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级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郁证之临床疗效观察专业: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方向: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研究生:游本铿导师:陈明教授1.立题依据郁证是内科疾病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病证,近年来其盛行率有明显逐年攀升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研究,至公元2020 年时郁证、艾滋病、癌症将并列本世纪三大疾病,尤其是郁证将成为造成人类十大失能(disability )疾病的首位,因此如何能对郁证病人提供适当的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全球医界的一项重要课题。1.立题依据郁证的发病原因与个人体质、外在社会环境、个人情志等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形态的改变,原本农业社会的家庭或小区结构已产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离,个人经济生活压力逐渐加大,使得人们精神情绪产生了较大的波动,轻者心情不舒,忧郁烦闷,饮食不调,生活质量下降;重者精神状态异常,影响人际交往,甚至产生了极端的自我伤害。1.立题依据郁证既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在疾病的进程中出现。郁证涉及到一组复杂的证侯群,无法与西医学的某个疾病相对应,而是与西医学的一类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之间有相互交叉和重迭。具体的说来,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症、癔病、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症及反应性精神病与中医的郁证较类似。西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大脑内的神经递质紊乱造成的精神异常,一般只给予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中医学对郁病的认识较为多元,治疗手段也多种多样,有汤药、针刺、单味药物制剂、心理疏导等疗法。1.立题依据由于笔者在台湾常有机会接触到郁证患者,经常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郁证的成效上进行观察。同时也注意到诸多有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临床应用上的相关报导,以该方用于治疗精神情志疾病或兼有精神症状的其它疾病,无论是抑郁状态或是狂躁状态都有很好的效果,具有双向调节精神情志疾病的作用。于是决定选择此题目作为研究课题。2.郁证的国内研究现状郁证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名,首见于明代医家虞抟在其《医学正传》中提出,内容概括了《黄帝内经》中论述的五运之郁和朱丹溪六郁的主要证治思想。古代医家所述之郁证,大多有两层含义,一者指人体气血津液运行不通而出现的状态;二者指情志不遂所导致的疾病。随着理论的进步更新,郁证的含义逐渐有被简化的趋势,郁证的第一层含义逐步被归纳到气滞一证之中,而仅仅将第二层含义作为主要内容保留在了郁证之中。这说明后世医家对情志因素所引发疾病的重视。2.郁证的国内研究现状现代《中医内科学》【1】教材定义郁病为: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哭易怒,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该定义以郁证出现情志变化为主要表现,而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对郁证的规定,郁证应有:1、忧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易怒善哭;2、有郁怒、多虑、悲哀、忧愁等情志症状;3、经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疾病。2.1 郁病名/郁证名确立之前,情志相关症状的论治中医学术的著作在虞抟之前虽然未有明确提出郁证的概念,但在许多著作中对类似的病证亦有过描述。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运之郁:木、火、土、金、水之郁;朱丹溪提出的气、血、痰、湿、火、食六郁;以及后世医家提出的五脏之郁、七情之郁【3】等;还有刘完素“怫热郁结”说;李东垣“脾虚火郁”说【4】等。这些论述都偏重于气机郁滞一类的病证,并创立了相应的方药来治疗该证,如朱丹溪的六郁汤,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调中益气汤等。2.1 郁病名/郁证名确立之前,情志相关症状的论治芦培峰【5】总结了张仲景文中提到的精神情志类疾病和症状的相关论治:(1)脏躁:甘麦大枣汤;(2)邪哭:甘麦大枣汤;(3)百合病:百合地黄汤:(4)心中懊憹:栀子豉汤;(5) 恍惚心乱:禹余粮丸;(6)心愦愦:生姜半夏汤;(7)默默:小柴胡汤;(8)郁郁:大柴胡汤。2.2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进展(1)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抗抑郁的研究在许多药物的提取物中均陆续发现了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中对贯叶连翘的研究较为热门。此外还有,菖蒲水煎剂、黄芪提取物、金丝桃、贯叶金丝桃、人参、紫苏中的芹菜苷元和2、4、5- 三甲氧基肉桂酸,无毒棉籽水提取物,大叶蒟,厚朴酚,白僵菌代谢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巴戟天、合欢花、罗布麻叶、遍地金提取物等。2.2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进展(2)经方、复方治疗抑郁症的进展疏肝理气、开郁散结类:所涉及到的主要方剂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味温胆汤)、小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2.2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进展(2)经方、复方治疗抑郁症的进展补养类:主要方剂有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黄连阿胶汤、小建中汤、桂枝加桂汤、滋水清肝饮、杞菊地黄丸等。2.2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进展(3)自拟组方治疗抑郁症的进展如:解郁汤【28 】:合欢皮、郁金、夜交藤、茜草、麦冬、白芍、甘松、佛手、酸枣仁、百合、知母等。三心养心汤【29 】:莲子心、胆星、石菖蒲、郁金等。抑虑康胶囊【30 】:柴胡、郁金、佛手、木香、沉香、石菖蒲、酸枣仁、远志、朱砂、琥珀、人工牛黄、山药等。2.2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进展(3)针刺治疗(4)心理调摄与养护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07 条。原文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加减变化而来,药物组成有柴胡、龙骨、牡蛎、黄芩、茯苓、桂枝、生姜、人参、铅丹、大枣、半夏、大黄。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原方主治少阳证兼烦惊谵语。故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扶正祛邪;加桂枝,使内陷之邪从外而解;加龙骨、牡蛎、铅丹镇静而止烦惊;大黄和胃气以化痰瘀,茯苓通利小便,使错杂之邪从内外而解。对上中下三焦之余邪积热、肝郁、气滞、痰结所致之疾均有疗效。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临床应用通过文献的查找、整理,总结出近十年来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在治疗癫痫、失眠、抑郁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眩晕、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慢性腹泻、阳痿、遗精、小儿尿频、耳鸣、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郁病范畴内的疾病有双向调节的作用。4.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郁证的机制。希望在以后的临床治疗郁证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郁证病人的痛苦。5.研究内容1. 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因、机、证、治进行深入探讨。2. 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古今运用进行整理与总结。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郁证临床观察。6、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学方法:古代文献以《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61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91 )为线索,对本校图书馆以及北京市其他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医药古籍文献进行查阅收集;现代文献以《中医图书目录》、《全国新书目录》、《科技新书目录》为线索,对有关《伤寒论》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研究的书籍、文献进行收集。以《国内期刊中医药资料索引(1950 ~1980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万方数据库》为线索,系统归纳郁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历代及现代文献,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临床观察:结合临床实践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郁证的疗效。7.研究基础1. 研究条件导师、各位专家的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研究院藏书;网络刊载的相关资料等,是完成论文的保证。2. 已完成的工作文献的收集工作已基本完成,翻阅了历代和现代的相关数据、书籍,并进行了分析、归类,整理。8.课题进程安排2008.10~2009.06 查阅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开题2009.07~2009.09 筛选研究分析课题资料2009.10~2010.03 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2010.03~2010.04 送请专家审改,定稿2010.05 学位论文答辩9.经费预算(元)购买相关书籍和光盘:800 数据检索,复印费,消耗材料,临床观察:3500 发表论文:1000 总计:5300 謝謝指導!! *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