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诗词赏析 姓名 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游子思乡) 2.《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才子抒怀) 3. 《十五夜望月》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赏析】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大意】沉醉中挑灯看我宝剑,梦醒时吹角集合队伍。杀牛分酒犒劳部下将士,琴瑟合鸣奏响边塞歌曲。沙场秋日大检阅。战马如同的卢般飞快,弓箭如同霹雳般强劲。完成君王恢复中原大业,赢得生前战功身后英名。可惜满头白发生! 【赏析】作者抒发了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用自己的经历、抱负和失败,来鼓励警戒同道者陈同甫。 【赏析】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赞美了在大漠雄浑的自然景色。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意】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由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第三册诗歌鉴赏 1.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大意】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由于大自然的偏爱,给了这儿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极力张大眼睛把飞鸟归山映入眼帘。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赏析】这首诗紧紧围绕“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其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景象开阔壮美,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全篇围绕“望”字展开,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思念家人的感情。 3.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大意】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第一句,运用衬托,首先写自己的状态——“僵卧孤村”,但“不自哀”,衬托出了作者的心怀大志、胸襟开阔。第二句,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尚思”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为国戍轮台”。第三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夜阑”不仅点明了所处时间,更衬托了作者报国心切。“风吹雨”是指狂风暴雨声,渲染了激烈的气氛。第四句,运用了场面描写,“铁马冰河”写出了声势的壮大,“梦”点明了作者的壮志难酬。全诗豪迈悲壮,虚实相生,抒发了作者精忠报国的愿望,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大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歧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诗人作此诗相赠。全诗先收后放,先说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然后陡然一转,说哪里没有朋友呢,男儿分别,何必哭哭啼啼作儿女态呢?全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6.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意】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赏析】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后两句,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轻一代。 7.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诗生动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作者白居易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第二联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第三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对景物的描写更是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8.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第四册诗歌鉴赏 1.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这首小令被喻为“秋思之祖”。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大意】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战友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直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
2011苏教版中考诗词赏析.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