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病因系统性疾病:甲亢、电解质紊乱等有器质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无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房颤的机制微小子环折返房颤的危害降低心输出量:心房失去前向供血血栓栓塞并发症:致残率高房颤的临床特点脉律绝对不齐心音绝对不等脉搏短绌房颤的心电图表现R-R 间期绝对不等心电图找不到P波,代之以细小的锯尺波房颤的治疗原则病因治疗转复窦律维持窦律控制心室率抗凝治疗各种房颤的治疗策略阵发房颤:〈1月发作时选用控制心室率或复律药物;发作频繁者发作间歇可选择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持续性房颤:1-6 月复律和长期用药预防复发抗凝治疗永久房颤:>6 月,不可能恢复窦律治疗以长期控制心室率及抗凝为主房颤的治疗: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房颤治疗:转复窦律房颤转复为窦律可以改善心功能,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机会50% 初发房颤在24 小时内会自动转复,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 小时可出现心肌电重构,使房颤更加持续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复律难度越大房颤持续时间短于48 小时,药物复律起重要作用;持续大于48 小时的房颤,药物复律成功率下降,电复律成功率增加房颤治疗:转复窦律复律方法:R 波同步直流电转复:100-300J 药物转复:奎尼丁、心律平、胺碘酮、索他洛尔房颤治疗:转复窦律电复律:房颤发作(或伴WPW )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立即电转复患者有卒中高危因素,长期抗凝治疗不宜,而短期抗凝能接受时,可采用电复律房颤治疗:转复窦律转复的准备:房颤持续时间>48 小时者,转复前须抗凝治疗。华法令,控制INR 2.0-3.0 。抗凝时间为转复前3周,转复后4周。急性发作房颤<48 小时,可直接电转复,无须抗凝电转复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助于转复后窦律的维持房颤治疗:转复窦律药物转复:IA 类:奎尼丁IC 类:心律平III 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房颤治疗:维持窦律治疗基础疾病IA 类或III 类长期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注意毒副作用房颤治疗:控制心室率房颤发作时心室率快,症状明显,血压下降的患者慢性持续性房颤,不能复律,长期用药以控制心室率为主房颤治疗:控制心室率无心室预激的房颤:洋地黄类:地高辛、西地兰β受替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洛克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房颤伴预激者:IB 类;普鲁卡因酰胺IC 类:心律平III 类:胺碘酮房颤治疗:控制心室率洋地黄类:地高辛:0.125-0.25mg qd 西地兰:0.2-0.4mg iv ,4-6h 后可再用0.2-0.4mg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5-15mg iv 5-15min 钙拮抗剂:维拉帕米:5-15mg iv ,后0.05-0.2mg/min iv drip 地尔硫卓:10mg iv 5min ,后10-15mg/h iv drip 6-8h 房颤治疗:控制心室率洋地黄类适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房颤病人,控制静息时心室率效果较好,对于交感兴奋病人效果不佳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对于静息时和运动时的心室率控制较好,但有负性肌力作用,适用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好的病人房颤治疗:抗凝治疗慢性持续性房颤需长期抗凝治疗需要复律的病人如房颤持续时间>48 小时,转复前须抗凝治疗;急性发作房颤<48 小时,无须抗凝房颤转复病人的抗凝时间为,转复前3周,转复后4周。房颤治疗:抗凝治疗华法令:2-3mg/d ,治疗初期应密切监测INR ,随时调整剂量,使INR 保持在2.0- 3.0 ,待INR 稳定后,确定长期治疗剂量,并定期复查INR 。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作用已被否定。对于孤立性房颤的病人可考虑应用325mg/d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改良的Cox 迷宫手术消融治疗:局灶性房颤射频消融仿Cox 迷宫术的线性消融房室结改良/消融,控制心室率起搏器治疗:消融房室结,安置VVI/VVIR 起搏器埋藏式心内复律除颤器*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