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0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化 学 试 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 考生注意:1.本学科有两张试卷,一是答题卡,另一是本试题(共6页25题)。请将全部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该选项的序号涂黑) 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可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 B.奶粉 C.蔗糖 D.植物油 2.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特种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3.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4.分类投放垃圾箱有三个垃圾投放口分别为绿色(可回收物)、黑色(有害物)、黄色(废 弃物)。下列生活垃圾应放于绿色投放口的是 A.贝壳 B.废电池 C.果皮 D.矿泉水瓶 5.不属于有毒物质的是 A.二氧化硫 B.氯化钠 C.甲醛 D.黄曲霉素 6.不属于现代化学科研人员研究方向的是 A.合成新材料 B.开发新能源 C.开发卫星定位系统 D.工业“三废”处理 7.近来,俄美科学家发现了两种新原子,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17,中子数分别为117和 11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中子数为118的原子,核外有118个电子 C.中子数为117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7 D.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两种原子的质量也相同 8.生产消毒剂ClO2涉及下列化合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标示正确的是 +3 +1 -2 +2 A.NaClO2 B.HCl C.NaCl D.ClO2 9.近来,科学家找到从月球岩石制取氧气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取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月球岩石中肯定含有高锰酸钾 C.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月球岩石中一定富含氧分子 10.下列对可制成单分子二极管的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中含有氢气和氮气 B.三聚氰胺中C、H、N质量比为6:1:14 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g D.三聚氰胺中N的质量分数为84%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粗盐水 B.滴加石灰水 C.存放氧气 D.称量氯化钠 12.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1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相应试剂鉴别的是 物质 试剂 A 稀硫酸和石灰水 石蕊试液 B 硬水和纯净水 肥皂水 C 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D 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稀硫酸 14.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获得的分子图像 酚酞溶液变红 糖水的体积小于 糖和水的体积之和 水不容易被压缩, 空气容易被压缩 解释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大小不同 15.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KNO3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21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 D.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6小题,共35分) 16.(4分) 请解释下列应对潮湿天气的办法。 (1)用生石灰吸潮,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用木炭除霉味,这是利用了木炭的 性。 (3)将油涂在铁艺家具上防止生锈,其目的是将铁与空气中的 隔绝。 17.(4分)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 (2)它与硼元素(元素符号为B)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高温 超导材料氮化硼的化学式为 。 18.(6分)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 (2)用天然气作燃料: 。 (3)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 19.(7分) 华裔科学家高锟因提出“以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制造光纤”,获得2009年诺贝尔奖。 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石英玻璃的生产原理如下: 请回答: (1)已知反应①的另一产物是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此副产物的用途是 。 (2)已知反应②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反应③为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反应③中的氧气换成氢气,可制得生产计算机芯片的高纯硅,则另一产物的化学式为 。 20.(6分)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由步骤①可判断FeCl3与铜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是 和 。 (2)步骤②加入过量的铁粉,除能与废液中FeCl3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③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滤渣只剩铜。 (4)步骤②③所得FeCl2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 ,实现循环使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单质的化学式为 。 21.(8分)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召开,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再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2)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 ①拒用。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 。 ②再生。右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 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Ⅰ)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回收。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 这个过程二氧化碳发生的是 (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这些CO2可作为气体 肥料,还可制造 用于人工降雨。 (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答: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2小题,共15分) 22.(7分)某兴趣小组要研究CO2的温室效应,请选择下列合适的装置填空: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 (填序号,下同)作发生装置,应选 作 收集装置。 (3)若实验室用装置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的氯化氢,不纯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通入。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干燥装置应放于装置⑥之 (填“前”或“后”)。 (4)为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温室效应,可将盛满两种气体的密闭广口瓶同时置于阳光下进行实验。此实验需定时测量的数据是 。 23.(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
2010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