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浮针疗法-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张志军.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366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00:44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浮针疗法-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张志军.ppt介绍

浮针疗法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张志军第一部概论一、简介:  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纪承和发扬了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的实践经验,结合了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是在疼痛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即浅筋膜)针刺的一种方法。具有适应症广泛,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没有副作用等优点,对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疼痛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浮针疗法对于躯干、四肢部的疼痛等感觉异常有快捷显著的作用,对其适应症有效率达95% 以上(四肢未端掌指关节、趾跖关节以上除外,这些部位进针不方便)。  二、概念和命名:  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物理疗法,它主要运用浮针针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在疼痛周围(而不是在疼痛局部)进针,针先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相对于传统针灸而言,留针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病症。  因为针刺时不象传统针刺一样深入肌肉层,只在皮疏松结缔组织,像浮在肌肉里一样,故取名“浮针”,有人建议叫“毫针皮内刺法”,这样不妥,一是“毫针”掩盖了浮针所用器具,对浮针发展不利。二是皮内包括表皮和真皮,而浮针主要行进在皮下结缔组织内。  三、浮针疗法的起始:  临床纪录:对几个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的思考是浮针疗法发现的萌芽;  1、腕踝针:由第二军区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自1966 年起反复研究而成,把病症表现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针区内,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按区对应选点进针,要求不引导起酸、痛、胀、肿等症状。临床实践中发现腕踝针对四肢远端的痛症疗效明显,而对远离腕踝关节的痛症效果差。现代解剖和组胚并不认为腕踝关节部的皮下和其它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有很大区别,为什么一定拘泥于腕踝部而不在其它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试呢?  2、推拿按摩:推拿对体表进行机械的压力,不管任何手法,均作用于表层组织、或者说表层组织至少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桥梁作用,是不是在表层组织中或与表层组织紧密相关的组织中就一种新疗法?火罐疗法也是如此。  3、“得气”新解:  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谓之得气,也称针感;此时,术者有徐缓和沉紧的感觉,患者则出现酸、胀、痛等感觉。  按传统针灸理论,得气与否认以及气至迟速,不仅影响到疗效,而且可以窥测疾病的预后。  同样,不得气而疗效颇佳的例子也不少见,在激光治疗、电磁疗中更是如此。有人在需截肢的肢体上,分别刺激血管、神经、肌肉、骨膜等组织引起多种类型反映。针刺神经多数引起“麻”,刺激肌腱、骨膜引起“酸”,刺激肌肉引起“酸胀”,刺激血管引起“疼痛”等。不同组织,不同深度甚至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因此,纯用“得气”来解释,显得过于笼统。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神末梢稀少,单纯针刺皮下疏松组织一般不会引起“得气”感,是不是也能有效呢?  (二)科学研究  董宏伟等研究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100Hz 经皮电刺激与电针刺激相比,镇痛效果强,而且连续多天刺激不易产生耐受性。在这种取效过程中,皮肤或其它表层组织,一定起了作用,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刺激皮肤或皮下层取得疗效呢。尤其是疏松结缔组织,水分相对大,电阻小,电流量大,起作用的可能性大。  没有按照腕踝针的分区选点法,按照目前浮针的埋针方法,同样可以使大鼠的痛域提高。  这些都说明疏松结缔组织内蕴藏着无限秘密。  (三)文献研究  1、皮部理论:《素向·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也是络脉之前布于此。浮针,埋在皮下,不深入肌层,进针总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理固当然。  2、近治原理:  3、以痛为输理论:《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4、《内经》刺法为浮针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浮针疗法最大特点是皮下进针,近部选进针点和留针时间长,《内经》刺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论述三者。  (1)皮下进针  《内经》九刺中的毛刺,“刺浮痹皮肤”类似浮针,《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十二刺中有直针刺和浮刺属浅表进针。  (2)近部进针  《内经》中有许多近部进针的功述。  十二刺中的灰刺、齐刺、杨刺、短刺、旁针刺等都是近部进针的论述。杨刺“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也。”中间刺入一针,周围刺入四针的方法。  (3)留针时间长《内经》报刺“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拨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选针复刺之也”第二部分浮针疗法的特点一、操作特点  1、按部位选点:源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是根据病变部位所在位置和病变部位的大小来决定进针点  2、在病灶周围进针:如其他方法在局部治疗而浮针在病灶周围,针尖并不达病所,有时甚至相隔很远。  3、皮下浅刺:要求疼痛越轻疗效效越好,传统针灸直达肌层,而浮针所在的组织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4、不要求得气:只求手有松软无阻力感。  5、留针时间长:传统针灸一般15-30 分钟,很少超过60 分,而浮针要求24 小时,甚至更长。  6、针尖必须对准病灶:进针不能距离病灶太远,进针部位和病灶一般在两个关节之间,尽量不要超过关节,否则效果差。进针时必须对准病灶,不能偏离,聚精会神。二、疗效特点:  1、主要治疗各种痛症,同时对感觉麻、胀、酸等也有疗效。  2、取效快捷:若不立即取效,往往进针部位、进针方法不对,需加反调整。  3、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  4、经初步统计,疗效与病程关系不大。  5、安全无副作用,无断针、弯针、滞针现象,晕针现象也比较传统针灸发生的少。  6、对软组织伤痛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病痛,远期疗效不理想,但即时止疼尚可。  7、因为针完后可以立即回家,所以可利用空间大。  8、费用低:虽然一次治疗费高,但次数少,总费用低。三、适应症  1、四肢部的软伤疼痛。  2、躯干部疼痛:急性腰扭伤、退行性腰椎病、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  3、治疗内脏痛:急性胃炎、泌尿系结石、癌性痉痛  4、治疗头面部疼痛和非痉病性病痛:如颞颌关节炎、副鼻窦炎、三叉神经痛及下肢麻木腹胀。四:操作方法:(一)结构:针芯、针套、针座组成(二)刺前准备:1、体位:(1)仰卧位:适宜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分。(2)侧卧位: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3)伏卧位:头、颈、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一部分。(4)仰靠坐位:颜面、颈前的进针点。(5)俯卧坐位:颈、背部。(6)侧伏坐位:面部及耳前后部位。(三)明确疼痛点:  (四)确定进针点:  1、距痛点6-10cm 处  2、痛位上下左右,肋间者斜取肋间  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  4、尽量避开浅表血管  5、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最好不要有关节否则效果差  (五)消毒  (六)进针和运针  1、进针:双手配合,斜持针管,呈15℃-25℃角刺入,透皮速度要快,略达肌层即可,然后松开手,右手轻轻提位,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再放倒针身,运针。2、运针:单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时可使皮肤呈线状隆起。整个、运针过程,右手击觉松易进,病人无酸麻胀痛,不然就是进针太深或太浅。深度:2.5cm-3cm ,范围大病程长的可长,反之短。扇形扫散-对范围较大的疼痛,平握针身。(七)针刺的方向:必须由远及近对准病灶。(八)留针和出针:留针的止的是为了保持镇痛效应。若不留针,极易复发。留针时间:由动物实验证明,24 小时48 小时内相对越长越好,考虑到实际情况以24 小时为准。还要注意:注意病人的反应,病情的性质。天气等。病情重,病情长者,留针时间长。留针时,勿打湿局部,可稍浮动,不要过大。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拇、食指拿捏针座,不要提、捶、捻、转慢慢将针移至皮下,起出,用消毒棉球揉按针孔。四、异常情况处理:一般不会出现滞针、弯针。  六:注意事项: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针灸。  2、怀孕三个月,不宜在小腹针刺;行经时,若非治疗痛经亦不针刺。  3、小儿囟门未闭,头顶勿刺  4、血小板低者不宜。  5、皮肤有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  6、留针时向长,易感染,针具只能一次性使用。  7、留针期间注意针口密封,针体固定。  8、针刺部位一般应选在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的部位,关节活动度大,一般不宜选用,可在关节附近进针。  9、进针点与病灶间不能有关节  10 、治消化系统病:由于皮肤松驰,留针时易偏差,影响治疗效果,除了加强固定外,还要少活动。  11 、浮肿时,效果不佳。  12 、聚精会神。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冰冻肩、粘连性关节囊炎、五十肩、老年肩。中医根据本病的起因还称作“漏风肩”。本病多发于40 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单侧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大部分病人有肩部受风寒史。【临床表现】疼痛:肩周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重,常被痛醒,不敢患侧卧床,疼痛可向颈、背及上臂放射,疼痛呈持续性。肩周炎活动受限:自觉肩部僵硬,肩关节外展、上举、内旋受限明显,以致梳头、洗脸、穿脱衣服等日常活动困难。【浮针治疗】寻找痛点:疼痛最明显的地方往往是组织粘连及炎性反应最严重的地方,也是确定浮针针方向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所以,术者在针刺前必须在患肩周围选出一个或几个最敏感的压痛点做为浮针治疗的针剌点,做好标记。针刺方法:在距痛点6~8厘米处常规消毒,然后术者右手持浮针针柄,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痛点下方皮肤,针尖斜面向上,对准痛点,针体与皮肤呈15° ~25° 快速刺入皮下,若刺入肌层将针尖抽退至皮下,放平针身,沿皮下向前推进至痛点附近后,手握针柄做扇形运动数次,然后按压痛点检验治疗效果。绝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功能受限亦有一定的改善。若疼痛无改善,可重复做数次扇形环扫运动,直至疼痛减轻为止。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又叫网球肘或肱桡滑囊炎。一般记载本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故称之为“网球肘”。但日常所见网球运动员甚少,而其它职业患者占多数,长期劳损与该病的发病确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浮针疗法-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张志军.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