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数学
6.2定义与命题课件.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数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1.04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2-03-19 09:02:22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6.2定义与命题课件.ppt介绍

6.2 定义与命题 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 (1)动物都需要水; (2)猴子是动物的一种; (3)玫瑰花是动物; (4)美丽的天空; (5)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6)负数都小于零; (7)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8)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9)过直线外l一点作直线l的平行线; (10)如果a b,a c,那么b=c. 2.在解决“何处水流受到污染”的问题中,找出几个命题. 探索新知 知识应用 1、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2、这几个命题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不正确?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正确的? 3、这几个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 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原名、公理、证明、定理、定义及它们的关系 考    考   你! 课堂小结 1、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结束寄语 在几何学习中最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数学使人聪明. 只要你敢想敢做,未来的数学“大家”将是你! 2.下列命题中哪些是假命题?为什么? (1)如果                   那么x 4 (2)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一定相似。 是假命题。如:两个菱形的各边对应成比例,但它们不一定相似 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3)如果a≠0,b≠0,那么a2+ab+b2=(a+b)2 是假命题。如:a=1,b=1时a2+ab+b2=3, (a+b)2=4,这时 a2+ab+b2≠ (a+b)2,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4)两个锐之和一定是钝角 是假命题,如一个锐角为30°,另一个锐角为40°,则两角之和等于70°为锐角,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是假命题。因为 当                       时 x 4.25   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3.A、B、C、D、E五名学生猜自己的数学成绩:        A说:“如果我得优,那么B也得优。”        B说:“如果我得优,那么C也得优。”        C说:“如果我得优,那么D也得优。”         D说:“如果我得优,那么E也得优。”        大家都没有说错,但只有三个人得优。请问:得 优的是哪三个人? C、D、E三个人得优。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语句是(       )   A、定理          B、公理        C、定义        D、只是命题 2、“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个语       句是(       )   A、定理          B、公理        C、定义        D、只是命题 3、下列命题中,属于定义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4、下列句子中,是定理的是(       ),是公理的     是(                          ),      是定义的是(       ),   A、若a=b,b=c,则a=c;       B、对顶角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D、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E、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 D C B D A、C、E 小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举反例 3、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方法: 证明 证明的依据:公理(等式的性质)                          定义、已证明的定理 “如果……那么……” 条件 结论 * * * * * * * * 小华与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 坐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边也在悄悄地议论着。 哈!这个黑客终于被逮住了. 是的,现在的因特网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 这个黑客是个小偷吧? 可能是个喜欢穿黑衣服的贼. 有一位田径教练向领导汇报训练成绩 相传,阎锡山在观看士兵篮球赛,双方争抢非常激烈.于是命令: 小明的百米成绩是9秒9. 继续努力,争取达到10秒. 发给每个人一个球,不要再抢啦. 真正的含义 可见,交流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 例如: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 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   “两点之间 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你还能举出曾学过的“定义”吗? 下图表示某地的一个灌溉系统. 上面“如果……,那么……”都是对事情进行判断的语句.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如果B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                  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如果C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                  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如果D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                  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 A B C E  ·F  H ·G D K J · · I C,E,F,G E K · · · · · · · 例如,下列句子都是命题 (4)无论n为怎样的自然数,式子n2-n+11的值都是质数; (2)任何一个三角形一定有直角; (1)熊猫没有翅膀; (3)对顶角相等; 反之,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例如,下列句子都不是命题: (1)你喜欢数学吗? (2)作线段AB=CD. (5)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命题一般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你能把上面的命题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吗? 你能举出一些命题吗? 举出一些不是命题的语句.     随堂练习P192 ? 判断就是命题 是 是 是 不是 是 是 不是 是 不是 是 独立 作业 补充: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平角都相等.                                    (2)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 .       (3)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4)在射线OA上,任取两点B、C.       (5)在空间里,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6) 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7)延长线段AB到C,使AC=2AB .     (8)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  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观察下列命题,猜测这些命题的共同的结构特征.与你的同伴交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  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情景引入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三角形全等; 条件 结论 已知事项 由已知事项推断    出来的事项 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同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注意:命题的条件(题设)部分有时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解:(1)条件:两个角相等,                结论:它们是对顶角 解:(2)条件: a>b,b>c ,                结论: a=c 解:(3)改写: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条件: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结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4)改写:如果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  条件: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结论:这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   解:(5)改写: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条件:两个三角形全等 结论: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不正确 不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6.2定义与命题课件.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6.2定义与命题课件.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