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经络234.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956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07:1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经络234.ppt介绍

第二节 十二经脉一、名称十二经脉各有不同的名称,每一条经脉的名称分别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等三方面内容。(一)命名根据1.根据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情况:在上肢的经脉为手经在下肢的经脉为足经在四肢内侧面的为阴经在四肢外侧面的为阳经2.根据经脉与脏腑的隶属关系而命名隶属于五脏的为阴经隶属于六腑的为阳经3 、根据阴阳消长而命名:少阴:阴气初生少阳:阳气初生太阴:阴气旺盛太阳:阳气旺盛阴气将尽阳明:二阳合明厥阴:阳气初生(二)具体名称:二、十二经走向交接规律:(一)走向与交接规律2.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三阴与手三阳在上肢的末端足三阴与足三阳在下肢的末端(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手足阴经在胸腹部交接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头面、躯干、四肢。(一)在四肢的分布: 1、一般规律:2、特殊性: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面的分布略有变化,以内踝上八寸为界。(二)头面的分布:主要是阳经分布阳明经——面、额部手太阳经——面颊、目内眦、目外眦、耳中。 足太阳经——头顶、枕项部少阳经——头两侧部(三)躯干部的分布足三阳经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素问·血气形志》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一)表里关系的涵义:十二经脉中的阳经和阴经之间,通过经别、别络的沟通,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少阴—太阳。手足共六对。阴经属里,阳经属表。(二)属络脏腑:1、经络系统深入体内,直接与脏腑联系。2 、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属”: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的脏或腑直接相连接的关系。“络”: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相互表里经的脏或腑的关系。如手阳明经,为大肠经,属大肠,相表里的手太阴经,为肺经,络肺。(三)表里关系的特点:1 、相为表里关系的两条经脉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应的位置。2 、都是在四肢末端相交接。3 、相表里的经脉相互络属其所联系的脏腑。(五)十二经脉流注次序1.流注:气血沿着一定的经脉运行。2.流注次序:气血由中焦水谷精气所化生,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注于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乡。《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特点:1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又往复传至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2每两条阴经分别与相表里的两条阳经交替相传。3阳经与阴经之间是表里经相传注。4阳经之间是手足同名经相传,且从手经传至足经。5 阴经之间是依太阴——少阴——厥阴——太阴相传,且从足经传手经。(五)循行部位: p111 表4—6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横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直出拇指桡侧端。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第三节 奇经八脉一、概述(一)奇经八脉的含义:指异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的总称,包括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共八条经脉。《十四经发挥》认为:“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奇,异也,有异于十二正经,其分布、循行不象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规律;相互间无表里相配关系;且与五脏六腑无直接的络属关系。(二)奇经八脉的特点:1、相互间无手足及表里相配的关系。2 、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3 、别道奇行,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三)奇经八脉的功能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1)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合于大椎穴,总督诸阳脉。(2)任脉与手足三阴脉交于中极、关元总任诸条阴脉。(3)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调节十二经脉。(4)带脉约束纵行诸经。(5)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6)阴跷,阳跷脉均起于足踝,对下肢内外侧的阴经与阳经有协调作用。2、涵蓄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涵蓄备用。《十四经发挥》:“盖以人之气血常行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3 、密切经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叶天士:“八脉隶于肝肾。”二、督、任、冲、带的循行概况(一)督、任、冲三脉的循行特点:——“一源三歧”1.一源: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2.三歧:三脉同出会阴,然后别道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3)冲脉:下出会阴又分三支一支腹腔后壁,在脊柱内上行与督脉相通。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布散于胸中。一支沿股内侧下行至足大趾交足厥阴肝经。(二)带脉的循行:起于季胁,绕身一周。(腹面带脉下到少腹)冲脉带脉(三)阴阳跷脉的循行:左右对称,均起于足踝下。1 、阴跷:自照海穴(足内踝下一寸,肾经)处沿下肢内侧直上沿腹胸出行于人迎前,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2 、阳跷:自申脉穴(足外踝正下方凹陷处,膀胱经)处沿下肢外侧,经腹部,沿胸、颈外侧,上挟口角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阴跷脉阳跷脉1.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至腹、胁、咽喉,与任脉会。2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上经躯干后外侧至身后、额部,与督脉会。阴维脉阳维脉四、奇经八脉各自的生理功能(一)督脉:督,总督、统率之义。1.总督全身之阳经,调节阳经气血又称“阳脉之海”。2.与脑、脊髓、肾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1.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又称“阴脉之海”。2.任主胞胎,与女子妊娠有关,为生育之本。元·滑伯仁说:“任脉为妇女生养之本。”1.调节十二经脉之气血。冲脉上行至头、下行至足、贯串全身,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能根据脏腑经络气血之有余或不足进行调节,故又称为“十二经脉之海”。2.“冲为血海”主月事。(四)带脉: 带,束带、腰带 1.约束纵行诸脉,调节纵行诸脉的脉气2.维络腰腹,固护胞胎,主司妇女带下。1.濡养眼目和司眼睑之开合。2.主司下肢运动,使下肢运动灵活跷踺。古人还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一、经络的生理功能:经气:经络的生理活动。气血运行于经脉之中,并产生经络的功能,称为“经气”。经络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信息和调节作用四个方面。(一)沟通联系作用: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的作用,主要表现:1.脏腑与外周肢节的联系——经筋、皮部。2.脏腑与五官九窍的联系——经别。3.脏腑之间的联系(1)十二经脉分别络属一脏一腑,加强了相为表里关系的脏腑之间的联系。(2)有的经脉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少阴肾经贯肝入肺络心。(3)有的脏腑又有多条经脉循至。如联络肺的经脉有手阳明经、足厥阴经、手足少阴经。4.经脉之间的联系。(1)十二经脉之间的表里阴阳相接,并与督、任二脉相连。(2)十二经脉之间通过经别、别络的联络。(3)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密切联系。(4)奇经八脉之间亦彼此相互联系。(二)运输渗灌作用:经脉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具有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如《灵枢·脉度》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脉度》:“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三)感应传导信息:经络系统对针刺或其他刺激具有传递和通导作用。感应:又称“得气”,刺激穴位,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的感觉。传导:又称“行气”,得气的感觉沿经脉走向传导。(四)调节作用:经络通过接收、传递信息,调节气血运行,协调阴阳、脏腑关系,使人体机能协调平衡。当气血不和,阴阳偏盛偏衰,发生疾病时,可运用针灸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实验证明:针刺穴位,对相关脏腑有调节作用。二、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1 、传递病邪:(1)经络是外邪侵袭人体的重要途径。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因肺合皮毛,表邪不解,久之则内传于肺,出现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肺经和大肠经相互络属,故而又可伴有腹痛、腹泻或大便燥结等大肠病变。(2)经络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2、反映脏腑病变:(1)脏腑病变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相应部位。肝气郁结:两胁、少腹部胀痛心血瘀阻:心前区憋闷疼痛沿手臂内侧放射。(2)脏腑病变通过经络反映在相应的官窍。心火上炎:舌尖糜烂、生疮、碎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胃热炽盛:齿龈红肿疼痛。胆火炽盛:耳鸣、耳聋。肾精亏虚:,足根部绵绵作痛(足少阴肾经别入跟中)3 、反映脏腑病变传递:经络是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少阴肾入肺络心、故肾水上泛可“凌心射肺”。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故肝病可犯胃、犯肺。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腑气不通,可致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指导疾病的诊断(1)循经诊断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所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的依据,辨别疾病所属脏腑和经络。肝胆疾病:两胁疼病肺脏病变:缺盆中痛前额阳明经两侧少阳经头痛后头项太阳经巅顶厥阴经(2)按穴诊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经气聚集的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点或有结节状、条索状反应物,或皮肤形态变化,都有助于疾病诊断。如:肠痈(阑尾炎):阑尾穴压痛。消化不良:脾俞穴(十一胸椎棘突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异常变化。2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上一医学:经络1.ppt
·下一医学:经络保健.ppt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经络234.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相关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