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抗癌中药药理研究进展.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324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07:31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抗癌中药药理研究进展.ppt介绍

抗癌中药药理研究进展一、常用抗癌中草药临床药理学二、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癌中草药药理一、常用抗癌中草药临床药理学一、清热解毒类	 清热解毒属中医祛邪治疗法则之一,多用抗恶性肿瘤热证、实证。这类药物的较广的抗菌谱,能抑制病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对一些实验动物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癌细胞与白细胞也有杀伤活性,因而具有消炎、杀菌、抑癌、排毒和退热等作用。	 	 一、清热解毒类 	 本类药物较多,包括屯梨根、山豆根、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喜树、紫草、半枝莲等20 余种。临床应用教广泛,在主治上亦各有区别、如喜树、白花蛇舌草等常用抗消化系统肿瘤,三尖杉、青黛、长春花等常用抗白血病。它们中不少药物已分离出有效的抗癌活性成分,如喜树碱、多糖,三尖杉酯碱、靛玉红、长春花碱等。一、清热解毒类	 本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上,常与活血化瘀药或扶正补虚药配伍,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清热解毒药性凉而多具苦味,对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附表Ⅰ清热解毒类药附表Ⅰ清热解毒类药附表Ⅰ清热解毒类药附表Ⅰ清热解毒类药二、活血化瘀类药	 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减低血小板凝集,可以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种植、从而减少转移;能影响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以改善实体瘤局部的缺氧状态,提高治疗敏感性,这样有利抗药物,免疫淋巴细胞及其细胞毒素到达肿瘤部位,药理抗癌作用。有些药物能提高机体、补体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纤维母细胞亢进的胶原合成作用,减少粗糙型纤维母细胞生成,因此可以预防或减少治疗引起的组织纤维化。二、活血化瘀类药	 本类药物包括蜈蚣、蜂房、斑蝥、莪术、三棱、威灵仙等十余种药物,常适用于多种肿瘤,尤以消化系统肿瘤、子宫颈癌、白血病等常用,这些肿瘤多有肿块及其它血瘀症候,可单用或加入辩证施治方药,常配伍理气药,亦可与清热解毒药合用。附表Ⅱ活血化瘀药附表Ⅱ活血化瘀药三、化痰散结类药	 中医的“痰”、“结”的概念较广,所谓“痰”不单指呼吸道分泌的痰液,所谓“结”亦非单指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而且还指颈部、腋窝、腹股沟及皮下的一些肿块,包括这些部位的一些肿瘤或转移瘤块。本类药物包括半夏、瓜蒌、黄药子、天南星等十余种。它们具有祛痰液、消散结核及痞块等作用,临床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配伍活血化痰药,清热解毒药,扶正补益药合用,亦可与化学药物、发射治疗、外科手术等配合使用,以便增强疗效。附表Ⅲ化痰散结类药附表Ⅲ化痰散结类药四、利水化湿类药物	 在利水化湿药类中有些物质,已发现对癌性胸水、癌性腹水及膀胱癌的治疗有效,在体外实验对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这类药也较常用。附表Ⅳ利水化湿类药附表Ⅳ利水化湿类药五、扶正固本类药	 本类药物能补益滋养,用治人体的各种虚证,具体地说,能改善血象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调正机体免疫状态,增强对外界恶性刺激的抵抗力;加强激素调节功能,促进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环腺苷酸的相对值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并有利于保护骨髓,增强放疗和化疗的效果,控制复发,达到抗癌、抑癌的作用。五、扶正固本类药	 临床实践也证明恶性肿瘤患者恢复期给予扶正治疗后,一般状况、血象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扶正固本类药物多用于消化道肿瘤,其次用抗肺癌、白血病、肝癌及妇科肿瘤,常与其它类抗癌中草药、化学药物、放射治疗、外科手术等配合使用,既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抗癌作用。附表Ⅴ扶正固本类药附表Ⅴ扶正固本类药六、外用抗癌类药	 外用抗癌药在癌瘤表面直接上药或在瘤体及基底部作浸润性注射,使瘤体腐蚀脱结,如砒石的砷为原生质毒,能使活体细胞崩解死亡。本类药物全部有毒。附表Ⅵ外用抗癌类药附表Ⅵ外用抗癌类药二、近年研究较多的抗癌中草药药理(一、)莪术	 又名山姜黄、臭屎姜等。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rma Zedvatia Rosc 、郁金Caramatica Salisb 或广西莪术C,Kwangsiansis S.Lee et www.book118.comg 的干燥根茎。(一、)莪术 〔主要成份〕根茎含挥发油1-2.5 %。从挥发油中已分离出多种单体,如莪术酮(Curze Tencane )、莪术醇(Cntaumal )和莪术双酮(cutdicena )等。近研究认为莪术醇和莪术双酮为莪术抗癌的主要成分。(一、)莪术〔作用〕本品味苦、辛、性温。具有祛氨破血、散瘀通络,清积化食之功能。祖国医学认为此药是攻坚破积的药物,故多用治疗积症。目前研究证明其作用有:(一、)莪术1、抗肿瘤:动物实验证明—莪术制剂对各种小鼠移值性肿瘤均有一定的抗瘤效应:(1)以100 %莪术注射液0.3-0.5ml ,给小鼠腹腔注射,对肉瘤抑制较好,平均抑制率达52 %以上。(2)莪术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比5氟尿胺啶作用快而明显,且浓度大,破坏作用越强。(一、)莪术(3)莪术醇对小鼠宫颈癌U14 的抑制率可达77.13 %。(4)莪术双酮对小鼠肉瘤、小鼠宫颈癌、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之变性坏死。(5)莪术总油对ECA 、S180 、ARS 三种腹水型瘤及S37 、S180 两种实体瘤均有明显实验治疗效果。(一、)莪术(6)用莪术制剂处理艾氏腹水癌细胞及白血病细胞,对小鼠进行主动免疫后,能产生明显的免疫防护作用,提示莪术不仅能直接抑制破坏肿瘤细胞,而且还可增强细胞的免疫原性,从而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产生肿瘤免疫治疗作用,莪术促进机体对肿瘤免疫排斥反应。(一、)莪术	 在临床上用莪术制备疫苗或加以佐剂进行主动免疫,以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对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2 、预防白细胞减少:但对已出现的白细胞减少无治疗作用。故放疗或化疗前几天先注射莪术油,可预防白细胞的减少。(一、)莪术 3 、抗早孕:给小鼠灌胃,可使动物黄体萎缩。〔体内过程〕全位素标证研究表明,给大、小鼠灌胃后五分钟,血浆中即出现放射活性,15 分钟即达峰值,说明本品吸收非常迅速。主要分布于肝胆和肾脏,也可进入脑组织。肾脏为主要排泄器官。(一、)莪术〔应用〕1 、抗肿瘤范围谱,临床已用抗治疗宫颈部、卵巢癌、皮肤癌、外阴癌、胃癌、肺癌等,其中以宫颈癌疗效最好。2 、宫颈糜烂3 、健胃治消化不良4 、临床用莪术的软膏涂擦注射部位皮肤,可预防放射性皮肤烧伤。(一、)莪术	 〔毒性及不良反应〕莪术制剂无论是瘤体注射或静脉注射,对病人的肝肾功能和血象均无影响,极个别病人GOT/GPT 氨酶一度升高,但停留后很快恢复正常。治疗中部仅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但多在短时间内可自然消失。	 莪术醇LD50 为163.4mg/kg ,莪术双酮LD50 为414mg/kg 。(二、)三尖杉	 又名桃松、山榧树,为粗榧科植物三尖杉Cephala taxus fartunei Haak.f. 的枝叶,为我国特产树种。	 〔主要成分〕以三尖杉及其全植物中得到近20 种生物碱。经研究抗癌有效成分有:三尖杉酯碱(Harringeanine )、高三尖杉酯碱(Hamaharring tanine )、异三尖杉酯碱(Isaharring tanine )和脱氧三尖杉酯碱(Deaxy harring tanine )四种。其中的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较高。(二、)三尖杉〔作用〕		1 、抗癌:实验证明,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在动物耐受剂量下,使小鼠肉瘤及白血病瘤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减少,染色体药物变异。可引起正常小鼠及白血病小鼠肝脾组织以及肉瘤小鼠的肿瘤组织核酸含量明显下降。	 实验观察初步认为:三尖杉酯碱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三尖杉酯碱对G1 期、S期、G2 期均有抑制作用,从而使瘤细胞和血细胞的分裂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二、)三尖杉2、其他:实验观察,三尖杉酯碱对中枢有抑制作用;减少冠状流量。(二、)三尖杉〔应用〕	1 、恶性肿瘤:以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疗效为最好。(1)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对造血系统有全面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白细胞总数和杀灭幼稚白细胞,尤其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为显著。(2)对恶性淋巴病临床观察46 例,有效率为60.8 %,部分病人用药后肿瘤迅速缩小,症状缓解。	2 、治疗急性白细胞增多症,可达完全缓解。(二、)三尖杉〔毒性及不良反应〕临床观察可见:1 、消化系统方面,表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反应。2 、造血系统损害:白细胞明显下降,红细胞次之,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轻度下降。3 、心脏损害:部分病者药后心悸、胸闷、心动过速,极个别患者可见药后奔马律,心室传导阻滞,甚至心衰。(二、)三尖杉〔毒性〕1 、急性毒性:用三尖杉总生物碱腹腔注射小剂量的LD50 为110mg/kg 。2 、亚急性毒性:对大白兔的毒性,高三尖杉酯碱每日0.5-0.04mg/kg ,总量2.5-0.68mg/kg 。结果,大剂量后时GDT 上升和NPN (非氮白氮)上升,偶尔出现血尿。(二、)三尖杉轻度毒性出现: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血、尿浊。(2)镜检:尿红、白细胞(+)(3)心脏:有T 波—时性改变(三、)肿节风	 又名九节风,接骨莲、九节花、九节茶等。为金粟科植物草珊瑚Sarcadra glabra (Thunb.Nakai )的干燥全草。	 〔主要成分〕含黄酮甙、内酯类、挥发油等其抗菌有效成分主要是延胡索酶(fnmaric acid )及琥珀酯(Snccinic acid )其中总挥发油和CII 为抗癌有效成分。(三、)肿节风[作用] 本药味辛、苦、性平、有小毒。具清热解毒通络接骨,祛风活络,祛瘀止痛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较多。现证明其作用有:(三、)肿节风1 、抗肿瘤:体外和动物体内试验证明,肿节风制剂对小鼠L615 艾氏腹水癌EA 、S180 等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肿节风提取物CⅡ及其总挥发油对S180 和W256 瘤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对S180 的抑制率为42-49.4 %,对W256 的抑制率为39 %。临床观察,肿节风可使肿块缩小,延长缓合期,改善症状,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疼痛消失。(三、)肿节风2、抗菌: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三、)肿节风〔应用〕1 、恶性肿瘤:对多种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尤其对胰腺癌、胃癌、直肠癌、食道癌效果好。2 、感染性疾病:对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术后感染、胆道感染等都有一定的效果。(三、)肿节风〔毒性及不良反应〕 用肿节风浸膏粉一次灌胃,小鼠LD50 为24.25±8.5g/kg ;注射液给小鼠静脉注射LD50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抗癌中药药理研究进展.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