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棘头虫病第一节棘头虫的形态、分类和生活史棘头虫的分类棘头虫隶属于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 。与兽医有关的主要有巨吻目和棘吻目。巨吻目(Gigantorhynchidea) 少棘科(Oligacanthorhynchidae) 棘吻目(Echinorhynchidea) 多形科(Polymorphidae) 细颈科(Filicollidae) 环棘头目(Gyracanthocephala) 四环科(Quadrigyridae) 第二节猪大棘头虫病三、流行病学猪大棘头虫病呈地方性流行,遍布世界各地,如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罗马尼亚、阿根廷、菲律宾等。我国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天津、河南、海南、吉林、安徽、内蒙古及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其中在辽宁和山东的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猪感染棘头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猪大棘头虫繁殖能力很强;人感染棘头虫主要与生食或半生食含棘头囊的甲虫有关。四、致病作用与症状虫体以吻突固着在肠粘膜上,造成粘膜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并形成溃疡。随后出现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结节,并向浆膜面突出,可与大网膜组织粘连形成包块。又因虫体常更换寄生部位,致使肠壁多处损伤,严重者可造成肠穿孔,诱发腹膜炎而死亡。患猪一般感染时,多因虫体吸收大量营养物质和虫体的有毒物质的作用,表现贫血、消瘦和发育停滞。严重感染时可见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带血,腹痛。若虫体固着部位发生脓肿或肠壁穿孔时,表现体温升高到41℃,剧烈腹痛,食欲废绝,卧地,多数最终死亡。五、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在粪便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粪检时可用直接涂片法或沉淀法。六、治疗硝硫氰醚按每千克体重8O 毫克,一次口服,间隔2天重复喂一次,连续喂3次。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O 毫克,一次口服。左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O 毫克,喂服或肌肉注射。七、预防定期驱虫,消灭感染源。驱虫后猪粪应集中发酵,方可作为粪肥使用。在流行区,每年5~8月份甲虫出现较多的季节,猪不宜放牧,改为舍养。消灭环境中的金龟子。禁用生甲虫喂猪。* * 一、棘头虫的形态(一)成虫的外形(二)体壁(三)内部结构二、线虫的发育三、线虫的分类猪大棘头虫病是由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 寡棘吻科(Oligacanthorhynchida) 巨吻属(Macracanthorhynchus) 的蛭形巨吻棘头虫(M.hirudinaceus) 寄生于猪的小肠,以空肠为最多所引起的。一、病原形态蛭形巨吻棘头虫是一种大型虫体。活体时背腹略扁平,固定后为圆柱形。虫体呈乳白色或淡红色,体表有明显的横皱纹。由吻突、颈部和躯干组成。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