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五行学说.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3.22 M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1:15:33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五行学说.ppt介绍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陕西中医学院中基教研室李翠娟第二节五行学说本节主要内容一、五行的概念二、五行的特性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四、五行的生克关系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2 .掌握五行的特性。3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4 .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及五行学说的概念(一)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二)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二、形成(一)直观的观察阶段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生活、生产资料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所以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 周传》)的认识。(二)认识深化阶段1 、相互关系《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2 、原始元素概念《国语· 郑语》:“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3 、抽象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如孙武的五行毋常胜、邹衍的五行常胜论《素问· 宝命全形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三)概念抽象、学说建立阶段五行作为哲学概念,最早见于《尚书· 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三、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划分各种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尚书·周书·洪范》:“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曰曲直曲—弯曲;直—伸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火曰炎上炎热、光明、向上、升腾。土爰稼穑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土载四行”生化、承载、受纳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向上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肃杀、清洁、收敛、沉降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四、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五方与五行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进行了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3)。五、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一般状态下的关系1、五行相生(1 )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2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3 )关系:“生我”者为母母子关系“我生”者为子(4 )举例:(我)2、五行相克(1 )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2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3 )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4 )举例: 3、五行制化(1 )概念: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间的动态平衡,推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与变化。  (2 )类型:生中有克(以相生为主)克中有生(以相克为主)五行生克制化图例 (子)火(我生)( 克我) ( 我克) 金土(所不胜)(所胜)(生我)水(母)(二)特殊状态下的关系1 、五行相乘(1 )概念: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为“倍克”。(2 )次序:同相克即木→土→水→火→金→木(3 )与相克的关系:二者次序相同,但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病理)变化。所不胜一方太过(4 )形成条件:所胜一方太弱上述二者兼而有之(5 )举例:2 、五行相侮(1 )概念: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为“反克”。(2 )次序:反相克,即木→金→火→水→土→木。 所不胜一方太弱(3 )形成条件:所胜一方太过上述二者兼而有之(4 )举例:五行乘侮关系图3 、五行的母子相及(1 )概念:母病及子:母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子行异常影响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母病及子——同相生序(2 )次序:子病及母——反相生序(3 )规律:母病及子:母虚→子虚→“母子两虚”子亢→母盛→“子令母实”子病及母子弱→母虚→“子累母虚”子亢→损母→“子盗母气”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二)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指导疾病的诊断(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1、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或特性。2 、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3 、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五气、五化等之间的联系,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4 、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解释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1、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或特性木性曲直,畅顺条达,有升发的特征,故用以类比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气机的特性和功能;火性温热,以类比心阳对人体的温煦作用;土性敦厚,生化万物,故以此类比脾胃消化饮食,运送精微,营养全身的功能;金性清肃,收敛、清洁,以此类比肺及大肠、皮毛对人体具有的清除废料,保持人体洁净的功能;水性润下,有闭藏特性,故用以类比肾主藏精、主水液的功能。2 、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与六腑(实为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的五体(筋、脉、肉、皮、骨)、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以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结构系统。3 、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五气、五化等之间的联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分别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事物加以横向联系,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4 、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解释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火生土:心血滋养脾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制约关系: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阴,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而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受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如肝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相乘,病传至肺,为相侮。用五行学说阐释病机(三)指导疾病的诊断1.四诊与五行合参,确定五脏病变部位。2.四诊与五行合参,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平;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四)指导疾病的治疗1、控制疾病的传变2、确定治则治法3 、指导脏腑用药4 、指导针灸选穴5 、指导精神疗法1 、控制疾病的传变五脏中某一脏有病,可能传及其他四脏。故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2 、确定治则治法(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依据五行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和培土制水法四种。依据五行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治则:抑强扶弱3、指导脏腑用药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4 、指导针灸选穴根据“五腧穴”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生克理论进行选穴刺治。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五行学说.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