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因式分解 一、填空题: 1、;;= 。 2、分解因式: = ; = 。 3、计算:1998×2002= ,= 。 4、若,那么= 。 5、如果为完全平方数,则= 。 6、、满足,分解因式= 。 二、选择题: 1、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 ) A、 B、 C、 D、 2、如果二次三项式可分解为,则的值为( ) A、-1 B、1 C、-2 D、2 3、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的值是( ) A、24 B、12 C、±12 D、±24 4、已知可以被在60~7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则这两个数是( ) A、61、63 B、61、65 C、61、67 D、63、65 三、解答题: 1、因式分解: (1) (2) 2、已知,求的值。 3、计算: 4、观察下列等式: …… 想一想,等式左边各项幂的底数与右边幂的底数有何关系?猜一猜可引出什么规律?用等式将其规律表示出来: 。 5、已知、、是△ABC三边,且满足,判断△ABC的形状。 阅读下面解题过程:[来源:Zxxk.Com] 解:由得: ① ② 即 ③ ∴△ABC为Rt△。 ④ 试问:以上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填代号) ;错误原因是 ;本题的结论应为 。 中考复习之因式分解例题 因式分解是代数的重要内容,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变形,在通分、约分、解方程以及三角函数式恒等变形中有直接应用。重点是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根据题目的形式和特征恰当选择方法进行分解,以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例1】分解因式: (1) (2) (3) 分析:对于二次三项齐次式,将其中一个字母看作“末知数”,另一个字母视为“常数”。首先考虑提公因式后,由余下因式的项数为3项,可考虑完全平方式或十字相乘法继续分解;如果项数为2,可考虑平方差、立方差、立方和公式。(3)题无公因式,项数为2项,可考虑平方差公式先分解开,再由项数考虑选择方法继续分解。 答案:(1);(2);(3) 【例2】分解因式: (1); (2) (3) 分析:对于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一般采用分组分解法,。四项式一般采用“二、二”或“三、一”分组,五项式一般采用“三、二”分组,分组后再试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继续分解。 答案:(1)(三、一分组后再用平方差) (2)(三、二分组后再提取公因式) (3)(三、二、一分组后再用十字相乘法) 【例3】已知、、是△ABC的三边,且满足,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分析:此题给出的是三边之间的关系,而要证等边三角形,则须考虑证,从已知给出的等式结构看出,应构造出三个完全平方式,即可得证,将原式两边同乘以2即可。 略证: ∴ 即△ABC为等边三角形。 (2)计算:[来源:Z*xx*k.Com] 分析:分解后,便有规可循,再求1到2002的和。 解:原式= =2002+2001+1999+1998+…+3+1= =2 005 003 【例题4】如果二次三项式(为整数)在整数范围内可以分解因式,那么 可以取那些值? 分析:由于为整数,而且在整数范围内可以分解因式,因此可以肯定能用形如型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其关键在于将-8分解为两个数的积,且使这两个数的和等于,由此可以求出所有可能的的值。 答案:的值可为7、-7、2、-2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 3、3 999 996 610;4、0;5、10或4;6、 二、选择题:DADD 三、解答题 1、(1); (2) (3); (4)[来源:Zxxk.Com] (5)[来源:学科网ZXXK] 2、 3、5050 4、 5、不正确,③,等式两边除以了可能为零的数,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乐知学校(拓然家苑) 69703141 18911558187 初三下 中考冲刺 晚自习 2011-03-16 2 一切为了孩子的进步,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乐知学校
2011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代数篇】4.因式分解1.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