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中考数学分类试题---综合题压轴题汇编7
教师答案版
1(09四川成都)
四、(共12分)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y中,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M,若直线MC的函数表达式为,与x轴的交点为N,且COS∠BCO。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异于点C的点P,使以N、P、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以NC为一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MC于点Q.若将抛物线沿其对称轴上下平移,使抛物线与线段NQ总有公共点,则抛物线向上最多可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向下最多可平移多少个?
2(09四川凉山)26.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顶点为.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绕点顺时针旋转90°后,点落到点的位置,将抛物线沿轴平移后经过点,求平移后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
(3)设(2)中平移后,所得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顶点为,若点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且满足的面积是面积的2倍,求点的坐标.
26.解:(1)已知抛物线经过,
解得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分
(2),,
可得旋转后点的坐标为 3分
当时,由得,
可知抛物线过点
将原抛物线沿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过点.
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5分
(3)点在上,可设点坐标为
将配方得,其对称轴为. 6分
①当时,如图①,
此时
点的坐标为. 8分
②当时,如图②
同理可得
此时
点的坐标为.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 10分
3(09四川泸州)8.(本题满分12分)
如图12,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B,
与y轴相交于点C,且.
(1)求c的值;
(2)若△ABC的面积为3,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设D是(2)中所确定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试问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D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09四川内江)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解答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5.(10分)阅读材料:
如图,中,,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点P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腰上的高为,连接AP,则.
即:
(定值).
(1)理解与应用
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点E为对角线BD上的一点,且,F为CE上一点,于M,于N,试利用上述结论求出的长.
(2)类比与推理
如果把“等腰三角形”改成“等边三角形”,那么P的位置可以由“在底边上任一点”放宽为“在三角形内任一点”,即:
已知等边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等边的高为,试证明(定值).
(3)拓展与延伸
若正边形内部任意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为,请问是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合理猜测出这个定值.
5(09四川内江)7.(10分)
如图所示,已知点,,,且,,抛物线经过A、B、C三点,点是抛物线与直线的一个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对于动点,求的最小值;
(3)若动点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求的边AP上的高的最大值.
6(09四川南充)
八、(本大题8分)
21.如图9,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
(1)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把直线OA向下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求的值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第(2)问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C、D,求过A、B、D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在第(3)问的条件下,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E,使四边形OECD的面积与四边形OABD的面积S满足:?若存在,求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八、(本大题8分)
21.解:(1)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因为的图象过点,所以
,解得.
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1分)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因为的图象过点,所以
,解得.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分)
(2)因为点在的图象上,所以
,则点. (3分)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因为的图象是由平移得到的,
所以,即.
又因为的图象过点,所以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4分)
(3)因为的图象交轴于点,所以的坐标为.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因为的图象过点、、和,
所以 (5分) 解得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6分)
(4)交轴于点,点的坐标是,
如图所示,
.
假设存在点,使.
四边形的顶点只能在轴上方,,
.
,. (7分)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
解得或.
当时,点与点重合,这时不是四边形,故舍去,
点的坐标为. (8分)
7(09四川遂宁)25.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0,),且顶点C的横坐标为4,该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AB的长为6.
⑴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⑵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PA+PD最小,求出点P的坐标;
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AB与△ABC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⑴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k
∵顶点C的横坐标为4,且过点(0,)
∴y=a(x-4)2+k ………………①
又∵对称轴为直线x=4,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6
∴A(1,0),B(7,0)
∴0=9a+k ………………②
由①②解得a=,k=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4)2-
⑵∵点A、B关于直线x=4对称
∴PA=PB
∴PA+PD=PB+PD≥DB
∴当点P在线段DB上时PA+PD取得最小值
∴DB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
设直线x=4与x轴交于点M
∵PM∥OD,∴∠BPM=∠BDO,又∠PBM=∠DBO
∴△BPM∽△BDO
∴ ∴
∴点P的坐标为(4,)
⑶由⑴知点C(4,),
又∵AM=3,∴在Rt△AMC中,cot∠ACM=,
∴∠ACM=60o,∵AC=BC,∴∠ACB=120o
①当点Q在x轴上方时,过Q作QN⊥x轴于N
如果AB=BQ,由△ABC∽△ABQ有
BQ=6,∠ABQ=120o,则∠QBN=60o
∴QN=3,BN=3,ON=10,
此时点Q(10,),
如果AB=AQ,由对称性知Q(-2,)
②当点Q在x轴下方时,△QAB就是△ACB,
此时点Q的坐标是(4,),
经检验,点(10,)与(-2,)都在抛物线上
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点Q,使△QAB∽△ABC
点Q的坐标为(10,)或(-2,)或(4,).
8(09四川宜宾)24.(本题满分l2分)
xoy中,等腰梯形OABC的下底边OA在x轴的正半轴上,BC∥OA,OC=AB.tan∠BA0=的坐标为(7,4).
(1)求点A、C的坐标;
(2)求经过点0、B、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第一象限内(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经过点P且与等腰梯形一?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横坐标;若不存在,
新东方全科—云中漫步编辑整理 http://max.book118.com.cn/caoyun
10
E
6
3
3
A
B
D
C
O
x
y
6
3
3
A
B
D
C
O
x
y
y
x
B
C
A
O
h
r2
r3
r1
P
B
A
C
M
F
N
E
A
B
C
D
h
r2
r1
P
B
C
A
图12
N
图②
D1
B1
D
O
A
B
C
x
y
图①
D1
B1
D
N
O
A
B
C
x
y
(第26题)
D
O
A
B
x
[学子教育]2009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7(修订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