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技巧.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157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12:34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技巧.ppt介绍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技巧 庄震www.book118.com 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然而, 引发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 相应的基础疾病的诊断在整个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至关重要。要想准确地诊断肾脏病, 首先要对肾脏疾病的分类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思维框架, 这样才能做到诊断分析过程中尽可能不遗漏基础疾病。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包括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肿瘤等许多继发性疾病在内的一个综合征,若把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会延误病情。原发性肾综合征病理类型不同,其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也不一样。因此,不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并发症,无疑会影响临床疗效。本套幻灯分为五步,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肾病综合征诊断临床思维。1. 判定是否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诊断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指标。所谓大量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大于3. 5 g 。但一个5 岁~6 岁的小孩和一个高大的成年人,3. 5 g 蛋白尿就不是一个概念。因此,应该按体表面积计算。中国人平均体表面积是1. 73 m2 。所以,大量蛋白尿除了要求每日> 3. 5 g 外,还要用1. 73 m2 体表面积来校正。判定是否为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 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部分白蛋白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肝脏代偿合成蛋白不足以抵消丢失和分解时,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主要是指血浆白蛋白≤30 g/ L 。除血浆白蛋白减少外,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补体成份、抗凝及纤溶因子等也减少,易发生感染、高凝、微量元素缺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判定是否为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 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降低,肝脏代偿合成蛋白增加,小分子蛋白还是从尿中丢失,因为脂蛋白分子量大,不能从尿中丢失,在血液中堆积,出现高脂血症。蛋白尿越多,血浆白蛋白就越低,肝脏合成脂蛋白就越多,血脂就越高。若经治疗尿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蛋白恢复正常,血脂也就自然降至正常。判定是否为肾病综合征水肿 肾病综合征时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水份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造成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约50 % 患者血容量正常甚或增加,血浆肾素水平正常或下降,提示某些原发于肾内钠、水潴留因素在肾病综合征水肿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2. 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LN) 在出现大量蛋白尿时,易被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除大量蛋白尿外,符合下述10 条中的3 条就可以诊断为LN 。(1) 蝶形皮疹; (2) 盘状红斑; (3) 光敏感; (4) 口腔溃疡; (5) 多发性关节炎; (6) 浆膜炎;(7) 神经系统病变:癫痫或精神病; (8) 血液系统病变: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9) 免疫系统损害:L E 细胞或抗DNA 抗体或Sm 抗体阳性; (10) 抗核抗体阳性。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除有大量蛋白尿外,如下特征可考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1) 最常见于儿童; (2) 斑点状紫癜,常见于臀部和下肢,常有腹痛(约2/ 3 病人) 和关节痛(约1/ 3 病人) ; (3) 多数紫癜后4 周~8 周出现肾损害,肾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4) 血小板计数多正常,50 % 病人血清IgA 升高,血冷球蛋白多阳性。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除了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血浆白蛋白、高脂血症和水肿之外,年龄多在45 岁以上,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或糖尿病的其他器管的微血管病变(如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炎、心肌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肿瘤 (1) 骨髓瘤性肾损害:该病有如下特点: ①好发于中老年; ②骨痛; ③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 带; ④尿本周氏蛋白阳性; ⑤骨髓象显示浆细胞异常增生。若患者大量蛋白尿兼有上述特点者,可考虑本病的诊断。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肿瘤(2) 何杰金氏病: ①多见于中年男性; ②突出地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 ③有些浅表淋巴结不大,而深部淋巴结肿大,侵犯肝、脾或腹内淋巴结; ④发热、皮肤瘙痒、黄疸、可呈回归热型; ⑤饮酒后淋巴结疼痛; ⑥骨穿和淋巴结活检有助于诊断。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 好发于中老年,原发性淀粉样变病因不清,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皮肤和神经;继发者常继发于慢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肝、脾等器官。肾受累时体积增大。肾活检能确诊。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遗传性肾病 除符合肾病综合征特点外,凡符合下述3 条者,可诊断为遗传性肾炎: (1) 有明显的家族病史; (2) 30 % ~50 % 病人有神经性耳聋,3 % ~20 % 有眼部异常表现; (3) 肾活检电镜下肾小球基膜的致密层分离,破碎并有电子致密颗粒沉积。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有下述特点者可诊断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1) 出生后2 个月发生肾病综合征; (2) 患儿的胎盘一般很大; (3) 初生儿出生体重较轻; (4) 血中红细胞增多; (5) 病情进展迅速,未满周岁就发生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或肾衰而死亡。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毒素及过敏 有蜜蜂刺伤、毒蛇咬伤、花粉过敏史,或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等病史; (2) 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乙肝相关性肾炎及其它 (1) 有HBV 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2) 有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 肾组织中证实有乙肝病毒抗原的沉积(如能发现HBV - DNA 或HBsAg 提示乙肝病毒在肾组织复制) 。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另外,长期接触和服用汞、有机金、青霉素、海洛因、丙磺舒、巯甲丙脯酸、非甾体抗炎药、华发令、利福平、造影剂等药物,也可引起肾病综合征3. 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微小病变(MCD) (1) 临床特点: ①小孩多见; ②浮肿明显,大量蛋白尿; ③90 % 对激素敏感; ④经常复发,复发率高达60 %; ⑤血压升高少见,血尿少见; ⑥选择性蛋白尿; ⑦一般没有肾功能不全,若有一般为一过性;⑧若反复发作,可进展为MsPGN ,FSGS 。(2) 病理特点: ①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②基底膜无电子致密物沉着; ③阴离子屏障减少或消失,基膜负电荷下降。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 (1) 临床特点: ①占肾活检病例的50 % ,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占30 %; ②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③50 % 有前驱感染史; ④70 % 患者伴有血尿; ⑤病情由轻转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2) 病理特点: ①系膜区细胞增多; ②基质增宽; ③有C1q 沉着; ④内皮细胞无增生; ⑤基膜无改变; ⑥上皮细胞无改变。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1) 临床特点: ①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起病隐匿; ②3/ 4 患者有镜下血尿,25 % 可见肉眼血尿; ③常有血压增高; ④可发展至肾衰; ⑤多数对激素不敏感,25 % 轻型病例或继发于MCD 者经治疗可能获临床缓解。(2) 病理特点: ①节段性:一个或几个肾小球硬化,余肾小球正常; ②局灶性:一个肾小球部分硬化; ③多伴有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④可与MCD 合并; ⑤可与MsPGN 合并。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膜性肾病(MN) (1) 临床特点: ①大部分年龄大于40 岁,男性多于女性; ②30 % 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尿; ③大部分肾功能好,5 年~10 年可出现肾功能损害;④20 % ~35 % 可自行缓解,60 % ~70 % 早期MN 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有效,有钉突形成难以缓解;⑤本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40 % ~50 % 。(2) 病理特点: ①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着; ②基底膜增厚与变形。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 (1) 临床特点: ①70 % 有前驱感染史; ②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血尿; ③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及贫血出现较早; ④50 % ~70 % 病例有血情C3 降低。(2) 病理特征: ①基底膜增厚; ②系膜细胞增生4. 了解并发症感染 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与大量尿蛋白所致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关,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也可见牙龈炎、骨髓炎等隐匿感染。感染是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和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应予以高度重视。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其临床征象不明显。因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复发和激素疗效不好时,应积极寻找感染灶,及时给予治疗。了解并发症血栓及栓塞 血栓和栓塞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其原因: (1) 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2) 高脂血症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 (3) 血液中抗凝血酶Ⅲ从尿中丢失,造成抗凝功能低下; (4) 抗纤溶物质从尿中丢失,造成纤溶功能低下; (5) 免疫损伤,凝血因子的激活; (6) 血小板功能亢进; (7) 利尿剂的应用; (8)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因此,肾病综合征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并发症,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0 % ~40 % , 其中3/ 4 病例因慢性形成,临床并无症状) ; 此外,肺血管血栓、栓塞,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冠状血管血栓、脑血管血栓也不少见。血栓、栓塞并发症是直接影响肾病综合征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了解并发症急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因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透到组织间隙→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下降→诱发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后可得到恢复。少数可出现急性肾衰竭。其机制是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以及大量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所致。多发生在50 岁以上的患者,多无明显诱因,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扩容利尿无效。肾活检病理显示肾小球病变轻微,肾间质弥漫重度水肿,肾小管可为正常或有少数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腔内有大量蛋白管型。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否对激素敏感的预测(1) 血尿:有血尿者多对激素不敏感; (2) 血压:血压高者多对激素不敏感; (3) 肾功能:肾功能不好者多对激素不敏感; ( 4)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FDP 阳性者多对激素不敏感; (5) 尿蛋白是否选择性:选择性蛋白尿多对激素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6) 年龄:年龄越小对激素越敏感, > 45 岁的患者多对激素不敏感; (7) 有感染和并发血栓时多对激素不敏感,但部分患者感染和血栓控制后又对激素敏感; (8) 病理类:MCD 、轻度MsPGN 多对激素敏感,早期MN 对激素治疗有较高缓解率,MPGN 、FSGS 、中晚期MN 、重度MsPGN 多对激素敏感性差。伴有肾小管萎缩者对激素反应差。* *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的分类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先天性肾脏疾病获得性肾脏疾病肾小球疾病肾小管- 间质疾病肾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技巧.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