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09南昌).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12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 ; (2) ; (3) . 答案:(1)量程不同 ;(2)分度值不同;(3)体温计上有缩口等. (09福州市)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_,理由是_______ (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23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 答案:(1)—8℃ (2)0℃ (3)固液混合 (4) t 3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5)答: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20℃ 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 =10℃, 故△T1 > △T2 由 Q=Cm△t 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09四川绵阳)22.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 (09贵阳).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答案:D (09贵州安顺).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答案:B (09广州).如图19,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答案: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09南昌).【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例: . 答案:【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温度 表面积 猜想二:物质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 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 (09福州市)26.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图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18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98 < (3)保持不变 在探究水的实验中(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1)96 (2)98 低于 (3)B (09山东潍坊).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 ; ② 。 答案:98℃ 低(小) ①减少水量 ②烧杯加盖 (或增强酒精灯的火焰、提高水的初温等) (09四川绵阳)6.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答案:D (09河南)”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13.霜是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09金华)13.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落 答案:B (09烟台)4.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2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答案:B (09济宁)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答案:D (09湖州)12.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比热大 答案:C (09成都). 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答案:B (09河南)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
2011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物态变化.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