㈣颅内动脉的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成形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张勇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包括:⑴局部动脉内溶栓;⑵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⑶颈部和颅内的支架成形术;⑷血栓的机械破碎和抽吸。㈠动脉溶栓 动脉溶栓只有一条最简单的原则:“Time is Brain” 参与溶栓小组的所有成员在任何时间都必须牢记这一原则。动脉溶栓时需要考虑的四个因素: ⑴临床发病时间; ⑵是否有出血; ⑶豆纹动脉是否受累及; ⑷脑实质缺血的范围。 对于颈内动脉系统血栓,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豆纹动脉是否受累,如果豆纹动脉未被累及,我们有更多的溶栓时间,颈内动脉系统为12h ,如果颈内动脉受累,溶栓时间窗则仅有6h 。基底动脉血栓溶栓时间窗可适当延长。 豆纹动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终末动脉而且对缺血非常敏感,Theron 等经动物试验已证实梗死溶栓后,患侧豆纹动脉明显较健侧扩张,易于发生出血。 在DSA 上做脑实质显象(parenchymography ),可发现梗塞后缺血的脑组织,溶栓前后可做比较。缺血组织的消失与溶栓的临床效果一致。并发症:⑴脑出血⑵系统性出血溶栓后脑出血可分为 症状性 非症状性。据Theron 统计1 、1989 年动脉溶栓2/12 (16%) 例出血。*2 例患者均为LS 受累且溶栓时间窗超过6h 者。2 、1995 年统计的按上述要求进行的溶栓,1/141(0.7%) 例出血。* 血肿清除术中发现患者为血管变异,豆纹动脉发自MCA 分叉后;3 、无症状性延迟的出血(出血转化)率为12% 。 溶栓药物选择 动脉溶栓药物的选择主要依据是半衰期,半衰期越短越好。 链激酶 16~80min 尿激酶 14min 爱通立 5~6min 。对于颈动脉闭塞的病例可根据造影结果进行侧枝溶栓。 对于夹层或严重狭窄的病人可在溶栓后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小结动脉溶栓程序:⑴急诊CT ;⑵没有出血,血管造影;⑶LS 受累,溶栓<6h ;LS 未受累,溶栓延长至12h ;⑷脑实质显象正常,不做溶栓(有争议)。 动脉/静脉溶栓选择1 、小动脉或皮层支等侧枝循环好的血管,静脉溶栓也可取得好的效果。2 、主干血管闭塞等严重致残性中风动脉溶栓明显优于静脉溶栓。3 、由于手术、溃疡等静脉溶栓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动脉溶栓。4 、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但CT(-) ,可考虑动脉溶栓。㈡血栓抽吸和机械破碎 1 、用大口径的导管强力抽吸 2 、对溶栓抵抗的栓子可机械破碎*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