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刺血特点.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294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0:55:29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刺血特点.ppt介绍

中国古代刺血考刘立公  顾 杰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中国古代医家十分重视对刺血疗法(含刺脓,下同)的运用,运用计算机对93 种古代文献中有关刺血疗法的内容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共涉及文献781条。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中国古代刺血疗法有若干特点。以下从主治特点.取穴特点和刺血方法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总结.1.主治特点(1)  统计结果显示,刺血疗法共涉及症状242 个,总计2324 症次。常治病症的症次为:疮痈疾237 、肿疾206 、脓血疾148 、下肢疾129 、口腔疾122 、头部疾106 、目部疾106 、咽喉疾104 、脾胃肠疾99 、热疾99 、风疾82 、心神疾62 、腰臀疾59 、痉厥疾58 、腹部疾54 、上肢疾47 、背疾46 、心疾44 。1.主治特点(2)  由上可知,刺血疗法的常用功效共18项,依次为:除疮、消肿、理血排脓、疏理下肢、健口强齿、清头利脑、明目、利咽、健脾、清热、祛风、安神、疏理腰臀、苏厥镇痉、调腹、疏理上肢、疏理脊背、宁心。1.主治特点(3)  这18项常用功效,可分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两大类,  前者包括除疮、消肿、理血、清热、祛风、安神、苏厥镇痉7项;  后者包括疏理下肢、健口固齿、清头健脑、明目、利咽、健脾、疏理腰臀、调腹、疏理上肢、疏理脊背、宁心11 项。1.1.辨证论治  上述辨证论治的7项功效可归纳为除疮消肿、理血排脓;清热祛风;安神苏厥镇痉三方面。1.1.1.除疮消肿、理血排脓    因为疮疡痈疽多由内外之邪蕴结于体表而成,所以古人常在病患部位用刺血排脓疗法,逐邪外出,故刺血疗法除疮、消肿、理血排脓的症次分别为237 、206 、148 ,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一、二、三位。  如《刘涓子鬼遗方·附录》曰:“发背:人有服山岚瘴气,毒发于背者……内有邪气相搏,急破出青血三五升,方有黄脓白汁相和发泄”;《外科理例·卷一》言:“疮疡……若不针烙,则毒气无从而散,脓瘀无从而泄,过时不烙,反攻于内”。1.1.2.清热祛风(1)  文献内容显示,刺血所治热证包括外感热、内脏热、器官热、疟热、外科疮疡热等,产生这些病证的致病因子可能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可能是免疫代谢产物或其他物质,而刺血可将这些致病因子逐出体外,因此对于热证古人常用刺血法,共计99 症次,占诸病证的第十位。  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曰:“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针灸集成·卷二》云:“热病极热,头痛引饮三日:以柔索缠肩下臂上,左右尺泽穴上下青络血,贯刺多出血,弃如粪汁,神效”;《循经考穴·督脉》载:“上星:棱针出血,能宣泄诸阳热气”。1.1.2.清热祛风(2)  对于内外之邪导致的急性发作性疾病,若其热象不是十分明显,古人常常称之为“风”,如头风、喉风、舌风、腿股风、鹤膝风、草鞋风、脐风以及风痹等,对此古人也常用刺血方法以治疗,以求驱邪外出的效果,统计显示,刺血治疗风疾共82 症次,占各病证的的第十一位。  如《针灸集成·卷一》载:“太阳二穴:治头风及偏头痛,针出血”;《针灸内篇·足太阳膀胱络》云:“委中:风湿痿痹,宜出血”;《寿世保元·卷八》言:“小儿犯撮口风、荷包风、鹅口风、脐风等项,并牙龈边生白点,名为马牙,作痛啼哭不乳,即看口内坚硬之处,或牙龈边白点,将针挑破出血”。1.1.3.安神苏厥镇痉(1)  中医认为心神疾病和痉厥证均是由于心神功能失调所致,往往是由内外之邪和过郁的情志引起经络阻塞,气机逆乱,血液瘀滞,其中许多属闭证,采用刺血疗法则可驱逐邪气,排出瘀血,疏通经络。  现代医学则认为,心神疾病和痉厥证是由各种疾病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所致,往往会出现免疫及代谢产物增加的现象,使血液粘滞度增高,或使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被堵塞,细胞、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刺血疗法则可驱逐这些致病因子,改善微循环,从而起到安神苏厥镇痉的作用。  统计结果显示,刺血疗法治疗心神疾病和痉厥证分别为62 和58 症次,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十二和十四位。1.1.3.安神苏厥镇痉(2)    古人刺血所治心神病包括癫、狂、痫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神症状,  如《灵枢·癫狂》曰:“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针方六集·神照集》载:“十宣:三棱针出血,禁灸,治伤寒不识尊卑。”1.1.3.安神苏厥镇痉(3)  刺血所治疗昏厥者,多由中风、中暑、急性热病、痧证、外伤等引起,  如《经穴会宗·附录》载:“十宣:各种急症闷闭,皆刺出血”;《针灸大成·卷八》曰:“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二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少商二穴、商阳二穴、中冲二穴、关冲二穴、少冲二穴、少泽二穴”。1.1.3.安神苏厥镇痉(4)  刺血所治疗痉证者,常由热病、破伤风、心风、癫痫、痧证等引起,  如《古今医统·卷十三》载:“今西北方人于两尺泽刺出血如射即安,谓之打寒,此许学士遗意也,正〈易〉所谓‘血去惕出’。”“惕”即抽搐。刺血还能预防痉证的发生,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载:“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噤,其俗生儿三日……皆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1.2.辨病论治:  即根据病症所在部位进行论治,这是符合针灸临床实际的。  上述统计的辨病论治的11 项功效可归纳为清头脑,利五官;疏理四肢与腰背;健脾,宁心,调腹三个方面。1.2.1.清头脑,利五官(1)  因为刺血疗法治疗实证,实证属阳,而《难经·四十七难》云:“人头者,诸阳之会也”,故阳实之邪常聚集于头,对此当用刺血疗法以逐邪外出,因而刺血疗法多用于头面五官疾病,即有清头利脑、健口强齿、明目、利咽之功效。1.2.1.清头脑,利五官(2)  治疗头病者106 症次,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六位(并列),如《灵枢·厥病》曰:“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治疗口部病者122 症次,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五位,如《针法穴道·时症》言:“舌硬,用三棱针(金针玉液),针碎出血为要。”1.2.1.清头脑,利五官(3)  治疗目病者共106 症次,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六位(并列),如《儒门事亲·卷一》载:“目不因火则不病……在针则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血之。”  治疗咽喉病者共104 症次,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七位,如《针灸聚英·拦江赋》道:“噤口喉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1.2.2.疏理四肢与腰背  对于邪气侵犯四肢腰背的病证,包括风寒湿痹、瘀血外伤、外科疮疡等,古人亦用刺血法治疗,其中治疗下肢、腰臀、上肢、脊背分别为129 、59 、47 、46 症次,分别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四、十一、十四、十五位。  如《脾胃论·卷中》载:“气在于臂足……视其足臂之血络,尽取之”;《千金要方·卷十九》语:“腰[既月]痛,宜针决膝腰句画(勾划)中青赤路脉,出血便差”;《针灸集成·卷二》言:“背肿,亦行逐日针经络自安,然而,未能善治,竟至熟脓,以大针决破裂过赤晕之裔”。1.2.3.健脾宁心调腹(1)  从内脏来讲,刺血法治疗脾、心病证为多,因为脾主运化,而饮食导致的外邪入侵机会较多;心主血脉,瘀血多与心相关;此外,其他许多实证也可导致脾、心症状的产生。统计显示,刺血治疗脾胃和心脏的病症分别为99 症次和44 症次,分别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八、十六位。  如《古今医统·卷三十八》云:“霍乱:刺委中穴出血,或刺十指头出血,皆是良法”;《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语:“心病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1.2.3.健脾宁心调腹(2)  脾、心及其他实证,包括霍乱、痧证、腹部疮疡等,均可在腹部产生相应症状,对此古人亦用刺血疗法来调治,统计显示调腹共54 症次,占刺血所治病证的第十四位。     如《医学纲目·卷二十二》载:“治绞肠沙症,手足厥冷,腹痛不可忍者,以手蘸温水,于病者膝湾内拍打,有紫黑处,以针刺去恶血即愈”;《外科理例·卷一》云:“一妇患腹痈,脓胀闷瞀,卧针,脓出即苏”。  总之,刺血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实证,《儒门事亲·卷六》载:“戴人曰,血实者宜决之”,即为据。  而刺血疗法少用于虚证,如《琼瑶神书·卷二》云:“若有虚人忌取血,实人取血痛即安”。2.取穴特点(1)  统计结果显示,刺血疗法共涉及穴位184个,总计1091穴次。常取穴位及其次数为:患部165、委中64、舌部奇穴(含金津玉液、海泉等)63、少商37、局部血络37、头部奇穴26、百会22、太阳21、膝腘部奇穴21、口腔内其他奇穴20、十宣18、涌泉10、太冲10、关冲9、囟会9、印堂9、八邪9、大敦8、上星8、神庭8、前顶7、额部奇穴7、攒竹7、曲泽7、陷谷7、少冲6、少泽6、然谷6、液门6、兑端6。2.取穴特点(2)  常取穴位所属经络及其穴次为:膀胱97、督72、肺50、肾44、胃39、肝31、三焦25、大肠20。  常取穴位所属部位及其穴次为:头面353、腿阳96、手背60、足阴57、手掌54、足背45。取穴特点从分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两个方面分析。2.1.分部取穴统计结果显示,刺血疗法多取: 1. 患部穴;2. 末部穴;3. 关节部穴;4. 远处瘀阻血络。2.1.1.多取患部穴  患部穴共165穴次,占全身诸穴之首位。因为病变局部常常是“邪气”(即致病因子)集中之处,于此刺血可直接驱逐“邪气”,使疾病得以缓解。刺血疗法常用于局部肿痛之处,尤其是疮疡痈疽等外科疾病。  如《外科理例·卷三》载:“大抵疮浅宜砭,深宜刺……脓成不针不砭,鲜不毙矣”;《外科理例·卷六》言:“咽喉肿痛:重则用金钥匙,及刺患处出血最效,否则不救,针少商二穴亦可,但不若刺患处之神速耳。”2.1.2.多取末部穴(1)  末部是相对躯干、臂部、腿部等本部而言,其包括头部、手部(腕以远)、足部(踝以远)。  因为人体的“正气”(即免疫功能)总是极力将“邪气”(致病因子)逐至远心端,以保护“君主之官”及其他内部脏腑,故致病因子往往积聚于末部,因而古人常在末部运用刺血疗法。  统计结果显示,末部共569 穴次,占刺血总穴次的52.2 %。其中取头面部穴者共353 穴次,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医学:刺灸心法要诀.docx
·下一医学:刺血应用修订.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刺血特点.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