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试题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一.(09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 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 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 ”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 (二)(4分) 7.(2分) B 8.(2分)空阔浩渺 愁苦悲凉 (三)(8分) 9.(2分)清 袁枚 10.(3分)除此之外,(那些)祖父和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11.(3分)书非借不能读也 (四)(12分)1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15.(4分)治病 治国 二.(09河北省)(14分) 爱莲说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7(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三.(09河南省)(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20、(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四.
2009年中考试题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约48800字).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