
 (十)制订母公司的税后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依法审定子公司税后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事宜;
 (十一)组织内部财务考核和评价,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
 (十二)统一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年度财务预算、申办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审批事项;
 (十三)按照主管财政机关的规定行使其他有关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职责。
 第八条 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的部分管理职能,可以委托给母公司。
 母公司可向全资子公司或者通过子公司董事会向拥有控制权的子公司委派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
 第九条 企业合并、分立、转让、中外合资合作、公司制改建等涉及国有资本变动的,应当按以下权限报经批准:
 (一)母公司国有资本变动的,中央管理企业报请国务院批准,地方管理企业报请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子公司国有资本变动的,属于集团内部结构调整的,由母公司审批,涉及集团外部的,由母公司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
 (三)子公司以下企业国有资本变动的,由母公司审批。
 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设置方案和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按照国务院和财政
 第十条 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包括合并、分立、转让、中外合资合作、公司制改建、注册资本变动、重大投融资、对外担保、工资制度、财务预算等,应当由有关业务部门提出方案,经过财务部门审核提出意见,报企业董事会审议决定;没有设立董事会的企业,由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工资制度、社会保障、职工安置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财务事项,应当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事先听取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
 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研究、审议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事项,必须作出会议纪要。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出席或者列席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等相关的会议。
第十一条 企业对于按规定需要报告主管财政机关的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重大事项,以书面形式报送,并附送相关资料。
第三章 国有资本投入的管理
 第十二条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所持有的国有资本按照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核的结果调整;发生产权变动时,企业持有的国有资本按照实际交易价格调整。
 第十三条 国家对企业注册的国有资本实行保全原则。
 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对注册的国有资本除依法转让以外,不得抽回,并且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持续经营的子公司发生资不抵债情形时,母公司对其未确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能冲减所持有的国有资本;如需注入资本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章程执行。
 第十四条 企业拟定以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决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由董事会决定,并经股东大会或者股东会审议通过。
 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未按规定转增实收资本的,主管财政机关也可根据其资本积累情况,直接作出以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决定。
 第十五条 国有资本在不同企业法人单位之间的转移,实行有偿转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企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表)是国有资本的出资证明,也是企业持有并经营国有资本的法律凭证。
第四章 国有资本营运的管理
 第十七条 企业对年度内的资本营运与各项财务活动,应当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母公司编制执行的年度财务预算以及预算调整方案,应当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制定各项人工、材料、物料的消耗定额,编制各项经营管理费用预算,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及相关的稽核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大宗原辅材料或商品物资的采购、固定资产的购建和工程建设一般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招标方式进行。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政策。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不超过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主确定内部工资分配办法。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经批准可以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等分配制度。
 第二十条 企业借款必须坚持适度筹措的原则,注意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预算管理。
 母公司应当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资金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明确资金调度的权限和程序,控制负债规模并改善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第二十一条 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充分考虑被担保单位的资信和偿债能力,并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权限审议决定。
 对企业向外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担保,财务部门要设置备查簿逐笔登记,并进行跟踪监督。
 第二十二条 企业对外投资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做好可
 行性研究,纳入财务预算管理,并明确投资项目决策者和实施者应承担的责任。
 企业投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的财产,必须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项目批准后30日内,到主管财政机关办理中方财产转移申报手续。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企业向境外投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境外资产权属关系,承担有限责任。
 第二十三条 企业合并、分立、转让、公司制改建等,应当在做好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编制清查日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册和债权债务清单,与债权银行依法订立债务保全协议,制定包括职工安置、债权债务承继、转让价款结算、企业重整等内容的方案。
 第二十四条 企业合并前,各方企业欠缴的职工社会保险费、税款和尚未归还的银行借款以及其他债务随同各项债权及其他资产,经审计、评估后一并转入合并后的企业。
 企业分立前的各项债权及其他资产按照业务相关性原则划分,对不宜分割的整体资产,由持有的一方给另一方相应的价值补偿;企业欠缴的职工社会保险费、税款和尚未归还的银行借款以及其他债务,根据人员、业务相关性原则,随同资产由分立后的企业分别承担。 ’
 第二十五条 企业实施产权转让,转让方应当对受让方的资质、信誉、财务状况进行调查,确认受让方具有支付产权转让价款、承担债务、安置职工的能力。对持续经营但已资不抵债的企业,受让方具有实际资金投入、能够妥善安置职工并征得主要债权人同意的,可以采取承担企业债务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兼并。
 第二十六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母体企业或者存续企业必须与公司制企业实行人、财、物和经营业务分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子公司实行公司制改建时,对没有纳入改建范围的国有资本,应当划转给母公司或者母公司其他全资子公司持有。
 第二十七条 企业发生对外投资、合并、分立、转让、公司制改建等行为的,必须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确定资产交易价格的基础。
第五章 国有资本收益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 国有资本收益是指注册的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国有资本收益。
 第二十九条 企业实现的年度净利润,归企业投资者所有,必须按规定进行分配。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并人本年度可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进行分配。
 母公司制订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应当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母公司向主管财政机关上缴利润的具体办法,由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制定。
 第三十条 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法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连续5年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审议后,依次用企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弥补。
 企业在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之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第三十一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包括坏账损失、存货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损失、担保(抵押)损失以及经营证券、期货、外汇交易损失等,由有关部门及时按财务制度等规定予以核实,查清责任。
 对核实清楚的资产损失,企业可区别以下情况处理:生产经营的损失计人本期损益;清算期间的损失计人清算费用;公司制改建中的损失,可以冲减所有者权益。
 第三十二条 转让母公司国有资本所得收益,上缴主管财政机关;企业转让子公司股权所得收益与其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所得收益,按国务院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企业被责令关闭、依法破产或者经营期限届满终止经营或解散的,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清算。
 企业清算净收益归投资者所有,其中:子公司清算所得净收益,投资者分享的份额与其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处理;母公司清算所得净收益,上缴主管财政机关。
第六章 财务考核与评价
 第三十四条 企业财务考核与评价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为核心,内容包括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具体指标和方法,按照《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执行。
 企业财务考核与评价指标的标准值,由财政部制定发布。
 第三十五条 企业财务考核与评价分为外部考评与内部考评。
 企业外部考评由主管财政机关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进行。
 企业内部考评由母公司组织进行,主要检查、分析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考核各预算执行单位的经营业绩,并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 主管财政机关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对母公司进行年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后,向同级人民政府以及负责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部门提交财务考核与评价报告,作为对企业领导人员奖惩及任免的参考。
 企业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等激励政策;对已批准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可以财务考核与评价结果作为确定年薪的基本依据。
 第三十七条 企业财务考核与评价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政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符合财政部规定的条件。
 第三十八条 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外,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财务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可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发布。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主管财政机关有权对企业的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和相关社会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企业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主管财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责令限期纠正、追回损失或者没收非法所得、通报批评:
 (一)企业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或者在评估中故意压低资产评估价值的;
 (二)企业违反规定,将财产低价出售或无偿处置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
 (三)企业违反规定,将资产低价折股或者无偿量化给个人的;
 (四)企业取得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资产转移手续造成资产损失的;
 (五)企业违反规定对外提供担保或抵押、对外投资、赊账经营、大宗商品物资采购及固定资产修建等,给企业造成损失的;
 (六)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实行产权激励制度,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发放薪酬,侵蚀国有资本权益的;
 (七)国有股持股单位、中方出资者或合作者及其委派的股权代表与他人串通,损害国有资本权益或者对损害国有资本权益的行为不反对、不制止的;
 (八)企业违反规定,隐瞒、截留国有资本收益,或者拖延应缴国有资本收益超过180天的。
 第四十一条 企业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或者不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表、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主管财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 企业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主管财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责令限期改正:
 (一)企业制定的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不按规定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的;
 (二)不按规定编报年度财务预算的;
 (三)不按规定申报国有资本变动事项,但尚未造成国有资本损失的;
 (四)不按规定委托相关中介机构办理审计、评估业务,或者不按规定提交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的。
 第四十三条 企业不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的,主管财政机关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 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或者拒绝主管财政机关对财务会计报告依法监督检查的,主管财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五条 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财政处罚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可建议人事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主管财政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在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十八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
2002年4月10日 财政部财企[2002]102号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根据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有关企业应当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规定,现就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
 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二)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
 (三)企业财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分季度、月份落实。
 (四)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财务预算作为制定、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由母公司组织实施,分级归口管理。
 (五)企业编制财务预算应当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2.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3.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当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可以根据情况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指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二)财务预算委员会(没有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即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下同)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财务预算委员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报告等具体工作,跟踪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四)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预算委员会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五)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是企业主要的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的检查、考核。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企业对具有控制权的子公司应当同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
 三、财务预算的形式及其编制依据
 (一)企业编制财务预算应当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
 (二)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企业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营业活动)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编制。
 1.销售或营业预算是预算期内预算执行单位销售各种产品或者提供各种劳务可能实现的销售量或者业务量及其收入的预算,主要依据年度目标利润、预测
 的市场销量或劳务需求及提供的产品结构以及市场价格编制。
 2.生产预算是从事工业生产的预算执行单位在预算期内所要达到的生产规模及其产品结构的预算,主要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依据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各项材料及人工的消耗定额及其物价水平和期末存货状况编制。为了实现有效管理,还应当进一步编制直接人工预算和直接材料预算。
 3.制造费用预算是从事工业生产的预算执行单位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预算所需各种间接费用的预算,主要在生产预算基础上,按照费用项目及其上年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期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编制。
 4.产品成本预算是从事工业生产的预算执行单位在预算期内生产产品所需的生产成本、单位成本和销售成本的预算,主要依据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汇总编制。
 5.营业成本预算是非生产型预算执行单位对预算期内为了实现营业预算而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必要的直接成本预算,主要依据企业有关定额、费用标准、物价水平、上年实际执行情况等资料编制。
 6.采购预算是预算执行单位在预算期内为保证生产或者经营的需要而从外部购买各类商品、各项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存货的预算,主要根据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期初存货情况和期末存货经济存量编制。
 7.期间费用预算是预算期内预算执行单位组织经营活动必要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营业)费用等预算,应当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与不可控费用的性质,根据上年实际费用水平和预算期内的变化因素,结合费用开支标准和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分项目、分责任单位进行编制。其中:科技开发费用以及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宣传广告费等重要项目,应当重点列示。
 8.企业对自办医院、学校及离退休人员费用支出,解除劳动关系补偿支出,缴纳税金,政策性补贴、对外捐赠支出及其他营业外支出等,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编制营业外支出等相关业务预算。
 (三)资本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购建、改建、扩建、更新固定资产进行资本投资的预算,应当根据本单位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编制。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所引起的现金流人,也应列入资本预算。企业如有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国家财政生产性拨款,应当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企业技术改造方案等资料单独编制预算。
 2.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为了获得其他企业单位的股权及收益分配权而进行资本投资的预算,应当根据企业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年度权益
 性资本投资计划编制。企业转让权益性资本投资或者收取被投资单位分配的利润 (股利)所引起的现金流人,也应列入资本预算。
 3.债券投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为购买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所作的预算,应当根据企业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证券市场行情编制。企业转让债券收回本息所引起的现金流人,也应列入资本预算。
 (四)筹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人的长短期借款、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的预算,主要依据企业有关资金需求决策资料、发行债券审批文件、期初借款余额及利率等编制。
 企业经批准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票,应当根据股票发行计划、配股计划和增发股票计划等资料单独编制预算。股票发行费用,也应当在筹资预算中分项作出安排。
 (五)财务预算主要以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反映。
 1.现金预算是按照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内容编制的反映企业预算期内一切现金收支及其结果的预算。它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为基础,是其他预算有关现金收支的汇总,主要作为企业资金头橠调控管理的依据。
 2.预计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综合反映预算执行单位期末财务状况的预算报表。一般根据预算期初实际的资产负债表和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等有关资料分析编制。
 3.预计损益表是按照损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反映预算执行单位在预算期内利润目标的预算报表。一般根据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或者营业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其他专项预算等有关资料分析编制。
 (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规范的财务预算编制基础表格,统一财务预算指标计算口径。
 四、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一)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1.下达目标。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一般于每年9月底以前提出下一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包括销售或营业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由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
 2.编制上报。各预算执行单位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单位财务预算方案,于10月底以前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
 3.审查平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
 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审查、平衡过程中,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予以修正。
 4.审议批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财务预算方案,报财务预算委员会讨论。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事项,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进一步修订、调整。在讨论、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
 5.下达执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一般在次年3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在下达后15日内,母公司应当将企业财务预算报送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二)企业财务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进行编制。
 1.固定预算是根据预算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2.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
 3.滚动预算是随时间的推移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自行延伸并进行同步调整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季度预算的编制。
 4.零基预算是对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或者各项收入的可行性以及预算数额的大小,逐项审议决策从而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不经常发生的或者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如对外投资、对外捐赠等。
 5.概率预算是对具有不确定性的预算项目,估计其发生各种变化的概率,根据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期望值,从而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难以准确预测变动趋势的预算项目,如销售新产品、开拓新业务等。
 五、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一)企业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二)企业应当将财务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财务预算目标
 的实现。
 (三)企业应当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四)企业应当严格执行销售或营业、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在日常控制中,企业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标准,加强适时的监控。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企业有关部门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五)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至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财务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六、财务预算的调整
 (一)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财务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财务预算。
 (二)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的弹性预算机制,对于不影响财务预算目标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之间的调整,企业可以按照内部授权批准制度执行,鼓励预算执行单位及时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保证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调整财务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阐述财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财务预算指标的调整幅度。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对预算执行单位的财务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调整方案,提交财务预算委员会以至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然后下达执行。
 母公司审议批准的财务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下达执行15日内报送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四)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财务预算调整事项,企业进行决策时,一般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1.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财务预算目标;
 2.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3.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财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七、财务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一)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分析制度,由财务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落实解决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纠正财务预算的执行偏差。
 (二)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资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等方法,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
 针对财务预算的执行偏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
 (三)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财务预算审计,纠正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财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财务预算审计可以全面审计,或者抽样审计。在特殊情况下,企业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
 审计工作结束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形成审计报告,直接提交财务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作为财务预算调整、改进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
 (四)预算年度终了,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和财务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企业内部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执行报告,应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按照内部议事规范审议通过,作为企业进行财务考核的基本依据。母公司财务预算执行报告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编妥后20日内报送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企业财务预算按调整后的预算执行,财务预算完成情况以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为准。
 (五)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考核是企业效绩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当结合年度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进行,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具体考核办法,可以参照《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执行。
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
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2006年3月15日 财政部财企[2006]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中央管理企业:
 我国第三次修订通过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现就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以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的评估问题
 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企业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公司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或者接受其他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进行;其他的非货币资产出资的评估行为,可以参照执行。
 二、关于公益金余额处理问题
 从2006年1月1日起,按照《公司法》组建的企业根据《公司法》第167条进行利润分配,不再提取公益金;同时,为了保持企业间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一并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企业对2005年12月31日的公益金结余,转作盈余公积金管理使用;公益金赤字,依次以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弥补,仍有赤字的,结转未分配利润账户,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弥补。
 企业经批准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及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0]87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企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盈余公积金不得列支相关支出。
 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者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原属于公益金使用范围的内设职工食堂、医务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需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应当严格履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并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企业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以后,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经董事会确定继续提取的,应当明确用途、使用条件和程序,作为负债管理。
 三、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的财务处理问题
 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第143条规定回购股份,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财务处理:
 (一)公司回购的股份在注销或者转让之前,作为库存股管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但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而导致的股份回购,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如均属于同一股东最终控制的,库存股成本按参与合并的其他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相关投资账面价值确认;如不属于同一股东最终控制的,库存股成本按参与合并的其他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相关投资公允价值确认。
 库存股注销时,按照注销的股份数量减少相应股本,库存股成本高于对应股本的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低于对应股本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金。
 库存股转让时,转让收入高于库存股成本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金;低于库存股成本的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
 (二)因实行职工股权激励办法而回购股份的,回购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所需资金应当控制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之内。
 股东大会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之日与股份回购日不在同一年度的,公司应当于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时,将预计的回购支出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中作出预留,对预留的利润不得进行分配。
 公司回购股份时,应当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同时按回购支出数额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转入资本公积金。
 (三)库存股不得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备抵项目反映。
 四、本通知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随时向我部反映。
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
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
2002年11月20日 财政部财企[2002]513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中央管理企业:
 企业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其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营运能力。当前,企业存在应收款项数量较大、变现能力较差、周转速度较慢等问题,隐含着大量的坏账损失,影响了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导致企业虚盈实亏。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企[2001]325号)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当切实加强应收款项的财务管理。现对企业建立健全应收款项管理制度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应收款项台账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按照客户设立应收款项台账,详细反映内部各业务部门以及各个客户应收款项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其每笔账龄等财务信息。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对债务人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编制应收款项明细表,向企业管理人员和有关业务部门反映应收款项的余额和账龄等信息,及时分析应收款项管理情况,提请有关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企业资产损失。
 二、建立应收款项催收责任制度
 企业应当依法理财,对到期的应收款项,应当及时提醒客户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款项,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对重大的逾期应收款项,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
 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款项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企业在追索逾期应收款项过程中,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支付给专门收账的机构或人员的劳务费用、诉讼费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不得挂账。
 企业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对逾期应收款项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的,根据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和债权债务双方签定的有效协议,可以将折扣部分作为损失处理。
 三、建立应收款项年度清查制度
 每年年终时,企业必须组织专人全面清查各项应收款项,并与债务人核对清楚,做到债权明确,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企业在清查应收款项时,相对应的应付款项应当一并清查。对既有债权又有债务的同一债务人,应付该债务人的款项,应当从应收款项中抵扣,以确认应收款项的真实数额。
 企业对于债权人没有追索并超过诉讼时效的逾期应付款项,应当一并清查,并按照国家规定处理。
 四、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
 企业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应当作为坏账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作为本期损益;属于清算期间的,应当作为清算损益。坏账损失处理后,应当依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核算。
 企业坏账损失视不同情况按照以下方法确认:
 (一)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的,应当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对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应当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坏账损失;
 (三)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作为坏账损失;
 (四)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具有企业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五)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且在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
 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后,作为坏账损失。
 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互相拖欠的款项,债权人核销债权应当与债务人核销债务同等金额、同一时间进行,并签定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内部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
 五、严格坏账损失内部处理程序
 企业清查出来的坏账损失,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一)企业内部有关责任部门经过取证,提出报告,阐明坏账损失的原因和事实;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经过追查责任,提出结案意见;
 (三)涉及诉讼的损失,企业应当委托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
 (四)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经过审核后,对确认的坏账损失提出财务处理意见,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交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定。
 企业处理的坏账损失属于逾期3年应收款项的,应当实行账销案存,继续保留追索权,也可以划转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管理,或者划转内部设立的专门机构追索。
 企业处理的全部坏账损失,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予以重点关注。
 六、规范核销国有资本的行为
 企业由于实行公司制改建、实施合并或者分立、依法整顿或者变更管理关系等行为,清查核实的坏账损失涉及核销所有者权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在进行资产评估前,由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按照《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公司制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履行相关手续时,应当在按照企业内部程序处理之后提交书面申请,并附送以下资料:
 (一)企业清查应收款项理由的说明,如经批准实行公司制改建等;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的结案意见;
 (三)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研究作出的决议;
 (四)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七、加强企业应收款项管理的责任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应收款项管理混乱的,或者在生产经营中,恶意经营导致坏账损失的、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企业财产的、随意核销应收款项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或者在资产重组中,逃避应收款项追讨责任导致国有资产
 流失的、擅自核销国有资本的,各级主管财政机关以及企业国有资本持有人有权予以纠正;对于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有关责任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追究责任。
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
2003年3月14日 财政部财企[2003]95号
 企业通过对外捐赠回报社会,对塑造友善的社会风尚,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规范各类型企业的对外捐赠行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有关规定,现将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若干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外捐赠的定义和途径
 对外捐赠是指企业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赠送给合法的受赠人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事业的行为。
 企业对外捐赠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进行。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合法的新闻媒体等进行。
 二、对外捐赠的原则和要求
 企业对外捐赠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自愿无偿。企业对外捐赠后,不得要求受赠方在融资、市场准人、行政许可、占有其他资源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从而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
 (二)权责清晰。企业经营者或者其他职工不得将企业拥有的财产以个人名义对外捐赠,企业对外捐赠有权要求受赠人落实自己正当的捐赠意愿。
 (三)量力而行。企业已经发生亏损或者由于对外捐赠将导致亏损或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除特殊情况以外,一般不能对外捐赠。
 (四)诚实守信。企业按照内部议事规范审议决定并已经向社会公众或者受赠对象承诺的捐赠,必须诚实履行。
 三、对外捐赠的类型和对象
 企业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类型进行对外捐赠:
 (一)公益性捐赠,即向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医疗、体育事业和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的捐赠。
 (二)救济性捐赠,即向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国家确认的“老、少、边、穷”等地区以及慈善协会、红十字会、残疾人联合会、青少年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或者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和个人提供的用于生产、生活救济、救助的捐赠。
 (三)其他捐赠,即除上述捐赠以外,企业出于弘扬人道主义目的或者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捐赠。
 四、对外捐赠的范围
 企业可以用于对外捐赠的财产包括现金、库存商品和其他物资。企业生产经营需用的主要固定资产、持有的股权和债权、国家特准储备物资、国家财政拨款、受托代管财产、已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权属关系不清的财产,或者变质、残损、过期报废的商品物资,不得用于对外捐赠。
 企业对外捐赠的受益人应当为企业外部的单位、社会弱势群体或者个人。对企业内部职工、与企业在经营或者财务方面具有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单位,企业不得给予捐赠。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自办或者与他人共同举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学、环境保护等经营实体的,应当作为对外投资管理。
 企业为宣传企业形象、推介企业产品发生的赞助性支出,应当按照广告费用进行管理。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机构、团体或者某些个人强令的赞助,企业应当依法拒绝。
 五、对外捐赠的内部管理程序
 企业对外捐赠,应当由经办部门和人员提出捐赠报告,捐赠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捐赠事由、捐赠对象、捐赠途径、捐赠方式、捐赠责任人、捐赠财产构成及其数额以及捐赠财产交接程序。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对捐赠方案进行审核,并就捐赠支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审核意见后,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交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议决定。
 对于重大的对外捐赠事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上报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备案后实施;公司制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六、对外捐赠的财务处理
 企业对外捐赠应当控制在当年企业财务预算幅度内,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并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报纳税扣除。
 企业实际发生的对外捐赠支出,应当依据受赠方出具的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或者捐赠资产交接清单确认;救灾、济贫等对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和个人的捐赠,无法索取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的,应当依据城镇街道、农村乡村等基层政府组织出具的证明和企业法定负责人审批的捐赠报告确认。
 企业为捐赠资产提供运输、保管以及举办捐赠仪式等所发生的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不得挂账。企业负责对外捐赠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受赠人或者受益人索要或者收受回扣、佣金、信息费、劳务费等财物。
 企业经过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议,并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报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批准,公司制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批准,将修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社会公共设施无偿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可以核减资本公积金,并应当与接受方签定相关协议,双方办理资产交接手续。
 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企业所拥有的财产被当地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人民武装组织征用的,扣除当地政府或人民武装组织依法补偿金后的差额,应当作为资产损失处理。
 七、对外捐赠的监督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机构或者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对外捐赠行为应当进行检查,监督经办部门及其有关人员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议事规范执行,制止随意对外捐赠行为。
 企业应当拒绝任何部门、机构、团体强行要求的各种捐赠,对于各种强行募捐应当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L1997]14号)的规定,向各级经贸、计划(物价)、财政、监察、纠风、审计等有关部门举报。
 企业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如实披露对外捐赠情况,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予以重点关注。
 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有权对拥有控制权的企业对外捐赠事项进行检查监督。对于企业未执行规定程序擅自进行的捐赠,或者超出本通知关于公益、救济范围的捐赠,或者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转移企业资产等违法违纪的捐赠,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应当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本通知从2003年5月1日起执行。
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
2003年9月3日 财政部财企[2003]233号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资产损失财务管理行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资产的灭失,包括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损失、担保损失、股权投资或者债权投资损失以及经营证券、期货、外汇交易损失等。
 第三条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确实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企业坏账损失根据《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513号)的规定确认。
 第四条 存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盘盈、盘亏净损失,依据完整、有效的清查盘点明细资料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部门审定结果确认。
 存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毁损、报废、霉烂变质、超过保质期且无转让价值,经过专业的质量检测或者技术鉴定的,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员赔偿后的余额,根据质量检测结果、保险理赔资料等确认为资产损失。车辆、船舶、锅炉、电梯等资产毁损、报废,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企业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分别以下情况确认:
 (一)对不具有控制权的股权投资,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企业根据被投资单位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确认投资损失;被投资单位破产、注销工商登记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关闭等,企业根据取得的相关法律文件、资料确认投资损失。
 (二)对具有控制权的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由于经营亏损的,企业应当按照权益法核算投资损失;被投资企业由于违法经营或其他原因导致终止的,企业依据被投资企业注销工商登记或者被依法关闭、宣告破产等法律文件及其清算报
 告确认投资损失;如果转让股权投资,企业依据生效的股权转让协议、被投资企业董事会决议确认投资损益。
 第六条 企业发生的债权投资损失,属于债券投资的,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确认;属于债券以外的其他债权投资的,区别以下情形确认:
 (一)被投资方已经终止的,根据被投资方清算报告确认。
 (二)被投资方尚未终止的,可以根据与有关当事方签定的债权转让或者清偿协议确认,但投资期限未满的,有关协议应当进行公证;如果涉诉,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文件、资料确认。
 第七条 由于自然灾害或者其他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资产损失,扣除残值、保险赔款或者其他责任赔偿后的余额,企业应当根据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的证据、保险理赔资料,确认为资产损失。
 由于刑事犯罪造成的资产损失,企业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结案材料,扣除残值、保险赔款或者其他责任赔偿后,将余额确认为资产损失。
 第八条 企业对外担保承担连带责任导致资产损失,应当依法行使追索权,落实内部追债责任。对无法追回的债权,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确认坏账损失。
 第九条 企业经营期货、证券、外汇交易发生的损失,根据企业内部业务授权资料,依据有关交易结算机构提供的合法的交易资金结算单据逐笔确认。超出内部业务授权范围的交易损失,企业应当追究业务人员的经济责任。
 第十条 企业发生资产损失,应当按照以下内部程序处理:
 (一)企业内部有关责任部门经过取证,提出报告,阐明资产损失的原因和事实i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经过追查责任,提出结案意见;
 (三)涉及诉讼的资产损失,企业应当委托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
 (四)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经过审核后,对确认的资产损失提出财务处理意见,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交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定。
 第十一条 企业对属于违法、违纪行为造成的资产损失,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纪、政纪和企业内部管理规章的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当及时清查核实,作为本期损益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核算。
 企业处理的资产损失,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财务报告时予以重点关注,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第十三条 企业由于以下情形而清查全部资产的,清查的资产损失可以核销所有者权益:
 (一)企业合并或者分立;
 (二)实施公司制改建;
 (三)非公司制企业整体出售;
 (四)根据有关规定清产核资;
 (五)依法清理整顿或者变更管理关系;
 (六)其他依法改变企业组织形式行为。
 第十四条 国有企业涉及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可以核销所有者权益的资产损失,应当根据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定的意见,上报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由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审批核销国有权益,应当抄送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其中审批处理的资产损失涉及企业损益的,应当事先征求主管财政机关的意见。
 第十五条 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以后,不得自行核销资产损失。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以下行为无效,由此造成损失的资产应当由清算机构依法追回:
 (一)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资产;
 (二)非正常压价出售资产;
 (三)对原来没有资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资产担保;
 (四)提前清偿未到期债务;
 (五)放弃自己的债权。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10月5日起执行。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
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12月8日 财政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财企[2006]47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关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国家对煤炭开采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地热、温泉、矿泉水、卤盐开采矿山和河道采砂、采金船作业、小型砖瓦粘土矿等危险性较小的非煤矿山,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第四条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第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生产、闭坑及有关活动。
 建筑施工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井巷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矿山建设。
 危险品是指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的物品,包括军工生产危险品和民用爆炸物品
 等。
 道路交通运输是指以机动车为交通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
第二章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第六条 矿山企业安全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石油,每吨原油17元;
 (二)天然气,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
 (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4元,井下矿山每吨8元;
 (四)核工业矿山,每吨22元;
 (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立方米)1元,井下矿山每吨(立方米)2元;
 (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 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0.5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第七条 煤系及与煤共(伴)生的金属非金属矿山、水体下开采矿山、有自然发火可能性的矿山、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和铁路下面开采的矿山,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的矿山,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财政厅 (局)核准后,可以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提取标准,但增加的提取标准不得超过原提取标准的50%。
 第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房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为2.0%;
 (二)电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为1.5%;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0%。
 建筑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九条 危险品生产企业以本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照4%提取;
 (二)全年实际销售收人在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
 (三)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 0.5%提取;
 (四)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十条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以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客运业务按照0.5%提取;
 (二)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三)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
 第十一条 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专户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的5%和2%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年度可以缓提或少提安全费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和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国统字[2003]17号)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公布前,各省级政府已制定下发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办法的,其提取标准如果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调整;如果高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按照原标准执行。
第三章 安全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 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其中:
 1.矿山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矿山综合防尘、地质监控、防灭火、防治水、危险气体监测、通风系统,支护及防治边帮滑坡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以及尾矿库(坝)等;
 2.危险品生产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
 3.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运输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运输工具附属安全设备等。
 (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三)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四)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五)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六)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十四条  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第十五条 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年度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十七条 企业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第十九条 矿山企业已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的,应当继续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但其使用范围不再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用途。
 第二十条 危险品生产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将安全费用结余用于处理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前危险品生产或储存的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所需支出。
 第二十一条 企业由于产权转让、公司制改建等变更股权结构或者组织形式的,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继续按照本办法管理使用。
 企业调整业务、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
第四章 财务监督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使用。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应当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企业未按本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
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2000年9月6日 财政部财企[2000]29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中央企业集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国家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具体时间、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为了确保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就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有关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出售现住公房,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核定出售价格,不得擅自低价出售住房,并按人(户)分设备查簿进行辅助登记,长期保存。
 —企业出售现住公房所取得的货币资金,仍按原来有关住房出售收入的规定管理,保证住房制度改革的资金需要。
 企业住房出售后,根据当地房改部门批准售房方案的具体文件和收款凭证转销有关资产账户。对转销部分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相应停止计提折旧或摊销。
 二、从本通知施行之日起,企业不再实行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管理制度。企业出售住房,包括出售住房使用权和全部及部分产权,其出售收入扣减按规定提取住宅共用部位、公用设施维修基金以及住房账面净值和清理费用后的差额,计人企业营业外收入(支出)。
 对于拥有部分产权的职工出售、出租住房取得的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按规定缴纳有关税费等后,按企业和职工拥有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企业应分得的出售、出租收入,计人营业外收入。
 职工将住房再次出售后,企业按规定收到返还的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和所得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
 三、取消住房周转金管理制度后,企业现有住房周转金余额做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处理。由此造成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负数,年终经过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后,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依次以下述资金弥补: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以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由此造成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正数,按正常的利润分配制度执行。
 四、企业要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租金的改革,提租幅度和住房补贴标准按当地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对住房在规定标准以内的低收入职工家庭,符合当地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租金补助条件的,企业可适当给予困难补助。
 企业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的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五、企业按规定发给1998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无房老职工的一次性住房补贴资金,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由此造成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负数,按照本通知第三条处理。
 企业按月发给无房老职工和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的住房补贴资金,计人成本(费用);按规定补发1999年度的住房补贴资金,应作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处理。企业对应发未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资金,应作为代管资金,按当地政府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规定单独管理。
 六、取消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后,企业自管和委托代管住房的租金收入,计人企业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发生的用于未出售住房的维修、管理费用以及按国家规定用于房改方面的其他费用性支出,计人企业其他业务支出。
 对已出售住房的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维修基金,企业要转由物业管理机构代为管理,其财务收支不应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核算。
 七、取消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后,企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筹集资金。对收取的住房租赁保证金以及符合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条件向职工收取的建房款,作为负债管理。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职工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及有关税费之前,仅拥有使用权;企业对职工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按代管资产管理。
 八、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为本企业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计人成本(费用),并不得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缴交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本企业职工包括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均在本企业的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
 应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支付,不得由企业负担。
 九、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加强监督和检查,做好企业房改中的财务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十、本通知从发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其他非金融企业单位可以参照执行,金融企业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十一、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财工字[1995]18号)即予废止。
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
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
2000年12月22日 财政部财企[2000]878号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新疆建设兵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据反映,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后,对进一步推进企业住房制度的改革,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予以明确。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关于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的住房产权问题
 对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国发[1998]23号)的规定,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企业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其产权按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建设部、国家税务局印发的《城镇住宅合作社管理暂行办法》(建房[1992]67号)的有关规定及经济适用房的有关政策办理。企业应当按人(户)分设备查簿进行辅助登记,长期保存。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后,除“三线”搬迁、灾后重建、接收移民等国家规定的特殊情形以外,企业不得再为修建、购置职工住房提供资金,或者为职工集资或合作方式修建住房另外征用土地。
 二、关于住房未达标老职工等住房补贴的处理问题
 企业按规定给1998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住房未达标老职工补差的一次性住房补贴,比照《通知》第五条规定处理。
 在《通知》施行以后,老职工因职级晋升而产生的级差补贴,计人成本(费用)。
 三、关于企业出售公有住房的审批问题
 企业应当按照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部署出售公有住房,并按照《通知》
 规定进行财务处理。在出售公有住房中,不再按照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建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出售国有住房资产管理的暂行规定》(国资事发[1995]77号)报批。
 四、关于企业对住房使用权的处置问题
 对分配给职工的住房仅拥有使用权的,企业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按以下方法处理:
 (一)企业可以办理产权手续的,先建立固定资产账户,再将相应的住房使用权摊余价值计人固定资产,并由企业向职工出售住房。
 (二)企业未办理产权手续、由原有产权单位出售住房的,对已纳入原产权单位售房方案范围的住房使用权,根据原产权单位出具的文件(需附经批准的售房方案和本单位职工交款凭证的复印件),将相应的住房使用权摊余价值转入住房周转金,按《通知》第三条规定处理。
 五、关于出售住房的价款管理问题
 企业出售住房,按照核定的房改价格收取房款。对于符合房改政策规定分期付款的职工欠款,列作其他应收款管理。企业不得变相为职工购房提供贷款。
 企业出售现住公房取得的货币资金,必须存人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售房收入专户”,其利息收入也要存人专户,用于按政策规定发放无房老职工和住房未达标老职工的住房补贴。
 企业老职工住房问题已经解决的单位,出售公房的货币资金不再实行专户管理。
 六、关于取消住房周转金制度与出售住房的财务衔接问题
 企业出售公有住房的时间,以房改方案报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改主管机构批准的时间为准。在《通知》施行以前经批准出售的公有住房,可以继续按批准的方案执行,其出售盈亏转入住房周转金,按《通知》规定转销住房周转金余额;在《通知》施行后,企业出售住房发生的盈亏计人当期损益核算。
 在《通知》施行以前经批准出售的公有住房,如属于未完工程,收取的出售价款作为预收款管理;以后竣工验收时,按实际成本人账,其实际出售盈亏,可以按《通知》的规定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七、关于住房补贴计人成本费用有关财务问题
 企业按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逐月发放的住房补贴,随职工工资计人企业成本费用,不得作为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的计提依据,也不作为计算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基础。
 八、关于住房出售以后物业管理与企业分离问题
 企业出售住房以后,有关住房管理、维修业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分离,
 相关财务移交独立的物业管理机构管理。物业管理机构可以是业主选聘的社会化经营企业,也可以是企业投资举办的独立法人,所需物业管理和日常维护费用按受益原则由业主负担。
 已出售住房的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维修基金,由业主委员会管理;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也可暂由原产权单位代为管理;已有相应的物业管理机构(含城镇住宅合作社)的,业主委员会或原产权单位应当转由物业管理机构代为管理,并有权进行监督。
 企业出售的住房属于购买的商品房,其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维修基金已经在购买时缴纳的,在向职工出售时不再从售房收人中重复扣除。
 企业转销的住房周转金余额,不包括原来合并在住房周转金账内的已出售住房的共用设备、公共设施维修基金余额。
 企业出售住房以后,应分清与业主的责任界限,不再承担已出售住房的更新改造、修理、维护等责任。
 九、关于已出售住房供暖费用的处理问题
 企业已出售住房所需供暖费用,原则上由业主负担。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由单位给予适当补助的,可以按当地规定执行,所需供暖费用补助,计人企业管理费用。
 十、关于转销住房周转金余额的审计问题
 按照《通知》第三条规定转销的住房周转金余额,企业先列入2000年度财务报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经字[1998]114号)的规定,除暂不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军工、兵团、国家特种物资储备、监狱劳教等企业直接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以外,其他企业随同2000年度会计报表一并审计,主管财政机关可不再予以审批。
 十一、关于股份有限公司住房周转金余额的处理问题
 股份有限公司住房周转金余额,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在1995年2月以前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住房周转金余额,以及在 1995年2月以后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设置国有股权以后新增加的住房周转金余额,按《通知》第三条规定的方法处理,并报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二)在1995年2月以后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设置国有股权时的住房周转金余额,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按《通知》第三条规定的顺序,冲减国有股东应当享有的权益(含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以及未分配利润)。国有股东应当享有的权益不足以冲减的,可以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东应分享的股利弥补。
 国有股东应当享有的权益冲减以后,股份有限公司在转增股份时,相应减少转增国有股的份额。
 (三)股份有限公司按规定给1998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无房老职工发放的一次性住房补贴以及住房未达标老职工补差的一次性住房补贴,比照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原则处理。
 (四)作为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因素,股份有限公司对住房周转金的处理政策,应当在2000年度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十二、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企业在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政策、规定执行,自行制定的住房制度改革办法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在《通知》施行后应当予以改正,并将住房制度改革情况在2000年度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对于违反规定提高补贴标准、超标准低价购售公有住房的,一经查出,各级主管财政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财政部门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分别对企业和责任人员予以处罚。
 以上补充通知,随《通知》一并执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比照执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住房制度改革按照统一政策规定进行,财政部《关于颁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财工字[1995]59号)即予废止。
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
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
2006年10月25日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劳动保障部财企[2006]383号党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维护企业及其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依法划清企业职工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界限。
 属于以下情形之一取得的职工职务技术成果,应当属于企业所有,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职工在本职工作中取得的;
 (--)职工在企业交付的研发任务中取得的;
 (三)职工主要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未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资源取得的;
 (四)职工退职、退休、调动工作后一年内或者在与企业约定的期限内取得,且与其在原企业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
 对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企业应当依法支付报酬,并可以给予奖励。
 企业研发人员作为非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享有的合法权益,企业不得侵犯。
 二、企业内部分配应当向研发人员适当倾斜,可以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研发人
 员的工资报酬水平,并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额,专门用于对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奖励。
 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政策的企业,在国家调整“工效挂钩”政策之前,因实行新的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增加的对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支出,计人工资总额,但应当在工资总额基数之外单列。
 三、企业在实施公司制改建、增资扩股或者创设新企业的过程中,对职工个人合法拥有的、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可以依法吸收为股权(股份)投资,并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企业应当在对个人用于折股的知识产权进行专家评审后,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评估结果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等类似机构和个人双方共同确认。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企业也可以与个人约定,待个人拥有的知识产权投入企业实施转化成功后,按照其在近3年累计为企业创造净利润的35%比例内折价人股。折股所依据的累计净利润应当经过中介机构依法审计。
 四、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且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占实现转化前净资产总额30%以上的,对关键研发人员可以根据其贡献大小,按一定价格系数将一定比例的股权(股份)出售给有关人员。
 价格系数应当综合考虑企业净资产评估价值、净资产收益率和未来收益折现等因素合理确定。企业不得为个人认购股权(股份)垫付款项,也不得为个人融资提供担保。个人持有股权(股份)尚未缴付认股资金的,不得参与分红。
 五、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制改建或者增资扩股过程中,可以对关键研发人员奖励股权(股份)或者按一定价格系数出售股权(股份)。
 奖励股权(股份)和以价格系数体现的奖励额之和,不得超过企业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35%,其中,奖励股权(股份)的数额不得超过奖励总额的一半;奖励总额一般在3到5年内统筹安排使用。
 六、没有实施技术折股、股权出售和奖励股权办法的企业,可以实施以下技术奖励或分成政策:
 (一)与关键研发人员约定,在其任职期间每年按研发成果销售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二)根据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合作经营方式,与拥有企业发展需要的成熟知识产权的研发人员约定,对合作项目的收益或者亏损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或者分担。
 以上比例一般控制在项目利润或亏损的30%以内,相应支出不计人工资总
 额,不得作为企业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的基数。企业支付的奖励或收益分成计人管理费用,收到研发人员的损失补偿款冲减管理费用。
 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采取技术折股、股权出售、奖励股权、技术奖励或分成等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激励,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健全;
 (二)建立了规范的员工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经过中介机构依法审计,近3年净资产增值额真实无误,且没有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
 (四)实行股权出售或者奖励股权的企业,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加值占企业净资产总额的30%以上,且实施股权激励的当年年初未分配利润没有赤字;
 (五)实行技术奖励或分成的企业,年度用于技术奖励或分成的金额同时不得超过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30%。
 八、企业按照本意见第三条至第六条实行激励分配制度的,应当拟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经股东会或履行股东职能的相关机构审议通过后,与激励对象签订协议。
 实施方案应当明确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标准、激励计划、绩效考核、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并不得对同一研发人员或者同一知识产权重复实施不同形式的激励政策。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行激励分配制度的实施方案,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
 九、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对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的相关财务信息予以充分披露。具体披露信息包括研发人员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总额,实施技术折股、股权出售、奖励股权、技术奖励或者分成涉及的研发人员人数及其条件、股权数量、比例或奖励金额等。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年报实施审计时,应当对企业相关激励分配情况予以重点关注。
 十、本意见所称企业研发人员,是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在职和外聘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其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
 本意见所称企业关键研发人员,是指关键技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或者对企业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进行重大创新、改进的主要技术人员。
 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规定确定。
 十一、各部门、各地方可以按照本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系统、本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激励分配的具体实施办法。
 十二、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随时反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
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2006年9月30日 国资委 财政部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指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规范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股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上市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以下简称上市公司)。
 第三条 本办法主要用于指导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依法履行相关职责,按本办法要求申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并按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部门意见,审议表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股权激励,主要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公司高级管理等人员实施的中长期激励。
 第五条 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外部董事(含独立董事,下同)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
 (二)薪酬委员会由外部董事构成,且薪酬委员会制度健全,议事规则完善,运行规范;
 (三)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劳动用工、薪酬福利制度及绩效考核体系;
 (四)发展战略明确,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良好,经营业绩稳健;近三年无财务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记录;
 (五)证券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实施股权激励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风险与收益相对称,强化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力度;
 (二)坚持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管理层利益相一致,有利于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依法规范,公开透明,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四)坚持从实际出发,审慎起步,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第二章 股权激励计划的拟订
 第七条 股权激励计划应包括股权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条件、授予数量、授予价格及其确定的方式、行权时间限制或解锁期限等主要内容。
 第八条 股权激励的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上市公司应以期权激励机制为导向,根据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结合本行业及本公司的特点确定股权激励的方式。
 第九条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所需标的股票来源,可以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确定,不得由单一国有股股东支付或擅自无偿量化国有股权。
 第十条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应当以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条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绩效考核目标应由股东大会确定。
 第十一条 股权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
 上市公司监事、独立董事以及由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以外的人员担任的外部董事,暂不纳入股权激励计划。
 证券监管部门规定的不得成为激励对象的人员,不得参与股权激励计划。
 第十二条 实施股权激励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应根据上市公司发展的需要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相关情况综合确定,并须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就确定依据、激励条件、授予范围及数量等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三条 上市公司母公司(控股公司)的负责人在上市公司担任职务的,可参加股权激励计划,但只能参与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
 在股权授予日,任何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的人员,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参加股权激励计划。
 第十四条 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授予的股权总量,应结合上市公司股本规模的大小和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股权激励水平等因素,在0.1%~10%之间合理确定。但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
 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
 上市公司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权数量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以内。
 第十五条 上市公司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权,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的除外。
 第十六条 授予高级管理人员的股权数量按下列办法确定:
 (一)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高级管理人员个人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水平,应控制在其薪酬总水平(含预期的期权或股权收益)的30%以内。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水平应参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原则规定,依据上市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确定。
 (二)参照国际通行的期权定价模型或股票公平市场价,科学合理测算股票期权的预期价值或限制性股票的预期收益。
 按照上述办法预测的股权激励收益和股权授予价格(行权价格),确定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授予数量。
 第十七条 授予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的股权数量比照高级管理人员的办法确定。各激励对象薪酬总水平和预期股权激励收益占薪酬总水平的比例应根据上市公司岗位分析、岗位测评和岗位职责按岗位序列确定。
 第十八条 根据公平市场价原则,确定股权的授予价格(行权价格)。
 (一)上市公司股权的授予价格应不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
 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
 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
 (二)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拟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其股权的授予价格在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满30个交易日以后,依据上述原则规定的市场价格确定。
 第十九条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自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计算,一般不超过 10年。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满,上市公司不得依据此计划再授予任何股权。
 第二十条 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应采取分次实施的方式,每期股权授予方案的间隔期应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以上。
 第二十一条 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每期授予的股票期权,均应设置行权限制期和行权有效期,并按设定的时间表分批行权:
 (一)行权限制期为股权自授予日(授权日)至股权生效日(可行权日)止的期限。行权限制期原则上不得少于2年,在限制期内不可以行权。
 (二)行权有效期为股权生效日至股权失效日止的期限,由上市公司根据实际确定,但不得低于3年。在行权有效期内原则上采取匀速分批行权办法。超过行权有效期的,其权利自动失效,并不可追溯行使。
 第二十二条 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每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其禁售期不得低于2年。禁售期满,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和业绩目标完成情况确定激励对象可解锁(转让、出售)的股票数量。解锁期不得低于3年,在解锁期内原则上采取匀速解锁办法。
 第二十三条 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出售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所得的股票,应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在董事会讨论审批或公告公司定期业绩报告等影响股票价格的敏感事项发生时不得授予股权或行权。
第三章 股权激励计划的申报
 第二十五条 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在股东大会审议批准股权激励计划之前,应将上市公司拟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部门审核(控股股东为集团公司的由集团公司申报),经审核同意后提请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十六条 国有控股股东申报的股权激励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上市公司简要情况,包括公司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水平等情况;
 (二)股权激励计划和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应由股东大会审议的事项及其相关说明;
 (三)选择的期权定价模型及股票期权的公平市场价值的测算、限制性股票的预期收益等情况的说明;
 (四)上市公司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及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的说明等。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应当包括岗位职责核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和标准、年度及任期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评价程序以及根据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对高管人员股权的授予和行权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国有控股股东应将上市公司按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分期股权激励方案,事前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国有控股股东在下列情况下应按本办法规定重新履行申报审核程序:
 (一)上市公司终止股权激励计划并实施新计划或变更股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
 (二)上市公司因发行新股、转增股本、合并、分立、回购等原因导致总股
 本发生变动或其他原因需要调整股权激励对象范围、授予数量等股权激励计划主要内容的。
 第二十九条 股权激励计划应就公司控制权变更、合并、分立,以及激励对象辞职、调动、被解雇、退休、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事项发生时的股权处理依法作出行权加速、终止等相应规定。
第四章 股权激励计划的考核、管理
 第三十条 国有控股股东应依法行使股东权利,要求和督促上市公司制定严格的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以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基础对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动态管理。
 第三十一条 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确定对激励对象股权的授予、行权或解锁。
 对已经授予的股票期权,在行权时可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对已经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解锁时可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确定可解锁的股票数量,在设定的解锁期内未能解锁,上市公司应收回或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已授予的限制性股票。
 第三十二条 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母公司(控股公司)的负责人,其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应符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或相应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授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权,应根据任期考核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行权或兑现。授予的股票期权,应有不低于授予总量的20%留至任职 (或任期)考核合格后行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应将不低于20%的部分锁定至任职(或任期)期满后兑现。
 第三十四条 国有控股股东应依法行使股东权利,要求上市公司在发生以下情形之一时,中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自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向激励对象授予新的股权,激励对象也不得根据股权激励计划行使权利或获得收益:
 (一)企业年度绩效考核达不到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绩效考核标准;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监事会或审计部门对上市公司业绩或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出重大异议;
 (三)发生重大违规行为,受到证券监管及其他有关部门处罚。
 第三十五条 股权激励对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应依法行使股东权利,提出终止授予新的股权并取消其行权资格:
 (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章程规定的;
 (二)任职期间,由于受贿索贿、贪污盗窃、泄露上市公司经营和技术秘密、
 实施关联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声誉和对上市公司形象有重大负面影响等违法违纪行为,给上市公司造成损失的。
 第三十六条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财务、会计处理及其税收等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财务制度、会计准则、税务制度规定执行。
 上市公司不得为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获取有关权益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
 第三十七条 国有控股股东应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办法的要求,督促和要求上市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等相关信息。
 第三十八条 国有控股股东应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5个工作日内将以下情况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部门备案:
 (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授予、行权或解锁等情况;
 (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等人员持有股权的数量、期限、本年度已经行权 (或解锁)和未行权(或解锁)的情况及其所持股权数量与期初所持数量的变动情况;
 (三)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绩效考核情况、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费用及利润的影响等。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监管和处罚应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应经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或部门审核同意后,报中国证监会备案以及在相关机构办理信息披露、登记结算等事宜。
 第四十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指政府或国有企业(单位)拥有50%以上股本,以及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拥有实际控制权或依其持有的股份已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
 其中控制权,是指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能够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二)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激励对象有权行使这种权利,也有权放弃这种权利,但不得用于转让、质押或者偿还债务。
 (三)限制性股票,是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四)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对公司决策、经营、管理负有领导职责的人员,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或其他履行上述职责的人员)、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五)外部董事,是指由国有控股股东依法提名推荐、由任职公司或控股公司以外的人员(非本公司或控股公司员工的外部人员)担任的董事。对主体业务全部或大部分进入上市公司的企业,其外部董事应为任职公司或控股公司以外的人员;对非主业部分进入上市公司或只有一部分主业进入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以及二级以下的上市公司,其外部董事应为任职公司以外的人员。
 外部董事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外的其他职务,不负责执行层的事务,与其担任董事的公司不存在可能影响其公正履行外部董事职务的关系。
 外部董事含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是指与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且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外的其他任何职务。
 (六)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是指实行股票期权的预期收益为股票期权的预期价值,单位期权的预期价值参照国际通行的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测算;实行限制性股票的预期收益为获授的限制性股票的价值,单位限制性股票的价值为其授予价格扣除激励对象的购买价格。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2003年12月31日 国资委 财政部令第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持有国有资本的企业(以下统称转让方)将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受让方)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产权,是指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第三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国家和其他各方合法权益。
 第四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第六条 转让的企业国有产权权属应当清晰。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企业国有产权不得转让。被设置为担保物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符
 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履行下列监管职责:
 (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和办法;
 (二)决定或者批准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研究、审议重大产权转让事项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选择确定从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产权交易机构;
 (四)负责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五)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
 (六)履行本级政府赋予的其他监管职责。
 本办法所称所出资企业是指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第九条 所出资企业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所属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并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二)研究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研究、审议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事项,决定其他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四)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有关国有产权转让情况。
 第十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按下列基本条件选择产权交易机构: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政策规定;
 (二)履行产权交易机构的职责,严格审查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主体的资格和条件;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开披露产权交易信息,并能够定期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
 (四)具备相应的交易场所、信息发布渠道和专业人员,能够满足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需要;
 (五)产权交易操作规范,连续3年没有将企业国有产权拆细后连续交易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记录。
第三章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
 第十一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
 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转让,应当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转让,应当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转让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对职工安置等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第十二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批准程序,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经批准或者决定后,转让方应当组织转让标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清产核资,根据清产核资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全面审计(包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转让标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资产损失的认定与核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组织进行清产核资,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相关业务。
 社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公正地执行业务。企业和个人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的正常执业行为。
 第十三条 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转让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报告经核准或者备案后,作为确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
 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第十四条 转让方应当将产权转让公告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
 转让方披露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转让标的的基本情况;
 (二)转让标的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
 (三)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
 (四)转让标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
 (五)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者备案情况;
 (六)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七)其他需披露的事项。
 第十五条 在征集受让方时,转让方可以对受让方的资质、商业信誉、经营
 情况、财务状况、管理能力、资产规模等提出必要的受让条件。
 受让方一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
 (三)受让方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受让方为外国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经公开征集产生两个以上受让方时,转让方应当与产权交易机构协商,根据转让标的的具体情况采取拍卖或者招投标方式组织实施产权交易。
 采取拍卖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及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采取招投标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产权转让合同,并应当取得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
 第十八条 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受让方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可以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
 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转让方应当与受让方进行充分协商,依法妥善处理转让中所涉及的相关事项后,草签产权转让合同,并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议。
 第十九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转让与受让双方的名称与住所;
 (二)转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基本情况;
 (三)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职工安置方案;
 (四)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处理方案;
 (五)转让方式、转让价格、价款支付时间和方式及付款条件;
 (六)产权交割事项;
 (七)转让涉及的有关税费负担;
 (八)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九)合同各方的违约责任;
 (十)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十一)转让和受让双方认为必要的其他条款。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在签订产权转让合同
 时,转让方应当与受让方协商提出企业重组方案,包括在同等条件下对转让标的企业职工的优先安置方案。
 第二十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全部价款,受让方应当按照产权转让合同的约定支付。
 转让价款原则上应当一次付清。如金额较大、一次付清确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受让方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 30%,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其余款项应当提供合法的担保,并应当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转让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间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过 1年。
 第二十一条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处理好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解决转让标的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并做好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
 第二十三条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取得的净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和受让双方应当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产权登记手续。
第四章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程序
 第二十五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所出资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转让企业国有产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决定其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事项,应当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需预先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第二十七条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或者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应当同时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
 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决定或者批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应当审查下列书面文件:
 (一)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有关决议文件;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
 (三)转让方和转让标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四)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五)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六)批准机构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九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一般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转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基本情况;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有关论证情况;
 (三)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经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的职工安置方案;
 (四)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包括拖欠职工债务的处理方案;
 (五)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益处置方案;
 (六)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公告的主要内容。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附送经债权金融机构书面同意的相关债权债务协议、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的决议等。
 第三十条 对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中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实施资产重组中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给所属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经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可以采取协议转让方式转让国有产权。
 第三十一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经批准或者决定后,如转让和受让双方调整产权转让比例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有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和受让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产权转让活动,必要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转让行为无效。
 (一)未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交易的;
 (二)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不履行相应的内部决策程序、批准程序或者超越权限、擅自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
 (三)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故意隐匿应当纳入评估范围的资产,或者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以及未经审计、评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四)转让方与受让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五)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未按规定妥善安置职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拖欠职工各项债务以及未补缴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
  的;
 (六)转让方未按规定落实转让标的企业的债权债务,非法转移债权或者逃避债务清偿责任的;以企业国有产权作为担保的,转让该国有产权时,未经担保权人同意的。
 (七)受让方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的选择以及产权转让合同签订的;
 (八)受让方在产权转让竞价、拍卖中,恶意串通压低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对以上行为中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相关企业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由于受让方的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受让方应当依法赔偿转让方的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社会中介机构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审计、评估和法律服务中违规执业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将有关情况通报其行业主管机关,建议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要求企业不得再委托其进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相关业务。
 第三十四条 产权交易机构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弄虚作假或者玩忽职守,损害国家利益或者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将不再选择其从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相关业务。
 第三十五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违反本办法,擅自批准或者在批准中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境外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政企尚未分开的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由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具体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涉及有关部门的,由国资委商有关部门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二OO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
2005年4月11日 国资委 财政部国资发产权[2005]78号
 一、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保障国有产权有序流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称“管理层”是指转让标的企业及标的企业国有产权直接或间接持有单位负责人以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是指向管理层转让,或者向管理层直接或间接出资设立企业转让的行为。
 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已经建立或政府已经明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地区或部门,可以探索中小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所属从事该大型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全资或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不向管理层转让。
 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划型标准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经贸中小企 [2003]143号)、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 [2003]17号)规定的分类标准执行。今后国家相关标准如有调整,按照新标准执行。
 五、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应当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对转让标的企业进行审计,其中标的企业或者标的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参与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二)国有产权转让方案的制订以及与此相关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
 评估、底价确定、中介机构委托等重大事项应当由有管理职权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进行,管理层不得参与。
 (三)管理层应当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必须进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并在公开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时对以下事项详尽披露:目前管理层持有标的企业的产权情况、拟参与受让国有产权的管理层名单、拟受让比例、受让国有产权的目的及相关后续计划、是否改变标的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对标的企业进行重大重组等。产权转让公告中的受让条件不得含有为管理层设定的排他性条款,以及其他有利于管理层的安排。
 (四)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将职工安置费等有关费用从净资产中抵扣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以各种名义压低国有产权转让价格。
 (五)管理层受让企业国有产权时,应当提供其受让资金来源的相关证明,不得向包括标的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融资,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资产为管理层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
 六、管理层存在下列情形的,不得受让标的企业的国有产权:
 (一)经审计认定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
 (二)故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在转让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标的企业净资产的;
 (三)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或者与有关方面串通,压低资产评估结果以及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
 (四)违反有关规定,参与国有产权转让方案的制订以及与此相关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底价确定、中介机构委托等重大事项的。
 (五)无法提供受让资金来源相关证明的。
 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有关工作程序、报送材料等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八、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后仍保留有国有产权的,参与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管理层不得作为改制后企业的国有股股东代表。相关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派合格人员担任国有股股东代表,依法履行股东权利。
 九、管理层不得采取信托或委托等方式间接受让企业国有产权。
 十、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后涉及该企业所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十一、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过程中,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确定列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范围的企业,需向管理层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按照《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及有关配套文件规定办理。
 十二、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8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号)的规定实施股权激励试点工作,需向管理层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报经省级以上财政主管部门或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十三、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监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工作的监督管理,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切实维护出资人及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四、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涉及管理层受让相关事项的审查,认真履行产权交易机构的职责和义务。
 十五、相关机构和人员违反本规定进行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财政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国有产权转让活动,必要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确认转让行为无效,并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暂行办法》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十六、政企尚未分开的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由政府财政主管部门或授权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批准,具体比照本规定执行。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6年12月31日 国资委 财政部国资发产权[2006]3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财政厅(局),各中央企业: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颁布以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中日渐加强,但在具嫝实施工作中还有一些事项需要进一步明确。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关于省级以上国资监管机构对协议转让方式的批准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不断提高进场交易比例,严格控制场外协议转让。对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的结构调整中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或者所出资企业 (本通知所称所出资企业系指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内部资产重组中确需采取直接协议转让的,相关批准机构要进行认真审核和监控。
 (一)允许协议转让的范围。
 1.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拟直接采取协议方式转让国有产权的,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受让方的受让行为不得违反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且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标的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的,在协议转让企业部分国有产权后,仍应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地位。
 2.在所出资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中,拟直接采取协议方式转让国有产权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应为所出资企业或其全资、绝对控股企业。
 (二)所出资企业协议转让事项的批准权限,按照转让方的隶属关系,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地方企业由省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相关批准机构不得自行扩大协议转让范围,不得下放或分解批准权限。
 (三)协议转让项目的资产评估报告由该协议转让的批准机构核准或备案,
 协议转让项目的转让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
 (四)相关批准机构应当在批准文件中明确协议转让事项执行的有效时限,并建立对批准协议转让事项的跟踪、报告制度。各省级国资监管机构应当将协议转让的批准和实施结果报告国务院国资委。
 二、关于外商受让企业国有产权
 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涉及受让方为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的(以下统称外商),应当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向外商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应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进行。特殊情况下,确需采取协议方式转让的,应符合《办法》及本通知中关于批准协议转让的相关规定。
 (二)转让方在提出受让条件时,应对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规定,对国家对外商受让标的企业产权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的,应在产权转让公告中予以提示。
 (三)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确定外商为受让主体的,由转让方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批准。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受让企业国有产权,比照以上规定办理。
 三、关于企业国有产权受让条件的审核管理
 广泛征集受让方是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转让方、相关批准机构和产权交易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受让条件的审核管理工作。
 (一)转让方在制订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时,应当根据转让标的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对受让方的受让条件要求。
 (二)对受让条件中表述不明确或者有违反公平竞争内容的,产权交易机构应及时向转让方提出修改建议,或要求转让方对受让条件的执行标准作出书面解释和具体说明。
 (三)受让条件及其执行标准的书面解释和具体说明经相关批准机构审核后,由产权交易机构在产权转让公告中一并公布。未经公布的受让条件不得作为确认或否定意向受让方资格的依据。
 (四)在产权转让公告中公布的受让条件,一经发布不得擅自变更。在产权交易机构尚未收到正式受让意向申请之前,确需变更受让条件的,应经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批准后,在原信息发布渠道予以公告,公告期重新计算。
 四、关于受让资格的审核确认
 产权交易机构按照公布的受让条件提出对受让方资格的审核意见,并在征求转让方意见后,最终确认意向受让人资格。
 (一)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将正式表达受让意向的法人、自然人全部纳入登记管理范围,严格按照公布的受让条件进行资格审核后,提出具备受让资格的意向受让人名单。
 (二)产权交易机构和转让方对意向受让人是否符合公告条件产生分歧时,产权交易机构可就有关分歧事项书面征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机构)意见,也可通过产权交易争端协调机制,对分歧事项进行协调。
 (三)对意向受让人资格审核确认完成后,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及时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关各方。
 (四)当登记的意向受让人没有响应产权转让公告中受让条件的全部要求,或提出带有附加条件的受让要求时,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对其进行提示,在规定的公告期限内该意向受让人没有作出调整、纠正的,应取消其受让资格。
 五、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
 按照《办法》的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应当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参考依据,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竞价形成,产权交易机构应按照有利于竞争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竞价交易方式。
 (一)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首次挂牌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经公开征集没有产生意向受让方的,转让方可以根据标的企业情况确定新的挂牌价格并重新公告;如拟确定新的挂牌价格低于资产评估结果的90%,应当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书面同意。
 (二)对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意向受让方而采取协议转让的,转让价格应按本次挂牌价格确定。
 (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涉及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等有关费用,不得在评估作价之前从拟转让的国有净资产中先行扣除,也不得从转让价款中进行抵扣。
 (四)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形成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不得以任何付款方式为条件进行打折、优惠。
 六、关于各级财政部门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的管理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认真做好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检查以及标的企业财政政策清理等工作,并按以下规定进行审核或者审批:
 (一)按照《办法》第26条审核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时,重点审核涉及《办法》第28条、29条规定的事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规定。
 (二)按照《办法》第37条的规定,政企尚未分开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由政企尚未分开单位以及其他单位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2003年11月30日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96号
 党的十五大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改制的多种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出资人、债权人、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既要积极探索,又要规范有序。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保证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地进行,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健全制度,规范运作
 (一)批准制度。国有企业改制应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包括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者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等,必须制订改制方案。方案可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制订,也可由其委托中介机构或者改制企业(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的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除外)制订。国有企业改制方案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378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未经决定或批准不得实施。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需预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审批;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国有股不控股或不参股的企业(以下简称非国有的企业),改制方案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审批暂按现行规定办理,并由国资委会同证监会抓紧研究提出完善意见。
 (二)清产核资。国有企业改制,必须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认真的清查,做到账、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其中国有企业借贷资金形成的净资产必须界定为国有产权。企业改制中涉及资产损失认定与处理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履行批准程序。改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对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三)财务审计。国有企业改制,必须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聘请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凡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改制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部门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不得妨碍其办理业务。任何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改制企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提供虚假资料文件或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四)资产评估。国有企业改制,必须依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资产和土地使用权评估。国有控股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要严格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国有产权的,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聘请资产评估事务所。企业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必须纳入评估范围。评估结果由依照有关规定批准国有企业改制和转让国有产权的单位核准。
 (五)交易管理。非上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要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不受地区、行业、出资和隶属关系的限制,并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公开信息,竞价转让。具体转让方式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六)定价管理。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国有产权的底价,或者以存量国有资产吸收非国有投资者投资时国有产权的折股价格,由依照有关规定批准国有企业改制和转让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底价的确定主要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同时要考虑产权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职工安置、引进先进技术等因素。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
 (七)转让价款管理。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原则上应当一次结清。一次结清确有困难的,经转让和受让双方协商,并经依照有关规定批准国有企业改制和转让国有产权的单位批准,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分期付款时,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其余价款应当由受让方提供合法担保,并在首期付款之日起一年内支付完毕。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和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偿还拖欠职工的债务和企
 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剩余价款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八)依法保护债权人利益。国有企业改制要征得债权金融机构同意,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维护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要严格防止利用改制逃废金融债务,金融债务未落实的企业不得进行改制。
 (九)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和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的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要按照有关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改制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要按有关规定予以解决。改制后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
 (十)管理层收购。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本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并需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方案的制订,由直接持有该企业国有产权的单位负责或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经营管理者筹集收购国有产权的资金,要执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标的物为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国有产权。
 二、严格监督,追究责任
 各级监察机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加大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建立重要事项通报制度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以及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等办法,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违纪违法案件。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企业领导人员利用改制之机转移、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隐匿资产、提供虚假会计资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营私舞弊、与买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的,严重失职、违规操作、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要进行认真调查处理。其中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按照《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对中介机构弄虚作假、提供虚假审计报告、故意压低评估价格等违规违法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得再聘请该中介机构及其责任人从事涉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中介活动。
 为加快建设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确保产权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由法制办会同国资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有关产权交易市场的法规和监管制度,各地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一)全面准确理解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战略方针,坚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国有企业改制要坚持国有经济控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改制、结构调整、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二)在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各地区要防止和纠正不顾产权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对价格形成的影响作用、不计转让价格和收益,下指标、限时间、赶进度,集中成批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国有产权的做法。防止和避免人为造成买方市场、低价处置和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
 (三)国有企业改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着眼于企业的发展。要建立竞争机制,充分考虑投资者搞好企业的能力,选择合格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引入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资源增量,推动企业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盘活资产、扭亏脱困和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好改制工作的力度和节奏。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依法运作,规范透明,落实责任。上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下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纠正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
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5年12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60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印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改制方案不完善、审批不严格,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不规范,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视不够等问题。为确保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健康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制订和审批企业改制方案
 (一)认真制订企业改制方案。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改制的目的及必要性,改制后企业的资产、业务、股权设置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改制的具体形式;改制后形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债权、债务落实情况;职工安置方案;改制的操作程序,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的选择等。
 (二)改制方案必须明确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并征得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同意。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所出资企业、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外有权审批改制方案的部门及其授权单位,下同)应认真审查,严格防止企业利用改制逃废金融债务,对未依法保全金融债权、落实金融债务的改制方案不予批准。
 (三)企业改制中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关于印发<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资发产权[2005]78号)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拟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改制的企业,应当通过产
 权交易市场、媒体或网络等公开企业改制有关情况、投资者条件等信息,择优选择投资者;情况特殊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通过向多个具备相关资质条件的潜在投资者提供信息等方式,选定投资者。企业改制涉及公开上市发行股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企业改制必须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的法律顾问或该单位决定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拟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且职工(包括管理层)不持有本企业股权的,可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授权该企业法律顾问出具。
 (五)国有企业改制方案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否则不得实施改制。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须预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审批;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不控股及不参股的企业),改制方案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六)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关审批的程序、权限、责任等制度。
 (七)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就改制方案的审批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定价、转让价款、落实债权、职工安置方案等重要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二、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一)企业改制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要切实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盘点实物、核实账目,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查,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调整有关账务。
 (二)清产核资结果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审核认定,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后,自清产核资基准日起2年内有效,在有效期内企业实施改制不再另行组织清产核资。
 (三)企业实施改制仅涉及引入非国有投资者少量投资,且企业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不进行清产核资。
 三、加强对改制企业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一)企业实施改制必须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确定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确定中介机构必须考察和了解其资质、信誉及能力;不得聘请改
 制前两年内在企业财务审计中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聘请参与该企业上一次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聘请同一中介机构开展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
 (二)财务审计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实施。其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逐笔逐项审核并出具专项意见,与审计报告一并提交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作为改制方案依据,其中不合理的减值准备应予调整。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凡影响国有产权转让价或折股价的,该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交由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负责处理,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采取清理追缴等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资产和已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与其他股东协商处理。
 (三)国有独资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企业改制后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期间,因企业盈利而增加的净资产,应上交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经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同意,作为改制企业国有权益;因企业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应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补足,或者由改制企业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份应得的股利补足。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改制,自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到改制后工商变更登记期间的净资产变化,应由改制前企业的各产权持有单位协商处理。
 (四)改制为非国有的企业,必须在改制前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组织进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不得以财务审计代替离任审计。离任审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7号)及相关配套规定执行。财务审计和离任审计工作应由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承担,分别出具审计报告。
 (五)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土地确权登记并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处置审批手续。
 (六)企业改制涉及探矿权、采矿权有关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以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 <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97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4]262号)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改制必须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明确探矿权、采矿权的处置方式,但不得单独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涉及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处置审批
 手续。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价(采矿权评估结果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认)并纳入企业整体资产中,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后处置。
 (七)没有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改制后的企业不得无偿使用;若需使用的,有偿使用费或租赁费计算标准应参考资产评估价或同类资产的市场价确定。
 (八)非国有投资者以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评估作价参与企业改制,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和非国有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中介机构,对双方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按同一基准日进行评估;若一方资产已经评估,可由另一方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复核。
 (九)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落实债务、产权交易等过程中发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必须暂停改制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应当向广大职工群众讲清楚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改制的规定,讲清楚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在改制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
 (二)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三)企业实施改制时必须向职工群众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四)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后企业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的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留用的职工在改制前企业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在改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原企业不得向继续留用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改制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再继续留用的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强迫职工将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用于对改制后企业的投资或借给
 改制后企业(包括改制企业的投资者)使用。
 (五)企业改制时,对经确认的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原则上要一次性付清。改制后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并按时为职工足额交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五、严格控制企业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
 (一)本意见所称“管理层”是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以及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本意见所称“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不包括对管理层实施的奖励股权或股票期权。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实施改制,应严格控制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的股权。为探索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凡通过公开招聘、企业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竞聘上岗或对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层成员,可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本企业股权,但管理层的持股总量不得达到控股或相对控股数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划型标准按照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统字[2003]17号)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规定的分类标准执行。
 (三)管理层成员拟通过增资扩股持有企业股权的,不得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的重大事项。管理层持股必须提供资金来源合法的相关证明,必须执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国有产权或资产作为标的物通过抵押、质押、贴现等方式筹集资金,也不得采取信托或委托等方式间接持有企业股权。
 (四)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管理层成员,不得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改制企业的股权:
 1.经审计认定对改制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
 2.故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在改制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企业净资产的;
 3.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或者与有关方面串通,压低资产评估值以及国有产权折股价的;
 4.违反有关规定,参与制订改制方案、确定国有产权折股价、选择中介机构,以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中重大事项的;
 5.无法提供持股资金来源合法相关证明的。
 (五)涉及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股的改制方案,必须对管理层成员不再持有企业股权的有关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六)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持有企业股权后涉及该企业所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更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加强对改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一)除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通过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和收购资产按国家其他规定执行外,凡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须执行国办发[2003]96号文件和本意见的各项规定:
 L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其全资、控股子企业,下同)增量引入非国有投资,或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该企业国有产权的。
 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其非货币资产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现金出资与非国有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并因此安排原企业部分职工在新公司就业的,执行国办发[2003]96号文件和本意见除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定价程序以外的其他各项规定。
 3.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出其他有关规定的。对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外的其他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相关部门规定。
 (二)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与非国有投资者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进入改制后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需要在改制后履行的合同、协议,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负责跟踪、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条款执行到位。改制后的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订明确的企业发展思路和转换机制方案,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有关改制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改制的各项工作程序,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改制企业落实职工安置方案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关心改制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督促落实改制措施,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改制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考虑企业、职工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妥善处理好原地方政策与现有政策的衔接,防止引发新的矛
 盾。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国办发[2003]96号文件、本意见和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等有关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纠正改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企业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
财务处理问题的暂行规定
2002年7月27日 财政部财企[2002]313号
 第一条 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规范企业公司制改建中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司制改建,是指国有企业经批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 (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定所称改建企业,是指经批准实行公司制改建的国有企业。
 本规定所称公司制企业,是指实行公司制改建以后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定所称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是指直接持有或者直接管理改建企业国有资本的国家授权的部门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组织。
 本规定所称存续企业,是指企业采取分立式改建后继续保留的企业。
 第三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应当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并遵循《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内部议事规范。
 第四条 改建企业的产权应当清晰。对于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产权纠纷的改建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进行产权界定或者产权纠纷调处。
 对于出资证据齐全但尚未明确产权归属关系的,应当由原占有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补办相应手续。
 第五条 改建企业应当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对各类资产以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核对查实,编制改建日的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册。
 在资产清查中,对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长期投资,应当延伸清查至被投资企业。
 资产清查的结果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委托中介机构所发生的费用由改建企业支付。
 第六条 改建企业清查出来的资产损失,包括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损失、担保损失、股权投资损失或者债权投资损失以及经营证券、期货、外汇交易损失等,按照财政部有关企业资产损失管理的规定确认处理。
 第七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评估机构,对改建企业所涉及的全部资产,应当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1991年11月16日国务院令第9l号)、《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年12月31日财政部令第14号)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
 第八条 资产评估结果是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出资折股的依据,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
 自评估基准日到公司制企业设立登记日的有效期内,原企业实现利润而增加的净资产,应当上缴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经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同意,作为公司制企业国家独享资本公积管理,留待以后年度扩股时转增国有股份;对原企业经营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补足,或者由公司制企业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份应分得的股利补足。
 企业超过有效期未能注册登记,或者在有效期内被评估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重新进行评估。
 第九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不得将国有资本低价折股或者低价转让给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个人。
 企业实行整体改建的,改建企业的国有资本应当按照评估结果全部折算为国有股份,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并将改建企业全部资产转入公司制企业。
 企业实行分立式改建的,应当按照转入公司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为国有股份,并可以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也可以由存续企业持有。分立后没有纳入改建范围的资产,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进行处理。
 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的,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的国有股份,合并前各方如果属于同一投资主体,应当由原共同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一并持有;如果分属不同投资主体,应当由合并前各方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分别持有。企业合并后没有纳入改建范围的资产,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进行处理。
 第十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的股权设置方案,应当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制定;在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有资本持有单位的情况下,应当由具有控制权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会同其他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协商制定。
 股权设置方案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股本总数及其股权结构;
 (二)国有资本折股以及股份认购;
 (三)股份转让条件及其定价;
 (四)其他规定。
 第十一条 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应当按照《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权限,向国有资本变动的审批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并附送以下文件资料:
 (一)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的批准文件;
 (二)改建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三)改建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决议;
 (四)改建企业资产清查结果以及资产重组方案;
 (五)改建企业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
 (六)资产评估报告核准文件或者备案表;
 (七)公司制企业国有股权设置方案;
 (八)公司制企业股东认购股份的协议;
 (九)公司制企业的公司章程。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报送的资料,按照财政部《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管字[2000]200号)执行。
 第十二条 经批准实行内部职工持股的企业,内部职工股份的认购应当符合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改建企业或者公司制企业不得为个人认购股份垫付款项,也不得为个人贷款提供担保。
 内部职工(包括经营者)持有股份尚未缴付认股资金的,不得参与分红;超过法律规定期限尚未缴付认股资金的,应当调整公司制企业的股权比例,并依法承担出资违约的责任。
 第十三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对占有的国有划拨土地应当进行评估并按照土地主管机关的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后,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采取作价人股方式的,评估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投资,随同改建企业国有资本一并折股,增加公司制企业的国有股份;
 (二)采取出让方式的,由公司制企业购买国有土地使用权,按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三)采取租赁方式的,由公司制企业租赁使用,按照规定支付租金。
 第十四条 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对没有纳入改建企业范围、具备经营条件的剥离资产,可以其组建企业法人,独立核算,依法经营;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剥离资产,可以按以下方法处置:
 (一)整体出售,即以资产评估结果为作价基础,向其他单位和个人公开出售。出售价格低于评估结果10%以上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应当向国有资本变动的审批单位作出书面说明。所得出售净收益,应当作为本期损益处理。
 (二)租赁经营,即向公司制灩业或者有条件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租赁经营,并签定租赁合同。租赁费可以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约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所得租赁收益,应当按照规定纳入财务预算管理。
 (三)无偿移交,即与当地政府部门充分协商后,将改建企业原承担社会职能的相关资产,无偿移交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所在社区管理,相应核减改建企业的国有资本。
 凡是不能按照前款规定处置的剥离资产,可以由存续企业管理,也可以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直接管理。
 第十五条 改建企业清理核实的各项债权债务,应当按照以下要求确定债权债务承继关系,并与债务人或者债权人订立债务保全协议:
 (一)企业实行整体改建,应当由公司制企业承继原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
 (二)企业实行分立式改建,应当由分立的各方承继原企业的相关债权债务;
 (三)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应当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合并前各方的全部债权债务。
 第十六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时,经批准或者与债权人协商,可以实施债权转为股权。
 (一)经国家批准的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债权,可以实行债权转股权,原企业相应的债务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企业相应增加实收资本或者资本公积;
 (二)经银行以外的其他债权人协商同意,可以按照有关协议和公司章程将其债权转为股权,企业相应增加实收资本或者资本公积。
 改建企业经过充分协商,债权人同意给予全部豁免或者部分豁免的债务,应当转作资本公积。
 第十七条 改建企业账面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余额,仍作为流动负债管理,不得转为职工个人投资。因医疗费超支产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足部分,可以依次以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资本金弥补。
 改建企业账面原有应付工资余额中欠发职工工资部分,在符合国家政策、职工自愿的条件下,依法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可转为个人投资。不属于欠发职工工资的应付工资余额,作为工资基金使用,不得转为个人投资。
 改建企业未退还的职工集资款、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应当以现有资产清偿。在符合国家政策、职工自愿的条件下,改建企业也可以将未退还的职工集资款转
 作个人投资。
 第十八条 改建企业原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其他各类财政性资金投入以及实行先征后返政策返给企业的税收等,按照规定形成资本公积的,应当计人国有资本。对其中尚未形成资本公积而在专项应付款账户单独反映的部分,继续作为负债管理,形成资本公积后作为国家投资单独反映,留待以后年度按规定程序转增国有股份。
 公司制企业享受国家财政扶持政策,收到财政拨给的资本性补助资金按照前款规定执行。 ,
 第十九条 在公司制改建过程中,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及为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职工一次性缴付的社会保险费,可从改建企业净资产中扣除或者以改建企业剥离资产的出售收入优先支付。
 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原劳动部印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l号)规定的标准执行。企业支付的社会保险费,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缴费比例执行。
 第二十条 企业实行分立式改建,应当理顺存续企业与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存续企业及分立的公司制企业国有股权持有单位。
 存续企业和分立后的公司制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相关性和业务相关性的原则分离资产及其债权、债务,不得相互转嫁债权、债务。
 存续企业和分立后的公司制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严格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和市场价格结算,不得相互转移收入。
 存续企业和分立后的公司制企业应当实行人员分开,经营人员不得相互兼职、转嫁工资性费用。
 存续企业和分立后的公司制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分账,建立新账,分别编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十一条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后,应当及时依法办理国有产权登记。
 第二十二条 公司制企业吸收新的股东而增资,或者由部分股东增资,新增出资应当按照公司制企业账面每股净资产折股,或者按照原有股东协商的比例折股。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实行内部职工持股的公司制企业,因吸收其他单位投资或者进行资本重组、经营者任期届满或者任期未满而离职、因故调离、解除职务或者离退休时,经与股份持有人协商一致,有关股份可以在公司制企业内部转让。
 第二十四条 公司制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企业资本与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利润分配。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当坚持同股同利的原则,国家股红利的具体收缴办法按财政部、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颁发<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的通知》[(94)财工字第295号]及财政部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企业整体或者合并改建为公司制企业的,改建前的会计档案、资料应当由公司制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保管、处理。
 第二十六条 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中涉及的国有资本变动行为,应当进行检查监督。
 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实行公司制改建的,或者在公司制改建过程中未按照本规定执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管财政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主管财政机关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施行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2年8月27日起执行。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工字[1995]第29号)文件即予废止。财政部、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此前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关于《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
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2005年1月26日 财政部财企[2005]12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直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中央管理企业:
 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 (财企[2002]313号)发布后,对规范企业公司制改建中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行为,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企业重组改制的深入进行,在执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以完善。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关于企业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财务处理
 改建企业账面原有的应付工资余额中,属于应发未发职工的工资部分,应予清偿;在符合国家政策、职工自愿的条件下,依法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可转为个人投资。属于实施“工效挂钩”等办法提取数大于应发数形成的工资基金结余部分,应当转增资本公积金,不再作为负债管理,也不得转为个人投资。
 改建企业账面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余额,应当转增资本公积金,不再作为负债管理,也不得转为个人投资。因医疗费超支产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足部分,可以依次以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资本金弥补。
 二、关于预提企业内退人员生活费及社会保险费等的财务处理
 改建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限的在册职工实行内部退养的,所需内退人员生活费及社会保险费等,应当作为管理费用,据实处理。
 国有企业在分立式改建情况下,改建企业内退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的,经批准可以从改建企业国有净资产中预提所需的内退人员生活费及社会保险费等,并实行专户管理。预提数额以改建企业可支付的国有净资产为限,不足部分作为管理费用,由内退人员的统一管理单位据实承担。
 三、关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在公司制改建中核销国有权益的财务处理
 在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实行公司制改建,由于资产损失或产权转让等原因,经核实批准实际折股的国有权益或国有产权转让作价少于原有账面价值的,母公司相应核销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投资损失可以转入年初未分配利润,依次以结余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及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弥补,不足部分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弥补。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1994年12月3日 原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七条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第八条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
 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九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
2004年1月17日 财政部财企[2004]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加强和改进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关于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第三条规定的特殊行业企业以外的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以下统称为“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的企业,其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按照所在地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第三条 以下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暂不实行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一)继续保留或者封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的军工企业(不包括其投资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品企业);
 (--)监狱劳教企业、边境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垦区所属农业企业。
 第四条 企业承担国家物资、粮食、棉花及副食品等储备业务的,其特准储备物资和特准储备资金以及享有特殊政策的相关业务执行情况,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结果为准。
 第五条 企业应当主动配合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按业务约定书的要求提供审计相关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作出承诺,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
 第六条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执业规范的规定,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执行审计业务,按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章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管理的一般要求
 第七条 企业委托审计,应当根据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的决定进行委托。
 企业集团所属全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由集团公司统一委托。
 尚未实行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企业,以直接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年度会计报表的企业为单位,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所属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第八条 企业应当在9月底之前委托或者变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并与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签定业务约定书,明确委托审计的范围、内容、双方的权利与责任、收费金额与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并为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九条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和境内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
 企业必须根据拥有的资产规模、子公司数量及其地区分布和业务特点,选择具有相应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执业经验、审计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
 任何单位不得排挤、限制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除企业集团公司外,不直接支付审计费用的任何部门、机构,不得要求或者授意企业委托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得给企业委托审计设置障碍。
 第十条 接受企业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审计业务必须由本所的注册会计师完成,不得分拆后转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承担。
 第十一条 企业集团公司统一委托审计,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和操作程序,采取招标等透明、合理的方式选择一家或者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并事先以一定方式发布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
 第十二条 企业集团公司选择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实行联合审计的,应当确定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协助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集团审计方案,组织子公司或者所属企业配合实施。
 第十三条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支付审计费用。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费用标准,按照被审计企业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企业对于上年委托审计的、符合本规定第九条规定且没有出现违
 纪违规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不应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说明理由,并予披露。
 为同一企业连续执业5年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企业应当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予以更换。
 第十五条 企业在审计年度内实施企业改革,需要进行整体资产评估或者财务咨询等,不得将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委托给执行资产评估或者财务咨询业务的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相同出资人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十六条 审计业务约定书签定后,企业应当在每年10月31日以前向主管财政机关办理备案手续,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由集团公司向财政部企业管理机构备案;地方管理企业向地方同级财政部门企业管理机构备案;尚未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企业,由政府主管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企业向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说明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选择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理由、约定的审计范围、审计委托方式、审计付费标准等情况,并填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备案表》(详见附表)。
第三章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重点
 第十七条 企业集团在委托审计时,对纳入年度会计报表合并(或汇总)范围的子公司必须全部委托审计。对子公司所属企业,或者个别行业性企业集团所属五级及其以下分支机构,由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有关重要性的规定进行审计。
 第十八条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包括个别会计报表审计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个别会计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相关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
 对于尚未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核汇总,其审核后汇总的年度会计报表可以不再委托审计。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对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会计报表所需的年度内全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方法、重大购销合同、重大投资及融资合同、资产重组与企业改制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或者审批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应当及时提供,不得隐瞒或者随意编造。
 第二十条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执业规范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施审计,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一)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账龄情况及其主要债务人,坏账处理及坏账准备提取办法;
 (二)存货计价方法和存货跌价准备提取办法,存放时间超过3年的存货;
 (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摊销办法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办法;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持股比例、核算方法和减值准备提取方法以及投资损益的确认;
 (五)固定资产主要类型、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减值准备提取办法;
 (六)在建工程主要项目及其投资情况,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提取办法;
 (七)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主要内容、账龄3年以上数额及主要债权人;
 (八)应交税金的税种、税率及其本年发生额、年末余额,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
 (九)出口退税申报及其结果,享有税收返还、减免政策以及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
 (十)从事证券、期货、外汇交易业务占用资金、当年损益的确认和浮动盈亏情况;
 (十一)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事由、金额以及本年利润分配政策及其执行情况;
 (十二)提供担保、未决诉讼或仲裁等或有事项;
 (十三)企业资产或者债务重组、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事项的决策、实施情况,及其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影响;
 (十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以及住房、医疗、养老制度建立、实施情况和职工内部退养状况,及其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影响;
 (十五)主管财政机关或者委托人要求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四章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实施管理
 第二十一条 企业前一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应当向审计本年度会计报表的注册会计师阐述年初数的调整事项,或者本年度采纳审计意见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前期审计差异的调整情况,应当予以关注,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恰当反映。
 第二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税务、会计等处理失当或者差错,应当及时提请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整。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对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特别是本规定第二十条列明的审计重点关注事项存在异议,或者企业已编制的会计报表未按审计意见调整,或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认为的其他重要事项,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恰当反映。
 第二十三条 企业不提供所需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或者不予配合,导致年度会计报表不能如期正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并在审计报告中作出必要的说明。
 第二十四条 企业在审计年度内实施合并、分立、改组、改制、高层管理人员收购及其报酬分配制度、职工住房、医疗、养老等制度改革,应当提供企业改革批准文件和经批准的具体实施方案。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企业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资产与财务、税务、会计处理等规定及其对年度会计报表的影响,对企业披露企业改革事项不充分或者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恰当反映。
 第二十五条 企业在配合注册会计师实施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当提供与经营决策、业务流程、资金收付:成本控制、损失核销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注册会计师对于注意到的影响企业资产安全或者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与委托人进行有效沟通,并按照有关要求出具管理建议书。
 第二十六条 企业集团公司在配合注册会计师实施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当提供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有关的详细资料,包括合并工作底稿、关联交易核对资料、集团内部统一会计政策调整资料、合并抵销事项以及前一年度合并抵销资料。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企业集团的合并范围、合并抵销事项及其抵销方法,审验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合规性。
 第二十七条 现场审计工作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执业规范出具审计报告。企业不得授意、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意见以及提出其他不合理要求。
 第二十八条 接受集团公司委托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协调参与审计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实施总体审计方案,负责全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同时出具总的审计报告,并承担审计责任。
 接受集团公司委托参与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密切配合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并实施总体审计方案,就承担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并承担相
 应的审计责任。
第五章 审计报告的管理
 第二十九条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应当提供审计情况说明。审计情况说明包括以下内容:
 (一)接受委托审计的企业范围;
 (二)前期审计差异调整情况;
 (三)本年度审计未调整事项;
 (四)本年度审计不确认事项;
 (五)注册会计师认为需要说明或者恰当反映的其他事项。
 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情况说明中,还应当列明参与企业集团联合审计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
 第三十条 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总的审计报告,应当汇总反映各参与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审计情况。
 子公司会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总的审计报告时,应当考虑对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构成的影响程度,并决定总的审计报告应当采取的类型。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将审计报告连同经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按规定报送主管财政机关、企业投资者以及其他有关部门。
 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及其审计报告报送时间为次年4月20日之前。纳入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或者所属企业,其年度会计报表及其审计报告报送时间,由集团公司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自行决定。
 第三十二条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主管财政机关经过审核,应当责成企业根据国家有关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制度的规定,改进财务管理或者调整账务。
 第三十三条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企业应当陈述有关年度会计报表编制的有关情况和意见。
 主管财政机关可视企业的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或者对企业进行会计整顿,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 财政监督
 第三十四条 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备案的资料和报送的年度会计报表及其审计报告,应当进行认真审核,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监管。
 第三十五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企业必须更改委托审计:
 (一)委托审计的主体不符合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
 (二)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符合本规定第九条规定,导致审计计划不能完全实施的;
 (三)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将承揽的审计业务分拆转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四)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没有充分理由,随意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
 (五)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将审计业务委托给执行资产评估、财务咨询业务的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相同出资人的会计师事务所的;
 (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内容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
 (七)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履行业务约定书,导致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披露事项严重缺失,或者存在重大信息偏差的。
 第三十六条 经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对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的事项披露不全的,或者审计报告组成内容不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主管财政机关应当退回企业,同时通知会计师事务所,要求补充审计。
 第三十七条 企业不委托审计,或者在审计过程中不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或者不给予有效配合,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有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影响审计报告的出具及其使用的,主管财政机关应当责令企业重新实施审计,并可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八条 主管财政机关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处理的,企业应当自主管财政机关处理决定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执行完毕。
 企业执行主管财政机关的处理决定,需要增加审计费用的,由企业承担。
 第三十九条 企业发生以下行为之一的,主管财政机关可以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追究企业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不委托或者拒绝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二)提供虚假的年度会计报表及相关会计资料和文件;
 (三)在审计中不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不配合注册会计师审计,妨碍注册会计师执业;
 (四)授意、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容不实或者虚假的审计报告。
 第四十条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规定,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
 主管财政机关一经查实,可予以通报谴责:
 (一)低价承揽业务导致不能完全实施审计程序的;
 (二)将审计业务分拆转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
 (三)超出审计能力承揽业务导致不能按期完成审计计划的;
 (四)提供的审计报告不符合本规定规定的。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执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各级财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组织开展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并按规定向全社会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第四十二条 各级财政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监管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权谋私,或者泄露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附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备案表
 附表: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备案表
备案单位(公章): 备案日期: 受理日期:
企业
名称	合并资产总额	合并收人总额	所属单位个数	审计
机构	拥有审计资格	注册会计师人数	委托
数据	审计
范围	审计
收费																																																																																																					
 填表说明:
 1.企业名称,按集团公司(总公司)及其纳入合并范围的全部子公司逐户填列,上市公司需加以标明;
 2.合并资产总额、合并收入总额、所属单位个数,按照上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反映的情况填列,其中所属单位个数是指纳入上年度合并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与内设成本中心个数;
 3.审计机构、拥有审计资格、注册会计师人数,按企业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情况填列;
 4.委托依据,指委托审计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根据,如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的决定,或者集团公司确定等;
 5.审计范围、审计收费,按签定的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约定填列,并注明审计费承担单位。
后 记
 为便于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企业财务通则》,进一步推进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工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我们组织编写了《(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一书。本书围绕企业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财务要素,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逐条对《企业财务通则》进行解读,同时进一步阐述了财政部门、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企业收入分配与重组改革涉及的财务政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因此,本书既可作为有关部门、企业、中介机构财务管理专业的培训教材,又可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人员学习和把握《企业财务通则》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财政部企业司组织编写。参加编写的人员有:赖永添(绪论、第一章),吴子云(第二章),邓连生、刘云策(第三章),陈少华、刘成安(第四章),徐晖 (第五章),梁万荣(第六章),贺金生(第七章),刘成安(第八章),王丹、张璐 (第九章)。刘学诗在前期做了细致的组织和大纲拟订等工作。杨汉明、朱柏方参与了编写,吴子云做了大量的基础性修改工作。书稿完成后,由企业司袁海尧副司长、赖永添处长对全书进行了总纂,由贾谌司长对全书进行了最后审定。
 财政部朱志刚副部长十分关心和重视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工作,并为本书亲自作序。本书在编写、修改过程中,财政部条法司和湖北、湖南、黑龙江、四川、福建、宁夏、青海、海南、重庆、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以及厦门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骆家总会计师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和领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也是—个永恒的主题。限于编者的学识和时间,书中如有疏忽,敬请读者指正!
 编 者
  2007年2月25日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经管:企业财务战略发展历史.doc
·下一经管:企业采购.doc

下载说明

* 为了达到最快的下载速度,推荐使用快车下载本站软件,千万不要使用迅雷下载,因为迅雷下载有很多问题。
* PDF文件请使用foxit pdf阅读,PDG格式为超星阅读器格式DJVU格式,电子书制作视频教程,如何将电子书放在手机上看,重复下载不会重复扣点的前提是:用户登录后不能退出去。如果退出去,就有可能重复扣点。
游客每天只能下载50个免费电子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会增多下载免费个数,因为每人下载阅读50本书已足够)。如果要继续下载更多,必须进行游客下载点数充值
下载前请先启动迅雷软件,如果还没有下载,那就请赶快安装迅雷。这样才能顺利快速的正常下载。
* 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 版权说明:所有电子书均为3~10年以前的电子书,大部分为5年以前的电子书,本站绝无最新出版的电子书。但仍旧存在很多经典、精彩之著作。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