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理化生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92.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2-29 08:41:0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介绍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虽然我们每天都跟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但还没有对物质作详细的研究。初中阶段将要研究一些重要的,与我们的生命活动以及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物质。本章主要研究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空气、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通过本章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将: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简单知识以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
3.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并了解其工业制法。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5.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区别。
6.初步认识两种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对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现象有所认识。
7.对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8.积极参与有关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活动,识别并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规范自己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1:认识空气的主要组成。
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3:认识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
4: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
重点:空气的成份、物理性质
难点: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里,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
【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演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4P + 5O2 点燃 2P2O5
(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提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溶解性:气态不溶于水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难溶于水)?
    (4)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
   (空气组成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博学多才的氧气博士(氧气占21%);用途广大的二氧化碳教授(二氧化碳占0.03%);沉默寡言的惰性世家〔稀有气体占0.94%〕;还有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2O5
混和物:由二种或多种物质混和而成。例:空气,食盐水.,矿泉水。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请注意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3)这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4)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全部燃烧,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雷雨后,为什么空气格外新鲜?雷雨后,常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场倾盆大雨,给空气洗了个“淋浴”,去掉了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另一方面,在闪电时,发生了一场奇妙的变化——空气中的氧气变成了臭氧。即:氧气臭氧。臭氧,顾名思义,有臭味,它是氧气的亲姐妹。臭氧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漂白物质,能杀灭细菌。浓度很稀的臭氧一点也闻不到臭味。反而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支持燃烧.,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教材指出以氮气、氧气为主的空气,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还有可能被污染。因此,要使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自然界里的变化,并了解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 操扬上;
白天的森林里    ______________ 晚上的森林里;
城市繁忙的街道上______________ 农村清净的田野上;
冬天的室内      ______________ 夏天的室内;
地面上          ______________ 地窖里;
枯物园里(室外)______________ 温室里。
2.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市场上有许空气清新剂出售。请问真的能清洁空气吗?为什么?
3.你对防治空气污染有哪些建议?
[资料查询]
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市场上有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出售,另外一些空调器也具有产生“负离子”的功能(俗称健康空调),你对“负离子”了解吗?试通过你的查找回答。
空气质量周报
    从1997年开始,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多了一件新鲜事,许多城市就像发布天气预报那样,在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上公布一周来本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从此,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于许多老百姓来说,不再是一个未知数了。 
通过新闻媒介向全社会发布空气质量周报是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97年1月做出的决定,当时要求在全国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发布空气质量周报。当年5月23日,南京市率先在当地新闻媒介上发布空气质量周报,紧接着,上海、武汉、沈阳……到1998年6月,46个城市全部推出了空气质量周报。这46个城市包括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以及一部分重点旅游城市。 
空气质量周报的主要内容为: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值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1、污染指数在50以下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优;2、污染指数在50以上、100以下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2级,即良;3、污染指数在100以上、200以下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3级,即轻度污染;4、污染指数在200以上、300以下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4级,即中度污染;5、污染指数在300以上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5级,即重度污染。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废气,它是生成酸雨的元凶;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总悬浮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地面扬起的灰尘。取这3种污染指数最大的作为首要污染物,并将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确定为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例如广州市在某一周的空气质量监测中,氮氧化物的污染指数是最高的,达到了134,那么氮氧化物就被确定为本周的主要污染物,同时,氮氧化物的污染指数134及其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3级就作为广州市本周的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像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墨西哥、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开展了空气质量公报、污染警报和预报工作。美国是最早开始这一工作的国家,于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国外一般都是日报,还有不少国家进行预报,当污染指数超过警戒值时,就要发出污染警报,一方面警告敏感人群如老人、小孩、病人减少室外活动,另一方面要限制工厂和交通排放废气。我们国家现在刚刚开始搞周报,大部分城市还不具备条件搞日报,因为46个城市中只有20个城市具备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另一多半的城市仍采用手工或半自动化监测。目前我国已有5个城市,即北京、厦门、南京、青岛、大连实现了日报。 
课题2    氧气
教学目的:
1:了解02的性质、用途,以及S、P、Al与02反应的现象、反应表示式。
2: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性质、氧化剂的概念。
4:了解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本课题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
2:S、P、Al与02反应的现象
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和氧化剂的概念。
教学过程 二氧化碳		C + O2 点燃 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演示】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一边实验一边引导学生观察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的不同)。
【讲述】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不同的原因以及二氧化硫的气味。
实验现象:①	硫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
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③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板书】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SO2(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体)
【演示】铝在氧气燃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教育: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ppt
·下一教育:第二单元复习.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