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全.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1.04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00:05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100%(3)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全.ppt介绍

壹董氏奇穴及学术思想应用(经杨维杰老师授权讲授)本文系综合一谈二谈三谈董景昌学术思想而成一、董氏奇穴之穴位与取穴二、董氏奇穴与经络三、董氏奇穴手法四、董氏奇穴与中医学说五、董氏奇穴治疗发挥六、结语贰 谈谈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杨维杰医师一、动气针法二、倒马针法三、牵引针法三 开阖枢原理与脏腑别通一、先天八卦与脏腑经络之定位二、先天八卦与六经定性三、开阖枢与经络定向〈兼谈脏腑别通〉四、后天八卦与经络循环〈定序〉五、脏腑别通肆 对应平衡针法伍 谈「体应全息」针法应用陆 刺血疗法捌 脏腑别通之应用一、肺与膀胱通二、脾与小肠通三、心与胆通四、肾与三焦通五、肝与大肠通六、心包与胃通结 语玖 谈开阖枢与易理及脏腑别通  杨维杰拾 杨师常用十四经穴经验提要  脾主运化,统括小肠的受化功能,小肠赖脾肾阳气的温煦方能化物,小肠的分清泌浊又为脾脏化生气血升清降浊,创造物质条件。脾主升喜燥恶湿,湿邪易伤脾阳;小肠主降喜暖恶寒,寒邪易伤小肠阳气。脾与小肠相互协同,关系紧密。从内经相沿迄今,小肠病与脾胃病并未严格区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食不化。」  《伤寒论》说:「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些虽在说脾病,也可看作小肠受盛异常的病变。因此小肠病常两者共治。小肠有寒则温中袪寒,小肠有热则清肠泻脾;小肠吸收不良肠鸣泄泻,则健脾助运并加分清利湿之品,此即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亦即治小肠。  临床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便溏清稀,胃纳不佳,此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肠吸收不佳之病患,辨证属脾胃阳虚,可以黄耆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治疗。又如《金匮》之黄土汤治远血,吴鞠通认为「粪后便血,责之小肠寒湿,不与粪前为大肠湿热同科。」病因责在小肠,但以黄土汤温脾摄血,其实即是脾与小肠通治之例。  针灸常以小肠经之腕骨穴减肥。湿热黄疸在古书中最常用腕骨穴〈见通穴指要赋、玉龙歌、玉龙赋〉,腕骨穴为小肠经原穴,能解脾湿。  董氏奇穴肝门穴也在小肠经上,能治疗肝炎。古今对肝炎的认识无不认为在于袪湿。急性肝炎之阳黄主在阳明,慢性肝炎之阴黄主在太阴,治疗重点均在除湿,小肠为分水之官,能调整大小便,去湿作用极强。此外,以脾经之阴陵泉治疗五十肩,疗效显著,也都是脾与小肠通的用例。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与情志有阙,在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领域中,起着相当之作用。心主血脉,胆助消化,心主君火,胆主相火,胆之排泌精汁,主三焦升降与痰湿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功能失常,常可导致血脂升高及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硬塞、心律失常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冠心病、心绞痛之形成与高脂血症有关,而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梗阻等病均可使血脂升高。  心病从胆论治,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报导很多,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失眠也很有效。而胆病从心论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也有一定效果。目前以胆心同治治疗心脏病或胆病,其疗效似较单纯治胆或治心要高效的多。针刺胆经之风市治失眠、心脏病及胆囊炎,效果甚好。针心经神门治胆虚心怯也很有效,此外奇穴眼黄穴在心经上而能治眼黄,这些都是心与胆通的治例。  《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上焦气化,主司津液精微的布敷,主要在肺;中焦气化,主司营卫精血的生化,主要在脾;下焦气化,开窍于二阴,司决渎排糟粕,主要在肾,肾又为三焦气化的本源。三焦另一个系统是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火系统、心为君火在上焦,肝有相火在中焦,肾与命门为相火在下焦。  肾以一脏水火相兼,两个系统皆本于肾,肾又是阴阳水火之脏,水火两个系统在疾病过程中可相互转化,但多出现在疾病后期,这是因为两个系统都根源于肾,久病入肾,肾脏兼水火阴阳,为身体之总枢所致。  临床治疗肾病要考虑三焦,治三焦要顾及到肾。例如少阴四逆虽责之肾阳虚,但治疗则用四逆汤,方中有附子温下焦肾阳,干姜温中焦脾阳,甘草温上焦心阳,可谓三焦之阳皆治。  再来看看肾与三焦通,三焦经的五输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都与水〈肾〉有关,再者董老师治肾炎常用中白、下白,治浮肿也用中白、下白。此外,三焦经的中渚治腰痛很有效,董老师之奇穴还巢治不孕,这个穴位在三焦经上,也是透过脏腑别通补肾而发挥作用的。( 十三) 腰 背腰背总治︰可于委中点刺,再行对症治疗。1. 脊 痛:A. 委中B. 人中。2. 腰 痛:委中。3. 转筋强直:委中。4. 血管硬化之腰痛︰顶柱、委中。5. 背 痛:承山。( 十四) 心 脏心脏病总治:A. 肘弯B. 四花中C. 五岭。1. 心脏扩大:五岭穴( 上焦部分) 。2. 心脏血管硬化:四花中、副。3. 心脏麻痹:四花中、副、十二井穴。4. 心惊悸:胆穴。5. 心脏衰弱:后心。6. 心 痛:火包、尺泽。7. 心跳剧烈:四花中、副。( 十五) 肝 胆1. 黄 疸:隐白、脾俞、胃俞。2. 肝硬化:四花外、肝俞。3. 肝 病:火包。( 十六) 肺 病1. 支气管炎( 吐黄痰) :四花外。2. 哮 喘:A. 背部五岭B. 太阳C. 尺泽。 D. 四花外E. 后溪至腕骨在线之青筋。3. 急性肺炎:A. 大白B. 肺俞、风门。4. 肺经杂症:四花外均可主治之。( 或加肺俞更佳) 。( 十七) 脾 胃1. 胃脘痛:四花中、副。2. 胃 炎:A. 四花中、副B. 内庭至解溪。3. 急性胃痛:A. 四花中、副B. 曲泽、委中。 C 五岭之中焦部份( 胃俞及上下) 。4. 胃出血:A. 胃毛七B. 四花中、副。5. 胃溃疡:四花中、副。6. 十二指肠溃疡:A. 内庭至解溪上青筋点刺。B. 外踝附近点刺。7. 急性肠胃炎( 上吐下泻) :A. 四花中、副、外B. 曲泽,委中。( 十八) 肾1. 肾脏炎:A. 水俞扎出黄水B. 腑巢C. 肾脏周围。( 十九) 肠肠病总治:四花中、外。1. 十二指肠:A ,内庭至解溪上青筋点剩B. 外踝附近点刺。2. 盲肠炎:四花中、副、外。3. 疝气:内踝附近。4. 急性肠胃炎:四花中、副、外。5. 急性肠炎:A. 四花中副B. 三江。6. 急性腹痛:曲泽、委中。( 二十) 妇 科1. 乳房肿痛:四花中、副。2. 经 闭:三江。3. 子宫炎:三江。4. 胎衣不下:火包。5. 白 带:A. 三江B. 十七椎下、八髎。( 二十一) 血管病1. 中 风:十二井。2. 高血压:A. 四花外B. 五岭C. 委中。3. 高血压致手足麻痹或半身不遂:A. 五岭。B. 尺泽、委中。4. 静脉瘤:当瘤上点刺。( 二十二) 小见科1. 小见疳疾( 多食而瘦) :A. 四缝   B. 肝俞、膈俞、胃俞、身柱。2. 小儿痘疮:A. 委中、曲泽B. 耳背。3. 小儿惊风:A. 十宣B. 七星C. 印堂。4. 小儿气喘:大白。5. 小儿夜哭:胆穴。6. 小儿发高烧、呕吐:总枢( 七星) 。7. 小儿重舌:少泽、少冲、隐白。8. 痄腮:少商、关冲。( 二十三) 杂 病1. 干霍乱:A. 总枢B. 五岭。2. 霍 乱:A. 委中B. 尺泽、曲泽。3. 邪 祟:A. 委中B. 少商。4. 痔 疮:委中。5. 急救中暑:十二井。6. 癫 痫:A. 发作期:十二井    B. 缓解期:五岭。7. 皮肤病:耳后静脉点刺。8. 偷针眼:A. 脾俞、胃俞    B. 耳后静脉C. 曲池。9. 猴 痧:十二猴穴。10. 各种痧症:A. 五金B. 五岭。11. 羊毛痧:A. 胃毛七穴B. 后心。12. 疔 疮:后心穴。13. 全身疲劳:背面。14. 呕吐( 五脏不安) :A. 七星( 总枢)B. 五岭。15. 带状疱疹:A. 疱疹周围      B. 耳背。C. 制污。病案举例1. 汪XX ,三十六岁,公务员,左腿坐骨神经痛,不能行走,疼痛部位属胆经,视其左腿丰隆至阳陵泉一带有青筋鼓起,刺之出血,一次痊愈,行走如常。2. 颜XX ,二十岁,学生,患结膜炎已三天,眼白充满红丝,视其耳背上紫色细脉,以三棱针出血少许,第二天再行探亲,已痊愈。3. 谢太太,三十三岁,双膝风湿痛多年,来诊时疼痛剧烈,先在双背三金穴点刺出血少许,即刻疼痛减轻大半,再以毫针在双内关刺针,令其活动腿部,一次而愈,至今十年未再复发。并介绍病友多人来诊。4. 涂XX ,四十岁,军人,腰部扭伤两天,疼痛异常不得翻身,视病患委中部位青筋暴起,以三棱针刺之,血流少许,旋即痛减能起床翻身,再以毫针针刺束骨穴,一次痊愈。5. 王太太,四十岁,偏头痛近二十年,痛剧则呕吐,初诊时抱头而来,当即在其太阳穴点刺出血,实时头痛立刻轻减,之后未再来诊,电话告知已痊愈,并介绍头痛病友多位前来治疗。6. 杨X ,三十六岁,因嗜食槟榔,致口不能张,仅能容一指,口腔白斑,辛辣点滴不能沾,沾之则痛剧,经林口某大医院诊为口腔癌。特邀余自美返台治疗,在太阳穴、尺泽点刺后即能张口吞下水饺( 张口三指有余) ,之后每周点刺一次,前后三个月( 余返台一月,该病患来美二月) 白斑转红,张口如常人,五味不忌,一切正常,今已四年,一切安好。7. 韩XX ,三十五岁,气喘三年,逢冬易发,来诊时正逢发作,在其背部肺俞、膏肓,大椎及尺泽点刺并针水金、鱼际,立刻轻松,每周一次,仅如此治疗三次,竟三年未发,并于世界日报( 美洲最大华文报纸) 刊登铭谢启事。体 会一、刺络俗名放血,但现在一般人多有称之「点刺」者。二、依据个人多年经验,久年风湿疼痛,虽经毫针治疗,但常有复发者,唯经施以刺络辅助,则未见复发者。三、刺络之治病原理,据内经谓:「久宛则除之」,即指久年老病必须放血去除,个人以为,病久则邪气盛,血脉不得通,乃宛陈于该处,平常血行尚能通过,则不觉痛楚,天阴作雨,气压改变,脉道益狭,气血通过困难,虽经毫针通气,唯病久邪深,血不得行,则针去病仍存在,纵然得以治愈,时间拖累甚多,却有复发可能,因此放血实为必要,血去则痛止,此亦即古人所言:「治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四、据经验,以毫针针刺,采用巨刺疗效较佳,但放血则以同侧效果为佳。五、据经验,放血仍以远处施针,作用较大,此甚合「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的古义,同理下有病而上面针,所以治疗下肢病痛,我们常在背上施针。六、放血手法可参看拙著「针灸经纬」上篇手法篇「三棱针之运用」。(1990 年10 月海峡中医杂志社专题演讲)   个人自1972 年根据《内经》,将「脏腑别通」法则用于针灸( 以前未见人使用) ,并于1975 年刊载于拙著《针灸经纬》,转眼间已三十余年。在这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全.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