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第19章 支原体.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640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0:57:53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第19章 支原体.ppt介绍

第一节概述定义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支原体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0.3~0.5 μm 无细胞壁高度多形性:球、杆、丝状和分枝状等一般Giemsa染色较好,染为淡紫色(二)结构内外两层为蛋白质及糖类,中层为脂类(磷脂为主),凡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皂素、毛地黄甙、二性霉素B等均能破坏细胞膜致其死亡。特殊的顶端结构:粘附宿主上皮细胞表面,与支原体的致病有关。(三)培养特性营养丰富的培养基:10%~20%人或动物血清以提供胆固醇与其它长链脂肪酸,多数还需添加酵母浸液、组织浸液、核酸提取物和辅酶。pH :适宜7.6~8.0(<7.0易死亡),但解脲脲原体最适pH5.5~6.5 兼性厌氧:大多寄生性支原体在37℃时在微氧环境(含5%CO2和90%N2)中生长最佳。繁殖方式多样:二分裂繁殖外,还有分节、断裂、出芽或分枝等方式固体培养基:2~7天长出直径约10~600 μm的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低倍镜下见菌落呈圆形,心致密隆起,深入琼脂,外周由颗粒包绕。液体培养基:清亮,用颜色变化单位(CCU)表示。支原体典型菌落支原体与细菌L 型的异同点生化反应(四)抗原结构补体结合试验可检测糖脂类抗原ELISA试验可检测蛋白质类抗原血清抗体可用生长抑制试验(growth  inhibition test, GIT)和代谢抑制试验(metabolic inhibition test , MIT)以鉴定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机制荚膜或微荚膜:抗吞噬作用毒性代谢产物:神经毒素、磷脂酶C、核酸酶、过氧化氢和超氧离离子均能引起宿主黏膜上皮细胞或红细胞的病理损伤超抗原:免疫调节其它:如穿透支原体粘附侵入CD4+T细胞引起损伤粘附素:粘附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存在广泛,多不致病肺炎支原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穿透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为艾滋病的辅助致病因素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第二节肺炎支原体0.2~0.3μm,高度多形性,如球形、球杆状、棒状、分枝状和丝状;初次分离应在含血清和新鲜酵母浸出液的培养基中,一般10天左右长出菌落;多次传代后生长加快,菌落呈“油煎蛋”状;能发酵葡萄糖,不能利用精氨酸与尿素;对美蓝、醋酸铊、青霉素不敏感。(一)致病性1.主要经飞沫传播,但大多数发生于夏末秋初,5~15岁青少年发病率最高。2.含特殊的顶端结构:P1表面蛋白(170 kDa)和P30 (32 kDa )为主要的粘附蛋白,使肺炎支原体黏附于呼吸道上皮。3.肺炎支原体具有超抗原作用,能刺激炎症细胞在感染部位释放大量的淋巴因子(如TNF-α、IL-1、IL-6)引起组织损伤。(二)所致疾病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临床以咳嗽、发热、头痛、咽痛和肌肉痛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皮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一)分离培养痰或咽拭子接种在SP-4培养基,挑选可疑菌落,经形态学、糖发酵、溶血性、血细胞吸附试验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鉴定需用特异性抗血清做GIT与MIT实验。防治原则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第三节解脲脲原体形态:0.5~0.3 μm ,单个或成双排列固体培养:48  h 后长出直径15~30 μm “油煎蛋”状菌落。最适pH为5.5~6.5。生化反应:分解尿素,不分解糖类和精氨酸抵抗力:对1 :2000醋酸铊不敏感抗原:MB抗原是其主要膜抗原,将解脲脲原体分为A、B两大群,14个血清型(一)致病机制- 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引起细胞膜损伤;-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如NH3,对宿主细胞有急性毒性作用;-磷脂酶损伤宿主的细胞膜。病原体检测接种液体培养基,分解尿素产碱,酚红指示剂由橘黄色变为红色;再取0.2 ml培养物转种于固体培养基,在5%CO2和90%N2的环境中经37℃培养24~48 h,用低倍镜观察菌落,进一步鉴定需用特异抗血清做GIT与MIT。核酸检测PCR检测:检测尿素酶基因、多带抗原(MB-Ag)基因和16S rRNA基因。此法快速、特异,适宜于大批量标本检测。第四节人型支原体-分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和葡萄糖。最适pH7.2~7.4。固体培养基上形成200~300 μm的较大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寄居于泌尿生殖道,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引起附睾炎、盆腔炎、产褥热等。-微生物学检测和防治原则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对1:2000醋酸铊与红霉素(100 mg/L)不敏感。第五节生殖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基本形态为烧瓶状,能发酵葡萄糖使培养基变酸,不分解尿素和精氨酸。-培养基上不生长,须在无醋酸铊SP-4培养基生长但缓慢,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顶端结构有粘附素MgPa,140 kDa,与肺炎支原,能粘附在人泌尿生殖道上皮,主要引起尿道炎。-较难培养,生长慢,不适宜于常规实验室分离培养。实验室最好的诊断方法是核酸检测。第六节穿透支原体1991年Lo首次从1例艾滋病患者尿中分离出一种新支原体,其形态为杆状或长烧瓶状,一端为顶端结构,具有粘附与穿入的作用。思考题1 、细菌L 型与支原体在生物学性状方面有何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是什么?2 、简述支原体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3 、简述致病性支原体的种类及其致病性。4 、名词解释:支原体(mycoplasma) 、冷凝集试验穿透支原体发酵葡萄糖,分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在SP-4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形成典型的“油煎蛋”状菌落。顶端结构能粘附于人红细胞、单核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人尿道上皮细胞,导致宿主细胞受损或死亡。目前认为穿透支原体可能是AIDS发病的一个辅助因素。总目录上页下页退出返回下页退出*  返回*  下页退出支原体Mycoplasma 南华大学医学院吴移谋教授第19 章柔膜体纲支原体目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梨支原体脲脲原体支原体分类支原体科无胆甾原体科螺原体科支原体属脲原体属需用放大镜/ 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壁缺失原因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与原菌相关,可以回复细胞膜含高浓度固醇细胞膜不含固醇培养特性需要胆固醇大多需要高渗培养菌落大小生长慢,菌落小菌落稍大( 0.6~1.0)  液体培养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有一定混浊度,可附壁鉴别点支原体细菌L 型不同点缺乏细胞壁,形态多样,能通过滤菌器。固体培养—菌落呈荷包蛋样或颗粒状。临床表现相似—间质性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等相同点支原体葡萄糖精氨酸尿素吸附细胞致病性肺炎支原体+ ——红细胞肺炎、支气管炎人型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器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穿透支原体+ + —红细胞条件感染CD4+T 细胞多见于艾滋病巨噬细胞溶脲脲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流产及不孕不育(五)抵抗力对化学消毒剂敏感,对结晶紫、醋酸铊、亚碲酸钾有抵抗力;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天然耐受,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等敏感。(三)免疫性体液免疫:抗膜蛋白的抗体包括IgM、IgG和SIgA 细胞免疫:主要是特异性CD4+Th1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血清特异性IgM、IgG及SIgA和致敏的淋巴细胞;呼吸道局部黏膜产生的SIgA对防止再感染有较强保护作用;出现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促使哮喘病急性发作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二)血清学检查冷凝集试验:即用病人血清与人O型血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混合,4℃过夜时可发生凝集,而在37℃时这种凝集又分散解离开,但仅50%左右的患者才出现阳性。此反应为非特异性。快速诊断ELISA:检测P1和P30蛋白mAbs PCR:从痰标本中检测16S rRNA或P1蛋白基因四、防治原则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泌尿生殖道疾病,还与自然流产、早产、死胎和男性不孕有关。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加强宣传教育,注意性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但有耐药株产生。四、防治原则总目录上页下页退出返回*  返回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第19章 支原体.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