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 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 心理学认为: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自尊感增强,而情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还不够强,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没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经不起失败。因此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自觉地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往往对自己的问题不能正确地评价。因此,数学教学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本文想通过几个个案研究来探寻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内因,探讨数学学习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以促进数学教学。 案例 对象一:姜山镇中学学初二学生阿大、阿小 基本情况:他们是孪生兄弟,阿小平时数学成绩下游,阿大平时数学成绩中游。在一次平时的测试中,阿小考了优秀,成绩超过了阿大,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说他现在努力了(其实他跟平常一样),成绩上来了,超过了阿大。因为这句话,阿小真的努力了,在以后的大小考试中,他基本上能考上优秀。而因为成绩超过了阿大这句话,阿大的心理很不是滋味,在以后成绩徘徊不前,甚至还有点退。 对象二:姜山镇中学初二学生王新、李昕 基本情况:王新因伤病休学一年,复学后数学成绩处于中游,可在初二第一学期的期中测试中数学居然考了满分,一次偶然的成功,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使他成为了班内数学学习的佼佼者。李昕,并不出众的一名女生,紧锁的双眉表达了不自信的内心,可在校内的一次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一次意外的获奖舒展了她的双眉,也使她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取得进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 对象三:姜山镇中学学初三学生钱宇 基本情况:钱宇智商较高,玩心较重,成绩中等,作业潦草。教师曾不止一次与其谈心,要求他认真学习,刻苦努力,严格自我要求,但收效甚微。后来,我改变了呵斥、讽刺、惩罚的做法,诚恳地请他帮教师总结班级同学中作业优秀者的个性品质方面的特征,同时请他协助教师查验部分卷面质量差的同学的作业中的正误。过了两周左右,他的不耐烦情绪暴露了出来,甚至认为,有些同学在故意与他为难,妨碍他的检查。据此,我请他设身处地体会老师工作的艰辛,理解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养成高尚的、健全的人格和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好处。经过两三个月的不懈努力,他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学习成绩均出现了根本性的好转。 对象四:姜山镇中学初三学生周宁 基本情况:周宁从小成绩优异,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在表扬声中度过的,父母的叮咛、自己的愿望(一心想考重点中学)使他一直都在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可进入初三总复习后,几次偶然的挫折使他一蹶不振,成绩一降再降,虽经老师多次的辅导,但他仍在每次考试中表现出极强的焦虑心理。中考时,他拿到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数学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复读一年后,考上普高。 二、透析 阿小的进步,缘于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失去自信心。所以,我们提倡的正确、科学的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千世界莘莘学子,个性特点千差万别,能力水平、习惯、作风各有不同,且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作为教师要正视现实,承认差别,进而客观公正,心平气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落伍”,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 ???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爱,教师作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只有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温柔,和激情凝聚在对学生的爱之中,才能塑造孩子的心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孩子恰如“导儿学步”,小孩子在几步远的地方,所以能鼓起勇气,趔趔趄趄地走过来,是因为他们扑向的是爱他们的妈妈。亲情使孩子迈开了脚步。教师必须用对孩子们的爱,引发孩子对“亲情”的感觉。例如,一个轻轻的微笑,一个充满着的抚摸,一句亲切的问候,“你多大了?”“你真乖”你是个很错的孩子这些都会使他们感受到鼓励和关怀的喜悦。 让学生体验失败坦然面对失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在不断总结失败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起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授课时,要用规范礼貌的语对学生讲话。讨论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在知识科学,学术观点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学生说得对与不对,教师都应给予善意的,积极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可用“你真行”“想一想”“肯定能说出来”“你的发言有独到之处”等语言,给予鼓励。
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个案研究.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