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 2010年第8期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恻隐(cè)憨笑(hān)肥硕(shuò)浑身解数(xiè) B.禁锢(gǜ) 瞥见(pjē) 归省(shěng)悲天悯人(mīn) c.休憩(q})颔首(hán) 阔绰(chuò)惴惴不安(zhuī) D.倒塌(tà)荒诞(dàn)瞬间(shǜn) 凶神恶煞(sh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喜悦脸颊精益求精铃珑剔透 B.镌刻驰名张皇失措仙露琼浆 C.矜持崛起因地自宜别出心裁 D.追溯诘据姹紫嫣红恪尽职守 3.文言诗文名句填空。 (1)夕阳西下,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人不寐____。(范伸淹《渔家傲》) (3)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李煜《相见欢》) (6)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王之涣《凉州词》) (7)张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________”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8)李商隐的《无题》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____。” 4.名著常识填空:不久前,央视一套播出了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部电视剧是根据老舍的原著改编的。他于1936年推出了代表作《____》,书中主人公与小说中另一人物“____”(车行老板之女),均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5.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标出其中的错误并在横线上改正。 (1)2010年国庆节前夕,红山市第一中学九年级(6)班举办了以《祖国万岁》为主题的演讲会,校长也参加了。(2)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3)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空气非常热烈。(4)特别是学习委员精彩的演讲,就像山洪暴发一样,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 (1)____。 (2)____。 (3)____。 (4)____。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内容。(不超过16字) 新华网贵阳2010年3月28目电(记者王丽、李劲峰)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正席卷西南大地,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困难。灾情还在持续,当群众最需帮助的紧要关头,干部、党员能不能冲锋在前,真正成为查实情、解民困的“主心骨”,将直接决定抗旱救灾能不能取得胜利。 水库龟裂、河谷断流、农田板结……灾情已经持续数月,有许多边远贫困群众饮水十分困难;春耕在即,大面积的田土迫切等待灌溉、翻犁。抗旱救灾任务艰巨,时间更为紧迫,眼下能不能带领和组织群众抢夺时机开辟水源、抗旱保苗,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综旨。在抗旱救灾的考验面前,党员、干部必须深入一线,尤其要到灾情最重、抗灾难度最大的地方解民忧。想不想挑重担作表率,敢不敢豁得出来、冲得上去,是检验党员、干部品质最好的“试金石”。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语句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____,思想____,意志 ____。 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总是在挫折与磨难中茁壮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 B. c. D. 8.一位哲人说过:“不仅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时微笑。”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人生需要微笑。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吧。现在班上要举行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为营造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2)简述事例。如果你的演讲中要举出“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为据,请你仿照例句简述一个事例。 例句: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发奋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3)提出建议。你认为“微笑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除了进行演讲比赛以外,还可以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请写出两种。 二、综合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上林湖之绿 俞 强 上林湖,狭长而多汉的湖岸,携裹着丰富的变幻着的光,几乎要穿透时间的质地,像一棵高大乔木的根系向土地深处伸展开去。舷的两侧、周围、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爬上山坡的绿变得深沉与凝练,突兀的绿在白云的阴影里滑翔,在峰峦的侧影与连绵起伏的坡面之间移动、展开;涌入湖中的绿。仿佛因发过酵而变得透明,绿在一阵风与另一阵风之问,在舷边,随着波纹的曲线不断扩散。以消失的方式强调整个湖面的恬静与澄澈。 满眼涌动或扩散的绿。耳畔叮咚作响与沉静着的绿,向远处绵延起伏的绿,在深谷的石头与草茎之间潺潺流淌的绿,在一只凌空的鸟鸣里上升的绿,将整个沉寂的上林湖变成了绿的汇合、绿的演出。从铜管乐轰鸣的交响到小提琴轻曼的独奏,绿以自己的主旋律里跳荡五彩缤纷的音符,时而平坦,时而跌宕,抖动轻盈的羽翎,在空中、陆地或者水中,留下了一条抑扬顿挫的轨迹。在上林湖,所有长根的、长鳍的、长翅的,所有离不开上林湖哺育的.都皈依了绿,融入了绿,成了上林湖家族共同的姓氏。 雨后,山坡上的野花次第开了。一朵,三朵,五朵或更多。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在绿的布景里好看极了。空气仿佛把氧离子的密度又加强了几万倍,这是冲上船头的被绿色渗透的上林湖的空气。它直接与我的肺腑对话。 我坐在舷边,以手触浪,溅起了一串串水花与阳光,哗哗作响的绿扑上我的面门、我的衣裳。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一种绿,在山与水的默契之间升腾或者沉潜,成为整个上林湖的每一个部分。 沿岸水位退落后的痕迹,山泥与石块的黄色,一目了然的黄色,像一条拷边,反而强化了无处不在的绿! 在绿的簇拥中,一条若隐若现的泥泞小道穿过杨梅树与其他灌木丛,与我在湖的另一个侧面相遇。 不时地会遇见零星出现的石砌小屋,门洞留着简陋的黑,空缺着。无人居住。船经过时,我未能免俗地想起两个人物:某朝有一个青年在这里结庐读书。在他成为状元之前,一定也像我一样迷恋过这上林湖。还有一个是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虽远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但在我的感觉中,他的精神倒比较适合上林湖的绿。但很快,这些想法像浮云一样从脑海里掠过,被其他的更加直观与明确的事物替代:一阵沾着草香的风,一声云雀的鸣叫。一楼正在消失的波纹的反光,把岸上的念头留在岸上了。来自尘世的心被绿的润泽与晴朗占据、过滤,或者淹没,然后化成面对自己心跳的一枚松针落地的静。 一种超越语言的气氛与境界正在绿的巨大肺叶里展开或者生成。 这一个上林湖,不是装在锦盒里作为文物存在的上林湖,也不是化成虚无与苍白的文明碎片的上林湖,更不是作为炫耀与交易资本的上林湖,而是另一个。在绿的氤氲里,它是一种看不见的气氛、一种摸不到的境界。周边山峦的拱卫,阳光与雨雪的交替,植被与湖光的滋润,成全了它独特的形体与灵魂;无人问津的小道,在空气中耸峙的峰顶与岩石,心态平衡的云朵,随意的风,大面积抛荒的时间,以及沾在鞋帮上的每一粒沙砾、每一片叶子、每一滴水,造就了它的偏僻与宁静,造就了另一种绿。这酽酽的绿呀。才是我心中的上林湖。这是另一个上林湖。 这是我一个人的上林湖。 (选自《散文百家》) 9.第段描写的上林湖之绿有哪些特点?这段描写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10.第段画线句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11.第段作者列举的某朝青年和梭罗,这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12.找出与第段相照应的语句。 13.作者借景抒情,除了表达对上林湖自然之绿的热爱之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14.赏读本文诗化的语言,请举一例完成一则山水游记专题卡片(即赏析语句)。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航空母舰 张 波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为主要作战武器,为海军飞机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舰艇。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用。二战中后期,美国正是依靠强大的航母作战群最终赢得了制海权。 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它在许多方面有着严格、精深的技术要求。其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就是它的核心技术之一。 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武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起飞时,飞机的前轮被挂在起飞装置中,就好像激昂飞机放在拉满弦的弓箭上。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加足马力,同时用刹车防止飞机移动。在他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要放开刹车,再借助弹射装置的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 第二种是拖索武弹射起飞。起飞时。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但这种弹射方式比较陈旧。使用这种方式的航母较少。 第三种是斜板滑跳起飞,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采用这种方式的航空母舰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飞机在起飞时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升空的那一刻就好像滑板运动员冲出U形赛道的瞬间。 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比起飞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这不仅需要飞行员有高超的飞行技术,而且对甲板设施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载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归航的飞机要围绕母舰飞行,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程度。飞行员放下起落架、
201008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