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偏瘫治疗中心张彦玲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而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的降低,使脑血管病致残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临床治疗与早期康复护理紧密配合,一旦病情稳定应及早开展康复治疗和护理。促使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康复护理方法1. 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T、P、R、BP 、神志、瞳孔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生活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2早期康复护理. 护士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康复训练主要以被动训练为主,逐渐过渡为主动训练;床上良肢位的摆放,防止肢体痉挛,避免上肢屈曲、下肢外展、外旋、左下垂以及足内翻的模式。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应每日活动关节2次,每次活动关节10-20 次,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大损伤关节面,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运动幅度逐渐加大。同时鼓励患者用健侧带动患侧进行主动运动。3. 鼓励早期自主床上翻身训练患者采用两手交叉,肘关节伸直上举,前曲90* 。向健侧翻身时,由双上肢左右摇摆带动躯干翻至健侧,护士给予一定的辅助之后在翻向患侧。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桥式运动以训练腰背肌的功能。4. 呼吸功能训练每日2次深呼吸,翻身、扣背、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5. 吞咽功能训练早期即可进行鼓腮,吹气,面部按摩及舌操训练,可适当进行冰棒刺激软腭训练。注意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防止误吸。并鼓励患者多进行语言交流。6. 膀胱功能训练尿失禁、留置尿管的患者做好膀胱功能训练,定时夹闭尿管,每3-4h 开放1次,嘱患者多饮水,做好尿道口清洁。7. 心理护理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耐心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请家属陪护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疗和护理。8.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如患者病情许可,指导其进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二.讨论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康复,并教会家属坚持至患者出院后的强化训练。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病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好,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呼吸功能,防止肺部感染。早期康复的机理,各种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早期就能积极创造重建运动反射的条件,调动大脑在损伤后自行调整以代偿损伤功能的潜能。早期康复的意义脑血管病常见的后遗症是因为关节痉挛和挛缩造成的足内翻和足下垂,它们影响患者日后的步行,经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大大的降低足下垂和足内翻等并发症和继发损伤。在肢体康复训练的同时,还要特别结合实际情况,及早地进行生活自理训练,如更衣、如厕、个人卫生,使康复训练更实际,并能尽快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减轻残疾给患者生活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患者及家属多康复训练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