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肩周炎.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134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06:4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100%(1)

肩周炎.ppt介绍

肩关节周围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针灸科王澍欣概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肩部受凉,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常见于中年以后。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中医文献中称之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肩痹、冻结肩等。病因病机感受风寒营卫虚弱肩部筋脉劳累受挫肩痹慢性劳损筋骨衰弱气血阻滞疼痛、活动不利日久肩凝病因病理病因:风寒、外伤、劳损病理:早期:炎症、水肿后期;粘连、肥厚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多为慢性发病。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前、外、后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后期出现肩部肌肉萎缩。X 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辨证分型风寒型:肩部束痛,日轻夜重,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痰热型:肩部微热,日夜皆重,活动功能障碍,动则痛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重点内容)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止痛。取手三阳经穴为主,局部配合循经取穴。处方及方义:肩髃、肩贞局部取穴,祛风散寒肩内陵(臂月需) 活血通络,舒筋止痛曲池、外关疏导阳明、少阳经气清热化湿治疗(重点内容) 随证配穴:肩内廉痛:加尺泽、太渊肩外廉痛:加后溪、小海肩前廉痛:加合谷、列缺其他穴位:大椎、风池、肩髎、天宗、手三里等也可依疼痛部位不同选用。风寒:加大椎、百劳助阳散寒痰热:加风池、丰隆、条口透承山清热化痰其他疗法耳针:肩、神门、肾上腺、肝、肾。一般采用耳压。亦可用毫针刺法,每次选2-3穴,强刺激,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留针20-30分钟。热象明显可用耳尖放血或肩穴点刺放血。电针:密波或疏密波。拔火罐,有热象或瘀象时可刺络拔罐。其他疗法灸法的运用:1.早期多用悬灸或温针。2.顽痹不愈者多用背俞穴之直接灸。穴位注射:不要打入关节腔内。辨证选用当归针、丹参针等。局部封闭:醋酸强的松龙加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其他疗法挑治:肩周痛点或阳性反应点,每周两次,适用于顽痹不愈者。按摩及锻练:以轻手法揉按及经常作摸墙运动为主,不宜用强力提拉,造成反复难愈。注释肩内陵位于肩部腋前纹头之上方,肩锁关节内侧凹陷与腋前纹头联线之中点。靳氏肩三针:肩Ⅰ针即肩髃。肩Ⅱ针在肩髃穴前方2寸(肩前) 肩Ⅲ针在肩髃穴后方2寸(肩后)  肩Ⅱ、Ⅲ穴分别位于肩关节囊前、后方,肩周炎患者常在本处有条索状物或压痛点,故它们实际上相当于阿是穴。* *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肩周炎.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