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验证/ 回顾验证要求:关键的生产工艺应定期进行再验证,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工艺验证不应视为一次性的行为,首次验证后应根据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进行再验证。再验证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须进行再验证:①变更控制:工艺,仪器/ 设备或原料的变更需根据变更控制程序确定的再验证范围进行再验证。②产品质量回顾:年度产品回顾中发现的任何产品特性不符合产品放行的趋势。③风险评估:再验证的程度取决于对变更或年度产品回顾中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的结果。④特定的生产工艺验证范围,再验证可以不覆盖原始的验证范围。再验证可以只限定在工艺参数或受影响的步骤。⑤周期性再验证:灭菌工艺(设备灭菌,无菌工艺等)必须进行周期性再验证/ 再确认。其它工艺验证依据年度产品回顾中的趋势确定。影响药品质量的变更例子:①生产:变更生产规程,质量标准,分析规程。②原料:变更合成途径,物理属性,质量标准,供应商③辅料:变更供应商,更改质量标准④设备:变更型号或大小,更改维修和/ 或校验,更改清洁规程。⑤批量:变更超过药品批准的限度范围⑥环境:空气更换次数,湿度,温度⑦生产区供应系统:如变更工艺用水处理方法回顾验证回顾验证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工艺的回顾验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回顾。验证的数据来源须包括但不限于批生产和包装记录。工艺控制图表,维修日志,人员变更记录,工艺能力研究,成品数据,包括趋势和储存稳定性结果。②质量特性和关键工艺步骤须被确定(如在生产文件,研发报告等)。③工艺被很好的建立并且长期使用,除了因为操作者错误或无关于设备适用性的设备故障导致的失败,没有重大的工艺/ 产品失败。④生产期间的药品处方,设备,操作规程没有重大变更。(下页)⑤至少10 到30 连续生产批的药品和相关中间体(关键工艺步骤)的数据可用于评估。⑥回顾验证应选用回顾期间有代表性的批次,包括任何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批次及充足的数量显示工艺的连续性。工艺的回顾验证需要数据的数量和种类可从对留样额外的检验获得。⑦适当工艺过程控制和药品质量标准被建立且检验现实批批连续。(4 )物料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的批准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的质量标准外购或外销的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有质量标准;如果中间产品的检验结果用于成品的质量评价,则也应制订与成品质量标准相对应的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成品内控质量标准应经过多个部门评估,质量管理部门制定,由质量受权人进行批准。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包括:产品的指定名称以及产品代码(必要时)对应的产品处方及编号对产品形式和包装的详细说明取样、检验中相关操作规程编号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有效期(5 )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不合格原辅料的处理不合格原辅料,来货检验不合格的,应立即移入隔离管理的上锁区域,等待按照相关程序进入一下步的处理。需退货的,由仓管员办理退货手续,做好退货记录。如不能退货的,要及时办理销毁手续,经质量受权人或转授权人批准同意进行销毁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质量管理人员现场监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不合格包装材料的处理包装材料来货时由供应部门仓库质检员进行初验。供应部门根据检验报告书中质量管理部的审批意见,对不合格的包装材料进行处理。个别检验项目不合格但属轻微缺陷、使用后不会影响产品质量的包装材料(如外包装材料的颜色、规格稍有偏差,外包装材质稍异等),供应部门根据质量受权人或转授权人的处理意见执行。车间在包装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质量要求并且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包装材料,需要进行退换货时,提出书面意见,质量受权人或转授权人进行审批。对于不能使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发现有问题的纸类包装材料统一实施销毁。销毁时要有质量管理人员现场监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不合格中间产品的处理可进行返工处理的不合格中间产品不合格中间产品如属水分、装量差异、外观等项目通过再处理后可以合格的,由质量受权人或转授权人批准后,按经同意的返工处理办法进行返工,返工后的中间产品要重新检验,经检验合格,该批中间产品才能流入下工序。质量受权人或转授权人不同意进行返工处理的,要及时办理报废销毁手续。经批准同意进行销毁的,在规定时间内,有质量管理人员现场监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不合格成品的处理不合格成品经质量管理部进行风险评估后,判定不合格的项目可以通过再处理达到合格水平,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如包装材料用错版号、打印模糊等,可以经质量受权人批准进行返工,返工后的产品沿用原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并重新取样,检验合格后凭质量受权人签名的成品放行单才能出厂销售。质量管理部门判定不能使用的成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实施销毁,销毁时要有质量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并做好销毁记录。超有效期的成品,要及时办理报废销毁手续。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进行销毁,销毁要有质量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并做好销毁记录。不得将未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处理的不合格成品放行或销售。(6 )产品召回的批准药品召回是指由药品生产厂家或经销商从市场上收回一批或几批仍在政府销售许可有效期内的产品。还有另一种情形,即产品撤回,是指由生产厂家或经销商从市场上收回由药监部门暂停或永久取消的产品,即通常所说的被动召回。一般来说,统一用召回这个术语。无论哪种情况,召回都是应在药监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的。潜在可能发生的产品召回,就整个公司而言,是非常严重的事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及所有相关人员的介入。一旦情况发生,所有其它业务,任何工作都要停下来,所有相关人员应随叫随到。SFDA< 药品召回管理办法> www.book118.com 公布实施29 号令两类: 主动召回/ 责令召回; 三级: 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职责要点(三)关于年度产品回顾(1 )目的为了确认在现行的生产工艺及控制方法条件下产出的产品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符合规定的水平;发现明显趋势,对产品作出正确分析和评价,向企业决策层提供最新产品质量信息,以利产品质量更好的改进。向药品监管部门上报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可使药品监管部门掌握企业的年度产品质量动态及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总结经验,纠正偏差,提高监管效率。(2 )范围年度产品回顾应包括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包括委托生产及委托加工的产品。(3 )内容产品基本信息:品名、编码、规格、包装规格回顾时间段:通常为一年前次回顾所建议措施的实施情况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中间体/ 半成品、成品):即质量标准执行的情况原辅料(包括工艺用水)、包装材料质量情况, 特别是新来源物料主要质量指标及工艺参数的情况及趋势分析返工情况主要偏差及严重偏差情况,调查及整改的效果过程控制情况超常、超标情况客户投诉及当时的调查情况放行/ 拒绝情况及其调查(包括原辅料、中间体/ 半成品、成品)变更情况与质量相关退货及当时的调查情况召回情况及调查持续稳定性结果考察及不利趋势情况加速稳定性研究情况(如适用)验证/ 校验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情况委外加工质量情况及技术协议(如适用)结论、建议/ 或整改(4 )如何做关键是各职能部门:分清职责、分工合作;加强沟通,持续改进。产品回顾职责相关部门包括:质量部(QA 、QC )、生产部、物料管理部、工艺技术部、注册部、设备工程部质量受权人:督促企业按计划开展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批准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报告每年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委托生产或委托加工产品)的年度质量回顾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当地药监部门。谢谢!(四)药品质量受权人授权管理1. 企业法定代表人确定受权人,并与受权人签订授权书。2. 企业应当在法定代表人与受权人双方签订授权书之日起7 日内,将有关材料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实并签署意见后,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制)有关资料包括:受权人名单、授权书副本以及身份证明、学历证明、职称证明、工作简历、体检证明、培训证明的复印件。3. 授权、转授权文件和有关记录应纳入企业质量文件管理体系,严格执行。4. 药品质量受权人的法律责任因受权人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受权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责令企业另行确定受权人。有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受权人的法律责任。(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的;(2 )发生严重药品质量事故的;(3 )在药品GMP 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的;(4 )采取欺骗手段或提供虚假材料报告的;(5 )其他违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5. 关于转授权因工作需要,受权人可以向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书面申请转授权。经法定代表人批准后,受权人可将部分或全部其承担的质量管理职责转授给相关人员,但受权人须承担其转授权人相关质量管理行为所产生的一切责任。转授行为应有书面记载,并明确责任,并于7 日内,按照规定程序报告。接受受权人全部或部分质量管理职责转授的人员,必须具备规定条件,方可上岗。三、药品质量受权人的职责要点职责要点(一)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做到:—着眼于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着眼于产品质量的切实提高;—着眼于建立企业的自我完善机制,不断地实现质量改进,正确处理质量管理与企业其他各项管理的关系;—着眼于以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企业各项管理的科学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药品质量的保证,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全面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设计、管理、机构、检验、评审、改进、各种资源、生产过程、市场等诸多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硬件—软件—人员—质量管理职责要点(二)关于质量管理决定权(1 )每批物料及成品放行的批准; (2 )质量管理文件的批准; (3 )工艺验证和关键工艺参数的批准; (4 )物料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的批准; (5 )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6 )产品召回的批准。(1 )每批物料及成品放行的批准在决定一个批次的物料是否放行之前,至少需要对以下7 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审查并做出评估:物料是否由有资质的供应商提供,关键物料的供应商是否经过企业内部审计合格;物料进库验收情况说明,包括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有效期等内容与原厂检验报告单一致,包装完好且符合合同规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