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管理资源 > 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word
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doc
阅读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经管语言:简体中文
经管类型:国产软件 - 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word
授权方式:共享版
经管大小:273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30 20:28:4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经管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经管真差劲!就请您
      0%(0)

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doc介绍

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团 队 精 神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书围绕团结协作论述了团队建设的好坏对于领导者和员工意味着什么;高效团队是如何构建和运作的;团队成员何以才能相互信赖、协作和进步;团队中的大多数人如何激励;少数人如何引导;怎样将团队培育成学习型组织等主要内容。 缺乏“团队精神”的群体不过是乌合之众
			  群体,在英文中为Group;团队,在英文中为Team,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而一个有高度竞争力、战斗力的团队,必须有“团队精神”(Team spirit)。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五大特征: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优秀的团队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团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 
“三老四严”并不过时 
  什么是“三老四严”呢?
  “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一提法源自1962年,1963年形成完整表述。这一作风是大庆石油工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融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动的概括和总结。
  20世纪60年代,是铁人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为了早日摘掉祖国贫油帽子,与天斗、与地斗、与艰苦的会战条件斗的年代。那时,“两论起家”、“四个一样”、“三老四严”作风是石油工人高度敬业、奉献精神的最真切的体现。凭着“三老四严”精神,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地奋斗,终于将中国贫油的帽子抛进了太平洋里,为国为民争了光,使祖国的石油工业在美帝国主义面前,扬眉吐气了。20世纪90年代,“科技兴油”、“两新两高”创国际一流是新时代石油铁人的写照。
  现在,四十年过去了,大庆这面旗帜还是那么红吗?“三老四严”精神尚存否?新时代的大庆石油人,还是那么敬业和团结吗?
  2004年7月底,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为大庆石油天然气公司举办了一期生产操作骨干班组长培训班,这是学院举办的行政级别最低的一期培训班。学员主要是各操作岗位的班组长、劳动模范、生产能手和生产骨干。培训班开班之前,大庆天然气公司人事组织部的潘部长,负责培训的于斌主管,多次与校方联系。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培训部、教学部主管领导对此做了多次研究,并安排我当班主任,尽量设计出符合岗位要求的教学计划,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考察路线。有关领导非常关心这期以工人为学员的培训班,特别嘱咐我要严格要求,强调纪律,精细化管理。我因为没有带过工人出身的培训班,所以心里确实没底,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对这个班,我投入了比别的班更多的精力和心血,除了白天上课和大家在一起外,晚上和休息时间也尽量安排较多的活动,让班级生活丰富多彩。后来的运行结果证明,大庆油田不愧是“三老四严”精神的发祥地。
  为了搞好教学和管理,保证培训效果,班级里面成立了班委会和党支部,杨春萍同志当班长,刘晓华同志任支部书记,另外,李铁生、程玉宏、张占有等同志担任班委,他们对工作都非常负责,不但在学习期间严格管理,制定了相应规章,全班同学都认真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还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唱团队建设的班歌。班级与学院其他班搞了多次联谊活动,组织了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等,班级的团结友爱气氛非常浓厚。
  教学考察当中,我们去了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等地,考察了无锡小天鹅、上海宝钢、一汽大众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每到一家企业,学员们都认真参观,记录学习资料,向负责接待我们的领导人讨教有关问题,虚心学习对方的经验,同时将我们的学习和管理心得与对方交流共享,取得了很好的考察效果。
  考察期间,恰值华东地区天气炎热,每天气温在39摄氏度以上,这对来自东北地区的大庆人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许多人的脖子、手腕和腰上都起了痱子,还有的学员中暑。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掉队,每天的考察任务都保质保量完成。男同学主动帮助女同学提行李和沉重的物品,并在女同学外出时充当她们的“保镖”;女同学也从生活上关心男同学,照顾身体不适的同学。全班同学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使教学考察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整个学习和考察期间,大庆天然气公司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石油管理干部学院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南京隆昌旅游公司的导游和司机,还有培训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表现了高度的认真和敬业态度,以“三老四严”精神要求自己,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培训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米卢曾说过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中国石油之所以能跻身世界500强前列,绝对与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的“态度”有关。
授人以渔:打造学习型团队 
--------------------------------------------------------------------------------
  20世纪初,英国的乡村有一套牛奶配送系统,将牛奶送到顾客门口。由于牛奶瓶没有盖子,山雀与知更鸟常常毫不费力,便在顾客开门收取牛奶前,先一步享用。后来,随着厂商加装了铝制的瓶盖,山雀与知更鸟便不再拥有这“免费早餐”。但到了50年代初期,当地的所有山雀(约100万只)居然都学会了刺穿铝制瓶盖,重开“免费早餐”的大门。反观知更鸟,却只有少数学会,始终没有扩散到大多数。
  很明显,山雀经历了组织学习的过程,借助个体的创新技能,传送给群体成员,成功增加了族群对环境的适应力。但问题是,为什么山雀可以,而知更鸟却不能呢?
  生物学家发现,山雀在年幼时期,就已习惯和同类和平相处,甚至编队飞行。而知更鸟则是排他性较强的鸟类,势力范围内是不允许其他雄鸟进入的,同类之间基本上是以敌对的方式沟通。因此,虽然两者同属鸟类,但和谐相处的山雀,比起互相敌视的知更鸟,更能学习互助,进化程度更高。
  由此可见,在一个群体之内,如果内部竞争太激烈,成员之间互相争位敌视,就难以发展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和谐的内部气氛,组织内的成员才能互相分享知识。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误以为内部竞争越强越好,甚至刻意制造很强的竞争文化,自以为这是高明的管理手段,殊不知只是在带领企业步知更鸟的后尘!
  我们正是要创立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轻松和谐、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分享创新!
  纵观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改造的。国内一些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汪中求先生在他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毫无疑问,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不管是作为创业者,还是守业者,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作为员工,也只有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型员工”,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的企业,董事长郭广昌先生经常说一句话:“企业之间最核心的竞争,就是看谁能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现在,一个新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这就是:“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许多企业也不惜重金使员工接受新观念,充实新的知识。培训是间接投资,虽然培训不是今天投一万元,明天就立刻能产出二万元的利润,但是只要坚持下去,那些善于学习的团队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思想不断交流、智慧之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英国作家肖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拿出来和其他团队成员分享,集体的智慧势必大增,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团队的学习力就会大于个人的学习力,团队智商就会大大高于每个成员的智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喂饱他一天;教会一个人钓鱼,才能使他一辈子不会挨饿。
  作为团队领导,不但要自己会钓鱼,还要教会员工钓鱼。
  给人以鱼只能使他“做对了事情”,授人以渔则可以使他“以正确的方法做事情。”不仅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地做事,这是活到老也要学到老的事。
如何使1+1>2:打造协作型团队 
--------------------------------------------------------------------------------
  在远古的时候,上帝创造了人类。随着人的增多,上帝开始担忧,他怕人类不团结,会造成世界大乱,从而影响他们稳定的生活。为了检验人们之间是否具备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上帝做了一个试验:他把人类分为两批,在每批人的面前都放了一大堆可口美味的食物,但是,却给每个人发了一双细长的筷子,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桌上的食物全部吃完,并不许有任何的浪费。
  试验开始了,第一批人各自为政,只顾拼命地用筷子夹取食物往自己的嘴里送,但因筷子太长,总是无法够到自己的嘴,而且因为你争我抢,造成了食物极大的浪费。上帝看到此,摇了摇头,感到失望。
  轮到第二批人类开始了,他们一上来并没有急着要用筷子往自己的嘴里送食物,而是大家一起围坐成了一个圆圈,先用自己的筷子夹取食物送到坐在自己对面人的嘴里,然后,由坐在自己对面的人用筷子夹取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就这样,人们在规定时间内吃掉了整桌的食物,并丝毫没有造成浪费。第二批人不仅仅享受了美味,从此,还获得了更多彼此的信任和好感。上帝看了,点了点头,为此感到希望。
  最后上帝在第一批人类的背后贴上五个字,叫“利己不利人”;而在第二批人的背后贴上另外五个字,叫“利人又利己”!
  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我深切感到我们国人不善协作的一面。很多年前,柏杨就说过:“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个弱点。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台湾妇女有一天开车带着两个女儿出行,车子突然抛锚,结果这位妇女只好下车和两个女儿一同推车,虽然旁边有许多男人擦肩而过,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忙。后来,后面停下了一辆车,跳下来3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外国男人,帮着3个女人推起车子。
  社会其实也是一个团队,我们中国人当然更是一个大的团队。如果我们自己的团队成员都不能互相帮助,我们的国家如何能有竞争力呢?有一句老话:帮人即帮己,也就是利人又利己。德国企业及社会非常重视一个人的“人品管理”——一个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更有团队精神,也更爱公司。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团队间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2004年以来,随着姜戎《狼图腾》一书的畅销,“狼性文化”大行其道,备受企业推崇。
  什么是“狼性文化”呢?那就是它体现了“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一旦攻击目标确定,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声此起彼伏,互为呼应,有序而不乱。待头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击虚,助攻者嗥叫助阵。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独狼并不是最强大的,但狼群的力量则是空前强大的,所以有“猛虎也怕群狼”之说。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在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在竞争激烈的经济领域,合作更为重要,参与竞争的企业就是合作的表现形式。但合作并不一定产生1+1>2的效果,正如前述拉绳实验所显示的那样。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以达到整体效益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是每一个企业的重要任务。
  所以,在现代企业团队建设中,打造一支“协作型团队”无疑是企业实现目标最有力的保障。马克思论述分工和协作的时候,提出“协作力”这种概念。这种协作力,就是一种团队精神。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打造创新型团队 
  记得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摇滚歌星崔健有首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确太快了,改革开放25年以来,中国的变化之快出乎意料;近年来更呈加速之势。当初,你若拿款“大哥大”数字模拟手机,你是被公认的大款;十年后,中国手机数量突破1亿部。这期间,上演了多少部世界级通讯巨头的拼杀、商战,也上演着国产手机厂商奋勇争夺的一幕幕历史悲喜剧……
  社会已进入资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没有一个产品能永远畅销。社会也已进入“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
  所以,现代社会竞争要求一个团队也必须是一个创新型团队。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讲: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0天;海尔总裁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华为总裁任正非大谈危机管理。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所谓丛林生存法则——优胜劣汰。你不创新,别人就会超过你,就要灭掉你——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一个人搞点创新,搞点发明、创造并不难,难的是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团队。爱迪生时代他一生搞了1000多项发明,现在随着人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项创新,一项成果,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了,而是一个团队搞出来的。中国的海尔从1984年开始创业,20年后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成功原因是什么呢?吴官正在任山东省委书记时到海尔视察后说:“海尔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它有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
  海尔文化精髓之一就是它的创新精神。从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一个212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经过16年的发展,到2000年,已形成了69大系列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海尔现在平均每天可推出1.3个新品种,平均每天申请国家专利2.5个,海尔是中国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
  像海尔这么多的创新,绝不是几个工程师能搞成的,而在于他们有一个创新型团队,鼓励人人创新。1998-2000年的三年间,海尔人一共提了3万多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了17000多条。海尔规定:工人一年提十条合理化建议,只要被采纳了七条,就可以从“合格员工”升为“优秀员工”,连许多老工人一年都可以提出十几项合理化建议。这就是海尔创新型团队的力量。
  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好学著称,我们的企业要想实现跳跃式发展,也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我们不但要学习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德国人的严谨态度,还应学习美国人的创新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酒会上,有7个人,美国人、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宣传自己国家有什么好酒。中国人把茅台拿出来了,酒盖一启,香气扑鼻,在座的各位说了茅台了不起。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英国拿出了威士忌,法国拿出了XO,德国拿出了黑啤酒,意大利拿出了红葡萄酒,都很了不起。到了美国人这里,美国人找了个空杯子,把茅台等几种酒都倒了一点,晃了晃,什么酒?鸡尾酒。综合就是创造。他哪有东西,只不过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把好的东西综合起来就是创新。
  创新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创新,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解放思想。我想,如果我们企业的团队都有了创新意识,我们的企业一定可以赶超欧美、日本先进企业。
  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就要不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与时俱进;要想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创新;要想不断创新,只有坚持学习。创新型的团队来自学习型团队。
  ——李慧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打造竞争型团队 
--------------------------------------------------------------------------------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了几百只梅花鹿,尽管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这大大违背了养殖者的初衷,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们接受建议,买回几只狼放置在公园里。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它 
鹿的体质日益增强,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
  这个故事真实地揭示了优胜劣汰的自然进化法则。人类社会也一样是遵循着这样的法则——在竞争中求生存。这种竞争激烈程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就中国而言,由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的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得还不太充分的情况下,不得不与外国的大公司同台竞技,就如同鹿之面对狼一样,所以一时间有“狼来了”不绝于耳的惊呼。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们就必须把竞争意识渗透到团队建设之中,建设一个竞争型的团队。
  从外部来讲,这支团队必须具有竞争意识,敢于正视自己,敢于面对强手,就像联想集团所做的那样。联想集团面对戴尔、惠普等强劲的竞争对手,提出了“打造虎狼之师”的口号。2004年,由于没有完成前一个三年计划,联想集团不得不减员5%。2004年春节后,联想的所有员工都收到了一封信——“狼性的呼唤”,这是杨元庆企图激活联想文化、塑造团队精神所做的一种努力。
  联想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重新在PC市场找回领导者的尊严;杨元庆别无选择,必须鼓舞士气,再现当年PC市场攻城略地的霸气,来面对比自己强大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惠普、戴尔、IBM等跨国公司。
  “要战胜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的自身条件将会更残酷,如果我们每一个细胞、每一个个体都不具有竞争力,那这个企业会有竞争力去抗争吗?”
  这几年戴尔的攻势咄咄逼人。戴尔人均产出相当于800多万人民币,而联想的人均产出只有300万人民币。联想集团要有优胜劣汰的心理准备。这里只有对手,没有朋友。这里只有尊重,没有友谊。杨元庆需要一支虎狼之师来打赢这场硬仗。联想需要改变,文化需要重塑。PC市场留给联想的时间不会很多,半年,甚至更少。杨元庆无法忽视这么多年联想文化的积淀与影响。
  从内部来讲,团队的成员也要有竞争意识。提倡竞争型团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自身提高水平和技能的需要;一方面是完成团队目标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种制度来保障。我认为海尔集团的“市场链制度”是一个优秀的激励成员不断进取的好制度,这一具有世界创新意义的制度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建立内部竞争机制的时候,要注意成员相互之间是竞争,而不是斗争,这种竞争是在理性的基础上。我们说,团队建设中,协作是团队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潭死水,没有争论。而应该有争论,用争论来激活团队的气氛,激发成员的竞争意识。正如美国SUN公司总裁Schwartz所倡导的那样:“只有矛盾才能激发争论,而争论总是有益的,没有争论的团队就不正常了。当然,每个人也得知道如何适时地结束争论。” 他认为,这种争论是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时,还要注意,在内部设立竞争机制一定要以业绩作为考核标准,正如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所说的那样:“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业绩来考核人”,用有情的鼓励和无情的鞭策,让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工作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的威力。
  “狼来了”不再是惊呼,而是事实;不想被狼吃掉,就要学会与狼共舞;要与狼共舞,先要学会变成狼。面对竞争没有第二条路好走,只有勇敢地迎上去!
  ——李慧波
 尽职、尽责、尽心——先问你为团队做了什么
	 		  “Ask not what the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untry”(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问一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不要先问团队能为你做什么,先问一问你能为团队做些什么。先想着奉献,再考虑索取。
		 沟通、沟通、再沟通——积极沟通才能有效合作
	 		  沟通是合作的开始,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沟通良好、协调一致的团队。没有沟通就没有效率。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同时,沟通也是一个明确目标、相互激励、协调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的过程
 颁发双证:通用高级经理资格证书+ MBA 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含 2 年全套学籍档案) 
 证书说明:证书全国通用、国际互认、电子注册,是提干、求职、晋级、移民的有效依据 
 学习期限: 3 个月(允许工作经验丰富学员提前毕业) 收费标准:全部学费 元  
 学校网站: www.mhjy.net 报名电话: 0451 - 88723232 咨询邮箱: xchy007@163.com
 颁证单位: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培训网 美华管理人才学校 
职业经理MBA整套实战教程
千本好书免费下载网址 www.mhjy.net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不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故事中,耕柱如果与墨子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不理解墨子通过磨练对他的栽培提携之意,很可能就认为是老师对他有意刁难,“愤愤不平”中很可能就做出违背老师本意以及不利于团队的事情,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员工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
  一般来说,管理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杂,许多时间并不能为自己完全掌控,因此经常会忽视与部属的沟通。更重要的,管理者在下达命令让员工去执行后,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因此没有切实考虑到员工所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总认为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导致缺少主动与员工沟通的精神。所以,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作为员工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
  二、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部属沟通
  高效沟通是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技能之一。管理者一方面要善于向更上一级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与部属沟通。许多管理者喜欢高高在上,缺乏主动与部属沟通的意识,凡事喜欢下命令,忽视沟通管理。对于管理者说,“挑毛病”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极端,“鸡蛋里挑骨头”。挑毛病必须实事求是,在责备的同时要告知员工改进的方法及奋斗的目标,既让员工愉快地接受,又不致挫伤员工积极进取的锐气。从这个故事中,管理者首先要学到的就是身为主管要主动和部属沟通,而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简单布置任务!
  三、沟通是双向的,不必要的误会都可以在沟通中消除
  沟通是双方的事情,如果任何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试想故事中的墨子和耕柱,他们忽视沟通的双向性,结果会怎样呢?在耕柱主动找墨子沟通的时候,墨子要么推诿很忙没有时间沟通,要么不积极地配合耕柱的沟通,结果耕柱就会恨上加恨,双方不欢而散,甚至最终出走。如果故事中的墨子在耕柱没有来找自己沟通的情况下,主动与耕柱沟通,然而耕柱却不积极配合,也不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结果会怎样呢?双方并没有消除误会,甚至可能使误会加深,最终分道扬镳。
  所以,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一定不要忽视沟通的双向性。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有主动与部属沟通的胸怀;作为部属也应该积极与管理者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大家都真诚地沟通,双方密切配合,那么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快!沟通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也要被当作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应该把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提升到战略高度——从团队协作的角度来对待沟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一个沟通良好、理解互信、高效运作的团队。
  用爱去经营吧,经营你的事业、友谊、明天,你会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李慧波
 有效激励——让员工在团队中更杰出
	 		  有团队精神的组织一定能够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作效应。同时,一个优秀的团队,也能够创造一种机制和组织氛围,使团队成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产生以一当十的力量
		 团队领导——以身作则
			  正确识人、用人、管人的人把梯子正确地靠在墙上是管理者的职责,领导的作用在于保证梯子靠在正确的墙上。员工是把事做正确的人,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的人。一个不懂用人艺术的领导绝对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事事亲为的领导不是优秀的领导,领导目标依靠下属来实现是领导活动最为重要的特征。
 管理资源吧(www.glzy8.com),海量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更多免费下载,敬请登陆:www.glzy8.com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为了达到最快的下载速度,推荐使用快车下载本站软件,千万不要使用迅雷下载,因为迅雷下载有很多问题。
* PDF文件请使用foxit pdf阅读,PDG格式为超星阅读器格式DJVU格式,电子书制作视频教程,如何将电子书放在手机上看,重复下载不会重复扣点的前提是:用户登录后不能退出去。如果退出去,就有可能重复扣点。
游客每天只能下载50个免费电子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会增多下载免费个数,因为每人下载阅读50本书已足够)。如果要继续下载更多,必须进行游客下载点数充值
下载前请先启动迅雷软件,如果还没有下载,那就请赶快安装迅雷。这样才能顺利快速的正常下载。
* 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 版权说明:所有电子书均为3~10年以前的电子书,大部分为5年以前的电子书,本站绝无最新出版的电子书。但仍旧存在很多经典、精彩之著作。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