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贾文祥教授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的意义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二、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产生原因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microeubiosis; microdysbiosis )第二节细菌的致病作用毒力(Virulence )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感染量(LD50 )一、细菌的毒力(一)侵袭力1.粘附素(adhensin )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2.荚膜3.侵袭性物质侵袭素(invasin )侵袭性酶类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IgA蛋白酶4.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二)毒素(二)毒素1.外毒素(exotoxin )主要由G +和少数G -菌合成及分泌主要特点:蛋白质毒性强绝大多数不耐热抗原性强,可脱毒为类毒素分类:神经毒素(neurotoxin ) 细胞毒素(cytotoxin ) 肠毒素(enterotoxin )(二)毒素1.外毒素(exotoxin )2.内毒素(endotoxin )G -菌细胞壁脂多糖(LPS )组成:O特异多糖 非特异核心多糖 脂质A 特点:毒性弱耐热不能脱毒为类毒素致发热反应图7-5 (用人卫社第五版, P76,图6—1 )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三、细菌侵入的途径第三节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一、非特异性免疫(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二)吞噬细胞(三)体液因素 补体(complement) 溶菌酶(Lysozyme ) 防御素(defensin )第三节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二、特异性免疫(一)体液免疫(二)细胞免疫 CTL CD4+ Th1 (三)黏膜免疫第三节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三、抗感染免疫的特点(一)抗胞外菌感染1.吞噬细胞的作用2.抗体和补体的调节作用3.细胞免疫的作用(二)抗胞内菌感染1.吞噬细胞作用2.细胞免疫作用3.局部黏膜免疫第四节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一、感染的来源病人 带菌者传播途径 病畜及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体内正常菌群第四节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二、感染的类型(一)隐性感染(二)显性感染(三)带菌状态带菌者按病情缓急:1.急性感染2.慢性感染按感染部位不同:1. 局部感染2. 全身感染三、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第五节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 )一、基本概念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其他感染;二、医院感染中的微生物特点1.主要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2.常具有耐药性3.常发生种类的变迁4.适应性强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易感对象的年龄和基础疾病2.诊疗技术3.侵入性(介入性) 检查与治疗4.损害免疫系统的因素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消毒与灭菌2.隔离预防3.合理使用抗生素思考题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4. 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 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 第7章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6000)。(F rom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 5th Ed 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 2002 : p 920 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过程示意图Th1、Th2依赖性免疫反应外源性感染*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