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南区井都中学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九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结束,回眸望去——收获几多,汗水几多,时光伴随我们一起走过;疑惑几多,思索几多,笔墨陪同我们一起划过。走进这个驿站,你会看到这段旅途中或已用心品味或还未曾留意的道道风景,吸引你再去体验,再去揣摩…… 班别:九年 班 姓名:_______ 座号:____ 分数:______ 一、积累运用。(3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中国从古至今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种思想即使在现在的我们心中也是根深dì( )固的。回首自己上学时老师们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为了给我讲一个题讲到口干舌zào( ),他们为了自己的学生所付出的心血是无法衡量的,他们经历的艰辛也是不言而喻啊。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学习老师教诲学生们的那种qiè( )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做人,否则我们会一事无成。 2.名句默写.(12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背灼炎天光?。(《观刈麦》)《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4) ,斜晖脉脉水悠悠,《》故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分) 我的启示: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溪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香暖香的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它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B.《庄子》是庄子及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惠子相梁》中比喻较为巧妙贴切,“鹓鶵 略有改动) 13.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 14.第③段对“好人”的诠释有不同的标准,请找出并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1)南街村人的标准: 。 (2)季羡林先生的标准: 。 (3)王选院士的标准: 。 (4)北师大教授的标准: 。 15.请简析第⑤段运用一连串比喻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 16.白求恩、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都是大家心目中的榜样,文中却说即使不像他们,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对此你有何感悟联想?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4分) 答: 。 (三)阅读《偷父》,回答文后的题目。(15分) 偷 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 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 2005年12月25日《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17.简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4分) 答: 。 18.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4分)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答: 。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3分) 答: 。 20.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4分) 答:
2011年度人教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