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1年4月中考模拟数学试卷
2011.4
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两个连续的正整数的积一定是 ( )
(A)素数; (B)合数; (C)偶数; (D)奇数.
2.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 (B);
(C); (D).
3.下列关于x的方程一定有实数解的是 ( )
(A); (B);
(C); (D).
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5.根据下表中关于二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可判断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 ( )
x … -1 0 1 2 … y … -1 -2 … (A)只有一个交点; (B)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y轴两侧;
(C)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均在y轴同侧; (D)无交点.
6.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DE∥BC,且AD=2CD,则以D为圆心DC为半径的⊙D和以E为圆心EB为半径的⊙E的位置关系是 (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不能确定.
填空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7.用代数式表示“a的相反数与b的倒数的和的平方”: .
8.将从小到大排列,并用不等号连接: .
9.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 .
10.如果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那么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11.如果点P(m,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
范围是 .
1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则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 象限.
13.、是一次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若,则t 0(填“<”或“>”或“≤”或“≥”).
14.正十二边形的中心角等于 度.
15.如图,在ABCD中,已知AB=9㎝AD=6㎝BE平分∠ABC交DC边于点E,则DE等于 ㎝中,记,则= (用向量、来表示).
17.如图,在矩形ABCD中,AD =4,DC =3,将△AD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EF(点A、B、E在同一直线上),则C点运动的路线的长度为 .
18.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将△AEF沿中线AD的方向平移到△A1E1F1,使线段E1F1落在BC边上,若△AEF的面积为7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解答题(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满分78分)
19.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20.解方程组:
21.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要知道校园内两处的距离,但无法直接测得。已知校园内A、B、C三点形成的三角形如图所示,现测得m,m,,请计算两处之间的距离.
22.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线段AC、BC、AD的中点,连FE、ED,BF的延长线交ED的延长线于点G,联结GC。
求证:四边形CEFG为梯形。
23.某校九年级学生共00人,为了解这个年级学生的体能,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1的跳绳测试,并指定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对这次测试结果的数据作出整理,下是这四名同学提供的部分信息:
甲:将全体测试数据分成6组绘成直方图(如图);
乙:跳绳次数不少于10次的同学占96%;
②两组频率之和为0.12,且第②组与第⑥组
频数都是4;
丁:③组的频数比第④组的频数第③、④组的频数之第2)如果跳绳次数不少于135次为优秀,根据这次抽查的结果,估计全年级达到跳绳优秀的人数为多少?
(3)若分别以100、110、120、130、140、150作为第①、②、③、④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
已知半径为6的⊙O1与半径为4的⊙O2相交于点P、Q,且∠O1P O2= 120°,点A为⊙O1上异于点P、Q的动点,直线AP与⊙O2交于点B,直线O1A与直线O2B交于点M。
如图1,求∠AM B的度数;
当点A在⊙O1上运动时,是否存在∠AM B的度数不同于(1)中结论的情况?若存在,请在图2中画出一种该情况的示意图,并求出∠AM B的度数;若不存在,请在图2中再画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图形,并证明∠AM B的度数同于(1)中结论;
当点A在⊙O1上运动时,若△APO1与△BPO2相似,求线段AB的长。
试卷答案 2011.4
一、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C;2.D; 3.D;4.B;5.B;6.C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7. ;8.a<c<b;9.1;10.x>1;11.;12.二、三、四;
13.>;14.30;15.3;16.;17.;18.14
三、解答题(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满分78分)
19.解:=
=
=
当时,原式==
20.解:方法一:将代入得-----4分
解得
∴
∴原方程组的解为,
方法二:∵可将分解为和----------------2分
∴原方程组转化为:,
∴原方程组的解为,
21.解:过C作CH⊥AB于H,∵,∴∠CAH=60°,----------2分
∵,∴AH=3,HC=,
在Rt△BCH中,∵,HC=,
∴BH=
∴AB=BH-AH=13-3=10
即两处之间的距离为10米。
22.
证明:(1)∵点D、E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DE//AB,-------------1分
∴∠A=∠FDG,∠ABF=∠FGD
∵F是线段AD的中点,∴AF=FD
∴△ABF≌△DGF,
∴BF=FG
∴
∵E为BC中点,∴BC=EC,∴,
∴
∴EF//CG---------
上海市杨浦区2011年4月中考数学模拟试卷.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