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社会科学 > 经典社科 > 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11情绪 动机与归因.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社科语言:简体中文
社科类型:国产软件 - 经典社科 - 心理学
授权方式:共享版
社科大小:133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19:14:42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社科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社科真差劲!就请您
      0%(0)

实验心理学11情绪 动机与归因.ppt介绍

实验心理学11情绪 动机与归因.ppt
第十一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 一、情绪 二、动机 三、归因一、情绪 (一)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研究 1.皮肤电反应 2.呼吸和血压变化 3.脑电反应 4.神经介质 (二)情绪的外显行为 在情绪活动时,除了个体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外,在外观行为上也表现出某些有规律的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面部表情、动作和声音三个方面。其中以面部表情最为重要,所谓“察言观色”就是根据面部表情线索即可知该个体的喜好意愿等。 1.对面部表情的辨认 大体说来,对面部表情的正确判断既取决于面部表情者的年龄,也取决于观察者的年龄及训练。 2.微笑是幸福快乐的表现吗?( 1 ) 2.微笑是幸福快乐的表现吗?( 2 ) 二、动机(1) 动机是指由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论是物质的需要还是精神的需要,只要它以意向、兴趣、愿望或信念的形式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激发起人的活动,就可构成活动的动机。 二、动机( 2 ) 以往的研究者一直在关心动机体系中的个别差异问题。例如,人们在追求成就、权利、满足饥饿要求等几方面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 在这一节中,我们只介绍环境因素怎样激起人们的行为,关心的是反应的共同模式。 二、动机( 3 ) 如果一个人被迫做某事,或违心地说些什么,那么他真正的意愿、想法会发生变化吗?这就是 Festinger 和 Carlsmith(1959) 研究的出发点,在此以前 Festinger 提出了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的理论。这个理论有四个要点: 一个人如果为矛盾的想法困惑,就会产生失调的感情。 失调是不愉快的,因而个体会产生消除它的动机。 除了试图消除失调以外,个体将积极地避免加深失调的情况与信息。 随着失调加深消除不愉快的动机也更强烈。 二、动机( 4 ) 实验是组间设计,共有3种实验条件。 控制组(无奖赏),奖赏1美元组与奖赏20美元组。 自变量是奖赏的数量。 因变量是被试真实的想法。 二、动机( 5 ) 二、动机( 6 ) 一般说来,我们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的行为,但 Festinger 等人的实验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态度。 三、归因 最早用实验法研究归因问题的是 Heider 和 Simmel(1994)。 他们用动画片的方式模拟了人在家中的情况。 图中长方形表示房子,开口的地方是门口。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代表人。 当动画片放映时,各种不同的情景出现。实验中要求被试指出,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各代表什么人,解释这些人的各种行为。 (一)当事人与旁观者所理解的行为原因 Jones 和 Nisbett 扩展了行为原因的格式塔的观点,说明为什么旁观者( observer) 会更多地用个人素质来解释行为,而当事人( actor) 则更多地用环境因素来解释行为。 在旁观者的知觉视野中人是图形( figure) 而社会环境是背景( ground)。 但是,当事人在行动时不能看到自身,因此在当事人的知觉视野中社会环境就成了图形。 Nisbett 的实验一 Nisbett 的实验二 Nisbett 的实验三 Nisbett 的研究的总结 这3项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当事人更多地用环境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而旁观者则更多地用个人品质的原因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 Nisbett 等人认为,如果这3项研究结果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具有不同的内隐人格设想(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是很有意义的。 但他们也承认,其他观点也可能解释这些结果。例如在研究一中,旁观者对当事人唯一的了解就是当事人是否志愿接待代表团,因此在随后的9点量表估计中,旁观者就更多地受当事人志愿或不志愿的影响,而不会受当事人其他品质的影响(因为旁观者与当事人是临时组成的对子,彼此不了解)。即实验程序的安排导致了前面的结果。(二)文化与归因( 1 ) (二)文化与归因( 2 ) (二)文化与归因( 3 ) 综合以上的结果可以认为,个人主义者文化的代表美国人倾向于用个人自身的原因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而集体主义者文化的代表中国人则倾向于从环境或外部原因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 即归因模式随文化不同而变化。 *  * Eliciting event Cognitive appraisal Autonomic arousal Emotional belief Perceived arousal Experienced emotion 动画片中处在不同位置与形状中的大三角、小三角与圆点、线构成的房屋观看比赛时球迷各种面部表情的时间百分比面部表情	彼此无交流	彼此有交流微 笑*	 9.52	45.60	 	中性的7.74	8.19	 	其他表情**	 18.64	4.78	 	其他活动64.08	41.42	 	 * 与 ** 都按 Ekman and Friesen (1978) 的标准奥运会受奖仪式上3个阶段中金牌得主各种面部表情的时间百分比面部表情A 阶段B 阶段C 阶段微 笑*	 4.52	50.96	1.60	 	中性的32.41	7.71	14.43	 	其他表情**	 0.50	0.21	6.01	 	其他活动62.56	41.11	77.96	 	*与**按 Ekman and Friesen (1978) 的标准不同年龄儿童所达到的对各种面部表情照片的50%水平的正确判断的结果模拟表情	年龄笑 容	3岁以下痛 苦	5 ~ 6岁愤 怒	7岁恐惧——恐怖	9 ~ 10岁惊 讶	11岁蔑 视	14岁以上
 问 题	控制组	1美元组	20美元组这两项工作有趣吗/-5~+5	 -0.45	+1.35	-0.05		 你对你的能力了解了多少/0~10	 3.08	2.80	3.15		 科学上的重要性/0~10	 5.60	6.45	5.18		 参加类似的实验/-5~+5	 -0.62	+1.20	-0.25		
 注:问卷的答案以量表分表示。当事人与旁观者的估计估 计 者	当事人的行为 志 愿 的	不志愿的当 事 人3.31	3.92		 当事人数目16	12		 旁 观 者4.27	2.78		 旁观者数目15	18		
 关于女朋友问题的结果即原因数目解释对象	喜欢女朋友的原因 环境的	个人品质的自己的行为4.61	2.04		 好朋友的行为2.70	2.57		
 描写不同的人所使用的个人品质形容词的数目被试类型	不 同 的 人 自己	好朋友	父亲	相识的人	节目主持人当事人11.92	14.21	13.42	13.42	15.08		
 美中被试对社会事件的归因知觉知 觉	鱼 群 卡 通 强制型	联系型	聚集型M P	M P	M P			 高 中 生内部原因					  美国被试3.17	0.001	3.28	0.22	3.13	0.60		  中国被试2.56		3.13		3.05			 外部原因					  美国被试3.27	0.001	2.14	0.004	1.91	0.03		  中国被试3.61		2.42		2.15				 研 究 生内部原因					  美国被试3.07	0.77	1.94	0.23	3.44	0.24		  中国被试3.00		2.11		3.84			 外部原因					  美国被试3.77	0.79	3.95	0.64	1.69	0.15		  中国被试3.82		3.84		1.38			
 社会关系的知觉依赖于文化与鱼群运动轨迹文化类型即被试类型	鱼群运动轨迹 美国型	中国型美 国2.92	3.27		 中 国2.90	3.54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社科:实验心理学08记忆.ppt
·下一社科:实验心理学12意识.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实验心理学11情绪 动机与归因.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