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1.反应物和产物都只有两种;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的原理是:CuSO4+Fe=Cu+FeSO4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它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 湿法炼铜 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除了湿法炼铜外,还有火法炼铜,火法炼铜的主要原料是硫化铜精矿,一般包括焙烧、熔炼、吹炼、精炼等工序。 湿法炼铜厂附近环境 火法炼铜厂环境 课堂小结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Al + 3O2 == 2Al2O3 2Mg + O2 == 2MgO 3Fe + 2O2 ==Fe3O4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越剧烈。) 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置换反应 ) Fe + 2HCl == FeCl2 + H2 ↑ Fe + H2SO4 == FeSO4 + H2 ↑ Zn + 2HCl == ZnCl2 + H2 ↑ Zn + H2SO4 == ZnSO4 + H2 ↑ Mg + 2HCl == MgCl2 + H2 ↑ Mg + H2SO4 == MgSO4 + H2 ↑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越剧烈。) 点燃 三、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 置换反应 ) 2Al + 3CuSO4 == Al2(SO4)3+ 3Cu Cu + 2AgNO3 == Cu (NO3)2 + 2Ag 四、置换反应 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 * * 2001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铁桶。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 新课导入 金属钠“水雷”惊现珠江 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立刻冒起浓浓的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疼痛。于是,船员又将其推到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又爆炸了,所幸该船逃离迅速,伤害不大。 消防队员、民警及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来凑在一起,紧张地调查“水雷”的性质。 根据鉴定,铁桶中装的是金属钠。 金属钠为什么会爆炸呢?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和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组织、引导和点拨,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难点 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认识部分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2Cu+O2==2CuO 由红色变为黑色 铜在酒精灯上加热 ?? 2Mg+O2==2MgO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镁在空气中燃烧 ? ? 3Fe+2O2==Fe3O4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活泼性比较 化学方程式 现 象 实 验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点燃 △ Mg Fe Mg Cu 金属氧化物: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3Fe+2O2 Fe3O4 2CU+O2 2CUO 2Mg+O2 2MgO 4Al+3O2 2Al2O3 高温 从反应条件来看,我们发现铁和铜在高温下才与氧气反应,而镁和铝在常温下就和氧气反应。说明:镁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 点燃 高温 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点燃 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泼性越强。 镁、铝、铁、铜的活动性: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Mg Al Fe Cu 金属的活动性 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Mg Al Fe Cu Au) 1.不同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 2.与氧气反应条件的不同,说明金属活动性不同。 3.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B组: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铜丝。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一些稀硫酸。 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 A组: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铜丝。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一些盐酸。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镁与盐酸的反应 锌与盐酸的反应 铁与盐酸的反应 铜与盐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 盐酸 God Save me!! 无所谓, 我无所谓…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 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镁 锌 铁 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金属 金属与盐酸反应 产生大量的气泡,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没有明显变化 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 Mg+2HCl=MgCl2+H2↑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金属与硫酸反应 镁 锌 铁 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金属 Mg+H2SO4=MgSO4+H2↑ Zn+ H2SO4=ZnSO4+H2 ↑ Fe+ H2SO4 =FeSO4+H2 ↑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没有明显变化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锌>铁>铜 Fe + 2HCl == FeCl2+H2↑ Zn + 2HCl == ZnCl2+H2↑ Mg + H2SO4 == MgSO4 + H2↑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 单质 由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A+BC==AC+B 金属 + 酸 == 金属化合物 + H2 3.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置换反应的特征: 2.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产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苹果、梨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会变黑。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苹果、梨子等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2.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光亮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 实验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银,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2Al + 3 CuSO4== Al2( SO4)3+ 3Cu Cu + 2AgNO3== Cu(NO3)2 + 2Ag 无 金属活动性顺序:Al Cu Ag 1.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金属 + 金属化合物==新金属+ 新化合物 2.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比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才能把它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3.可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铜丝与硝酸汞溶液反应 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3.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K Ca ①金属活动性从前到后逐渐减弱; ②位于(H)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K、Ca、Na除外!) 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ppt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