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北京西城2011初三化学期末试题.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734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27 09:57:36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北京西城2011初三化学期末试题.doc介绍

北京市西城区2010 —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            2011.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B.气        C.食醋         D.牛奶
.A.冰块受热变为液体                  B.熨斗通电后变热
C.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D.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硅	         C.铁	          D.氧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            B.Cu          C.Fe             D.Mg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8.北京市已于2006年完成了“管道煤气为天然气
A.甲烷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
9.TiO2)中钛化合价是A.4            B.2              C.4             D.2 
10.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为                    B.质子数为1 
 C.元素符号为                   D.核外电子数为2.31
11.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汞.下列化学名称与符号相符合的是
A.氧元素O2        B.氯离子C1           C.碳酸钠NaCO3    D.金AU.实验室制取,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D.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
17.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D.在SO3 + H2O == H2SO4 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总数各元素化合价20.关于3CO2”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氧原子
③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⑤相对分子质量为132     ⑥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       D.②⑥.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分子间有间隔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稀有气体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D		22.A.B.C.D..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的是鉴别物质A	软水和水肥皂水加热蒸发B	一氧化碳和甲烷	滴加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C	氧气和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稀盐酸灼烧25.原煤(含硫元素)在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 和SO2。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A.10%              B.30%            C.50%           D.70%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分。)26.(分)煤、和常称为化石燃料块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造成酸雨的是。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材料,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2)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图)净化雨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图一和图二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     种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参加反应的甲烷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8.(分)				(1)A、B实验中数据变化关系与对应图像相符的是    (填字母序号)。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充分反应后,所得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C中铁生锈的条件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
29.(5分)某电镀厂含有CuSO4ZnSO4和Fe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请回答:
()步骤①的操作是,步骤使用的方法是。
(2)是是(3)步骤。30.(分)图中“—”表示,“→”表示。C、O、Fe种元素甲
(2)若上述物质由H、C、O、Fe种元素→乙”。已知甲也可用于灭火,则甲的化学式是    。丙→丁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道小题,共分。)
31
甲                     乙                           丙
(1)甲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中仪器a的名称是    ,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3)丙中铜片上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32.(分)① 此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
若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此装置还可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仪器名称	分液漏斗	小试管	大试管		装置内的药品		大理石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相关性质			③ 在不改变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同学们认为只要再增加一个操作,还可以验证该气体的其他化学性质。增加的操作是    。
(2)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
① 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   
处做标记。分别充满气体(甲为CO2,乙为A   
气体,丙为CO2和A的混合气)后倒扣在NaOH
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
        据此推测:气体A的化学性质有    。
② 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
10 mL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
温,打开止水夹。实验现象是    。
33.(5分)催化剂在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编号	KClO3质量/g	其他物质质量/g	待测数据		实验1	2.0	  			实验2		MnO2  0.5			① 表中a的数值应是    。
② 表中的待测数据指    (填字母序号)。
A....③ 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2KClO3====2KCl + 3O2↑。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连续发生如下反应,试分析后按要求填空。
(I) 2KClO3 + 2MnO2===2KMnO4 + Cl2↑+ O2↑;
(II)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I)K2MnO4 + Cl2===2KCl + MnO2 + O2↑。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拓展】氟利昂释放出的氯原子参与了臭氧层的破坏,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综合图中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写出臭氧层被破坏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道小题,共6分。)
34.(分)化学方程式为+ 2H2O==2NaOH + H2↑。若得g氢气,需要金属钠多少克?35.(分)(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铜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 + 2CuO === 2Cu + CO2↑; 
写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现有碳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3.12 g,在高温时充分反应。若反应后碳和氧化铜均无剩余且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石灰水增重0.44 g。
① 反应前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    g。
② 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化亚铜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北京市西城区2010 — 2011学年度第

北京西城2011初三化学期末试题.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北京西城2011初三化学期末试题.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