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湿疹(皮炎)与细菌.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69.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12:44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湿疹(皮炎)与细菌.ppt介绍

湿疹(皮炎)与细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曹元华关于湿疹的争论 观点一:不是独立的疾病,只是一些皮肤症状。理由:确切病因、病原不清楚,如果能查清病因及病原,则应有相应的病名。关于湿疹的争论观点二:应属接触性皮炎类。理由:①接触性皮炎与所谓湿疹均为第Ⅳ型变态反应;②病理变化基本相同;③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如妇女、理发师接触洗涤剂等,教师接触粉笔所致手部的皮肤改变,理应诊断为接触性皮炎,但临床上通常诊断为湿疹;④有些最初表现为接触性皮炎的患者,长期、反复发作后可表现为慢性湿疹样;⑤有些原来认为原因不明的湿疹,后来找到了接触过敏原而明确为接触性皮炎。关于湿疹的争论 观点三:湿疹是一独立的疾病。理由:①湿疹(eczema) 一词国外沿用已久,祖国医学也早有描述并使用湿疹二字,且词典中eczema 与湿疹可互译,无一词多意。②湿疹病因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且与个人体质有关,而接触性皮炎的病因比较单一,常与体质无关。③接触性皮炎祛除病因后,常易在较短时间内痊愈,而湿疹则病因不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④大多教科书中仍将湿疹作为独立疾病而单列。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一、内因:受遗传因素支配的个人体质:不能耐受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对正常人无害的刺激,斑贴试验时可对多种物质发生阳性反应,即使除去某些致敏原,湿疹皮损也不易很快消失。   其它因素慢性消化道疾病,胃肠道功能性障碍,精神、情绪因素,感染病灶的存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影响或加重湿疹的病情。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外因:生活环境,气候变化,外界刺激如冷、热、光、汗液、搔抓、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及食物等,均可在湿疹的发生和病情演变中发生作用。湿疹与细菌 特应性皮炎(AD) 与细菌(特别是金葡菌)的关系的研究报告非常多,金葡菌的密度与AD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能加重AD 的病情,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复合制剂外用治疗AD 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也已有诸多报告,并被医生较广泛采用和患者所乐于接受。湿疹与细菌  对湿疹与细菌的研究开展很少。查阅1990~2000 年的国内文献,仅见3篇报告。湿疹与细菌38 例外耳道湿疹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中级医刊》1998 36 例(94 .7%)阳性,9例有2种以上细菌生长,主要为金葡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湿疹与细菌 细菌感染与湿疹关系的探讨《综合临床医学》1998 21 例患者的渗出和非渗出皮损表面培养,18 例(85.7% )为金葡菌,正常对照组均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湿疹关系的探讨《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 细菌组和对照细菌培养结果分组例数金葡金葡+链金葡+其它阳性率% 皮损部位细菌性湿疹38 32  3 3 100 寻常性湿疹90 47  2  11 66.6 正常对照23 1  0 4 21.7 非皮损部位细菌性湿疹21 1  0  12 61.9 寻常性湿疹41 2  0 8 26.8 正常对照18 0  0 2 11.1 ●皮损处每个表皮细胞粘附细菌数:18 .13±15 .25 ●正常皮肤每个表皮细胞粘附细菌数:3.94±5.31 细菌性湿疹?有感染倾向的湿疹!国外BibeI 等的报告:寻常性湿疹62.9 %,细菌性湿疹92.6 %。湿疹皮损上细菌数达到106 /cm2 时意味着感染结论1. 金葡菌是湿疹皮损上的主要细菌,阳性率:细菌性湿疹>寻常性湿疹>正常对照组(P<0 .01) 。2 .湿疹皮损表皮细胞对金葡菌的粘附力大于正常皮肤(P<0 .01)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与特应性皮炎   A .Leydenl974 年首先从90 %的AD 患者皮损中提取到金葡菌,炎症性皮损每平方厘米达107 个菌落,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外用的疗效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更好。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与特应性皮炎B. Leung 发现A0 皮肤中的金葡菌可分泌具有超抗原特性的毒素,主要是肠毒素A、B和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 。C. Strange 将肠毒素B作用于正常皮肤和AD 患者的无皮损区,证实超抗原可加重和持续与AD 相关的炎症。金葡菌超抗原诱导和加重AD 的机理 A .直接刺激郎格罕细胞、巨嗜细胞、皮肤树枝状细胞或角质形成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或白介素1α等细胞因子(如IL-4) 。B .通过T细胞受体结合,刺激T细胞增殖,释放细胞因子,介导组织炎症和表皮改变,持续AD 的皮肤损害o  C .毒素穿过表皮破损处,通过传统的抗原机理,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或在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IgE ,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加重AD 。治疗 一. 内服药(略):新观念:抗组胺不等于抗过敏!速发相、迟发相!过敏的多因素性!!治疗二.外用药:以选择含有中效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复方外用制剂为宜。个人所知现有复方制剂:A. 皮炎平(地塞米松、薄荷、樟脑) B. 复方康纳乐(制霉菌素,新霉素,曲安奈德) C. 皮康霜(咪康唑,新霉素,曲安奈德) D. 皮康王(1 %酮康唑,0.05 %氯倍他索) E. 新适确得(1 %三氯生,0.5 %卤米松) F. 复方咪康唑(2 %咪康唑,0.05 %氯倍他索) G. 派瑞松(1 %益康唑,0.1%曲安奈德) ▲复方制齐中各种药物  的浓度比例问题!  派瑞松治疗足癣和体股癣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治疗组73 例●对照组82 例●体外实验结论派瑞松(1 %益康唑,0.1%曲安奈德)治疗足癣和体股选的真菌清除率,在治疗的不同阶段与单纯益康唑相似,体外抑菌实验也显示同样效果,表明派瑞松乳膏中两种主要成分在10 :1的浓度比例下,起对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未发生拮抗。吴晓初、徐文严翻译资料《派瑞松疗效文献摘选》  ●1 %曲安奈德霜可减慢皮肤的药物渗透,因而增加了外用药在组织中的浓度,派瑞松霜的动物试验证实了这一结果。●一般主张限制外用皮质类固醇复合制剂治疗炎症性真菌病,疗程最多不超过两周,这不仅是为了避免激素的副作用,而且长期应用激素后则不再保持其收缩血管作用,甚至可出现血管扩张,较快清除皮肤中的药物。派瑞松与去炎松治疗湿疹40 例临床观察(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皮肤科余开梅等)分组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 派瑞松40 28 (70 )6 6 0 85  去炎松40 14 (35 )8  12 6 55 注:为观察两周的结果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林麟  派瑞松与艾洛松治疗皮炎湿疹比较观察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派瑞松艾洛松派瑞松艾洛松派瑞松艾洛松痊愈5 4  19 9 25  13  显效13  9  15  12  10  16 好转18  20  4  14 3  7  无效3 7  1 5 1  4 痊愈率p >0.05  p <0.05 p <0.01  有效率p >0.05  p <0.01 p <0.01 注:痊愈+显效派瑞松89.7% ;艾洛松72.5%  ▲两篇报告均无不良反应。西安杨森公司提供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爱平等报告73 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 %。出现在体股癣患者,表现为原皮损的红斑和瘙痒加重,停药和对症处理可缓解。◆目前的研究报告只是回答了湿疹的病情与细菌相关,湿疹皮损与非皮损部位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湿疹患者皮肤表皮细胞对金葡菌的粘附力增高。湿疹与细菌之间尚需研究的问题 A. 为何细菌培养阳性率高?B. 为何湿疹患者表皮细胞对金葡菌粘附力增高?C. 皮损、非皮损部位带菌量如何?D. 治疗前后局部细菌量的变化如何?E. ……………???  * *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湿疹(皮炎)与细菌.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