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教育资源 > 小学初中 > 初中数学
第三学段(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知识点对照.doc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教育语言:简体中文
教育类型:国产软件 - 小学初中 - 初中数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教育大小:56.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19:41:12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教育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教育真差劲!就请您
      0%(0)

第三学段(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知识点对照.doc介绍

第三学段(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知识点对照
一、数与式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理从实践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作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问题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说明:  ① 涂黑      ——表示与修订大纲比较,课程标准新增内容.
② 删除      ——表示与修订大纲比较,课程标准删除内容.
③ 方框 ︳  ——表示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新增内容.
具体目标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负数..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包括字母)。倒数。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方根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字母二次根式的讨论和运算。
(3)代数式
①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③能理解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④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整式除法运算。
③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 a2-b2;(a+b)2 = 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④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⑤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最简分式,分式的乘方。
2.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②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③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消元法,三元一次方程组,增根。
④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换元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
⑤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函数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函数
①通过简单的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②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列出函数的实例。
③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④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⑥结合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3)一次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 = kx+b(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③理解正比例函数。
④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组的近似解。
⑤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待定系数法。
(4)反比例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                 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
③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5)二次函数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推理与论证的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图形性质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的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应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证明的要求控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如交通图上用点表示城市,屏幕上的画面是由点组成的)。
(2)角
①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
②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识别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③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1]。
(3)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的相等、对顶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平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2 ]。
⑤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⑥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⑦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三角形
①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④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4 ];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
⑤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5]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6 ]。
⑥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5)四边形
①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②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探索并掌握手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 7 ]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8 ]。
④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 9]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 10 ]。
⑤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 11 ]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 12 ]。直角梯形。
⑥探索并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如一报均匀木棒、一块均匀的矩形木板的重心)。
⑦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6)圆
①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弦心距、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垂径定理。两圆连心线的性质,两圆公切线。
②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圆周角定理。
③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④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
第三学段(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知识点对照.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第三学段(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与修订大纲知识点对照.doc》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本类热门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