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淄博市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山东省淄博市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山山东东省省淄淄博博市市22001111年年初初中中学学业业水水平平考考试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语语文文试试题题 注意事项: 1.考试前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共8页,四个大题,21个小题。 3.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辗转(zhǎn) 聆听(líng) 随声附和(hè) . . . B.慰藉(jí) 赡养(shàn) 相得益章(zhāng) . . . C.帷幕(wéi) 藐视(miǎo) 目不暇接(xiá) . D.追溯(sù) 堤防(dī) 贻笑大方(yí)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淄博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发了以猪龙河、玉龙河为代表的系列水系 . . . . 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在今年的法国网球比赛中,中国选手李娜力克对手,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 叹为观止。 . . . . C.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 . . D.“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 . . . . 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故居,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 D.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4.综合性学习。 毕业前夕,班级要制作一期以“光阴的故事”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 栏 目。 【岁月如诗】光阴似箭,岁月无情。你认为下面哪句诗没有表达这一主题,不应入选本栏目。 ( )(2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岁月留影】时光匆匆,岁月留痕。记录光阴流逝的或许是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或许是一 片枯黄飘落的树叶,或许是一张历经沧桑的脸庞……请你从生活中选取一个镜头,并借助联想作 简要描绘。(3分) 【岁月留言】在即将毕业之际,回顾四年的光阴,你一定感慨万千。请写一段话,作为初中 生活的留念。(3分) 5.默写填空。(6分) (1)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中秋来临之际,某月饼公司可以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哪两句诗印在包 装盒上,既能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愿,又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 。 (4)梅、松、竹因不畏严寒,品性高洁,被称为“岁寒三友”。请任选其一写出两句赞颂它的 古诗。 , 。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第6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① ② (乙)上 令封德彝 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 ④ ④ ⑤ 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 ,岂借才于异 代乎?正 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 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 他的。⑤正:只。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正患己不能知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安可诬一世之人 . .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岂借才于异代乎 . .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10.甲、乙两文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 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 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 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比如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二十四节气 中却有“小雪”“大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 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2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
201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