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1?威海)在实数0,﹣,,﹣2中,最小的是( ) A、﹣2 B、﹣ C、0 D、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求解. 解答:解:∵正数大于0和一切负数, 所以只需比较和﹣2的大小, 因为|﹣|<|﹣|, 所以最小的数是﹣2.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注意两个无理数的比较方法:统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只需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 2、(2011?威海)今年体育学业考试增加了跳绳测试项目,下面是测试时记录员记录的一组(1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单位:个/分钟). 176 180 184 180 170 176 172 164 186 180 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为( ) A、180,180,178 B、180,178,178 C、180,178,176.8 D、178,180,176.8 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专题:计算题。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再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8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80;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64,170,172,176,176,180,180,180,184,186), 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两个数为176,180,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78; 平均数为:(164+170+172+176+176+180+180+180+184+186)÷10=176.8. 故选C. 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3、(2011?威海)在?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F,则AF:CF=( ) A、1:2 B、1:3 C、2:3 D、2:5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求证△AEF∽△△BCF,然后利用其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 ∴△AEF∽△△BCF, ∴=, ∵点E为AD的中点, ∴==,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4、(2011?威海)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3?a2=a6 B、(x3)3=x6 C、x5+x5=x10 D、(﹣ab)5÷(﹣ab)2=﹣a3b3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法等知识点进行作答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A、a3?a2=a5,故本选项错误; B、(x3)3=x9,故本选项错误; C、x5+x5=2x5,故本选项错误; D、(﹣ab)5÷(﹣ab)2=﹣a5b5÷a2b2=﹣a3b3,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的幂的除法与乘法,积的乘方等多个运算性质,需同学们熟练掌握. 5、(2011?威海)下列各点中,在函数图象上的是( ) A、(﹣2,﹣4) B、(2,3) C、(﹣6,1) D、(﹣,3)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函数,得到﹣6=xy,只要把点的坐标代入上式成立即可. 解答:解:∵函数, ∴﹣6=xy, 只要把点的坐标代入上式成立即可, 把答案A、B、D的坐标代入都不成立,只有C成立.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 6、(2011?威海)在△ABC中,AB>A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点F在BC边上,连接DE,DF,EF,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BFD与△EDF全等( ) A、EF∥AB B、BF=CF C、∠A=∠DFE D、∠B=∠D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F=∠EFD,根据D E分别是AB AC的中点,推出DE∥BC,DE=BC,得到∠EDF=∠BF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A;由DE=BC=BF,∠EDF=∠BFD,DF=DF即可得到△BFD≌△EDF;由∠A=∠DFE证不出△BFD≌△EDF;由∠B=∠DEF,∠EDF=∠BFD,DF=DF,得到△BFD≌△EDF. 解答:解:A、∵EF∥AB, ∴∠BDF=∠EFD, ∵D E分别是AB AC的中点, ∴DE∥BC,DE=BC, ∴∠EDF=∠BFD, ∵DF=DF, ∴△BFD≌△EDF,故本选项错误; B、∵DE=BC=BF,∠EDF=∠BFD,DF=DF,∴△BFD≌△EDF,故本选项错误; C、由∠A=∠DFE证不出△BFD≌△EDF,故本选项正确; D、∵∠B=∠DEF,∠EDF=∠BFD,DF=DF,∴△BFD≌△EDF,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证全等的3个条件是证此题的关键. 7、(2011?威海)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1<x<3 B、x<﹣1 C、x>3 D、x<﹣3或x>3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先观察图象确定抛物线y=x2﹣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然后根据y<0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变化范围. 解答:解:由图形可以看出: 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此类题可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解答,这也是速解习题常用的方法. 8、(2011?威海)计算1÷的结果是( ) A、﹣m2﹣2m﹣1 B、﹣m2+2m﹣1 C、m2﹣2m﹣1 D、m2﹣1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首先将除法变为乘法运算,即乘以除数的倒数,然后利用乘法运算法则约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1××(m+1)(m﹣1)=﹣(m﹣1)2=﹣m2+2m﹣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注意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9、(2011?威海)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 A、0 B、8 C、4±2 D、0或8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意义,由程x2+(m﹣2)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有△=0,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m﹣2)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即(m﹣2)2﹣4×1×(m+1)=0, 解方程得m1=0,m2=8.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10、(2011?威海)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不可能是( ) A、3 B、4 C、5 D、6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根据主视图与左视图,第一行的正方体有1(只有一边有)或2(左右都有)个,第二行的正方形可能有2(左边有)或3(左右都有)个, ∵1+2=3,1+3=4,2+2=4,2+3=5, 故不可能有6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11、(2011?威海)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m=2 B、m>2 C、m<2 D、m≥2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的解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从而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m≥2,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另一未知数的问题.可以先将另一未知数当作已知处理,求出解集与已知解集比较,进而求得另一个未知数.求不等式的公共解,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12、(2011?威海)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A、 B、
2011山东威海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